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高士傳: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Ericliu1912留言 | 贡献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消歧义連結
 
(未显示9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wikisource}}
'''高士傳''',西晉[[皇甫謐]]撰,凡三卷。
'''高士傳''',西晉[[皇甫謐]]撰,凡三卷。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傳記類總錄之屬


《高士傳》歷代高節人士72人宋朝《[[太平御覽]]》收錄全書,皇甫謐﹐以為“自三秦漢達乎魏興受命中賢主未嘗不聘巖穴追遁世民……然則高讓之士,王政所先,厲濁激貪之務也。今本記載起於唐堯時代的[[披衣]]而終於曹魏[[焦先]],收錄91人<ref>晁公武《郡齋讀書誌》謂載96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載87人,起於披衣,終於[[管寧]]。</ref>,其中東漢人士居三分之一。不少高士如披衣、[[老聃]]、[[庚桑楚]]、[[林類]]、[[老商氏]]等人應為後人補述,不見於《太平御覽》。后人續作甚多,[[陳繼儒]]有《逸民傳》、[[李卓吾]]著《藏》、[[高兆]]著《續高士傳》
《高士傳》序文記載,該書起於唐堯至曹魏共收錄90餘人<ref>皇甫謐《高士傳》:「孔子稱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洪崖先生創高道於上皇之代,許由善卷不降節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義,禮有玄纁之制。詩人發白駒春秋顯子臧節。明堂月令以季春聘名士,禮賢者。然則高讓之士,王政所先,厲濁激貪之務也。史班之載,多所闕略。梁鴻頌逸民,蘇順科高士,或錄屈節,雜而不純。又近取秦漢,不及遠古,夫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稱其德而贊其事哉!謐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於王公,名不耗於終始,'''自堯至魏,凡九十餘人'''。雖執節若夷齊,去就若兩龔,皆不錄也。」</ref>,今本記載起於唐堯時代的[[披衣]]而終於曹魏[[焦先]],收錄91人<ref>李石《續博物志》謂「皇甫謐傳高士亦七十二人」;[[晁公武]]《郡齋讀書誌》謂載96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載87人,起於披衣,終於[[管寧]]。</ref>,其中東漢人士居三分之一。《四庫全書》認為該書在《太平御覽》僅見71人,不少高士如子州支父、石戶之農、小臣稷、商容、、榮啟期、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漢陰丈人、顏斶10人引自嵇康《高士傳》之文,閔貢、王霸、嚴光、梁鴻、臺佟、韓康、矯愼、法眞、漢濱老父、龐公10人出自《後漢書》之文,披衣、[[老聃]]、[[庚桑楚]]、[[林類]]、[[老商氏]]等人後人摭取他補上


后人續作甚多,[[陳繼儒]]有《逸民傳》、[[李卓吾]]著《藏書》、[[高兆]]著《續高士傳》。
==注釋==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div>


== 注釋 ==
[[Category:中國]]
{{Reflist}}

{{欽定四庫全書史部}}
{{Historical-book-stub}}

[[Category:史部傳記類]]
[[Category:魏晋南北朝典籍]]

2022年7月4日 (一) 09:06的最新版本

高士傳,西晉皇甫謐撰,凡三卷。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傳記類總錄之屬。

據《高士傳》序文記載,該書起於唐堯至曹魏共收錄90餘人[1],今本記載起於唐堯時代的披衣而終於曹魏焦先,收錄91人[2],其中東漢人士居三分之一。《四庫全書》認為該書在《太平御覽》僅見71人,不少高士如子州支父、石戶之農、小臣稷、商容、、榮啟期、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漢陰丈人、顏斶10人引自嵇康《高士傳》之文,閔貢、王霸、嚴光、梁鴻、臺佟、韓康、矯愼、法眞、漢濱老父、龐公10人出自《後漢書》之文,披衣、老聃庚桑楚林類老商氏等人由後人摭取他書補上。

后人續作甚多,陳繼儒有《逸民傳》、李卓吾著《藏書》、高兆著《續高士傳》。

注釋

[编辑]
  1. ^ 皇甫謐《高士傳》序:「孔子稱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洪崖先生創高道於上皇之代,許由善卷不降節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義,禮有玄纁之制。詩人發白駒之歌,春秋顯子臧之節。明堂月令以季春聘名士,禮賢者。然則,高讓之士,王政所先,厲濁激貪之務也。史班之載,多所闕略。梁鴻頌逸民,蘇順科高士,或錄屈節,雜而不純。又近取秦漢,不及遠古,夫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稱其德而贊其事哉!謐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於王公,名不耗於終始,自堯至魏,凡九十餘人。雖執節若夷齊,去就若兩龔,皆不錄也。」
  2. ^ 李石《續博物志》謂「皇甫謐傳高士亦七十二人」;晁公武《郡齋讀書誌》謂載96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載87人,起於披衣,終於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