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语用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語用學'''是[[語言學]]的一個,研究脈絡如何影響人運用和理解語言。語用學分析研究影響語言行為(如招呼、回答、勸說)的和支配輪流發言規則。語用學還研究語言用於成事的方式。例如,「我允諾」用於特定語允諾
'''語用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學,研究各國如何運用和理解語言。語用學分析研究語言行為(如招呼、回答、勸說)的文化繩與發言規則。語用學還研究語言用於成事的方式。不同的文化之間皆有約成俗、客氣的對話,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之中,因為言規範的差異而在交談之產生誤解,社會語言學的知識與英語務實能力英語學習者所不能忽視的
不同的文化之間皆有約定成俗、客氣的對話,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之中,因為語言規範的差異而在交談之中產生誤解,社會語言學的知識與英語務實能力是英語學習者所不能忽視的。以下這篇文章主要介紹在不同的文化之間,接受面試、讚美與接受邀請方式不同之語用學,使臺灣的英語學習者在跨東西文化交流中,不致於受到太大的衝擊。
'''英語務實能力(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何謂「英語務實能力」呢?根據克利斯朵的定義︰「英語務實能力是一種從語言使用者觀點出發的語言學,專指他們對詞句的選擇、他們在跨文化交流之中所遭遇到的限制,以及他們所運用的語言在他們的對話者身上所產生的效應」。(Crystal 1985, p. 240). 意即︰「了解不同種族之間、各
式各樣的語言習慣,與適應文化衝擊 (Culture Shock) 的能力」。

'''語言學研究報導'''

基於解說「英語務實能力」(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定義的動機,於此提供了一個有關東西方、文化禮俗不同之實例的語言學研究報導。基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大學生、及大學城當地兩岸的留學生所提供的各種跨文化對話,本研究報導不同國度、表達禮貌模式的差異。換言之,這項研究不單揭開西方人的世界裡,對於中國式或者臺灣式的禮貌表達形式的難以體會,同時也提醒各國語言學習者培養「英語務實能力」(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語意誤會之實際案例 (Intercultural Miscommunication)'''

一個英語學習者,如果完全沒有受過英語務實能力( 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的訓
練,很難警覺到不同的文化裡語言所隱含的禮貌與客氣之意。例如有一研究報告首先以三個發生在美國
德州大學城、農工大學學生身上的跨文化誤會及文化衝擊的經驗,以具體說明建立英語務實能力
(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間、應徵工作的交談的情況:
第一組對話由一位曾於雙語幼稚園,尋求教職的一臺灣留學生所提出。她描繪她在臺灣某雙語
幼稚園應徵工作時,接受美國籍主管的面試時,所發展出的跨文化對談。基於美國文化和臺灣傳統
-文化之間對應徵工作者的態度有顯著不同觀感的因素,她沒有被錄用。
以下是她求職面試的情況與對談︰
Interviewer: How well do you speak English?
Applicant: I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ten years.
Interviewer: Do you play piano?
Applicant: I have learned before.
根據以上的對話,實際上這名臺灣的求職者,想要表示她的確有講英語和彈鋼琴的能力; 不
過,由於她的臺灣傳統教育背景引導她展現保守謙卑並且有禮貌的形象,她習慣性地、在面試的場
合避免「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尷尬,以謙恭的詞句表示可以勝任英語和鋼琴的職務。
然而面試她的美國幼稚園主管因為來到臺灣的時間不長,尚未能釐清這種謙虛的能力展現方
式,於是她被這種內斂的回應弄糊塗,並且判斷這名臺灣的求職者在英語和鋼琴方面無較強的能
力。是以,此求職者並未被錄取。
一般說來, 在美國社會裡,職場極度具競爭性,並且,大多數的美國人多半傾向對他們的面
試主管,為自己建立起積極能幹的強人印象。在上述例子中,典型的美國應徵者應該會這樣回答
︰「我對自己的英文相當感到自信,而且,我的鋼琴可以彈到貝多芬的作品︰少女的祈禱」。

二、跨文化間的恭維與回應的情況:
一個中國上海的留學生在課堂上,被她的美國同班同學稱讚她的上台報告相當傑出。
American: Your presentation was excellent, two thumbs up!!
Chinese: Where, where.
American: Oh, everywhere.
這名中國上海的留學生以「哪裡!哪裡!!」來回應美國人對她的讚美。在中國人的社會、以
不承認自己的長才的謙遜態度,以接受他人讚賞,其實是相當合宜的。然而所謂的「哪裡!哪
裡!!」只是一種傳統習俗中回應讚許的客套話,並非真正問對方,自己到底哪裡好、或者否認自
己的好,「哪裡!哪裡!!」本質上是一種謙虛的制式回應。
這套對話揭示此中國上海的留學生可能誤會美國人能體會中國傳統的禮貌用語,實際上,在涉
世未深的美國年輕族群中,我們並不能對他們的多元文化造詣抱持過度的期待,筆者認為臺灣的英
語學習必須避免使用太多傳統中,約定成俗的中國式或臺灣式的英語,因為美國人不見的能體會得
到其中禮貌的隱喻。

三、跨文化間的客套語意的情況
一個中國煙臺的留學生到美國同班同學家裡一起寫功課,一個小時的討論之後與改為邀請她的
美國同學與她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餅乾,然而中國煙臺的留學生因為習慣性地使用先拒絕後接受
的客套型式,而沒吃到她真的想吃吃看的餅乾。
American: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cookies? (Then, she opened a box cookies and
showed cookies in front of the Chinese student.
Chinese: No, thank you. I am not hungry yet.
American: Oh. OK. (Then, she ate all of the cookies himself).
類似以上這套對話的客套溝通形式,曾經被卡思薄與章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之中討論過︰「對中
國語言熟悉的人都知道,在中國人的文化裡,全盤地接受對方的邀請並不是禮貌的。中國人在發
表接受的語意之前,一般會先拒絕幾次,而那些拒絕,在邀請的對話過程中,幾乎是一種義務性的
必要語詞」(Kasper and Zhang: 1995: 5)。

臺灣的英語學習者一定不陌生,客客氣氣地拒絕所分享的食品,然後再最後接受的語言及行為
模式,在中國社會裡,屬於一種稀鬆常有的禮貌作風。上述的情況裡,在歐美文化為主流文化的德
州人對中國學生這種含蓄的接受方法並沒有足夠的敏感度。中國學生實際上想吃吃美國人所分享的
餅乾,但她自然而然地以家鄉典型的客套話「謝謝,我還不餓」來回答她美國同班同學,導致吃不
到餅乾的窘局。此中國學生幽默地告訴筆者,說她當時感到格外地飢餓,並且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不知道怎
樣才能對她的美國同班同學,解釋這整個文化差異所引發的天大誤會。她說她最後只好眼睜睜的看
著美國人傻傻地、獨自吃完自己也想吃的餅乾。

'''禮貌語用學的文獻'''

禮貌語用學在近年來相當熱烈地被討論著。著名的語言學家︰布朗與勒明珊,曾經發表各國間
各種不同禮貌用語的系統 (Brown and Levinson,1987)。卡思薄與章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之中也揭示︰
「中國人和美國人的禮貌的定義不同」 (Kasper and Zhang, 1995)。例如,漢語認為談論及年齡,薪
水和肥胖問題並非沒禮貌; 相反地,當談論這類的話題時,美國人一般都會格外地小心。
瓦茨、艾德和伊利強調在溝通之中的不能忽視禮貌的重要性︰「在全世界不同的文化裡,皆有
無數的禮貌表達模式」(Watts, Ide, and Ehlih 1992)。他們指出禮貌可以用「文字和非文字」(Verbal
and Non-verbal ) 的溝通方法來表示。有時候,一個在肩膀上的輕拍,可能勝過千言萬語。此外,
在對話之際、雙眼看你的對話者,或者對著他/她微笑的方式,在有些文化看來是相當地有禮貌的
行為。
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個體,難免受他們的不同的溝通習性所影響(Zegarac and Pennington,
2000)。筆者主張,臺灣的英語學習者必須要警覺到,在他國非英語為母語者的語言當中,可能有
一些受文化的方面影響而產生的特殊語言。例如,他們客氣的、約定成俗的說話習慣與難被外國人
輕易瞭解的弦外之音。
意即,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謹慎、跨文化交流的好模式︰對於外國人糢糊不清的語意,仍然要報持尊重的態度,小心翼翼地向對方確認之後再做回應。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2012年5月5日 (六) 08:46的版本

語用學語言學中的一個學門,研究各國如何運用和理解語言。語用學分析研究語言行為(如招呼、回答、勸說)的文化準繩與發言規則。語用學還研究語言用於成事的方式。不同的文化之間皆有約定成俗、客氣的對話,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之中,因為語言規範的差異而在交談之中產生誤解,社會語言學的知識與英語務實能力是英語學習者所不能忽視的。

參考文獻

  • J. L. Austin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C. Levinson. (1978)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arston, Robyn (2002) Thoughts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Oxford: Blackwell.
  • Herb Clark (1996) "Using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le, Peter, ed.. (1978) Pragmatics. (Syntax and Semantics, 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Lin, G. H. C., & Perkins, L. (2005). Cross-cultural discourse of giving and accepting gif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1-2, 103-12 (ERIC Collections in ED 503685 http://www.eric.ed.gov/PDFS/ED503685.pdf)
  • Lin, G. H. C. (2007). The significant of pragmatics. Mingdao Journal, Vol, 3, 91-102 ERIC Collection in ED503682<http://www.eric.ed.gov/PDFS/ED503685.pdf>
  • Lin. G. H. C., Su, S. C. F., & Ho, M. M. H. (2009). Pragmatics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 Proceedings of the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2009研討會, 54-60 (ERIC Collections in ED514939<http://www.eric.ed.gov/PDFS/ED514939.pdf>)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