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筆順: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205行: 第205行:
==註解==
==註解==
{{reflist}}
{{reflist}}

==參考資料==
*李郁周:〈筆順原理初探——小學《國語》教科書筆順評析〉,載於《書寫與書法論集》,頁35-51,台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1996。


==外部链接==
==外部链接==

2019年2月22日 (五) 22:23的版本

筆順是指在書寫漢字時,筆畫出現的先後次序。

基本規則

一般來說筆順的基本規則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底橫後寫,穿底中豎最後寫,由外至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辶、廴」最後寫,「凵」盆最後寫等等。但有時可能並不如此。

通行筆順

像下列這些字,不管哪裏的人,一般都會這樣寫。可視爲通行的筆順。

有些漢字獨用時,跟它作偏旁時,筆畫稍有不同。因此筆順也未必一樣。例如:

獨用時,先橫後豎,穿底中豎最後寫。
作偏旁時,挑筆最後寫。

差異筆順

然而,因地區習慣不同,或因書法流派不同,有些字的筆順可能出現差異。

因此,严格来讲,汉字并无绝对正确、统一的笔顺,只能是某一地区一时间内规定的“相对正确”的笔顺。

以下是一些例子。

書法流派差異

因不同的書法流派,有些字的筆順並不一致。例如:

「方」字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先折後撇)。
現代寫法(重點:先撇後折)。

「門」字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由左至右,先豎後折)。
變種寫法(重點:先折後豎)。

「门」字

傳統書法筆順(重點:由左至右,先豎後點),來自「門」字草書。
簡體寫法(重點:先點後豎)。

地區差異

在書寫字體方向不同時,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现代台湾日本韩国、现代中国大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宣布以后)各有自己的笔顺规定。台灣、港澳為「點、橫、直、撇、捺」,中国大陆為「橫、豎、撇、點、折」。一样的汉字,有的时候會出現不一样的笔顺。以下是一些例子。

「戈」字

台湾的笔顺(重點:由上至下)。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日本的笔顺(重點:先撇後點)。

「王、玉、主、生、青、麦、隹」等字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笔顺(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日本的笔顺(重點:先寫首橫,接着寫豎,最後寫餘下的橫),也是傳統寫法。

「田、由、」等字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笔顺(重點:先橫後豎,最後寫末橫)。
日本的笔顺(重點:先豎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注意:「甲、申、用、甪、 、甫、羊、丰」等字的中豎下方穿頭。不論古今中外,這中豎皆最後寫,與上例不同。

「有、右」等字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笔顺(重點:先橫後撇)。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橫),也是傳統寫法。

注意:「有、右」等字的首兩筆來自「又」字古文,因此傳統書法和日本筆順如此。但「左」字首兩筆來自「𠂇」字古文,不論古今中外,皆先橫後撇。

「皮」字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笔顺(重點:先折後撇)。
日本的筆順(重點:先撇後折),也是傳統寫法。

流派與地區兼備的差異

有些字不同的書法流派、不同地區規定中,筆順皆有分別。就如:

「必」字

傳統書法筆順,如欧阳询《千字文》、王羲之《乐毅论》。
日本的笔顺,也是一種傳統寫法,苏轼《新岁展庆帖》、钟繇《宣示表》亦如是。
中国大陆的笔顺,董其昌《濬路马湖记》亦如是。
另一種書法笔顺,如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
台灣、香港的笔顺,傳統書法上不會這樣寫。

「艹」字

台灣的笔顺,褚遂良《雁塔聖敎序》、田蘊章田英章的書法亦如是。
香港的笔顺,王羲之《蘭亭序》、《金剛經》亦如是。
一種書法筆順,如米芾《蜀素帖》、趙孟頫《烟江叠嶂詩》。
另一種書法筆順,如歐陽詢部份字跡(另一部份則與王羲之同)。
另一種笔顺,容易使橫筆相連,變形作三筆。

「臣、區、叵、医、匿」等字

中国大陆、台灣、香港、日本目前的規定。「𠃊」筆比照「辶、廴」部件,最後才寫。
傳統書法笔顺,拆開「𠃊」筆。也流行於日本書道。
另一種書法笔顺,也是拆開「𠃊」筆。
現代寫法,由外至內。

作用

筆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漢字的書寫速度和美觀性。

例如說:「夾」、「爽」兩字,若先寫中間(「大」部件),再寫左右(「从」部件、「㸚」部件),字體容易變得寬扁。因此正常的筆順,皆先寫「一」,再寫「从」或「㸚」部件,最後才寫「人」[1][2]

註解

參考資料

  • 李郁周:〈筆順原理初探——小學《國語》教科書筆順評析〉,載於《書寫與書法論集》,頁35-51,台灣: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1996。

外部链接

台湾笔顺:
大陆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