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历史: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HMGiovanniV(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神圣罗马帝国時代: 內容擴充 |
||
第40行:
[[1274年]],普什米塞·奥托卡二世在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斗争中失败,[[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鲁道夫一世]]在选举中获胜。普什米塞·奥托卡二世拒绝做效忠宣誓,遭到鲁道夫联合德意志诸侯对其讨伐。[[1276年]],普什米塞·奥托卡二世被迫放弃奥地利,[[1278年]][[8月26日]],普什米塞·奥托卡二世在[[杜恩克鲁特战役]]中与鲁道夫展开决战,兵败身死。自此,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時期 ===
==== 中衰時期 ====
[[1282年]],鲁道夫将奥地利和施蒂里亚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将卡林西亚和卡尔尼奥拉另封他人。[[1283年]],二子之一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 (德意志)|阿尔布雷希特一世]]成为唯一的统治者。[[129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奥地利领地交与其子[[鲁道夫三世 (波希米亚)|鲁道夫三世]]掌管。[[1308年]],他被其侄[[士瓦本的约翰]]刺杀,其子[[腓特烈三世 (奥地利)|腓特烈三世]]被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路易四世]]击败,丢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和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领地,成为普通诸侯。
第58行:
==== 封建最多时期 ====
[[File:Battle of Mohács, Turkish miniature.jpg|thumb|第一次摩哈赤戰役畫像]]
[[1519年]],查理登上所有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君主宝座,此时,他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卡尔五世]]、[[西西里]]的[[卡洛一世]]、[[那不勒斯]]的[[卡洛四世]],[[尼德兰]]和[[西属美洲]]的统治者,以及其他许多小国的君主。他无愧为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封建领主。[[1522年]],查理将奥地利诸邦以及家族在北意大利的领地分给其弟斐迪南,並在1556年退位時,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名號傳給斐迪南。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1526年]],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拉约什二世阵亡。斐迪南立刻根据先前的协定继承了捷克王位,并与奥斯曼帝国支持的[[约翰·扎波利亚]]展开匈牙利王位争夺战。[[1529年]]和[[153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里曼一世]]两次[[围攻维也纳]]。[[1544年]],奥土达成协议,匈牙利分为三部分,西部由奥地利统治,中部由土耳其统治,扎波利亚之子[[日格蒙德]]则成为土耳其庇护下自治的[[特兰西瓦尼亚]]君主。
[[1554年]],斐迪南又将奥地利领地一分为三:奥地利、提罗尔和施蒂里亚,交给三个儿子。
===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
1556年,[[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退位,[[斐迪南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一世]]正式繼承奧地利大公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開啟[[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
====三十年戰爭和奧地利王朝之挫敗====
{{See Also|三十年戰爭}}
[[1517年]],德國天主教教士[[馬丁·路德]]因不滿[[羅馬]][[梵蒂岡|教廷]]的贖罪券政策,發起了宗教改革。自當時的[[馬西米連一世]]開始,歷任哈布斯堡君主都對基督[[新教]]都採取容忍政策,因此新教得以在德國廣播,而且傳到[[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波希米亞。但由於君主的容忍新教,哈布斯堡君主一直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
====[[瑪麗亞·泰瑞莎]]女王時期====▼
但帝國局勢在[[1617年]]急轉直下,狂熱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二世]],繼承他的表哥,成為奧地利大公和神聖羅馬皇帝。但他對新教的零容忍政策,導致他落選波希米亞國王。為奪回王位,斐迪南決定征服波希米亞,但反促成神聖羅馬帝國內的[[新教]][[諸侯]]結盟援助波希米亞,更導致帝國週邊的新教國家[[丹麥]]和[[瑞典]]入侵哈布斯堡家族領地。而改信新教的[[荷蘭]]反西班牙的獨立運動的加劇,和後期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加入反哈布斯堡聯軍,使皇朝的情況雪上加霜。
雖然波希米亞叛軍和[[丹麥]]王軍被哈布斯堡皇軍打敗,但與[[瑞典]]和[[法國]]的戰事一直僵持。因此,斐迪南二世將波希米亞王位讓與兒子[[斐迪南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三世]],以紓解當地民憤。當斐迪南二世逝世後([[1637年]]),斐迪南三世立即與各國議和,終於在[[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戰爭]]雖然削弱了皇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內各邦國的控制,使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諸侯自立狀態;但是,戰爭期間,奧地利與波西米亞的新教徒都被肅清與「感化」成天主教徒;戰後[[哈布斯堡]]又強化了自身領地的控制力,維持一支五萬人的常備軍,並在[[奧地利]]、[[波西米亞]]與[[西里西亞]]等地區都建立了[[絕對君主制]](專制君權)。因此[[三十年戰爭]]只是使[[神聖羅馬帝國]]衰落崩解,實際上反而強化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帝的本體實力。所以1648年後,哈布斯堡皇朝只能說它擴展皇權的計畫挫敗,不能說它因此中衰。
==== 本體國力的強化 ====
從1637年登基的皇帝[[斐迪南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三世]],到1658年繼位的[[利奧波德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利奧波德一世]](1658-1705年在位),兩位皇帝都以各種方式,馴服自家的領地上的貴族地主。皇帝勒令農民每週三天,替貴族地主作白工,鼓勵貴族地主將大量農產品賣出獲利,換取奧地利與波西米亞貴族對君王的效忠。這個方式獲得極大的成功,貴族地主因此向君王(兩位皇帝)交出原本的政治特權,任由[[哈布斯堡]]的王室政府,掌控主要的立法與收稅大權。[[絕對君主制]]因此穩定地扎根在[[哈布斯堡]]領地上,並且越扎越深。
雖然因為匈牙利貴族的強力反抗,使得貴族特權被大量保留,但是哈布斯堡皇帝藉由1683年[[維也納之戰]]後,與[[波蘭]]聯手打敗[[奧斯曼帝國]]的威勢,在1687年征服並統一大部分的匈牙利,大大地擴張了哈布斯堡的領土,並拉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中興」的序幕。
==== 中興與顛峰 ====
藉由薩伏依之[[歐根親王]](天才將領與偉大政治家)的幫助,哈布斯堡王朝在1687年迎來了中興與顛峰時期。[[歐根親王]]正如奧地利家族的許多官員一樣,根本不是奧地利人;依照出身和教育來分類,他實際上是法國人,並且和當時許多貴族一樣,都曾在各國服務任官,是國際性的貴族官僚。最重要的是,他其實是現代[[奧地利]]的國家創始人。
[[歐根親王]]在1690年代越發受到皇帝[[利奧波德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利奧波德一世]]的重用,擔任軍事行政長官與統帥時,都表現出傑出的才能。他採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規劃辦法,改革了哈布斯堡軍隊的供應、裝備、訓練和指揮,因此在1697年與土耳其作戰時,贏得[[森塔戰役]](Battle of Zenta)的輝煌勝利,迫使[[奧斯曼帝國]]在1699年的[[卡爾洛夫奇條約]]上,正式割讓[[匈牙利]]、[[外西凡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給哈布斯堡。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File:Malplaquet1.jpg|300px|thumb|right|1709年7月,法国在[[马尔普拉凱之战]]中战败。但胜利一方的[[約翰·丘吉爾,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约翰·丘吉尔]]和[[欧根亲王]]也承受了相当大的伤亡,反法同盟內部開始出現議和的意見。这个木刻板的制作者是R Canton Woodville。]]
因為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国]]的[[波旁王朝|波旁王室]]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西班牙王国]]王位,而在1701-1704年發生了[[歐洲]]大部份國家參與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與[[強權]]英國與荷蘭聯手,決定摧毀法王[[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野心和[[霸權]]。
這場反法戰爭,由奧地利主帥[[歐根親王]]、英荷聯軍主帥[[約翰·丘吉爾]],以及[[荷蘭]]大議長[[:en:Anthonie Heinsius|安東尼·海因斯]]三人所主導。三位軍政領袖,組成團結有力的三角同盟,最終在1713-1714年打垮[[路易十四]]的野心。結束戰爭的[[烏得勒支和約]]規定,雖然西班牙王位由[[波旁王朝]]所繼承,但是西班牙在歐洲的廣大領土,包括[[南尼德兰]]与[[意大利]]之[[米蘭]]、[[那不勒斯]]等,幾乎都割讓給奧地利皇帝,使皇帝的領地與人口,整整擴張了一倍,成為歐陸最大的贏家。新獲得的土地不但可以对法国之兩側重新形成遏制,而且不论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内部还是欧洲舞台上,皇帝的威望都大大的增长。
===== 巔峰與下坡 =====
之後在皇帝[[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的統治下,[[歐根親王]]於1716重新發動對土耳其的攻勢,並取得輝煌的勝利。1718年在與[[奧斯曼帝國]]簽署的帕薩洛維茨條約中,查理六世獲得了[[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的部分領土。此時奧地利國勢發展到顛峰,但也意味著即將到來的國勢下滑,下坡路很快就來到奧地利面前。
在[[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晚年时,奥地利的国力又趋于下降。[[1733年]],奥地利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因為缺乏過去強大的盟友[[英國]]與[[荷蘭]]支持(當時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力主和平政策,並拉攏荷蘭一同保持中立),面臨殘酷的失败,即使善戰的[[歐根親王]]領軍,也無法阻擋[[法國]]與[[西班牙]]的聯軍與外交攻勢(由法王[[路易十五]]的宰相[[弗勒里]]紅衣主教主導)。查理六世被迫在[[1738年]]的[[维也纳条约]]里将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得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交还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以换取[[帕尔马]]和[[皮亚琴察]]两个公国;奧地利也被迫承認法國取得[[洛林]]公國,默認法國重建其歐洲第一的[[霸權]]。
在[[1737年]]至[[1739年]]与[[奥斯曼帝国]]爆发的第二次战争中,[[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雖然繼續和[[俄羅斯]]的聯盟以對抗奧斯曼,但因為戰神[[歐根親王]]在去年過世(1736年),奧軍遭到決定性的败北,结果失去了他在上一次战争(1716-1718的[[奧土戰爭]])中所夺取的大部分领土。這場敗戰導致巨大的債務(十萬佛羅林)和普遍的不滿,[[維也納]]對各地的統治開始出現搖搖欲墜的徵兆。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
{{See Also|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1713年]][[10月20日]],[[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擔心自己沒有男性子裔,再加上他的兄長——[[約瑟夫一世]]都無男性子裔,於是預制了《1713國事遺詔》。遺詔內容大致如下:
* 在查理逝世後,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國王以及哈布斯堡家族首領之位,由他的長子/女繼承
* 至於神聖羅馬帝位,由於不准女性繼承,若查理沒有兒子,他的長女婿[[法蘭茲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將成為帝位繼承人
洛林公爵家族與哈布斯堡王室的關係十分密切,哈布斯堡君主[[斐迪南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三世]]將其中一位女兒艾林諾公主,許配與當時的洛林公爵卡爾·利奧波德,他們倆便是洛林公爵[[法蘭茲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後來的「法蘭茲一世」皇帝)的祖父母。[[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在他的長女[[瑪麗亞·特蕾莎]]公主出生後,便將洛林公爵的次子[[法蘭茲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其長兄不幸夭折)帶到維也納,與[[瑪麗亞·特蕾莎]]一起長大,並於[[1736年]]結婚。
[[1740年]],[[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去世。[[法國]],[[西班牙]],[[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以不承認《1713國事遺詔》為由,發動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而[[瑪麗亞·特蕾莎]]和[[法蘭茲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在法國的宿敵,[[英國]]和[[荷蘭]]支持下,迎戰各國。[[普魯士]]率先於[[1740年]][[12月16日]]入侵哈布斯堡領地西里西亞。其後,[[法國]],[[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援軍更將戰火波及到整個波希米亞和[[意大利]]部分地區。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極力協助[[瑪麗亞·特蕾莎]]的表姐夫,巴伐利亞帝選侯卡爾登上神聖羅馬帝位(是為[[卡尔七世 (神圣罗马帝国)|卡爾七世]])更加劇雙方的緊張。
情況在戰爭初期,對哈布斯堡家族很不利。在[[1744年]]底,整個西里西亞地區、大部分的波希米亞和意大利,都陷入反哈布斯堡聯軍的手中,而哈布斯堡王室更失去了神聖羅馬帝位,亦即是失去免被德意志諸侯攻擊的皇家特權。
[[1745年]][[1月20日]],卡爾七世的逝世,成為整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轉捩點。在此以前,薩克森倒戈支持哈布斯堡王室,並派出代表與奧地利,英國和荷蘭的君主代表於[[1月8日]]在[[華沙]]密會,組成四國同盟。從此哈布斯堡王室逐步收復失地。首先是英國於[[1745年]][[4月29日]]在北美發動對法屬路易斯堡的圍攻,並於同年[[6月16日]]攻下城堡,牽制了[[法國]]的力量,而荷蘭和英國在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海岸挑起的衝突,更令西班牙頭痛。其後是同年[[9月13日]],[[瑪麗亞·特蕾莎]]的夫婿[[法蘭茲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當選神聖羅馬皇帝,開啟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但反哈布斯堡同盟也有成功的攻勢,如法軍成功入侵孟加拉灣和奧屬尼德蘭,使得雙方陷入拉鉅狀態。而俄羅斯與奧地利的結盟和瑞典保持中立,更令普魯士腹背受敵,轉為防禦。此時,奧屬尼德蘭成了主要戰場。莫里斯·薩克森公爵指揮的法軍雖多次戰勝奧、英聯軍,並攻占奧屬尼德蘭,但在意大利北部和海上的戰鬥中失利。由於知悉俄國援軍即將抵達奧屬尼德蘭,法軍決定與英、奧議和。
最後,英荷奧法於[[1748年]][[10月18日]]簽定《[[第二亞琛和約|亞琛和約]]》,承認弗朗茨皇帝、[[瑪麗亞·特蕾莎]]皇后及他們的後裔對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繼承權,但是要承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的領有。
=== 神圣罗马帝国解體時期 ===
== 奥地利帝国時代 ==
1848年3月,[[维也纳]]爆发起义,推翻梅涅特政府,迫使奥皇改组内阁,召开立宪会议。新政府实行的“宪政”未能满足人民要求,5月维也纳市民连续举行起义,奥皇出逃。10月6日,维也纳市民再次起义,奥皇再次出逃。后孤立无援,10月31日被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