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聖若瑟書院

香港中西區的天主教男子學校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ndykoo1990留言 | 贡献2006年5月15日 (一) 10:08 (adding of the supervisor, Brother Thomas Favier)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是香港著名男子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建立,創立於1875年,是香港最早的天主教學校。現時校舍位於香港中環堅尼地道7號,當中的舊翼兩幢分別建於1920年1925年,是香港的法定古蹟。該校於體育、朗誦及辯論等課外活動均有傑出表現,被視為香港的名校之一。聖若瑟書院現在是香港最傑出的中學之一,共有1300名學生。

聖若瑟書院
聖若瑟書院校徽
地址中環堅尼地道7號
类型津貼中學
(教學語言:英文)
校監 Brother Thomas Favier, FSC
创办日期1875年
校長梁長興
教師人數(不適用)
学生人数約1200人
校訓“勤勞與美德”
拉丁語: "Labore et Virtute"
信息(852) 2522 1204
刊物Green and White
学校网址http://sjc.edu.hk/
地图
聖若瑟書院 130年

辦學宗旨

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了在智力、體能、社交、道德等各方面都能為學生提供教育,並建設一個利於學生和教師溝通的學習環境。

辦學團體

書院由喇沙修士會管理,這是一個以創辦人聖約翰‧喇沙命名的世界性辦學團體。

喇沙會的目標是為青年,特別為家境貧窮的學生提供基督教的全人教育。它的精神是信念和熱誠:即是對上帝(天主)抱有信念,對教育兒童懷有熱誠。這精神也為喇沙會在香港的所有教育機構共享。

所有的喇沙會學校都致力協助青少年自我發展成人,並在一個公義的世界裡如兄弟姊妹般生活。

歷史

創校初期(1875-1880年)

書院的前身是另一所成立於1860年,名叫“聖救世主書院”(St. Saviour's College)的資私立學校,原址位於砵甸乍街。當時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高主教神父(Father Timoleon Raimondi)說服了羅馬教廷派出喇沙會修士到香港殖民地。1875年11月7日,第一批共六人的喇沙會修士來到了香港。他們把學校改名為聖若瑟書院。

校長都化‧瑪利修士(Brother Hidulphe Marie)有豐富的教學和學校管理經驗。幾個星期以後,書院的錄取人數已經增加了一倍,校舍必須進行擴充。1876年6月,萊蒙迪神父用一萬四千購置了一所位於堅道9號的華麗房子,修士們馬上就遷進去了。

1877年,書院和聖保羅書院舉辦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首場校際運動比賽。

1879年,書院招收了第一班中國籍的學生,但當時的大多數學生都是來自澳門葡萄牙人。

大約在1880年,成立了中國最早的足球隊之一。

羅便臣道歲月(1881-1917年)

為了迎合學校的快速發展,1881年,書院又搬到羅便臣道下面的己連拿利。那時的校舍是一座兩層高的建築物,1898年加蓋了第三層。完成以後三年,又增建了新翼。

不久,書院在學術和體育方面漸見特出。較高年級的三班為學生參加牛津大學的考試作準備,分為高班、初班和預備班。學校的學生也屢屢在錄取名單上稱勝。書院也成為了許多後來很成功的足球隊和體育隊伍的搖籃。

1899年,與拔萃男書院皇仁書院舉行了香港首場校際田徑賽。

1903年,與拔萃男書院及皇仁書院組成了香港首次學界足球聯賽。

1909年,在校際足球比賽中第一次奪得總冠軍。

1913年,成立香港首支童軍隊伍。

1918年,分別取得校際足球及游泳比賽總冠軍,並在校際田徑比賽保持六連勝成績。

堅尼地道校園(1918-1940年)

1918年2月13日,華南發生一次歷時50秒的地震,羅便臣道的校舍嚴重損毀。艾瑪修士急切尋找一個安全的新地方去繼續教育工作,於是在9月3日買下了位於堅尼地道7號的舊德國會所。該會所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一直丟空。同時他在九龍漆咸道建立了一間分校,那就是後來喇沙書院的前身。

新校舍樓高五層,屬於維多利亞式建築。頂層是喇沙會修士、校長及教師的宿舍。三樓曾是寄宿學生的宿舍,後來成為第一個舊禮堂。二樓是秘書辦公室,一樓設有一般辦公室和康樂室,而地下則是圖書館

為了容納更多學生,學校興建了北座(教學大樓),在1920年港督司徒拔爵士開幕。另外教堂座(又稱科學大樓)於1926年落成,設有教堂、實驗室,及第二個舊禮堂。此二幢建築使用至今。

1925年籃球隊贏得HKBA盾牌。

1927年,田徑隊連續三年贏得港督盾牌,即校際田徑賽冠軍。

1936年,第一名身為聖若瑟書院校友的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項目。同年,田徑隊在港督盾牌設立後12年,第6度贏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及戰後發展(1941年-現在)

香港日治時期19411945年間,書院被日本皇軍佔用為軍事臨床醫學訓練基地。一些修士逃往越南,另一些則被監禁於集中營。校舍由一位名叫「阿耀」的職員盡力保持原型,他也偷運生活必需品進集中營給囚在那兒的修士。

戰後,書院繼續良好發展。1962年,將原為德國會所的舊翼拆卸,改建為一座新的八層高現代建築物,稱為新大樓。新大樓由港督柏立基爵士開幕。

1950年代:

1952年:贏得學界足球聯賽高級組及初級組冠軍,及學界足球淘汰賽冠軍。

1956年:連續三年贏得學界網球冠軍。

1959年:一名學生於香港中學會考考獲9優2良佳績。

1960年代:

1961年曲棍球隊連續兩年贏得 Sir Arthur Morse Challenge Trophy.

1962年:成為香港首支同年贏得威爾斯親王錦旗及卡爾頓盃的童軍隊伍。

著名校友

  1. 高錕教授, CBE;被譽為光纖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2. 施偉賢, SC, QC, CBE;資深大律師,前香港賽馬會主席,前立法局議員
  3. 夏佳理, GBS, JP;律師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前立法會議員,現香港賽馬會主席
  4. 山度士;前香港足球員,香港隊代表
  5. 羅康瑞, GBS, JP;瑞安集團主席
  6. 曹廣榮, CBE;前香港政府政務司
  7. 何鴻超教授,CBE;醫生, 香港防癌會創辦人
  8. 康寶駒;律師,香港足球總會主席
  9. 李國寶博士, GBS, JP;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東亞銀行主席
  10. 梁智鴻醫生, GBS, JP;醫生,前醫院管理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
  11. 梁智仁教授;醫生,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12. 林海峰DJ , 軟硬天師成員之一
  13. 方力申;歌手,前游泳運動員,香港代表隊成員
  14. 陳百祥;藝人
  15. 何文匯:學者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