文:陶曉嫚

「你長大後想成為怎樣的人呢?」電影《小王子》中,名校甄試委員這樣問小女孩。

小女孩答不出來,她已經背好了媽媽耳提面命的考古題答案,為什麼名校應該錄取她的三個原因。幸與不幸,小女孩的媽媽是位事業女強人,仰賴多「元」入學制度,讓答非所問的女兒有敗部復活的機會--買間負擔得起的房子,住進名校學區。

這間模子倒出來、毫無特色的房子,與一位做著青春飛行夢的怪爺爺比鄰而居,幸與不幸,因為這名脫線「惡鄰」,房子低於平均成交價,但是省下來的錢要拿來防堵怪爺爺搞的「破壞」,小女孩的讀書時間還會被《小王子》童書插圖摺成的紙飛機打斷。

離開寂寞星球開始旅行的《小王子》,吸引小女孩離開枯燥繁瑣的課業,進入怪爺爺飛行員編織的故事中。對小孩子而言,好的故事應該永遠說不完,還要有夢幻的完美大結局,但《小王子》的發展事與願違,和一般人成長的本質一樣,因此小女孩大發脾氣,拒絕接受。

電影劇情中安排了一位失意又失憶的王子先生(Mr. Prince),來呼應了一段充滿負能量的話:「有時候為了錢,出賣自己的靈魂和原則,不要覺得丟臉,丟臉的是還沒有一個好價格。」

販賣夢想、教人「找回魔法」是一門好生意

既然原作的《小王子》是寓言體故事,它可以很自由發散,狐狸是朋友或寵物的化身,玫瑰花象徵著愛情,小王子當然可以是這位魯蛇(loser),也可以是那位溫拿(winner),是你,也是我。

但是改編成電影就需要有清楚的故事線、明確的宗旨,例如提醒人懷抱著夢想與童心,不要忘記自己小時候的志向。電影中的王子先生想起過去的一切,能夠承受破敗的現實,接受自己曾經是充滿理想、好奇心與批判性的小王子嗎?

電影劇情是王子先生對狂熱的商人摔識別證辭職,幻化為小時候的自己,象徵他「找回自我」,因此敘事主角小女孩的歷險也告一段落,她回到日常生活中,因為心態和能力的成長受到大人們的讚賞,至於王子先生何時回歸現實,就留給觀眾自行想像了--若不這樣輕輕放下,電影無法收尾。

販賣夢想、教人「找回魔法」是一門好生意,想要放空腦袋,享受動態繪本的美術風格,都歡迎來看這部電影,而我私心偏好原作更勝於改編。

Le Petit Prince
小王子

Le Petit Prince

在原作繪本裡面,小王子就是小王子,還來不及變成大人故事就結束了,這也比較有想像的空間;長大的王子先生回歸現實後會發生什麼事,不需要想像力就能推演出來,但應該沒有觀眾想看王子先生寄履歷給炒過他150次魷魚的商人,並乞求商人給他第151份工作。

回到「想成為怎樣的人」這個問題上,問題看似簡單,但我們脫口說出的答案真的和我們真正希望的一樣嗎?這份「真正的希望」應該也會隨著我們的成長一起調整和改變吧?!

時間不會逆流,人需要向前走、把生活過下去,我身為一名世故的成年人,此時想引述鯨向海的詩〈過節〉(以下節錄):

…我過的好嗎?
我的手還是會想觸摸那些事
我的雙腳還是跨向那些地方
我的喉結還是只周旋某些辭令
我的臉還是越來越像某些討厭的傢伙
像山群在冬天其實也畏冷
卻以霜雪苦候溫暖的腳印

我過的好嗎?過就這樣過了
在預支了太多燃燒不得不
熄滅的時刻,在所有童年的魔法
都猝然失效的時刻
過就這樣過了……

這首詩的結尾很溫暖,就和《小王子》原著一樣,值得在不同的時期重新品味。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