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筆順: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0个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
第43行: 第43行:
因此,嚴格來講,漢字並無絕對正確、統一的筆順,只能是某一地區一時間內規定的「相對正確」的筆順。
因此,嚴格來講,漢字並無絕對正確、統一的筆順,只能是某一地區一時間內規定的「相對正確」的筆順。


就教育參考來說,[[日本]][[文部省]]在1958年編訂了《筆順指導の手びき》,列出881個教育漢字的筆順<ref>沖森卓也:《日本の漢字1600年の歴史》(東京:ベレ出版,2011年)頁283</ref>。[[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在1996年推出《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作爲臺灣地區的教育標準<ref>[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c8.htm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全一冊)(臺北:教育部出版,1996年)》]</ref><ref>[https://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character.do 中華民國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ref>。中國大陸則在1997,出版了[[中人民共和]][[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ref>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ref><ref>[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15.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PDF檔案)]</ref>。[[香港]][[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則於2007年,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網上版<ref>[https://www.edbchinese.hk/lexlist/ 香港教育局:香港中文學習字詞表網站]</ref>顯示了參考筆順。
就教育參考來說,[[日本]][[文部省]]在1958年編訂了《筆順指導の手びき》,列出881個教育漢字的筆順<ref>沖森卓也:《日本の漢字1600年の歴史》(東京:ベレ出版,2011年)頁283</ref>。[[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在1996年推出《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作爲臺灣地區的教育標準<ref>{{Cite web |url=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c8.htm |title=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全一冊)(臺北:教育部出版,1996年)》 |access-date=2020-02-25 |archive-date=2020-11-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4124345/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c8.htm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title=中華民國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url=https://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home.do|access-date=2021-09-25|archive-date=2020-01-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25061236/https://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home.do|dead-url=no}}</ref>。中國大陸方面,20213月實施由[[中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佈的《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ref>{{Cite web |url=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2103/W020210318300204215237.pdf |title=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 (PDF檔案) |access-date=2021-08-25 |archive-date=2021-09-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07092209/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2103/W020210318300204215237.pdf |dead-url=no }}</ref>,取代於1997年同樣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ref>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15.html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PDF檔案) |access-date=2019-12-20 |archive-date=2020-08-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14052352/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15.html |dead-url=no }}</ref>。[[香港]][[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則於2007年,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網上版<ref>{{Cite web |url=https://www.edbchinese.hk/lexlist/ |title=香港教育局:香港中文學習字詞表網站 |access-date=2020-02-25 |archive-date=2021-11-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21050558/https://www.edbchinese.hk/lexlist/ |dead-url=no }}</ref>顯示了參考筆順。


但就書法界而言,書法家和書法學者並不一定認爲該地域的育筆順合理,尤其一些跟傳統書法相左的規定,會受到批評<ref>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的李郁周教授。參見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ref>。
但就書法界而言,書法家和書法學者並不一定認爲該地域的育筆順合理,尤其一些跟傳統書法相左的規定,會受到批評<ref>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的李郁周教授,就公開發佈過許多批評中華民國教育部不合理筆順規定之文章。參見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ref>。


以下是一些筆順差異的具體例子,可供參考。
以下是一些筆順差異的具體例子,可供參考。
第79行: 第79行:


=== 地區差異 ===
=== 地區差異 ===
在書寫[[字體]]或[[東亞文字排列方向|方向]]不同時,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在書寫[[字體]]或[[東亞文字排列方向|方向]]不同時,筆順可能有所差異。各地的教育參考筆順也可能不一樣。例如:

现代[[台湾]]、[[日本]]和[[韩国]]、现代[[中国大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宣布以后)各有自己的笔顺规定。台灣、港澳為「點、橫、直、撇、捺」,中国大陆為「橫、豎、撇、點、折」。一样的汉字,有的时候會出現不一样的笔顺。以下是一些例子。


====「戈」字====
====「戈」字====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412px" | 台笔顺(重點:由上至下)。
| style="width:412px" | 台筆順(重點:由上至下)。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戈-t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戈-t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我-t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我-t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香港、澳、日本的笔顺(重點:先撇後點)。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香港、澳、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點)。
| style="width:80px" | <center>[[File:戈-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0px" | <center>[[File:戈-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0px" | <center>[[File:我-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0px" | <center>[[File:我-order.gif|80px]]</center>
第98行: 第96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笔顺(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筆順(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玉-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玉-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靑-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靑-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412px" | 日本的笔顺(重點:先寫首橫,接着寫豎,最後寫餘下的橫),也是傳統寫法。
| style="width:412px" |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寫首橫,接着寫豎,最後寫餘下的橫),也是傳統寫法。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玉-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玉-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靑-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靑-jorder.gif|80px]]</center>
第110行: 第108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笔顺(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 style="width:412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筆順(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田-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田-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角-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角-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412px" | 日本的笔顺(重點:先豎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 style="width:412px" |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豎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田-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田-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角-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角-jorder.gif|80px]]</center>
|}
|}
注意:「甲、申、用、甪、{{lang|zh-cn|角}} 、甫、羊、-{丰}-」等字的中豎下方穿頭。不論古今中外中豎皆最後寫,與上例不同。
「甲、申、用、甪、-{⻆}-、甫、羊、-{丰}-」等字的中豎下方穿頭,中豎皆最後寫,與上例不同。「{{lang|ja|角}}」與「-{⻆}-」字形並不相同,因此筆順也有差異


====「有、」等字====
====「右、有、」等字====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笔顺(重點:先橫後撇)。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筆順(重點:先橫後撇)。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有-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有-order.gif|80px]]</center>
|-
|-
第129行: 第127行: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有-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有-jorder.gif|80px]]</center>
|}
|}
注意:「有、右」等字的首兩筆來自「又」字古文,因此傳統書法和日本筆順如此但「左」字首兩筆來自「𠂇」字古文,不論古今中外,皆先橫後撇。
「有、右」等字的首兩筆來自「又」字古文,因此傳統書法和日本筆順如此但「左」字首兩筆來自「𠂇」字古文先橫後撇。


====「皮」字====
====「皮」字====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笔顺(重點:先折後撇)。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台、香港、澳筆順(重點:先折後撇)。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皮-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皮-order.gif|80px]]</center>
|-
|-
第147行: 第145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500px" | 傳統書法筆順,如[[欧阳询]]《千字文》、[[王羲之]]《》。
| style="width:500px" | 傳統書法筆順,如[[歐陽詢]]《千字文》、[[王羲之]]《》。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i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i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日本的笔顺,也是一種傳統寫法,[[苏轼]]《新帖》、[[繇]]《宣示表》亦如是。
| style="width:500px" | 日本的筆順,也是一種傳統寫法,[[蘇軾]]《新帖》、[[繇]]《宣示表》亦如是。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j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的笔顺,[[董其昌]]《濬路》亦如是。
| style="width:500px" | 中国大陆的筆順,[[董其昌]]《濬路》亦如是。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a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a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一種書法笔顺,如[[孟頫]]《山巨源》。
| style="width:500px" | 一種比較少見的書法筆順,如[[孟頫]]《山巨源》。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v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v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台灣、香港的笔顺,傳統書法上不會這樣寫。
| style="width:500px" | 台灣、香港的筆順,傳統書法上不會這樣寫。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t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必-torder.gif|80px]]</center>
|}
|}


====「艹」字====
====「{{lang|zh-Hant|}}」字====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class="wikitable" width="588px" valign="top"
|-
|-
| style="width:500px" | 台灣的笔顺,[[褚遂良]]《雁塔聖敎序》、[[田蘊章]]與[[田英章]]的書法亦如是。
| style="width:500px" | 台灣的筆順,[[褚遂良]]《雁塔聖敎序》、[[田蘊章]]與[[田英章]]的書法亦如是。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t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t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香港的笔顺,王羲之《蘭亭序》、《金剛經》亦如是。
| style="width:500px" | 香港的筆順,王羲之《蘭亭序》、《金剛經》亦如是。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h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horder.gif|80px]]</center>
|-
|-
第178行: 第176行: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vorder2.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vorder2.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500px" | 另一種笔顺,容易使橫筆相連,變形作三筆。
| style="width:500px" | 另一種筆順,容易使橫筆相連,變形作三筆。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a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艹-aorder.gif|80px]]</center>
|}
|}
第189行: 第187行: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412px" | 傳統書法笔顺,拆開「𠃊」筆。也流行於日本書道。
| style="width:412px" | 傳統書法筆順,拆開「𠃊」筆。也流行於日本書道。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臣-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臣-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j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jorder.gif|80px]]</center>
|-
|-
| style="width:412px" | 另一種書法笔顺,也是拆開「𠃊」筆。
| style="width:412px" | 另一種書法筆順,也是拆開「𠃊」筆。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臣-i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臣-i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iorder.gif|80px]]</center>
| style="width:88px" | <center>[[File:叵-iorder.gif|80px]]</center>
第205行: 第203行:
筆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漢字的書寫速度和美觀性。
筆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漢字的書寫速度和美觀性。


例如說:「夾」、「爽」兩字,若先寫中間(「大」部件),再寫左右(「-{从}-」部件、「㸚」部件),字體容易變得寬扁。因此正常的筆順,皆先寫「一」,再寫「-{从}-」或「㸚」部件,最後才寫「人」<ref>[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characterQueryResult.do?word=夾 「夾」之筆順]。</ref><ref>[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characterQueryResult.do?word=爽 「爽」之筆順]。</ref>。
例如「-{}-」、「爽」兩字,若先寫中間(「大」部件),再寫左右(「-{从}-」部件、「㸚」部件),字體容易變得寬扁。因此正常的筆順,皆先寫「一」,再寫「-{从}-」或「㸚」部件,最後才寫「人」<ref>[http://kakijun.com/c/593e.html-{}-」之筆順] {{Wayback|url=http://kakijun.com/c/593e.html |date=20200725203601 }}。</ref><ref>[http://kakijun.com/c/723d.html 「爽」之筆順] {{Wayback|url=http://kakijun.com/c/723d.html |date=20200121031636 }}。</ref>。

又像「生」字,傳統書法的寫法是先寫「𠂉」,第三筆寫中豎,再寫餘下兩橫<ref>[http://kakijun.com/c/751f.html 「生」之筆順] {{Wayback|url=http://kakijun.com/c/751f.html |date=20200220021056 }}。</ref>。楷書、行書皆然。要是改成寫了「𠂉」後,第三筆寫中間的橫,第四筆才寫豎,最後才寫底橫,寫行書時除了不美觀,更容易與「毛」字相混<ref>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頁55-56</ref>。


==註解==
==註解==
第214行: 第214行:


==外部链接==
==外部链接==
;日本學習參考筆順:
;台湾笔顺:
*[http://kakijun.com/ 漢字書き順辞典] {{Wayback|url=http://kakijun.com/ |date=20210116203845 }}
*[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F8.HTML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 ISBN 957-00-7082-X
;台灣教育參考筆順: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826033113/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F8.HTML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 (全一冊)》] {{Wayback|url=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BISHUEN/F8.HTML |date=20160408180139 }}(臺北:教育部出版,1996年)ISBN:957-00-7082-X
;大陆笔顺: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826033113/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 中華民國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 [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15.html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ISBN 7-80126-201-8,1997年
;大陆教育參考筆順: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17042320/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fw/zwxxhpt/201707/t20170703_5381.html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 中国语言文字网]
* [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2103/W020210318300204215237.pdf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PDF檔案)] {{Wayback|url=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2103/W020210318300204215237.pdf |date=20210907092209 }}
;香港教育參考筆順:
* [https://www.edbchinese.hk/lexlist/ 香港教育局:香港中文學習字詞表網站] {{Wayback|url=https://www.edbchinese.hk/lexlist/ |date=20211121050558 }}


[[Category:漢字]]
[[Category:漢字]]

2022年5月11日 (三) 03:02的最新版本

筆順是指在書寫漢字時,筆畫出現的先後次序。

基本規則[编辑]

一般來說筆順的基本規則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底橫後寫,穿底中豎最後寫,由外至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辶、廴」最後寫,「凵」盆最後寫等等。但有時可能並不如此。

通行筆順[编辑]

像下列這些字,不管哪裏的人,一般都會這樣寫。可視爲通行的筆順。

有些漢字獨用時,跟它作偏旁時,筆畫稍有不同。因此筆順也未必一樣。例如:

獨用時,先橫後豎,穿底中豎最後寫。
作偏旁時,挑筆最後寫。

差異筆順[编辑]

然而,因地區習慣不同,或因書法流派不同,有些字的筆順可能出現差異。

因此,嚴格來講,漢字並無絕對正確、統一的筆順,只能是某一地區一時間內規定的「相對正確」的筆順。

就教育參考來說,日本文部省在1958年編訂了《筆順指導の手びき》,列出881個教育漢字的筆順[1]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96年推出《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作爲臺灣地區的教育標準[2][3]。中國大陸方面,2021年3月實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佈的《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4],取代於1997年同樣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5][6]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則於2007年,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網上版[7]顯示了參考筆順。

但就書法界而言,書法家和書法學者並不一定認爲該地域的教育筆順合理,尤其一些跟傳統書法相左的規定,會受到批評[8]

以下是一些筆順差異的具體例子,可供參考。

書法流派差異[编辑]

因不同的書法流派,有些字的筆順並不一致。例如:

「方」字[编辑]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先折後撇)。
現代寫法(重點:先撇後折)。

「門」字[编辑]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由左至右,先豎後折)。
變種寫法(重點:先折後豎)。

「门」字[编辑]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由左至右,先豎後點),來自「門」字草書。
簡體寫法(重點:先點後豎)。

地區差異[编辑]

在書寫字體方向不同時,筆順可能有所差異。各地的教育參考筆順也可能不一樣。例如:

「戈」字[编辑]

台灣的筆順(重點:由上至下)。
中国大陆、香港、澳門、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點)。

「王、玉、主、生、青、麦、隹」等字[编辑]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澳門的筆順(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寫首橫,接着寫豎,最後寫餘下的橫),也是傳統寫法。

「田、由、」等字[编辑]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澳門的筆順(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豎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甲、申、用、甪、⻆、甫、羊、丰」等字的中豎下方穿頭,且中豎皆最後寫,與上例不同。「」與「⻆」字形並不相同,因此筆順也有差異。

「右、有、布」等字[编辑]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澳門的筆順(重點:先橫後撇)。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有、右」等字的首兩筆來自「又」字古文,因此傳統書法和日本筆順如此,但「左」字首兩筆來自「𠂇」字古文為先橫後撇。

「皮」字[编辑]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澳門的筆順(重點:先折後撇)。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折),也是傳統寫法。

流派與地區兼備的差異[编辑]

有些字不同的書法流派、不同地區規定中,筆順皆有分別。就如:

「必」字[编辑]

傳統書法筆順,如歐陽詢《千字文》、王羲之《樂毅論》。
日本的筆順,也是一種傳統寫法,蘇軾《新歲展慶帖》、鍾繇《宣示表》亦如是。
中国大陆的筆順,董其昌《濬路馬湖記》亦如是。
一種比較少見的書法筆順,如趙孟頫《與山巨源絕交書》。
台灣、香港的筆順,傳統書法上不會這樣寫。

」字[编辑]

台灣的筆順,褚遂良《雁塔聖敎序》、田蘊章田英章的書法亦如是。
香港的筆順,王羲之《蘭亭序》、《金剛經》亦如是。
一種書法筆順,如米芾《蜀素帖》、趙孟頫《烟江叠嶂詩》。
另一種書法筆順,如歐陽詢部份字跡(另一部份則與王羲之同)。
另一種筆順,容易使橫筆相連,變形作三筆。

「臣、區、叵、医、匿」等字[编辑]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日本目前的規定。「𠃊」筆比照「辶、廴」部件,最後才寫。
傳統書法筆順,拆開「𠃊」筆。也流行於日本書道。
另一種書法筆順,也是拆開「𠃊」筆。
現代寫法,由外至內。

作用[编辑]

筆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漢字的書寫速度和美觀性。

例如「夾」、「爽」兩字,若先寫中間(「大」部件),再寫左右(「从」部件、「㸚」部件),字體容易變得寬扁。因此正常的筆順,皆先寫「一」,再寫「从」或「㸚」部件,最後才寫「人」[9][10]

又像「生」字,傳統書法的寫法是先寫「𠂉」,第三筆寫中豎,再寫餘下兩橫[11]。楷書、行書皆然。要是改成寫了「𠂉」後,第三筆寫中間的橫,第四筆才寫豎,最後才寫底橫,寫行書時除了不美觀,更容易與「毛」字相混[12]

註解[编辑]

  1. ^ 沖森卓也:《日本の漢字1600年の歴史》(東京:ベレ出版,2011年)頁283
  2.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全一冊)(臺北:教育部出版,1996年)》.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3. ^ 中華民國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 (PDF檔案) (PDF). [2021-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07). 
  5.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PDF檔案).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7. ^ 香港教育局:香港中文學習字詞表網站.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8. ^ 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的李郁周教授,就公開發佈過許多批評中華民國教育部不合理筆順規定之文章。參見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
  9. ^ 「夾」之筆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爽」之筆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生」之筆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頁55-56

參考資料[编辑]

  • 李郁周:〈筆順原理初探——小學《國語》教科書筆順評析〉,載於《書寫與書法論集》,頁35-51,台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1996。

外部链接[编辑]

日本學習參考筆順:
台灣教育參考筆順:
大陆教育參考筆順:
香港教育參考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