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朱彝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朱錫鬯
清代學者象傳》第一集之朱彜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锡鬯竹垞,又号醧舫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浙江嘉兴人,祖籍江蘇吳江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经学家

生平

[编辑]

明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二十一日生。十七岁时,因家贫入赘归安县教谕冯镇鼎家。與妻冯福贞之妹冯寿常(字静志)渐生感情。《静志居琴趣》是寫這段苦恋之作。[1]彝尊讀書過目成誦,博通经史,擅长诗词,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又精於金石考證之學。诗与王士禛齐名。

明亡後曾參與復明之舉。顺治十三年(1656年海宁杨雍建聘朱彝尊为西席,教授其子杨中讷康熙元年(1662年)爆發通海案,朱彝尊避禍於浙江永嘉,奔走於山西河北山東一帶。

康熙十三年(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区),[2]館於龚隹育幕府。

康熙十六年,龔隹育升官江寧布政使,朱彝尊随之转客居江宁

康熙十七年舉博學鴻詞[3]翰林院檢討,入直南书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一月,因携带楷书手私入禁中抄录四方所进图书,为掌院学士牛钮所劾,降级谪官。[4]後數年,康熙駕巡河上,至江浙,賜其御書“研經博物”四字。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十三日子夜卒,年八十一。

曾與修《明史》。藏书八万卷。[5]清史稿·朱彝尊傳》稱:“當時王士禎工詩;汪琬工文;毛奇齡工考據;獨彝尊兼有眾長。”

家族

[编辑]

先世江蘇吳江人,景泰四年(1453年)遷居浙江嘉興府秀水縣。高祖朱國祚兆隆,養淳,為萬曆癸未科狀元

著述

[编辑]

有《經義考》(生前刊行一百六十七卷,後人補刻為三百卷)、《日下舊聞》四十二卷、《明詩綜》一百卷、《詞綜》三十八卷、《明词综》十二卷(书未成而卒,后由王昶整理刊刻)、《曝书亭集》八十卷等。[6]

遺跡

[编辑]
嘉兴曝书亭

朱彝尊在京師的故居位于宣武门外大街东侧海柏胡同6号。居所中原有一小亭,湖石侧卧,古藤斜倚,春有花香,夏覆绿荫,名“曝书亭”,又名“古藤书屋”。后顺德会馆。

另一座朱彝尊故居(曝书亭)位于浙江省嘉兴市郊区王店镇广平路南端,原名“竹垞”,为朱氏别业,曝书亭原是竹垞内的一座建筑物,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称名于世,后人遂以曝书亭作为园林名,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云:“世传竹诧《风怀二百韵》为其妻妹作,其实《静志居琴趣》一卷,皆《风怀》注脚也。”
  2. ^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自序言:“甲寅岁暮,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绝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
  3. ^ 陸隴其:“朱錫鬯,朝廷屢問及,于薦舉諸人中,最為赫然。”見〔清〕陸隴其:《三魚堂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卷上,頁38。
  4. ^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一八:“先生直史馆日,私以楷书手王纶自随,录四方经进书。牛钮劾其漏泄,吏议镌一级,时人谓之‘美贬’。”朱彝尊《严君(绳孙)墓志铭》:“二十二年春,予又入直南书房,赐居黄瓦门左。用是以资格自高者,合外内交构;逾年,予遂挂名学士牛钮弹事。”
  5. ^ 《曝书亭著录序》中说:“拥书八万卷,足以豪矣!”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三《闻李辰山藏书多归竹垞》诗云:“万卷又增三箧富,千金直化两蚨飞。平生谬托知己在,恨不从渠借一瓻。”
  6. ^ 《鹤徵前录》:“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人。明太传国祚曾孙 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注云:“先生又有《瀛洲道古录》、《五代史注》、《禾录》诸书,俱属稿未成。”

来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48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