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Kuhn
- Related Tags:
- Thomas Kuhn
- 科學
- 孔恩
- Max Weber
- 科技與社會研究
- 韋伯
- STS
- Robert Boyle
- 史蒂文謝平
- 賽門夏佛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科學能成為真理嗎?相信科學其實「不科學」?
當謎題越來越多,累積至無法忽視的程度時,常態科學便會陷入危機。一些科學家就會嘗試提出新的範式以取代舊有的範式,而這個新舊範式的鬥爭就是科學革命的過程。可能有人會誤會是堅持舊範式的人不科學,所以他們才拒絕否證。事實上,拒絕否證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堅持舊範式的科學家,亦會發生在推崇新範式的科學家。
歷史書寫作為社會實踐:對多重過去的呈現,是打造「共同」未來的基礎
事實上,對目前這些爭議歷史書寫的民族誌有其意義。它可以反省與分析這類敘事,理解書寫者對過去的多元想像。
林鳳營X泛科學爭議:「科技與社會研究」觀點的思考
當科學成為組織現代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一部分時,科學家、科學知識傳播者固然必須肩負起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召喚,卻也同時必須體認到,每個抉擇都會產生一定的政治後果或社會影響。良善的科學意圖,未必能證成普遍的社會利益。這可能是一股無法化約的張力。
在國際化、英語授課的發展趨勢下,重申本土學術傳承的重要性
台灣如何在世界的學術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與影響?其中,鑲嵌於各國社會文化脈絡而各具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是否有助於擴大台灣學術界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是應該寄望於普遍性較高的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