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書院: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辦學宗旨: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
Tiderrider(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9行:
| motto_translation = {{lang-la|Labore et Virtute}}
| established = 1875年11月8日
| principal =
| 校監 = 陳國強修士
| colors = {{color box|#006D05|綠}} 與 {{color box|#FFFFFF|白}}
| staff =
| enrollment = 約
| classes =
| area = 約6,202平方米
| language = [[香港英文授課中學|英文]]
第43行:
{{coord|22.2767355|114.1587365|type:landmark_source:enwiki-googlemaplink|display=title}}
'''聖若瑟書院'''({{lang-en|St. Joseph's College}}, SJC)創立於1875年,是[[香港]]現存的首間[[羅馬天主教|天主教]]男子中學和[[喇沙會]]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
書院校舍位於[[香港島]][[半山區|中半山]][[堅尼地道]]7號及26號。分別建於1920年及1925年的校舍北座(舊大樓/[[高錕]]樓)和西座(教堂座)被列為[[法定古蹟]],建於1935年的堅尼地道26號則為[[一級歷史建築]]。
第59行:
==辦學團體==
書院由[[聖若翰·喇沙]]所創立的
喇沙會的目標是不問出身背景,為青年提供[[天主教]]的全人教育,其精神是信德 (faith) 和熱誠 (zeal),即對[[天主]]抱有信德、對[[教育]]兒童懷有熱誠。<ref>{{Cite news|url=https://www.xinde.org/show/13092|title=诺贝尔奖得主高锟与圣若瑟书院|work=信德报|date=2009-11-01|accessdate=2024-02-22|archive-date=2024-02-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222184431/https://www.xinde.org/show/13092|dead-url=no}}</ref><ref>{{Cite web|title=Spirituality|url=http://202.85.100.66/wordpress/en/spirituality/|website=Lasallian Hongkong Family|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828125910/http://202.85.100.66/wordpress/en/spirituality/|archive-date=2023-08-28|access-date=2024-02-22|dead-url=no}}</ref>
第68行:
=== 創校初期(1875年─1880年) ===
1842年,[[清政府]]被逼簽訂《[[南京条约|南京條約]]》割讓[[香港]],[[西學|西式教育]]
1858年,[[清政府]]再被逼簽訂《[[天津条约|天津條約]]》,教會在[[香港]]的教育工作因而迅速發展<ref name=":31" />。[[教廷]]同年差遺[[宗座外方傳教會]]教士到香港,使命包括提供更好的天主教教育。
1875年11月7日,第一批共六位喇沙會修士抵達[[香港]],翌日即接收聖救世主書院,
首任校長艾道菲修士(Bro. Hidulphe-Marie NICOLAS)於[[阿格拉]]和[[可倫坡]]的喇沙會學校累積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加上大量[[澳門]]籍葡人在1874年9月[[甲戌風災]]後移居香港,書院學生人數大幅增長,但因經費及校舍空間所限未能招收華人,令高主教頗感失望<ref name="#1" />{{rp|21}}。首屆學生共有75名、翌年已有165名。<ref name=":0" />{{rp|30}}
[[喇沙會]]同時從[[天主教香港教區|天主教香港代牧區]]接管位於[[第三街]]的西環養正院(West Point Reformatory,[[聖類斯中學]]前身),原希望為歐籍及華籍孤兒提供工業學校教育,但因政府堅持養正院應負責羈押經[[裁判官|裁判司]]定罪的少年犯,[[喇沙會]]認為其並無資源管理一所羈留式感化院,亦不符其辦學理念,終於1893年將養正院交還[[天主教香港教區|
1876年6月,高主教以一萬四千港元購置了位於[[堅道]]9號(今[[堅道]]21號雅苑)的平房 Buxley Lodge 作校舍。<ref name=":21" />
第142行:
1968年:[[聖若瑟小學]]創校,書院不再提供小學五年級及六年級課程,主管小學部的馬丁修士擔任首任校長。<ref>{{Cite journal |title=St. Joseph’s College Primary School |url=https://www.lasalle.org.hk/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docs/gateway/TheGateway61.pdf |journal=Lasallian Gateway 61}}</ref>
1968年:港島第一旅成為至今唯一同年贏得深資童軍支部最高技能比賽(威爾斯太子錦標賽,1999年改名為全港深資童軍錦標)及童軍支部最高技能比賽(嘉爾頓錦標賽)的童軍旅。該旅深資童軍團
1969年:9月27日舉行首屆賣物會(Bazaar)為柴灣校舍(即後來的[[喇沙會]]學校[[張振興伉儷書院]])籌款,舊生、[[首席非官守議員|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羅理基 (醫生)|羅理基]]爵士主禮。<ref>{{Cite journal |title=BAZAAR |journal=Green and White Magazine 1970}}</ref>
第272行:
=== 教堂座/西座(1925─) ===
教堂座於1925年10月24日由[[香港總督|港督]][[司徒拔]]於卸任前揭幕<ref name=":6" />{{rp|6}},同樣樓高四層,由實心牆築成,牆上開設窗洞和教堂層的小陽台,頂部建有小塔和十字架<ref name=":7" />。現設有教堂、音樂室、科學實驗室、初級化學實驗室、[[高錕]]教室
=== 新大樓/南座(1963─) ===
為擴展空間及適應戰後教育需要,書院拆除原建於1902年、樓高五層的歐式建築德國會所(Club Germania),並改建成樓高八層的現代化大樓<ref name=":8" />。新大樓於1962年6月14日由[[喇沙會]]全球會長 Nicet Joseph 修士奠基、[[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白英奇]]祝聖,1963年10月25日由[[香港總督|港督]][[柏立基]]揭幕,牌匾現存於正門後方<ref name=":8">{{Cite web|title=Timeline - History of St Joseph's College|url=https://www.sjc.edu.hk/timeline.html|website=St Joseph's College|access-date=2024-02-24|archive-date=2016-11-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14110113/http://www.sjc.edu.hk/timeline.html|dead-url=no}}</ref>。2020年,書院公佈名為 Vision 22 的重建計劃並開始籌款,首兩階段將翻新新大樓和 Agabeg 新翼的部分設施<ref name=":11" />。第一期於2022年8月7日由舊生、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揭幕。第二期於2024年1月28日由發起計劃的舊生、替代校監、第29任校長程景坡揭幕。
新座現有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新禮堂(又稱[[李石朋]]禮堂)、校務處、會議室、飯堂、學生會室、扶輪少年服務團室、修士宿舍,以及 Vision 22 計劃下重建的的第一期項目:亞爾豐索修士教員室、[[李家誠]]創新空間(視覺藝術室、
=== Agabeg 新翼(2007─) ===
2005年,校舍於新禮堂下方進行擴展工程,增建空間命名為 Agabeg Annex 以紀念2005年將三百萬元遺產贈予書院的1927年畢業生 Godfrey Avryl Agabeg<ref>{{Cite web|title=Saint Joseph's College Foundation Limited|url=https://www.sjc.edu.hk/about_sjc.php?content=foundation|website=St Joseph's College|access-date=2024-02-24|archive-date=2023-11-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24145237/https://www.sjc.edu.hk/about_sjc.php?content=foundation|dead-url=no}}</ref>。新翼於2007年11月6日由舊生、聖若瑟書院基金有限公司主席[[李國寶]]揭幕<ref>{{Cite journal |title=Agabeg Annex Grand Open Day |journal=Green and White Magazine 2008 |page=151}}</ref>。新翼原為[[利國偉]]爵士科技學習中心、舊生教員室 E、同仁會教員室 F、李仲賢醫生及李國賢博士視覺藝術室。在 Vision 22 重建計劃第二期完成後,現為學生活動空間(課外活動室、會議室、制服團體室、領袖生室、VEAPT室、輔導室)及[[康寶駒]]健身室,及翻新後的杜惠愷閱讀室。<ref name=":7" />
=== 堅尼地道26號校舍(2018─) ===
第308行:
聖若瑟書院以由學生主導各類型課外活動聞名。校方認為,相比考試,課外活動對個人成長更為重要<ref>{{Cite news|url=https://ol.mingpao.com/ldy/cultureleisure/culture/20200112/1578768194202/%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8%81%96%E8%8B%A5%E7%91%9F%E5%A4%A7%E8%AE%8A%E8%BA%AB-%E6%93%B4%E9%97%8A%E5%AD%B8%E7%94%9F%E7%A9%BA%E9%96%93-%E6%A0%A1%E9%95%B7-%E7%84%A1%E8%81%8A%E5%98%A2%E5%B0%8D%E6%88%90%E9%95%B7%E5%A5%BD%E9%87%8D%E8%A6%81|title=聖若瑟大變身 擴闊學生空間 校長:無聊嘢對成長好重要|work=明報|date=2020-01-12|accessdate=2024-03-15|archive-date=2024-02-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226153013/https://ol.mingpao.com/ldy/cultureleisure/culture/20200112/1578768194202/%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8%81%96%E8%8B%A5%E7%91%9F%E5%A4%A7%E8%AE%8A%E8%BA%AB-%E6%93%B4%E9%97%8A%E5%AD%B8%E7%94%9F%E7%A9%BA%E9%96%93-%E6%A0%A1%E9%95%B7-%E7%84%A1%E8%81%8A%E5%98%A2%E5%B0%8D%E6%88%90%E9%95%B7%E5%A5%BD%E9%87%8D%E8%A6%81|dead-url=no}}</ref>;對校內職務的承擔亦包含於書院所定義的若瑟夫精神<ref name=":22" />。
書院的主要學生團體包括學生會(Students' Union, SU)、扶輪少年服務團(Interact
=== 學生會 ===
第332行:
=== 制服團體 ===
書院的制服團體為[[香港童軍總會]]港島第一旅(童軍團、空童軍團、深資童軍團、供舊生參與的樂行童軍團)、[[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聖若瑟救護見習支隊、[[香港紅十字會]][[香港紅十字青年團|紅十字青年團]]第17團。
港島第一旅成立於1913年9月,為香港首支童軍旅團。其時[[香港童軍總會]]尚未成立,旅團須在倫敦註冊,團長為寶雲( F J Bowen) 少校(1920-21年間為[[香港童軍總會]]香港總監),共有100名團員<ref name=":26" />。11月設高級童軍團(St. Joseph's Body Guards)供18至25歲舊生參與,為香港樂行童軍活動的起源<ref name=":27" />。12月設海童軍隊,由史捷菲(Philip Streatfield)海軍上校主持,為香港海童軍活動的起源,約於一戰前解散<ref name=":28" />。1914年,第一旅於[[美利兵房]]操場舉行香港首次童軍露營,翌年於書院羅便臣道校園前地舉行香港首次童軍大會操<ref name=":29" />。1934至1939年,香港第一旅破紀錄五度贏得童軍最高技能比賽威爾斯太子錦標<ref name=":13" />,當時負責老師為{{link-en|柯昭璋|Quah Chow Cheung|柯昭璋}}<ref name="#1" />{{rp|134}},他戰時在[[昂船洲]]作戰遭遇空襲重傷,後因軍旅服務獲頒{{link-en|效率獎章|Efficiency Decoration|ED}},1950-53年間成為[[香港童軍總會]]首位華人香港總監。1968年,港島第一旅成為至今唯一同年贏得深資童軍支部最高技能比賽(威爾斯太子錦標賽)及童軍支部最高技能比賽(嘉爾頓錦標賽)的童軍旅。此後,港島第一旅連續六屆(至1978年)及於1984年奪得威爾斯太子錦標,並於2008、2014、2024年奪得改名後的全港深資童軍錦標,為歷屆奪冠最多(15次)的深資童軍團<ref name=":13" />。童軍團則八次奪得嘉爾頓錦標,僅次於奪得九次的[[香港華仁書院]]港島第十五旅。<ref>{{Cite web|title=歷屆冠軍|url=https://prog.scouting.org.hk/scouts/carltontrophy/past-champions/|website=全港嘉爾頓錦標賽|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226153020/https://prog.scouting.org.hk/scouts/carltontrophy/past-champions/|archive-date=2024-02-26|access-date=2024-02-26|dead-url=no}}</ref>
[[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聖若瑟救護見習支隊成立於1967年11月1日。戰後,救傷隊重整原有的見習隊架構,並於聖若瑟書院成立香港首支見習支隊<ref name=":30" />{{rp|155}}。早於1913年,聖約翰救傷會便曾於書院教授急救課程,為該會青少年急救教育的起源<ref>{{Cite web|title=聖約翰機構探討 2013 年版本|url=http://www.stpaulsambulance.com/Knowledge%20of%20SJ%202013%20rearranged%20by%20AO%20Francis.pdf}}</ref>。1927年,[[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聖約翰救傷隊]]聖若瑟書院支隊(即成年隊伍)成立<ref name="#1" />{{rp|61}}。當時團員包括張冠城(張氏為地產商、大埔華爾登酒店東主,得其捐款並以其命名的張冠城紀念學習空間2024年於書院開幕)。<ref>{{Cite web|title=1928年聖若瑟書院聖約翰救傷隊合照|url=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58439632958191&id=100063764821438|website=商城雜記}}</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