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協議
賴總統執政滿100天,3場演講定錨兩岸論述;滿意度破5成,學者:無蜜月期穩定一致是關鍵
賴怡忠說,賴總統選擇在金門談這段話,用意在強調台灣民主化後「早已脫離國共內戰史觀」、「金門戰役也並非國共內戰的延伸」,因此根據國共內戰出現的九二共識與和平協議,不適用現行兩岸關係;將台灣兩岸論述破除「國共內戰框架」,同時拉高於藍綠之外,以整個國家格局進行定錨。
華府智庫設想中國逼台「不戰而降」,擬未來5年實施4階段戰略完成控制
根據這份報告,從2024年5月總統賴清德就任起,至2028年台灣選出下一任總統為止,中國當局可能分成4階段實施「不靠作戰統治台灣」的戰略,並列出以下假設情境,說明中國可能如何實質控制台灣。
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沈伯洋:應借鏡烏克蘭,預防台灣在戰時出現傀儡政權
沈伯洋也提到若台海發生戰爭,台灣可能面臨的3個狀況,民眾在戰爭初始可能非常慌亂,因此第一件事必須先不慌亂;再來,台灣可能在戰爭第一天就出現傀儡政權,並佯稱自身才是中華民國的正統政權,要與中國談和平協議;此外,中國可能在國際發動聯合國投票,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明顯的中國將取得票數勝利。因此,若這3件事均發生,將導致打這場仗的困難性,所以強化台灣各面向的韌性為當務之急。
北京背後的大戰略:中國如何對2024台灣總統大選「加大施壓」?
「他們(中共)非常善於發現台灣年輕人的興趣,然後去製造吸引他們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鋪路」,一旦建立了觀眾群體並建構了信任關係,這些影片就會開始投放親北京的訊息。根據沈伯洋的研究,有一群年輕台灣人,他們雖不是親中派,但對美國和日本的敵意日益增加。這樣的影響行動不太可能讓台灣突然擁抱中國,但北京正在玩一場長期遊戲。
10月以來的以巴衝突戰事,反而奇蹟般地推進了「兩國方案」進程?
阿拉伯世界研究與發展組織在10月31日至11月7日對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居民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當中發現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兩國方案」的支持度下降了。巴勒斯坦人也意識到國際上對他們的支持度似乎在增加。民調發現,美國年輕人對以色列的支持程度不及先前幾代人,40歲以下的受訪者當中,有40%表示美國應該做一個中立的調解者。
哈瑪斯藏鏡人戴夫復仇密謀2年,曾逃過以色列7次暗殺,恐攻背後有卡達、土耳其撐腰
戴夫在錄音中平靜地表示,哈瑪斯已多次警告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人燒殺擄掠,釋放他所謂遭受虐待和刑求的囚犯,並停止徵收巴勒斯坦土地。他說:「鑒於以色列大肆占領且國際法和相關決議否認此事,以及美國和西方支持以色列加上國際社會的沉默,我們決定親自終結這一切。」
俄烏戰爭一週年反思金門現況:在熱戰之外,「克里米亞模式」肯定讓中國躍躍欲試
中國如果想拿下台灣,在熱戰之外若要兵不血刃完成入侵,最好還是利用台灣的民主制度,直接拒止美日等民主國的支援——克里米亞模式絕對是中國躍躍欲試的選項。第一步,就是透過成立「金門和平示範區」作為主軸......
俄烏戰爭將滿一週年,BBC記者解答2023年俄羅斯入侵的五個關鍵問題
如果你想知道2023年的俄羅斯是什麼樣子,把喬治・歐威爾和劉易斯・卡羅交叉,你就會有一個大概的想法。這是《1984》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怪混合體,一切都顛倒了,前後顛倒,裡外顛倒:戰爭就是和平,無知就是力量。
台灣的地緣政治命運就是「四戰之地」,只有「武裝到牙齒裡」才有爭和平的籌碼
其實古今中外所有的例子,都指向處在「四戰之地」的人民只有在自己武裝起來後,才有跟周遭強權談和平、爭中立的底氣。只有你真正能讓對手感到威脅,對手才會把跟你和平相處當作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選項。所以今天面對增加役期、購買軍火之類的政策,大家應該要想得更遠。
【2022卡達世界盃】摩洛哥晉8強與巴勒斯坦旗幟合照,阿拉伯國家世足挺巴氛圍濃
《華盛頓郵報》報導,卡達當局時不時在世足賽場取締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彩虹標誌或反伊朗政權圖像,與此同時,不管是哪支球隊上場,巴勒斯坦旗幟在世足場館內似乎都無所不在。
非洲聯盟積極斡旋內戰落幕,衣索比亞政府與提格雷省叛軍同意「永久停止敵對活動」
原本各界沒想到雙方這麼快就達成協議。2日稍早,非盟邀請媒體參加非盟調解小組負責人奧巴山約簡報會,簡報會比原定時間晚大約3小時才舉行,直到活動開始,大家才知道衣索比亞交戰雙方即將簽署停戰協議。這場內戰持續2年,造成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十萬人面臨饑荒。
聯合國大會聚焦俄烏戰爭與糧食危機,美國鎖定俄羅斯大談改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正當世界各國領袖準備在聯合國年度大會齊聚,改革的呼聲來自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國家——美國。原因是華府尋求讓俄羅斯為入侵烏克蘭負起責任,但俄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享有否決權,令美方大感不滿。
北馬其頓立法終止歧視保加利亞人,在漫長等待後終於展開加入歐盟談判
為了加入歐盟,去(2021)年北馬其頓近20年來首度人口普查後,終於迎來甜美果實。今(17)日北馬其頓共和國總理科瓦切夫斯基(Dimitar Kovacevski)和保加利亞達成協議,展開加入歐盟(EU)的談判。
原本陪榜的張亞中變成主角,因為他是幾位候選人裡「最國民黨」的一個
相較於其他候選人,張亞中的主張清清楚楚,而隨著人們給他穿小鞋、戴紅帽,黨籍民代和縣市長也害怕被扣帽子影響勝選之路,所以拼命攻擊他,卻常適得其反,因為若單看「政治高度」,張亞中可能還勝過朱立倫與江啟臣。
促成蘇丹與以色列和平協議,川普:你覺得「愛睏喬」做得到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3日宣布,蘇丹將開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蘇丹成為近2個月來第三個放下敵意、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並成為川普的一大外交勝利。
促進以色列阿聯達成和平協議,川普被提名角逐2021諾貝爾和平獎
除歐巴馬(港譯「奧巴馬」)外,史上還有其他3位美國總統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次也並非川普(港譯「特朗普」)第一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解讀「以阿和平協議」:強敵環伺之下,富裕小國的生存之道
巴勒斯坦方面似乎再次成為這項區域政治發展的輸家,儘管阿聯強調,該國仍關心以巴和平進程與巴勒斯坦的權益,但至少協議的簽訂,象徵阿聯願意在以巴問題上有所妥協;更甚者,若周邊國家開始跟進,巴勒斯坦當局很可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擔心被更加邊緣化。
以色列與阿聯和談:川普邀功,歐盟樂見,巴勒斯坦感覺背叛,土耳其揚言斷交
由川普斡旋導致以色列與阿聯「外交正常化」之後,巴勒斯坦在第一時間表達抗議,之後包括歐盟與德國、土耳其、約旦等國家政府,皆對此做出態度不一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