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GeoTIFF 檔案

呈現 4 個堆疊光柵。

dataLayers 端點會傳回以 GeoTIFF 檔案編碼的資料,可用於任何地理資訊系統 (GIS) 應用程式設計太陽能系統。

dataLayer 回應中的每個字串都包含網址,可用來擷取對應的 GeoTIFF。網址從原始資料層要求產生後,有效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小時。GeoTIFF 檔案可儲存最多 30 天,

除了 RGB 圖層以外,GeoTIFF 檔案無法在圖片檢視器中正確顯示,因為內容是經過編碼的資料,而非 RGB 圖片。此外,GeoTIFF 檔案無法做為 Maps JavaScript API 的重疊圖片使用。

下表將詳細說明各圖層。

像素深度 解析度 說明
數位表面模型 (DSM) 32 位元浮點值 0.1 公尺/像素 代表地球表面地形的海拔高度資料,包括自然和建構特徵。距離高於海平面的公尺數。無效的地點或我們沒有資料的區域,會以 -9999 的形式儲存。
RGB 8 位元 0.1 公尺/像素
0.25 m/pixel
0.5 m/pixel
1 m/pixel
區域空拍圖。GeoTIFF 圖像檔案包含三個長條,對應紅、綠及藍色值,以形成每個像素的 24 位元 RGB 值。

像素解析度預設為 0.1 m/pixel。
建築物遮罩 1 位元 0.1 公尺/像素 每像素一個位元,表明該像素是否屬於屋頂的一部分。
年度排量 32 位元浮點值 0.1 公尺/像素 該區域的年度日照量地圖,或屋頂的每年日照量。 值為每年的 kWh/kW/年。

系統會針對各個地點計算 Flux,而不只是建築物屋頂。無效地點或無法計算常態值的區域會以 -9999 形式儲存。位於涵蓋範圍以外的地點無效。

注意:這是未遮蓋的液體。
每月流量變化 32 位元浮點值 0.5 公尺/像素 區域的每月流感地圖 (屋頂的陽光,按月份細分)。值為每年的 kWh/kW/年。GeoTIFF 圖像檔案包含 12 個頻帶,對應至 1 月至 12 月,依序下單。
每小時色調 32 位元整數 1 公尺/像素 12 個每小時陰影網址,對應於 1 月至 12 月,依序對應。

每個 GeoTIFF 檔案都含有 24 個頻帶,對應至一天中的 24 小時。每個像素都是 32 位元的整數,對應當月 31 天 (最多)。1 位元代表對應位置可在當月該時段查看太陽。

無效位置會儲存為 -9999 並已設定位元 31 (對應至當月第 32 天,因此無效)。

解碼每小時的鏡面光柵

每小時陰影資料會以多頻光柵編碼。如要進一步瞭解光柵概念,請參閱 Solar API 概念

您要求每小時的陰影資料時,最多會收到 12 顆光柵,每年一個月 (1 月到 12 月) 各一個。每個光柵都是由 24 個圖層 (或稱「頻帶」) 組成,每層可對應至一天的 24 小時。

每個錶帶都是由儲存格的矩陣 (或稱「像素」) 表示。每個像素有 32 位元的深度,可對應到當月的 31 天 (上限)。因此,將陰影資料的日期、時間和月分解碼,因此需要瞭解要分析的位元、頻帶和光柵。

舉例來說,如要識別座標 (x, y) 的特定位置是否在 6 月 22 日下午 4:00 看到太陽,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提出位置 (x, y) 所有圖層的資料層要求。
  2. 由於 6 月的月份是一年中的第六個月,因此請在 hourlyShadeUrls 清單中擷取第六個網址。
  3. 每個小時的錶帶單位為 24 小時制。如要取得下午 4 點 (16:00) 的資料,請查詢第 17 個管道。
  4. 位元 (天) 索引值是 0。如要取得 6 月 22 日的資料,請參閱位元 21。
  5. 位元提供二進位資料,指出該位置是否在指定日期和時間看見太陽。如果位元是 1,表示地點偵測到太陽。如果位元為 0,則位置會看到陰影。

以下程式碼概述上述步驟:

(hourly_shade[month - 1])(x, y)[hour] & (1 << (day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