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一党优势制: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显示16个用户的3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Refimprove|time=2019-11-29T10:15:11+00:00}}
{{NoteTA
| 1=zh-hans:一党优势;zh-hk:一黨獨大;zh-tw:一黨獨大;zh-my:一党独大;
| 2=zh-hans:非洲人国民大会;zh-hk:非洲人國民大會;zh-tw:非洲民族議會
}}
{{Other uses|一党專政|subject='''競爭性政體中的一黨獨大'''現象|other= '''非竞争性政體中的一党制'''}}
{{Refimprove|time=2019-11-29T10:15:11+00:00}}
{{Other uses|一党制|subject='''一黨獨大'''|other= '''非竞争性的一党制'''}}
{{政党政治}}
 
'''-{一党优势制}-'''({{lang-en|dominant-party system}} {{lang|en|one-party dominant system}}),又称'''-{一党独大制}-'''<ref>[https://www.3people.com.tw/%E7%9F%A5%E8%AD%98/Heywood%E7%9A%84%E6%94%BF%E9%BB%A8%E9%AB%94%E7%B3%BB%E4%B9%8B%E5%88%86%E9%A1%9E-%E4%B8%80%E9%BB%A8%E7%8D%A8%E5%A4%A7%E5%88%B6/%E5%85%AC%E8%81%B7%E8%80%83%E8%A9%A6-%E9%AB%98%E6%99%AE%E5%88%9D%E3%80%81%E5%9C%B0%E7%89%B9/9aad5ce8-7bfc-4ca1-9872-579e2694e8e2 Heywood的政黨體系之分類--一黨獨大制]</ref>,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民主[[選舉]]制度下,長期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執政之政局情境。通常發生在[[共和制]]的-{zh-hans:发展中国家; zh-hant:開發中國家;}-。此種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国民议会|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

雖然一黨獨大制與[[一党执政]]在结果上有某些類似特徵,但絕不應被混淆。{{notetag|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北韩)、[[越南]]、[[古巴]]等屬於[[一党制|一党执政]](中国和朝鲜允许其余的合法政党但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不能执政。因此狭义上中国和朝鲜不是一党制,广义上是一党“执政”制)而[[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南非]]等則屬於一黨獨大。}}

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產生於完全民主或部份民主國家,在攸關政權的中央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選舉結果卻是由一個大政黨勝選,長期壟斷執政權。此外'''一黨多元制''',也被視為一党优势制的變體。
 
== 简介 ==
一党优势制政权使用制度渠道而不是镇压来影响民众。<ref>{{Cite journal |last=Frantz |first=Erica |date=2018-11-15 |title=Authoritarianism |url=http://dx.doi.org/10.1093/wentk/9780190880194.001.0001 |doi=10.1093/wentk/9780190880194.001.0001 |isbn=978-0-19-088019-4}}</ref>主要有以下方法:
 
* 政权通过土地改革、扶贫、公共卫生、住房、教育和就业计划的强制分配来控制公民和经济精英。<ref>{{Cite journal |last1=Hassan |first1=Mai |last2=Mattingly |first2=Daniel |last3=Nugent |first3=Elizabeth R. |date=2022-05-12 |title=Political Control |url=http://dx.doi.org/10.1146/annurev-polisci-051120-013321 |journal=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25 |issue=1 |pages=155–174 |doi=10.1146/annurev-polisci-051120-013321 |issn=1094-2939}}</ref>此外,还向获胜联盟分配私人物品,以维持权力。<ref>{{Cite book|last=Newton|first=Kenneth|url=http://worldcat.org/oclc/1156414956|title=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 democracies of the modern world|date=December 24, 2020|isbn=978-1-108-92494-8|oclc=1156414956}}</ref>向获胜联盟提供私人物品也可以防止内部冲突。<ref>{{Cite journal |last=Meng |first=Anne |date=2019-09-25 |title=Ruling Partie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Rethinking Institutional Strength |url=http://dx.doi.org/10.1017/s0007123419000115 |journal=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51 |issue=2 |pages=526–540 |doi=10.1017/s0007123419000115 |issn=0007-1234 |s2cid=204450972}}</ref>
==特徵及利弊==
* 政权利用教育系统来教导和维护合法性,通过教师的招募、纪律和培训允许专制政府控制教师实现其目标,即培养年轻人的服从性。<ref>{{Cite journal |last1=Weigele |first1=Annika |last2=Brandt |first2=Cyril Owen |date=January 2022 |title='Just keep silent'. Teaching under the control of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government schools in Addis Ababa, Ethiopia |url=http://dx.doi.org/10.1016/j.ijedudev.2021.102497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volume=88 |pages=102497 |doi=10.1016/j.ijedudev.2021.102497 |issn=0738-0593 |s2cid=245164001}}</ref>
{{Unreferenced section}}
* 政权保持控制的另一种方式是举办选举,尽管不是公平的选举,但选举本身可以让公民感到他们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和政治出路。<ref>{{Cite journal |last1=Hong |first1=Hao |last2=Wong |first2=Tsz-Ning |date=2020-05-05 |title=Authoritarian election as an incentive scheme |url=http://dx.doi.org/10.1177/0951629820910563 |journal=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volume=32 |issue=3 |pages=460–493 |doi=10.1177/0951629820910563 |issn=0951-6298 |s2cid=13901166}}</ref>
{{來源請求|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國內的政治局勢相當穩定,而[[政策]]的落實亦較長久,因為國家政策不受[[政黨輪替]]而經常改變。亦由於政黨在[[國會]]中取得多數議席,政府提出的[[法案]]較易得到立法機關通過,[[行政]]效率較高。其次,執政黨推出的政策會相對溫和,這是因為執政黨需要向[[中間派]]靠攏,以圖在選舉贏取多數議席。}}
* 政权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通过支持和获得其他类似政府的支持,特别是经济支持,加强本国的统治。<ref>{{Cite journal |last=von Soest |first=Christian |date=2015-10-25 |title=Democracy preven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f authoritarian regimes |url=http://dx.doi.org/10.1111/1475-6765.12100 |journal=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ume=54 |issue=4 |pages=623–638 |doi=10.1111/1475-6765.12100 |issn=0304-4130}}</ref>
 
==例子==
第17行 ⟶ 第25行:
* {{flag|日本}}:日本的[[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由民主黨]]1955年成立以後,除了1993至1994年及2009至2012年外,一直維持執政地位。因為長期執政的因素,大部分的黨魁兼任過[[日本首相]],該黨黨魁[[自由民主黨總裁|總裁]]因而有「總理總裁」的稱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開始[[日本戰後經濟奇蹟|起飛]],使自民黨長期為執政黨,[[日本社會黨]]為最大在野黨,這穩定的[[兩黨制]]政治被稱為「[[五五年體制]]」。直至[[第40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1993年大選]]之後,自民黨在眾議院失去過半席次,雖然仍是國會最大黨,但因除[[日本共產黨]]外的政黨成功組成[[執政聯盟]],因而令自民黨短暫成為在野黨,「五五年體制」才終結。眾議院採行[[並立制|小選舉區與比例代表並行]]的選制:60%的議席由[[日本行政區劃|各都道府縣]]下劃分的[[小選區制]]選出;其餘40%的議席則由全國[[比例代表制|各比例代表選區]]所產生{{NoteTag|兩者容許雙重提名設定,即候選人同時參選單一選區及名列政黨比例代表名單,一旦在單一選區獲勝,就從名單中剔除、順位遞補;若落選可依政黨得票分配席次「敗部復活」。其公式以該單一選區落選者得票數除以該單一選區當選者得票數。政黨可將不同單一選區候選人在名單中排同一優先順位,以單一選區落選但惜敗率高者取得席次。}}。自民黨在下野後均能很快重拾勢力東山再起,然後再度長期的執政。而曾經把自民黨趕下台的政黨,都逃不了分崩離析的衰亡[[命運]],1993年的社會黨;2009年的[[民主党 (日本1998年)|民主黨]];民主黨在[[第4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2012年大選]]中遭遇毀滅性的慘敗<ref name="nytimes">{{Cite web|url=http://www.nytimes.com/2005/09/07/world/asia/why-japan-seems-content-to-be-run-by-one-party.html|title=Why Japan Seems Content to Be Run by One Party|language=en|access-date=2016-10-04|archive-date=2021-12-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201023323/https://www.nytimes.com/2005/09/07/world/asia/why-japan-seems-content-to-be-run-by-one-party.html|dead-url=no}}</ref>,致使日本重新回到自民黨一黨獨大的狀態。民主黨此後改組為[[民進黨 (日本)|民進黨]]<ref>{{Cite web |url=http://www.fnn-news.com/news/headlines/articles/CONN00317003.html |title=民主・維新両代表、両党が合流し新党を結成することで一致 |accessdate=2019-11-26 |archive-date=2016-02-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222182547/http://www.fnn-news.com/news/headlines/articles/CONN00317003.html |dead-url=no }}</ref>,其後再次分裂為偏左的[[立憲民主黨 (日本2017年)|立憲民主黨]]與偏右的[[國民民主黨 (日本2018年)|國民民主黨]]<ref>{{cite news|author1=徐家仁|title=日眾議院提前改選 "希望之黨"異軍突起|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372407|publisher=公共電視|accessdate=2017-10-02|date=2017-09-29|language=zh-hant|archive-date=2017-10-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02070625/http://news.pts.org.tw/article/372407|dead-url=no}}</ref><ref>{{cite news|title=日民進黨分裂戰術奏效 7成連任|url=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146000|accessdate=2017-10-24|publisher=自由時報|date=2017-10-29|language=zh-hans|archive-date=2017-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28101726/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146000|dead-url=no}}</ref>。
* {{flag|ROC}}: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1925年11月23日,[[中國國民黨]]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並通過決議宣布中國共產黨非法。1927年4月18日,國民黨於南京成立國民政府,[[蔣中正]]在[[四一二事件]]後施行[[中国国民党清党|清党]],全面實行一黨制及軍事獨裁統治。1931年5月南京国民会议召开展現國民黨「以黨領政」的一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國民政府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及[[台湾省戒严令]]。[[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率政府播迁[[台灣]]後,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允許三個合法政黨存在,故當時仍為一黨獨大,对民间政治活动(包括[[党外运动]]等非中國國民黨人士)則多采取压制方式。1987年戒严令解除后,正式开放党禁,并允许公民自由组党,1987年解嚴後,中國國民黨仍為一黨獨大,在國會及省縣市區鄉議會維持多數地位。1996年,中華民國首次[[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直接民選總統]],由中國國民黨籍的[[李登輝|李]][[連戰|連]]配當選。1997年,[[民主進步黨]]贏得[[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多數縣市長席次]]。2000年,在中國國民黨分裂的情況下,民進黨派出的[[陳水扁|扁]][[呂秀蓮|呂]]配代表所屬政黨首次贏得[[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總統大選]],國民黨也首次在野,第一次實現了和平的[[政黨輪替]]。中華民國演變成由國民黨和民進黨輪流執政的[[兩黨制]]之局面。2008年,中國國民黨再次贏得[[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總統選舉]]及[[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立法委員選舉]],重返執政。2016年,民進黨贏得[[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總統]]及[[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立法委員選舉]],在立法院取得68席,民進黨席次首次超越半數。現今的台灣政治仍為兩黨制型態。
* {{flag|香港}}:[[建制派 (香港)|建制派]]政黨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後,在[[香港立法會]]通過[[功能界別]]等选举制度,長期維持議會過半數優勢。當中[[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更一直是立法會最大的政黨。自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强制对香港施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政治制度改革”]]後,[[民主派 (香港)|香港民主派]]基本上在資格審查階段已被篩走,香港正式進入高度管控下的一黨獨大的独裁体制時代
* {{flag|澳門}}:[[建制派 (澳門)|建制派]]社團組織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後,在[[澳門立法會]]通過社團間選和官方委任,長期維持議會絕對多數優勢。
* {{flag|大韓民國}}: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反共保守派執政黨一直執政。1951年起,[[李承晚]]领导的[[自由黨 (大韓民國)|自由党]]一党独大,1960年李承晚在[[四一九革命]]下台,在野民主黨短暫執政。之后[[朴正熙]]于1961年5月16日发动[[五一六軍事政變|5·16军事政变]],实行[[军政府]]獨裁统治,1963年朴正熙「归还民政」,建立[[民主共和黨 (韓國)|民主共和党]],轉為一党独大的獨裁体制。1979年朴正熙遇剌身亡,全斗煥其後籍「[[雙十二政變]]」取得軍隊的控制權。1980年[[光州事件]]后,[[全斗煥]]再次建立军政府的獨裁统治,建立[[民主正義黨]]的一党独大体制,直到1987年[[六月民主運動]],[[卢泰愚]]发表“6.29”宣言,改总统选举为全民直选,韩国長達四十年的一党独大獨裁体制才告终结,实现了政治民主化。惟其後保守派政黨繼續控制國會。1997年,在野的[[金大中]]贏得總統大選,第一次實現了和平的政黨輪替,结束保守派長達五十年的統治。韓國演變成由自由派和保守派政黨輪流執政的[[兩黨制]]之局面。保守派仍控制國會至2004年。2007年,在野的[[李明博]]贏得總統大選,第二次實現了和平的政黨輪替,结束自由派十年的統治。2008年保守派控制國會。2016年,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取得國會控制權。2017年,在野的[[文在寅]]贏得總統大選,第三次實現了和平的政黨輪替。
* {{flag|越南共和國}}:1955年至1963年由[[吳廷琰]]領導下的[[人民勞動革命黨]]曾實施威權統治直至因為[[佛教徒危機]]所引發的暴亂所衍生出的[[1963年南越政變|軍事政變]]發生而被推翻為止,爾後南越進入[[軍事專政]]時期,政局長期不穩。1968年[[阮文紹]]將軍成立[[國家社會民主陣線]]作為執政黨直至1975年[[春祿戰役]]後逃亡海外。最後南越被[[北越]]統一,政權瓦解。
* {{flag|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自1957年獨立建國以來,以[[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為首的[[國民陣線]]及其前身[[联盟 (马来西亚)|聯盟]]一直是馬來西亞的執政黨聯盟。[[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執政五十年首次失去三分之二多數的議席,三個主要反對黨組成[[人民联盟 (马来西亚)|人民聯盟]](現改組為[[希望聯盟]]),成功取得多個重要州份的控制權。但國陣仍一黨獨大。到了[[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希望聯盟]]在前巫統暨國陣領導人[[哈迪·莫哈末]]領導下成功取得下議院過半的國会議席,結束國陣61年執政,第一次實現了和平的[[政黨輪替]]并组成[[第二次马哈迪政府|希盟政府]]。但到了2020年2月29日,在经历了一场[[喜来登政变|政治风暴]]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宣布由[[国民联盟 (马来西亚)|国民联盟]]推举的[[慕尤丁]]出任第八任首相。和国阵联合的国民联盟再一次成为了执政党。后来,到了[[2022年马来西亚大选]]竞选期间,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和希望联盟分开竞选。最终,大选成绩出炉时,希望联盟拿下82席、国民联盟拿下74席、国民阵线拿下30席、以及[[砂拉越政党联盟]]拿下22席、以及[[沙巴人民联盟]]拿下6席。但是没有政党联盟获得112席简单多数门槛得以执政。在经过几轮的谈判后,最高元首认定希望联盟主席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得到大多数国会议员支持得以担任第十任首相。除了国民联盟的国会议员外,所有胜出的国会议员和政党都加入了团结政府。马来西亚的一党独大时代正式结束。
* {{flag|新加坡}}:新加坡自1965年8月9日獨立建國以來,[[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迄今一直是新加坡的執政黨。憑籍選舉制度,該黨在國會中一直擁有九成以上之席次。<ref>{{Cite web|url=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8-4-3.pdf|title=論人民行動黨與新加坡的一黨優勢之發展|language=zh-tw|accessdate=2016-10-04|archive-date=2016-10-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09120313/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8-4-3.pdf|dead-url=no}}</ref>
* {{flag|印度}}:印度自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印度国民大会党]]長期維持執政地位。直至2014年一直長期是印度的執政黨,期間只在1977-1980年,1989-1991年,1996-2004年和2014年至今失去執政權。<ref>{{Cite web|url=https://www.ciaonet.org/attachments/25861/uploads|title=India 2014: Return of the One-Party Dominant System|language=en|access-date=2016-10-05|archive-date=2020-12-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24071715/https://www.ciaonet.org/attachments/25861/uploads|dead-url=no}}</ref>[[印度人民黨]]2014年起為執政黨迄今。
第30行 ⟶ 第38行:
* {{flag|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是1946年至1962年間緬甸的一黨獨大執政黨,[[1962年緬甸政變]]之後是[[奈温]]的[[一黨制]][[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1988年起緬甸進入[[軍政府]]時期,由軍人[[丹瑞]]組織[[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執政,2010年改組註冊為[[聯邦鞏固與發展黨]]並於隔年由總理[[登盛]]繼任,以文官身份聯合憲法所規定的[[緬甸國會|國會]]四分之一席軍人議員繼續執政,直至[[2015年缅甸议会选举]]敗於[[全國民主聯盟 (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由全民盟一黨獨大。[[2021年緬甸政變]],[[敏昂萊]]領導軍政府成立[[國家領導委員會 (緬甸)|國家領導委員會]],重新開啟軍事專政。
* {{flag|柬埔寨}}:1946年至1955年間的[[柬埔寨民主黨]],1970年以前柬埔寨的[[人民社會同盟]]及[[高棉共和國]]時期由[[朗諾]]領導的{{tsl|en|Social Republican Party|社會共和黨}}曾經長期執政。1979年初迄今,[[柬埔寨人民黨]]是柬埔寨的執政黨。2017年起[[洪森]]取締反對黨後,開始[[一黨制]]。
* {{flag|菲律賓}}:[[菲律賓國民黨]]及{{tsl|en|Kilusang Bagong Lipunan|新社會運動黨}}在[[费迪南德·马科斯|馬可仕]]政權之下於1965年至1986年間[[一黨執政]]。
* {{flag|印尼}}:[[專業集團黨]]在[[蘇哈托]]總統領導下執政超過32年,在民主化後,2004年起加入執政聯盟。
* {{flag|以色列}}:[[以色列工黨|工黨]]在以色列於1948年立國以來即佔據執政優勢,1948-1977年,1984-1990年,1992-1996年,1999-2002年及2006-2009年,工黨是以色列的執政黨及聯盟成員,過去曾執政長達45年。[[利库德党]]則自1977年起長期為執政黨迄今,中途僅在1992-1996年、1999-2001年及2006-2009年在野。
* {{flag|伊拉克}}:1968年,[[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奪取政權。1979年,[[薩達姆]]上台之後,實行獨裁統治,直到[[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薩達姆政權]]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被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推翻為止。
* {{flag|敘利亞}}:[[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於1963年發動軍事政變取得政權,1970年由[[阿薩德家族]]發動{{le|矫[[糾革命|Corrective Movement (Syria)}}運動]]統治至今且為唯一合法政黨,2011年始解除全國[[黨禁]],但維持一黨制。
* {{flag|葉門}}:[[全國人民大會黨]]於1982年8月24日由[[薩利赫]]總統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對葉門的統治,直到2015年被[[胡塞运动]][[也门内战 (2015年至今)|在内战中推翻]]。現任主席為[[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總統。
* {{flag|土庫曼斯坦}}:國會幾乎全被[[土庫曼斯坦民主黨]]控制,2004年土庫曼斯坦選舉,土庫曼斯坦民主黨全票獲勝,估計76.9%的選民投了票。
第43行 ⟶ 第51行:
* {{flag|亞美尼亞}}:[[亚美尼亚共和党]]从1998年到2018年是[[亚美尼亚]][[执政党]]。在[[2018年亚美尼亚示威]]后举行的{{le|2018年亚美尼亚议会选举|2018 Arme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中下台,成为了[[在野党]]。
* {{flag|喬治亞}}:{{le|格鲁吉亚公民联盟|Union of Citizens of Georgia}}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格鲁吉亚]][[执政党]],直到[[玫瑰革命]]后[[统一民族运动党]]上台为止。
* {{flag|土耳其}}:[[凱末爾]]建政後,其所領導的[[共和人民黨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曾於1923年至1950年間一黨執政。[[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 (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是一個[[伊斯蘭主義]]保守派土耳其政黨,自2002年起一直是[[土耳其]]的執政黨,長期一黨獨大,是[[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第一大黨。<ref>{{Cite web|url=http://www.spectator.co.uk/2016/01/turkey-is-turning-into-a-paranoid-one-party-state/|title=Turkey is turning into a paranoid one-party state|language=en|access-date=2016-10-04|archive-date=2019-05-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0133815/https://www.spectator.co.uk/2016/01/turkey-is-turning-into-a-paranoid-one-party-state/|dead-url=no}}</ref>
 
===歐洲===
第53行 ⟶ 第60行:
*{{flag|愛爾蘭}}:[[愛爾蘭共和黨]]由1932-2011年,一直是[[愛爾蘭下議院]]最大的第一政黨,1932-1948年,1951-1954年,1957-1973年,1977-1981年,1982年,1987-1994年,1997-2011年和2020年至今是愛爾蘭的執政黨,早期為少數黨政府,執政後期曾與[[工黨 (愛爾蘭)|工黨]]、[[綠黨 (愛爾蘭)|綠黨]]及已解散的進步民主黨組建[[聯合政府]]。2016年起支持[[愛爾蘭統一黨|統一黨]]領導的少數黨政府。2020年與統一黨綠黨及組建[[聯合政府]]。
* {{flag|匈牙利}}:1922年至1944年間[[匈牙利王國]]時期的[[统一党 (匈牙利)|匈牙利統一黨]]。[[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青年民主聯盟]](Fidesz)於1998年至2002年,2010年至今是匈牙利的執政黨,在[[匈牙利國會]]擁有三分之二議席的絕對多數地位。
* {{flag|阿爾巴尼亞}}:1991年6月12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在民主化運動期間解散,改組為奉行資本主義和親歐盟政黨[[阿爾巴尼亞社會黨]]後,繼續阿爾巴尼亞在總統選舉實現了多黨輪替政府,而總理間接選舉則以兩黨輪替為主,社會黨間斷地維持議會[[執政黨]]地位至今。(在1992年4月6日-1997至1997年7月24日和20072002年7月24日-2017年7月24日短暂至今社會黨長時間失去[[阿尔巴尼亚国家元首列表|总统]]一职,僅在1997年7月24日-2002年7月24日社會黨取得總統一職;以及在1991年12月10日-1997年3月11日和2005年9月11日-2013年9月15日短暂失去[[阿尔巴尼亚总理列表|总理]]一职)
* {{flag|蒙特內哥羅}}:1991年6月22日[[莫米尔·布拉托维奇]]将[[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改组成[[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后开始长期执政。在{{link-en|2020年8月30日敗選下台首度失去国会控制权|2020 Montenegrin parliamentary election}},最終在{{link-en|2023年4月2日举行的黑山总统大选|2023 Montenegrin presidential election}}和{{link-en|2023年6月11日举行的黑山国会选举|2023 Montenegri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中双双敗選正式下台
* {{flag|塞爾維亞}}:2012:自2012起执政至今的[[塞尔维亚前进党]]。
* {{flagicon image|Flag of FR Yugoslavia.svg|22px}} [[南斯拉夫聯盟]]:2000年以前[[米洛舍維奇]]領導的[[塞爾維亞社會黨]]。
* {{flag|北馬其頓}}:[[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馬其頓民族統一民主黨]]為第一大黨和執政黨,黨首[[尼古拉·格魯埃夫斯基]]從2006年開始任職總理至2016年下台。
* {{flag|波蘭}}:[[2015年波蘭議會選舉]]過後的[[法律與公正]](PiS),在[[眾議院 (波蘭)|眾議院]]過半數議席,首次單獨執政,波蘭民主化後首次出現一黨獨大局面。
 
===非洲===
* {{flag|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自1962年从[[法国]]独立后执政至今,只在1992年1月14日-1992年6月29日和1994年1月31日-1999年4月27日短暂沦为在野党。
* {{flag|蘇丹}}:1998年至2019年間的[[全國大會黨 (蘇丹)|全國大會黨]]。曾為[[蘇丹]]的執政黨,簡稱全國大(NCP)。前身為蘇丹全國伊斯蘭陣線(NIF),由[[穆斯林兄弟會]]演變而成,1989年6月30日[[奧馬爾·巴希爾]]通過軍事政變上台,NIF成為執政黨,蘇丹開始實行[[伊斯蘭教法]]。1998年改為全國大會黨。2019年下台。
* {{flag|埃及}}:1978年至2011年間的埃及[[民族民主黨 (埃及)|民族民主黨]]。2011年[[阿拉伯之春]]被推翻下台。2012年[[穆斯林兄弟會]]的[[自由與正義黨]]成為議會的第一大黨上台執政,隔年即遭上將[[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政變推翻。
* {{flag|突尼西亞}}:1957年至2011年間的[[突尼西亞]][[憲政民主聯盟]]。2011年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被推翻下台。
第123行 ⟶ 第128行:
* [[黨紀]]
* [[威权]]
* {{le|權力黨|Party of power}}
* [[政党制度]]
* [[各國執政黨列表]]
* [[{{le|最大政黨列表]]|List of largest political parties}}
 
== 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