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坂隆

「腦中八成以上」被工作占據的人,老後變成什麼樣?

「我的嗜好就是工作。有了工作,我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公開發表這種言論的男人不在少數,只是每人對工作重視的程度稍有不同而已。這種男人也就是所謂的「工作中毒症」(工作依存症)患者。

他們這輩子的生活就是一早趕去上班,每晚必定加班到三更半夜,下班後還要跟同事或上司去喝杯酒,聊聊公事,然後才打道回府,其實回家也只是為了睡覺而已。碰到放假的日子,他們還是加班、陪客戶打高爾夫球,或在家裡無所事事。他們的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

這群人在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曾經擔任重要角色,他們在公司上班的時候,都活得精神抖擻,精力充沛,但很多人一從公司退休,立刻就變得沒精打采,毫無活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還在上班的時候,腦中八成以上的位置都被工作填滿了,而有朝一日突然不再上班,腦中也就變得空空如也。這種現象幾乎在所有戰後出生的團塊世代身上都能看到,因為他們最近剛好都正要迎接退休生涯。

不論他們從前擔任主管時帶領過多少部下,或在負責銷售工作時多受客戶信賴,一旦退休之後,立刻變成一介平民⋯⋯。在自己生活的鄰里當中,他們也只是其中的居民之一而已。

從前還沒退休之前,他們一直認為公司是靠自己的打拚才能得以存在,但當他們失去了所屬單位與職位頭銜之後,這才實地感受到公司給自己的存在提供了多麼偉大的支撐,於是突然覺得自己失去價值。

碰到上述這種人,如果勸慰他們說:「你可以培養一種嗜好啊。」或是,「多花點時間去玩樂吧。」是一點效果也不會有的。因為他們想要的不是「玩樂」,而是「工作」。如果這種欲求不能獲得滿足,他們將很難重新站起來。

所以說,原本極愛工作的人若因為退休而突然一蹶不振,這種人就算不愁衣食,生活富裕,最好的對策還是讓他重新找個工作吧。

不過,絕不能讓他再做從前相同的工作了。因為那種穿西裝、搭電車,鑽進高樓大廈奮勇力拚的日子已經結束了。以後不必再扮演企業戰士,去為「某企業」賣命苦幹,而是以地區成員的身分,從事一些促進社區發展的活動也很不錯吧。

In this Saturday, Sept. 29, 2012 photo, elderly women rest at a shrine in Tokyo. The U.N. Population Fund has urged governments to build safety nets to ensure that older people have income security and access to essenti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as the world's elderly population grows. The U.N. agency said discrimination toward and poverty among the aged are still far too prevalent in many countries. It released its report Monday, Oct. 1, 2012 in Tokyo, capital of the world's fastest-aging country. (AP Photo/Itsuo Inouye)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或許有人聽了我的建議會覺得不滿,並在心底埋怨說:「我想做的是能盡量發揮自我能力的工作,才不想跟町內會的人一起玩遊戲呢。」但事實上,「搞活地區社會」才是今後至關緊要的任務。

因為構成社會的最小單位是家庭,許多家庭聚集而成地區社會,成千上百個地區社會又聚集構成社區,這些社區彼此連結,最終組成了國家。

然而,目前社區結構偏向一極集中型,越優秀的年輕人越喜歡往首都圈求發展,首都圈周邊地區的人口卻在急遽減少,並因而陷入嚴重的過疏化現象,地方城鎮也隨之逐漸衰退。最能證明這種現象的事實就是,全國各地的市政府、鄉鎮公所現在都在煩惱不知如何搞活地區社會。

於是,許多自治單位利用村鎮名稱作為品牌,著手開發觀光事業,但是這些村鎮本身若不具備特殊價值或與眾不同的特點,根本不可能變成永久性觀光資源。

因為某村鎮一旦開創成功的先例,周圍村鎮必然群起仿效,只要附近出現了類似的新名勝,觀光客便又立即蜂擁而去。

換句話說,地區社會若想持續擁有活力,就不能依賴觀光客,而必須由當地居民一起努力,把地方建設成理想的故鄉,讓年輕一代都覺得:「我想永遠留在家鄉努力。」也讓那些已到都市謀生的鄉民都認為:「還是返回故鄉重新創業吧。」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解決各方面的問題,譬如雇用機會、便利的居住環境,良好的育兒條件⋯⋯等,這些都必須由當地居民自行努力。想要創造一種「熱愛故鄉、誇耀鄰里」的循環關係,只靠行政單位的力量是辦不到的,必須住在當地的居民攜手奮鬥才行。

但每天上班的居民能夠分給地區社會活動的時間非常少,所以這項任務還是交給時間充裕的高齡者比較合適。

地區社會舉辦各種活動,並不是為了幫老人打發無聊的時間,而是希望藉各種活動增強地方活力,更期望國家的未來能因此獲得平衡發展,使每個國民的故鄉都能重新恢復原有的光輝。

一想到這兒,大家就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時間怨嘆:「啊! 我已無用武之地了。」因為退休後從事的這類任務,不僅在我們有生之年別具意義,就算從教育後世子孫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項規模驚人的偉業。


越「不服老的人」,喪失感越強烈

任何人只要上了年紀,肌膚都會失去彈性,皺紋都會越來越多。不僅如此,各種「老化的症狀」還會逐漸增多,譬如說,無法大聲或高聲叫喊、無法熟睡、食量減少⋯⋯等。

當然,各人之間存在差異,但「變老」這件事卻沒有分別,只是速度不同而已。換句話說,老化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有些人卻認為老化是「絕對的缺陷」,堅決不肯接受變老的事實。又因為他們不願承認自己變老,所以拚命想要抗拒。

譬如跟年輕人的意見相左時,這種人總是堅持己見,不肯退讓;爭論到最後說不過對方的話,就很容易因為無關緊要的一句話激動起來,並且還嚷著說:「不要以為我年紀大,就看不起人喔。你應該多念點書!」有時周圍的人客氣地勸道:「別太逞強囉。」他們卻強裝能幹地嚷著:「我還沒那麼老,不要緊的。」

其實那些人是想以這種反應誇耀自己「沒被年輕人比下去」,但在旁觀者眼裡看來,卻覺得他們這樣過分強調年輕,反而更令人注意到他們的怪異、老朽。

另一方面,一個人越不服老,越容易凸顯自己的老化,反而會為別人根本不會在意的小事而充滿「喪失感」。

所以我想建議各位讀者,不要把老化看成「衰弱」、「走下坡」之類的負面狀況,大家何不把老化視為伴隨年齡出現的一種「成長」現象呢?

譬如就拿睡眠來說吧。

年輕的時候,大家一鑽進棉被,立刻就能睡著,但上了年紀之後就不容易入睡,而且怎麼睡都睡不熟。這種現象反映的事實是,我們已經不需要像年輕人那樣長時間熟睡了。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有所「成長」,即使睡得很少,也不會生病。

再拿吃飯來說,大家現在吃點油膩的食物,就覺得胃裡無法消化,這也是一種成長,因為身體對健康變得比較敏感,所以向你發出信號說:「以後應該吃容易消化的東西,而且應該適可而止。」

遇到這些狀況時,我們不必拿年輕時代的自己來相比,更不必憂慮自己「這也做不了,那也辦不到」。

芥川賞作家赤瀨川原平創造過一個名詞「老人力」,這個字眼幫助許多高齡者恢復了信心,並讓大家能以正面態度去面對人類因加齡而出現的各種變化,譬如健忘、嘮叨、怨嘆等。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已有老年特有的症狀,並因此感到有點沮喪時,最好還是率直地接受事實,安慰自己說:「我終於擁有老人力了。」只要想到自己也能採取這種態度,心情也就出乎意料地輕鬆愉快吧。

相關書摘 ▶西鄉隆盛說過「不給兒孫留良田」,所以資產該留給子女嗎?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老後快適生活術:精神科醫師教你75個壓力全消的熟齡生活練習》,健行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保坂隆
譯者:章蓓蕾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與心理壓力關係密切的憂鬱症患者當中,大約四成患者的年齡都超過六十歲。其實任何人應該都希望每天心情愉快,笑口常開。但是當我們上了年紀之後,生活中總不免遇到許多有關健康、金錢、長期照護、孤獨,或家人相處等問題,因而生出不安與壓力,心情也無法保持開朗與平靜。

如此一來,在這「平均壽命八十歲」的時代,得來不易的長壽人生卻過得非常痛苦,長壽帶來的喜悅也只得減半。因此,面對老化帶來的不安與煩躁,我們必須學會避開,更需懂得妥善對應,這種生活術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老化是無法阻止的。然而,究竟要「快樂地變老」?或是「痛苦地變老」?卻是我們可以自己抉擇的。

日本精神科名醫保坂隆對如何取悅自己,安度餘生,有許多積極的提議。本書分「心境的」、「腦力的」、「人際關係的」、「經濟的」及「身體的」,分別用實例和醫學常識,鼓勵老人積極活出自己。例如:無需過分客套、不累積怨恨、每天都把感動記下來、自己掌握收支,甚至是悠閒品嚐早餐。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發掘「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實踐「自己想做的事」而採取的行動,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更能有效地避免老化。行動的真實意義,更是要一直保持自己內在的光輝,擺脫煩躁與壓力,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Photo Credit: 健行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