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香港歷史: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Tonync留言 | 贡献
not verified
分拆條目第一步, 請大家接力!
第1行: 第1行:
{{not verified}}
{{not verified}}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
這篇文章介紹'''[[香港]]的[[歷史]]'''
這篇文章介紹由[[史前香港|史前時期]]到[[香港2000年代|2000年代]]'''[[香港]]的[[歷史]]'''


==史前和早期歷史==
==史前和早期歷史==
第12行: 第12行:
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 (香港)|長洲]]、大嶼山的[[石壁 (大嶼山)|石壁]]、[[香港島]]的[[大浪灣]]和[[西貢區|西貢]]的[[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在相當於[[商朝]]的[[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
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 (香港)|長洲]]、大嶼山的[[石壁 (大嶼山)|石壁]]、[[香港島]]的[[大浪灣]]和[[西貢區|西貢]]的[[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在相當於[[商朝]]的[[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


==漢至朝==
==漢至時期==
{{main|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东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宋]]、[[元]],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东莞|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新界原居民]]約在開始在香港定居。


==明朝時期==
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东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宋]]、[[元]],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东莞|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
{{main|香港明朝歷史}}

[[明代]]的[[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勃起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當時,明代在這裡設防,主要是為了防禦[[南中國海]]一帶的[[海盜]]、[[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和[[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萬曆]]年間的《[[廣東沿海圖]]》中已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此外﹐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與[[江苏|江]][[浙江|浙]]等地備受歡迎。據說,「香港」的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香木的盛產和出口。
自[[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漢族]]定居。[[李鄭屋漢墓|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三國、[[南北朝]]時的香港歷史資料比較缺乏。[[东晋|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區|屯門]]的[[青山禪院]]内雕塑相傳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http://www.library.ln.edu.hk/projects/tmheritage/photos/TuenMun091.jpg]。[[2004年]][[5月]][[旺角]]鬧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渠務地盤裡發掘出共121件漢朝、[[晉朝]]和[[唐朝]][[陶器]]、陶罐和陶釜殘件、製陶工具、各類缸瓦殘片和青磚,[http://www.amo.gov.hk/b5/news_200405112.php]。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埠,「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东莞|東莞]]至[[大嶼山]]的一片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当發达。

===採珠業===
[[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後主[[劉鋹]]於[[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在[[东莞|東莞]]的『[[大步海]]』招募採珠士兵數千人專門從事潛水採珠。南漢設『[[媚川都]]』開始發展以[[吐露港]]和[[大埔海]]為主的[[採珠業|採]][[珍珠|珠]]業:『都』為軍翼之意,『媚川都』為駐軍之一種。『大步海』即今天[[新界]]的大埔海。採珠工作艱辛危險。由宋、元至明朝,在這一海域,一時明令官方採珠,一時又下詔禁採,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採珠。

===製鹽===
宋朝時香港地區的製鹽已甚具規模。因為鹽業利潤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區九龍灣西北,現時九龍城和啟德機場的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造鹽官並駐兵,管理這一鹽場。《[[宋會要]]》記載有:[[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提舉廣東鹽茶司言:廣州搏勞場,官富場,潮州惠來場,南恩州海陵場,各係僻遠,……欲將四場廢罷,撥附鄰近鹽場所管內,……官富場撥附疊福場,……從之』。隆興為南[[宋孝宗]]年號。從這段史料看,官富場的設置年代當在南宋孝宗以前,至遲在南[[宋高宗]]時。大嶼山曾是香港地區重要的鹽產地。宋高宗時曾招降當地來知等人,選其少壯者為水軍,寬其漁鹽之禁,稱之為腌造鹽。[[宋寧宗]]時,[[廣東]]提舉鹽茶[[徐安國]]派人前往大嶼山緝捕私鹽販子,引起島上大規模的鹽民起義。以[[高登]]為首的起義者一度乘潮漲攻到[[廣州]]城下。

===航海業===
宋朝[[九龍半島]]的[[航海業]]亦發達。據[[九龍]][[蒲岡村]]《[[林氏族譜]]》記載,宋時[[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長勝]]的,舉家遷往今日[[黃大仙區|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艚船往來於閩、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即後來人們所稱的[[媽祖|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遷徙史和本地區南北佛堂[[天后廟]]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當時本地區航海業的發展。

===商業、漁業、農業===
因為商業的蓬勃,規模較大的移民在宋朝時開始。[[漁業]]和[[農業]]亦因有需求而發展。[[宋神宗]]時,[[進士]][[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在赴[[廣東]][[陽春]]任[[縣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經過今日新界的屯門,對當地風土之美十分欣賞。因此,他在任滿辭官之後,舉家遷往岑田([[錦田]])。鄧符協在此置田園、築廬墓,從事農業開發。他修築了錦田的南北[[錦田圍|圍]],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新界。據傳,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是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br />
此外,[[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搬至東莞縣,其子[[侯卓峰]]遷往今日[[河上鄉]]築[[茶寮]],做小生意。其後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鄉]]、[[燕崗村|燕崗]]、[[金錢村|金錢]]、[[丙崗村|丙崗]]等地。宋代以後,[[廖姓|廖]]、[[文姓|文]]、[[彭姓|彭]]等族陸續遷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後人。他們與鄧、侯兩族,合稱[[新界五大氏族]]。

==宋末幼主逃難==

[[公元]][[1276年]]﹐五歲的[[宋恭帝]]和[[大臣]]在[[臨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軍。將領[[張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1277年]]輾轉流亡到九龍「[[官富場]]」(應為今[[觀塘]]一帶)。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流亡朝廷也在[[大嶼山]]銀礦灣([[梅窩]])和[[東涌]]停留過。[[東涌]]的[[侯王廟]]相傳是紀念這個朝廷的一位官員。

後來10歲的趙昰病死﹐[[趙昺]]被擁立﹐後人稱為[[宋帝昺]]。宋師最後不敵元軍﹐大臣[[陸秀夫]]於[[1279年]]背著8歲的趙昺在新會崖山附近跳海殉國,宋亡。

相傳當年有相士告訴趙昺如果到達該地時,如果看到有九條龍在該地,宋朝就能再起。當時到達時,因為只數到[[八仙嶺|八個山頭]](八條龍)因此才會絕望跳崖。不過其實因為中國皇帝亦是龍,因此實際上的確有九條龍在該地。這亦是九龍半島的名稱由來。

==明清時期==

因為商業的蓬勃和人口的增長﹐明代香港地區已成為海防要地。明代在這裡設防,是為了防禦[[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和[[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福建]][[巡撫]][[譚綸]]、[[總兵]][[戚繼光]]奏請恢復設置水師城寨(簡稱[[水寨]])舊制。在此之後,明朝政府在廣東的[[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琼州|瓊州]]等地設置了六個水寨。在廣州地區的為[[南头寨|南頭寨]],防禦地區東至[[大屋]],西至[[廣海|广海]]﹔從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南頭寨的軍事首長是一名參將。萬曆14年至18年(公元[[1586年]]至[[1590年]])一度改為由級別更高的總兵擔任。南頭寨舊額大小戰船五十三載,官兵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萬曆19年(公元[[1591年]])以後,戰船曾增至一百一十二艘,小陸官兵及雜役曾達到二千零八人。該水寨轄有[[佛堂門]]、[[龍船灣]]、[[洛格]]、[[大澳]]、[[浪淘灣]]、[[浪白]]等[[汛地]]六處。每處汛地駐軍二百餘名。其中至少有佛堂門、大澳兩處汛地屬於今天的香港地區。

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方志|志]]書《[[蒼梧]][[蒼梧總督軍門志|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明朝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參與平息暴動。事件平息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縣]]。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告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五十六里、七千六百零八戶、三萬三千九百七十一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另外﹐香港地區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與[[江苏|江]][[浙江|浙]]等地備受歡迎。[[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奧地略.物產》曾提及香港地區往昔出產香木的景況:『香樹,吧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瀝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區|沙田]]等地,[[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 (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62年]]-[[1684年]]),政府欲斷絕[[閩]][[粵]]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沿海「[[遷界]]」三十至五十里的政策。香港地區的居民也被迫遷進內陸,使當地香業的凋衰。到[[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1735年]]),在東莞又出了因承旨購求強索香杖的[[縣令]],令種香人家砍樹逃亡。從此香木生產一蹶不振。

香木盛產及出口則是現時「香港」的名稱的由來。

==西方的東來==
[[Image:Map of Hong Kong and Macau 1760.JPG|thumb|香港澳門地區圖,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內府輿圖》]]
:''詳見[[澳門歷史]]''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佛朗機]](今[[葡萄牙]])將領[[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佛朗機]](今[[葡萄牙]])將領[[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當時,[[佛朗機]]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和[[后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更曾發生一役[[屯門海戰]]。


==清初時期==
從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起,[[佛朗機]]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和[[后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佛朗機人還在屯門建軍營、造[[火銃]]、設刑場、控制財物和人口。在廣東地方官員和北京中央的多番交涉不果﹐廣東[[巡海遣副使]][[汪鋐]]遂親自督師驅逐。佛朗機人據險抗守,以火銃轟擊明軍,並欲佔據南頭城。汪鋐親臨前線,指授方略,用破船多載枯柴和乾燥的荻草,灌以油脂,因風縱火焚毀對方船隻;同時還用善游泳的人潛入水中,把對方的船鑿沉。汪鋐並得原本受聘於佛朗機人的華人協助,照對方的辦法製造銅銃、火藥,以此轟擊佛軍,繳獲他們的大小銃二十餘管。殖民者拋棄部份船隻,乘三艘大船逃走。據《汪公遺愛祠記》說:屯門之役「於正德辛巳([[1521年]])出師,嘉靖壬午(1522年)凱旋」。
{{main|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清朝至英國殖民地前的香港==

===農業、漁業===
[[1841年]]之前,香港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界和[[南頭]]一些大族除了在當地擁有大片田地外,還在香港島擁有許多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錦田]]鄧氏收藏的《[[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有其先人呈廣東各官府稟,內稱:「承祖[[鄧天祿]]所遺[[康熙]]十年墾復原遷土名[[覆潭]]、[[橫瀝]]、[[鹽田]]、[[大撈下]]……等處稅三[[頃]]六十八[[畝]]七[[分]]五[[厘]]九[[毫]]二[[絲]]五[[忽]]。又康熙二十三年,墾復原遷土名[[大潭]]、橫瀝、香港、大撈下、洛子壟等處稅三頃三十二畝一分六厘。」文中提到的覆潭、大潭、香港等地皆在香港島上。鄧氏還在香港島的[[黃泥涌]]、[[薄扶林]]擁有田地。[[上水]][[廖]]族在[[掃桿埔]]擁有五十畝田地。[[南頭]][[黃]]族則擁有[[赤柱]]、[[深水灣]]、[[淺水灣]]一帶的若干田地。

[[1841年]]之前,漁業是香港地區重要的經濟部份。1841年參與佔領港島的英國官員莊士敦(A. R. 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舖一百八十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及腌曬[[鹹魚]],約有農田六十畝……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碇]]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1841年]]上半年,香港村是一個有二百人的大漁村,群大路是一個有五十人的漁村。當時在香港島的船民有二千人之多,相信其中不少是漁民。

===海防===
清代對香港地區的海防更為重視。當時在這裡設防,先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包括[[張保仔]]),後來則主要為了防禦英國。

清朝初年,清政府曾強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來對付[[鄭成功]],香港地區多屬[[遷界]]範圍。[[康熙]]7年(公元[[1668年]])[[復界]]時,為加強海防,曾在新安縣沿邊踏勘,設置[[墩]]台二十一座,其中至少有5座在今香港地區。這5座墩台皆為新安[[營汛]]地。其中[[屯門墩台]]應在今日新界之[[青山 (香港)|青山]]或[[九逕山]],當時駐有[[千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九龍墩台]]應在今[[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大埔頭]][[大埔頭墩台|墩台]]應在[[大埔區|大埔]][[大埔舊墟|舊墟]]西北,各駐兵三十名。[[麻雀嶺]][[麻雀嶺墩台|墩台]]在今[[沙頭角]]與[[粉嶺]]之間,駐有[[把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佛堂門]]設置的是[[瞭望台]],駐兵十名,其地當在今[[田下山]]半島。正如[[鯉魚門]]和[[汲水門]]一樣,佛堂門是水道名。以南稱南佛堂,即今[[東龍島]]。

[[康熙]]8年(公元[[1669年]])[[元朗區|元朗]]舊墟成立。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當地奉命截兵,許多墩台亦改為汛。汛,或稱營汛,為清代[[綠營]]兵勇分駐地。當時原九龍台改為九隆汛([[九龍汛]]),駐兵十名。原大埔頭台改大埔頭汛汛,駐兵十名;原麻雀嶺台改麻雀嶺汛,把總一名,士兵二十二名。原屯門台改為屯門寨,駐千總一名,士兵三十名。但佛堂門瞭望台改為北佛堂台,駐把總一名,士兵三十名,力量有所加強。[[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當地仍設有[[屯門寨]]、[[北佛堂台]]、[[九隆汛]]、[[大埔頭汛]]、[[麻雀嶺汛]]。

[[嘉慶]]15年(公元[[1810年]]),廣東地方當局將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寨旁。該炮台即九龍炮台,與康熙年間的九龍墩台地點不同。[[道光]]年間[[顯炳章]]所編《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對九龍炮台本身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查該炮台係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垛了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清政府在香港島亦有營汛。同治年間所編《廣東圖說》寫道:香港島『東有紅香爐汛,東南有赤柱汛、南灣汛』。[[嘉慶]]24年(公元[[1819年]])所編《新安縣志》說:『赤柱山,……有兵防守』。此書在[[大鵬營]]管轄的營汛中,已列有[[紅香爐汛]]。[[道光]]2年(公元1822年)所編《廣東通志》說,紅香爐水汛在[[大鵬營]]西,設千總,外委各一人。該迅兵丁撥配米艇巡洋。從上述史料看,至遲在[[1819年]],香港島上已設有紅香爐汛,[[赤柱]]已有兵防守。

大嶼山是香港地區第一大島,是本地區的戰略要地。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至[[1722年]]),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置[[雞翼角炮台]]。該炮台的地址在今日大嶼山西南部[[石筍村]]之[[東灣]]。

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7年(公元[[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居住。嘉慶13年(公元[[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佔據之事』。為防禦英國,清政府決定在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口修築垛牆,並在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添設汛房和炮台。《廣東海防彙覽》一書談及大嶼山時,寫道:嘉慶22年([[1817年]]),『[[總督]][[蔣攸銛]]飭候補知府彭紹麟查勘該處,孤懸海外,為夷船必經之所,又有大澳、東涌二口可收口泊船。二處亦俱有村落,居民稠密。其東涌向無汛房,惟大澳口原設守兵十三名,雖有雞翼角炮台,派大鵬營千總一員,帶兵四十名駐紮防守。但地勢闊寬,距東涌、大澳口遙遠,勢難兼顧。請在東涌口添設建汛房八間,圍牆五十丈,抽撥大鵬營外委一員兵丁二十名分駐。並請在大澳口西面近左右村二處各建垛牆四十丈,北面汛房後亦建垛牆四十丈,以備隨時添兵架炮之用。從之』。再據《廣東通志》,該年『又於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台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清政府將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右營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派守備一員駐守,加強了大嶼山的防禦力量。

===海盜出現===
因為經濟、交通和人口的膨脹,[[海盜]]開始自宋朝開始出現。起初是亦漁亦盜亦商的海盜﹐後來演變至和政治人物接洽。例如鄭成功戰敗退守[[臺灣]]後,殘部四散,部分流亡香港為海寇。清[[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內戰,[[阮]]氏兄弟起兵爭奪政權,招引並資助香港海盜鄭七為水師將領。後來阮氏兵敗,鄭七流亡返香港,自此香港海盜武裝勢力更大,分為紅、黃、藍、白、黑、青共六旗。紅旗[[鄭七]]死後由[[鄭一]]繼承他的領導。

張保仔是江門人,15歲遭擄走,成為海盜。鄭一死後,因石氏被海盜擁立為首領,帶領紅旗派。

鄭一嫂後來和張保仔結為夫婦,大權於是落在張保仔手中。全盛時期,他擁領三萬多手下及數百艘船,並以[[南中國海]]的島嶼為基地。他橫行廣東水域,打劫運鹽官船,劫掠沿海的外國貨船。相傳張保仔饒勇多計謀講義氣,雖然橫行廣東水域,但因劫富濟貧,不滋擾貧民和漁戶,得窮人支持,百姓視他為俠盜。

清廷多次剿捕海盜,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仔在[[赤鱲角]]遭官兵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人馬,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澳葡艦隊和清艦隊與海盜紅旗派主力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三百多艘帆船相遇。張保仔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張保仔於是親自率領手下駛抵戰場。海盜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試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近戰登船肉搏的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的炮火攻擊對方,阻止海盜船逼近。眾海盜陣腳大亂,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經過這一次海戰,張保仔紅旗派的勢力大減。

張保仔乘大霧逃離赤鱲角,繼續與清政府對峙。後來[[兩廣總督]][[百齡]]招安瓦解海盜,令黑、藍兩旗攻打紅旗派。澳門名醫[[周熊飛]]作中間人,於是鄭一嫂帶領十多婦孺到廣州和兩廣總督百齡談判招安。1810年2月張保仔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條件,官封三品﹐派駐澎湖剿海盜。

但是香港依然是大小海盜的據點﹐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完全消失。所以例如[[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因海盜盤踞得名,鯉魚門[[天后廟]]就是海盜的[[哨崗]],廟內有石[[碑]]為記,赤柱可能就是客家話「賊住」的變音。至于各個小島的[[張保仔洞]]則是現在的旅遊地點。


==英國殖民地==
==英國殖民地==
{{main|香港殖民地史}}


[[Image:Hong Kong Central 1900s.jpg|280px|thumb|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Image:Hong Kong Central 1900s.jpg|280px|thumb|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第105行: 第34行: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讓香港島===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讓香港島===
{{main|第一次鴉片戰爭}}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至[[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至[[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第111行: 第42行: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割讓九龍半島===
===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讓九龍半島===
{{main|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第120行: 第53行: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主條目:[[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Image:Victoria City and Kowloon 1915.jpg|thumb|250px|[[1915年]]香港地圖]]
[[Image:Victoria City and Kowloon 1915.jpg|thumb|250px|[[1915年]]香港地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第133行: 第69行: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


''文章:[[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日治時期]]''
條目:[[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第154行: 第90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和[[香港1970年代]]

[[Image:250px-Colonialhongkongarms.png|thumb|250px|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Image:250px-Colonialhongkongarms.png|thumb|250px|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第167行: 第106行:


==主權移交前的過渡期==
==主權移交前的過渡期==

主條目:[[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第187行: 第128行:


==英國主權移交中國==
==英國主權移交中國==

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

[[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拒絕接納[[彭定康]]時期民選的[[香港立法會|立法局]],委任臨時立法會取代,不少議員被迫「落車」(下車)。下級議會即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都作相類的安排。[[董建華]]成為第一屆[[香港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區行政長官]]。[[陳方安生]]和[[曾蔭權]]分別順利過渡為政務司司長(前稱布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大部分華籍政府高官也順利過渡到新政府。
[[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拒絕接納[[彭定康]]時期民選的[[香港立法會|立法局]],委任臨時立法會取代,不少議員被迫「落車」(下車)。下級議會即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都作相類的安排。[[董建華]]成為第一屆[[香港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區行政長官]]。[[陳方安生]]和[[曾蔭權]]分別順利過渡為政務司司長(前稱布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大部分華籍政府高官也順利過渡到新政府。


第206行: 第150行:


==主權移交之後==
==主權移交之後==

主條目:[[香港1990年代]]、[[香港2000年代]]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史]]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香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至[[2004年]]尾,衰退潮才得緩和。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香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至[[2004年]]尾,衰退潮才得緩和。
第216行: 第162行: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雖然多方認為他被中央政府迫下台。然而,新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導致社會激烈爭論,引致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通過解釋香港基本法中補選特首任期的條文。因其他對手沒有得到足夠選舉委員提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出任行政長官至[[2007年]]。然而政制改革,仍是自1970年代以來未解決的問題。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雖然多方認為他被中央政府迫下台。然而,新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導致社會激烈爭論,引致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通過解釋香港基本法中補選特首任期的條文。因其他對手沒有得到足夠選舉委員提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出任行政長官至[[2007年]]。然而政制改革,仍是自1970年代以來未解決的問題。


==參見==
* [[香港法定古蹟]]
* [[香港風華]]
* [[香港歷史年表]]
* [[香港大事記]]
* [[澳门历史]]
* [[广东历史]]
* [[中國歷史]]
* [[东亚史]]
* [[新界原居民]]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第224行: 第183行:


{{中国历史(按行政区分)}}
{{中国历史(按行政区分)}}

[[Category:香港歷史| ]]
[[Category:香港歷史| ]]



2006年5月29日 (一) 05:03的版本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這篇文章介紹由史前時期2000年代香港歷史

史前和早期歷史

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發掘表明本地文化與中國北方包括龍山文化石器時代文化是有分別的。在大嶼山赤鱲角南丫島已發掘出陶器、石製和青銅的捕魚工具和兵器1930年代的考古發現被認為與前6世紀前3世紀戰國時代時香港鄰近廣東地區的文化有關聯。1997年6月至11月進行的馬灣東灣仔北之考古發現有二十座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墓葬。在屯門掃管笏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期間在西貢沙下之多項考古調查與搶救發掘,出土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的遺物與遺蹟。

2006年1月,考古學家在西貢黃地峒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以及6,000多件文物,經年代測定,顯示該遺址在距今35,000至39,000年前便已出現。這個遺址最先於2003年由一名商人首先發現,他在黃地峒海灘檢拾了一些石頭回家,發現它們有明顯人為加工的痕跡,經專家鑑證,證實它們是史前人類的石器,遂於2004年展開考古挖掘。這項發現,使香港的人類活動歷史推至30,000多年前。

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大嶼山的石壁香港島大浪灣西貢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在相當於商朝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

漢至元朝時期

香港地區在三國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新界原居民約在開始在香港定居。

明朝時期

明代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勃起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當時,明代在這裡設防,主要是為了防禦南中國海一帶的海盜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萬曆年間的《廣東沿海圖》中已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此外﹐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等地備受歡迎。據說,「香港」的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香木的盛產和出口。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佛朗機(今葡萄牙)將領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當時,佛朗機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后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更曾發生一役屯門海戰

清初時期

英國殖民地

File:Hong Kong Central 1900s.jpg
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38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50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採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讓香港島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1841年)。清朝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與中國貿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後,即宣佈香港為自由港。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的貿易。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太平山中國人集中聚居的地區亦爆發了病症,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一百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十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三十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死於鼠疫。

租借新界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向清政府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現在的新九龍新界,以及鄰近的兩百三十六個離島。租借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時屆滿。

主條目:香港開埠初期歷史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915年香港地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1912年,總督盧吉 (Lugard) 為抗衡德國在上海辦同濟大學,以「為中國而立」為名,向廣東士紳募集經費,成立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1925年上海發生示威學生被英籍巡捕開槍打死之五卅慘案,中國全國出現反英活動,在廣州國民政府支持下,香港及廣州同時出現針對英國人之省港大罷工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1925年成立的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國民黨的北伐使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不少中國人到香港學習西洋知識,也有香港人捐錢資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間,香港作為不同革命黨派的後援基地。清朝末年,革命黨人多次香港為秘密基地。在國民政府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員多次遭國民黨圍剿,有些逃亡香港秘密集會、辦報支持共產黨運動。此後,國共兩黨也在香港暗自做情報工作。港英政府對此採取容忍態度,卻絕不容許這些人影響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故政治審查報章、電台節目,例如二戰前有些敏感的報紙內容會給明顯遮蓋。亦成立政治部(已於1997年解散)監視兩黨在港的一舉一動。

日治時期

主條目:香港保衛戰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萬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萬。由於香港的華人亦有為中國的戰事,出錢或出力對抗日本。日本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民國30年(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 12月8日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雖然政府早前多番宣傳英軍作戰能力,但英軍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在港駐軍自始即處於非常不利的的防守位置。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在猛烈的空襲和砲擊下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對水庫的稱呼),於是唯有選擇投降。加拿大兵團在戰事中負責扼守從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黃泥涌峽要道。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從此揭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日軍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總督。酒井隆在港期間,日軍在香港殺人無數。根據事後酒井隆在戰犯法庭的審判記錄,他在香港犯下的罪行如下:

由於日軍在香港不時濫殺無辜,香港市民普遍對日軍反感,不時更有平民在香港島的山頭伏擊日軍將領。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更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游擊隊,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

日治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七十萬左右。1943年和1944年的日治後期,更出現人吃人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

File:250px-Colonialhongkongarms.png
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华民国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与英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支持中华民国的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承認共產中國政權。1950年,英國承認位于大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继续承認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國家。而後來由於中國在韓戰中與西方世界交惡,被全世界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偷運物資、徵集資金、搜集情報的唯一渠道(事實上是違反當時香港法律的)。

因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數以萬計的人從中國逃難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都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鎖國政策,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上海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條件;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1956年10月10日,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破壞活動,連日搗亂300多家左派報館、學校、工廠、商店、工會,並放火焚燒商店、推翻汽車封鎖道路導致交通癱瘓,暴徒並四出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不過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孕育了社會問題。六十年代,不少青少年相信共產主義1967年,在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一場香港的勞資糾紛演化成暴動香港商業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林彬因公開批評暴動而被縱火謀殺身亡。香港街頭被暴徒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許多人移民英國,經濟一片蕭條。而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並與沙頭角的香港警察發生鎗戰。後來中國的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參看:六七暴動)

暴動過後,港英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出售「居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ICAC)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部份警員曾因為廉政公署的嚴厲行動而一度以行動對抗。後來政府宣佈對特定日期前的警員貪污行為不予追究,事件方為平息。政府打擊貪污取得可觀的成就,使香港成為最廉潔的社會之一。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揭開了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達20年爭拗的序幕。

主權移交前的過渡期

主條目:香港1980年代香港1990年代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事實上,在十年前的1972年11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案,認可了中國對香港的立場和要求。根據一封在1972年3月聯合國反殖民小組主席的信件,中國常駐代表黃華表示,香港及澳門屬於被英國及葡萄牙佔領的中國領土。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是中國主權內的事務,而不屬於一般的殖民地問題。他同時表示,中國在適當時候將使用和平手段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在此之前香港及澳門應保持現狀。

雖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出現爭議,但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和澳門)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他同時希望能借此辦法解決台灣問題。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將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除外交及國防外的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是謂「五十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對中國共產黨統治沒信心的香港人紛紛移民歐美,帶起第一浪移民潮。

1986年12月5日尤德爵士於北京討論過渡期政制安排期間突然心臟病發病殁,成為唯一一位任內過世港督。由衛奕信爵士接任。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但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更替的憂慮。1989年5月27日,一百多萬香港市民聚集中環上街遊行,支持天安門靜坐的北京學生。1989年六四事件,北京學運學生被武力鎮壓後,香港形成了兩大陣營:支持鎮壓的親北京派和反對鎮壓的民主派。事件令香港人出現空前的不安情緒,直接引發了持續近五年的第二波、亦是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爆發。移民潮最高之時,即使非洲小國的護照,如佛得角,亦受到熱烈追捧。當時有不少外交領事因為涉嫌以貪污手段簽發移民簽證而被遞解出境。不過總體上西方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美國是最熱門的移民目的地,當中溫哥華是大多數香港移民的首選,並因此使得當地的列治文得到“小香港”或“新唐人街”的外號。此外,多倫多悉尼奧克蘭新加坡等地都有很多香港移民。這些移民一方面使當地經濟發展突然加速,而另一方面,亦從香港帶走了大量資金及人材。這個移民潮一直到主權移交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繼,反而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過,象徵回歸後的小憲法得到落實。親北京派歡迎基本法的通過,並指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民主的法律;但泛民主派則指基本法的民主程度仍然不足。

1992年7月,彭定康獲委派為最後一位港督。之前彭定康為英國保守黨主席,直至他在當年的大選中失去議席。他是唯一一位專業政治家出任港督的任命,之前所有的港督都是在英國外交部工作的官員。相反,彭定康對香港或中國只有很少的認識,他亦不懂得中文或粵語。

六四事件後,民主進程一直備受港人關注,衛奕信政府為迎合中國政府,使民主化發展相對緩慢。彭定康上任後,在香港推行民主政制改革,在立法會增加直選的議席,又舉辦多場辯論,收集市民對政府的意見,增加市民參與政治的興趣。另外,他革新官僚風氣,象徵式的有不穿著殖民地服飾就職,具體的有在政府部門推行「服務市民承諾」的措施。而他亦增加投放在教育、福利和醫療的資源。雖然市民普遍認同改革措施,政黨發展也得加快成長;中國政府卻認為政制改革過急,港英政府跟北京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北京甚至攻擊彭定康的改革違反了香港的基本法,罵他為「千古罪人」、「走狗」、「妓女」等,中國官員更拒絕和他握手。

英國主權移交中國

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

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拒絕接納彭定康時期民選的立法局,委任臨時立法會取代,不少議員被迫「落車」(下車)。下級議會即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都作相類的安排。董建華成為第一屆香港特別行區行政長官陳方安生曾蔭權分別順利過渡為政務司司長(前稱布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大部分華籍政府高官也順利過渡到新政府。

以下是一些主權移交後的象徵式變化:

  • 所有政府機構改為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除了英語外,多了學校教授普通話。英語仍然是官方語言(參閱香港基本法),以及中小學校的必修科。
  • 伊利沙白二世的肖像從鈔票郵票和政府辦公室消失。但主權移交前的貨幣仍然流通。
  • 所有組織都除去「皇家」的稱號,除了皇家香港遊艇會。
  • 法律文件中本來用上「官方」(Crown) 的地方,改稱「國家」(State);被委位為御用大律師(Queen's Counsel)的大律師,改稱資深大律師 (Senior Counsel),法院名稱也作了些字眼上的改動。
  • 一些與英國有關的假期取消,例如英女王壽辰假期,新加上的假期有國慶日和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

其他方面則大多沒有改變:

  • 特別行政區維持獨立的司法系統,繼續使用普通法
  • 繼續巡邏、維持香港跟中國大陸的邊界(雖海界有小改動)。香港的道路沿用左上右落,有別大陸的右上左落
  • 維持關稅獨立,跟世界各地有自由自主的貿易關係。
  • 維持獨立的出入境政策,中國大陸居民必須獲得簽證才可到訪香港。香港居民持香港特區護照,可於多國享有免簽證待遇,出入較中國大陸居民容易。
  • 繼續比中國大陸容許更多政治自由,包括出版自由(雖然自我審查逐漸增加),集會自由言論自由,但這些自由經常被聲稱遭受挑戰。

主權移交之後

主條目:香港1990年代香港2000年代香港特別行政區史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至2004年尾,衰退潮才得緩和。

1999年,中國人大常委會推翻香港終審法院所作出的香港人大陸子女居港權的判決,並首度解釋香港基本法,令人憂慮中國實踐一國兩制的自治承諾,引發香港市民示威抗議。

2003年首兩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肆虐,香港醫療和經濟遭嚴重打擊。月內有近二千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升上至8.3%的歷史新高。及至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始將香港從「發生本地傳染地區」的名單中剔除。由於政府處理抗疫時多處失當,引致市民強烈不滿,並日益關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在未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下,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草擬立法。市民的不滿爆發,於7月1日超過五十萬人遊行反對立法,成為香港繼六四事件之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事件導致梁錦松葉劉淑儀兩位局長辭職。至此,中國中央政府得悉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強烈不滿,圖以經濟手段恢復政府管治威信,故積極參與恢復香港經濟的工作;如落實香港與內地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放寬內地居民到香港旅遊之限制(「自由行」)。至2004年 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 結束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成為各個遭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亞洲地區中,最遲復甦的一個。

2004年4月9日,人大常委會再次解釋香港基本法附件,否決香港市民200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要求。12月,董建華率領二司十一局官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留守香港)前往澳門拜見中央領導人胡錦濤,遭胡錦濤公開訓斥「查找不足」,可能佈下董建華下台伏線。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雖然多方認為他被中央政府迫下台。然而,新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導致社會激烈爭論,引致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通過解釋香港基本法中補選特首任期的條文。因其他對手沒有得到足夠選舉委員提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出任行政長官至2007年。然而政制改革,仍是自1970年代以來未解決的問題。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