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恐怖分子

TNL10專欄封面

漫談以巴衝突起源(32):有沒有任何工具,可以改變「恐怖分子」的認知框架?

要打擊恐怖主義,最有效的武器其實根本就不是導彈,不是從肉體上消滅恐怖份子,而是提供「工作、麵包和尊嚴」以及世俗化教育。西方世界如果真的想要遠離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困擾,可能得好好考慮如何承攬這兩項業務,並給予阿拉伯世界一些誠懇的道歉。

TNL10專欄封面

漫談以巴衝突起源(31):所謂的「穆斯林恐怖分子」是如何煉成的?

「邊緣化」為恐怖組織創造了機會,他們崛起的背景是因為他們向阿拉伯人重構了一套以中東為核心的世界歷史,為徬徨無助的人們找到了積怨的發洩口:相比動輒將中東問題一筆帶過的西方媒體,恐怖組織試圖讓阿拉伯人相信,我們所承受的每一點苦難屈辱,都和殖民者的所做所為息息相關。

shutterstock_451691101

《恐懼的哲學》:「反恐戰爭」藉由恐懼而取得正當性,可以說它對民主的威脅更大於恐怖主義本身

人文 精選書摘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先從神經生物學出發,分析恐懼如何支配我們「戰或逃」的本能,而後探討恐懼在娛樂形式中的矛盾性,如恐怖電影、極限運動。接著研究恐懼文化、大眾媒體的渲染,如何高度侵蝕人際間的信任而形成「風險社會」。最後再轉向政治和社會領域,提出恐懼在馬基維利和霍布斯哲學、恐怖主義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一步一步深入思考。

_133497845_d7f7f794-2edf-4ff3-b4db-6587c794bc96

神秘的哈瑪斯卡桑旅指揮官,以色列頭號通緝犯「穆罕默德・德伊夫」是誰?

中東 BBC News 中文

據信,德伊夫與哈瑪斯在加薩的政治領導人辛瓦,一起策劃了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的襲擊事件。他被認為在發展哈瑪斯最著名的武器卡桑火箭和在加薩挖掘的隧道網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TNL10專欄封面_(1)

漫談以巴衝突起源(15):選後西方世界嚇一大跳,因為巴勒斯坦投給了哈瑪斯

西方世界呼籲阿拉伯國家擁抱民主,同時又向中東地區最獨裁保守的君王銷售成千上萬武器,當巴勒斯坦終於通過選舉展現了人民意志,西方社會依然選擇捂住自己的臉,表示這一切都是一場誤會,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了......

shutterstock_139858978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默默無名的反恐英雄,英國銀行員如何從交易活動中發現恐怖分子?

經濟 精選書摘

本書將徹底打破你對傳統經濟學的刻板印象,讓經濟學的原理和概念就像呼吸一樣簡單。舉凡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問題,例如酒駕、性工作、恐怖分子、兒童安全座椅、火山爆發與全球暖化等,李維特與杜伯納將教你用經濟學的邏輯方式解讀,探索那些你以為你了解、但其實不然的事物,以及那些你從不知道你想了解、但你其實想了解的事物。

296609_10151211590394874_405901826_n

「你知道我的兒子被埋葬在哪裡嗎?」一位「美國母親」與恐怖分子的對話

柯提與黛安的對話發生在2021年冬天與翌年春天,是他與檢方認罪協議的一部分。對黛安而言,這場對話是邁向補償的「一小步」,「讓他開始瞭解我們來自什麼地方,讓我嘗試聆聽他。」「我希望建造一道橋。除非你願意花時間聆聽彼此,否則痛苦與憎恨不會消失。」

GettyImages-1935044105

巴基斯坦報復伊朗,對東南部「恐怖分子」基地精準軍事打擊釀9死

中東 中央通訊社

巴基斯坦18日的行動,是為報復伊朗軍方16日向巴基斯坦境內進行的飛彈及無人機攻擊;伊朗當天空襲目標為「正義之軍」(Jaish al-Adl)的基地,導致2名兒童死亡,3名女孩受傷。「正義之軍」是遜尼派反伊朗激進組織,部分成員活躍在巴基斯坦境內,不時偷襲伊朗軍隊,有伊朗媒體認為巴基斯坦暗中庇護「正義之軍」。

GettyImages-1918391384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持續攻擊紅海商船,美國重新列為恐怖分子;美軍一週內第4度空襲:已摧毀14枚待射飛彈

中東 中央通訊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7日指出,「國務院今天宣布,將『真主虔信者』(Ansar Allah)列為「特別認定的全球恐怖組織」,從今天起30天後生效。」「真主虔信者」是「青年運動」的正式名稱。然而,這項舉措顯然未能發揮嚇阻作用。一架從「青年運動」控制地區發動的自殺式無人機,在亞丁灣攻擊一艘由美國擁有並經營、懸掛馬紹爾群島旗幟的散裝貨船,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

_131931461_screenshot2023-12-05at16_58_5

揭開哈瑪斯10月襲擊期間的暴行:「他們帶著明確的命令而來,那就是……以強姦作為種族滅絕」

中東 BBC News 中文

這裡的團隊告訴我們,他們從送來的屍體上看見明顯的強姦和性暴力證據,包括持續暴力虐待導致的骨盆骨折。「我們看到各個年齡的女性,」法醫團隊的一名預備役人員瑪雅安上尉向BBC表示,「我們看到強姦受害者。我們看到經歷暴力侵害的女性。我們有病理學家,我們看到那些瘀傷,檢查割傷和裂口,我們就知道她們是受到性虐待了。」

shutterstock_1038413953

戰事威脅無所不在,除了網路攻擊還有「金融武器化」,台灣應付出多少準備?

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整個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不論是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同種類的金融業要評估未來面臨的多種可能性,甚至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超前部署建立其組織韌性。

shutterstock_1105564643

《誤判的總和》:伊拉克和蓋達有沒有關聯?沃佛維茲一直得到同一個答案——「沒有」,但他不能接受

心理 精選書摘

《誤判的總和》一書廣泛研究人類活動中的各種認知偏誤,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分數的形式存在,透過人們不擅長分數來改變基數(分母)或個別案例(分子) ,人的認知很容易被誤導而犯下許多錯誤。本書結合認知心理學的關鍵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範例,幫助讀者發現從政治到刑事司法系統、從戰爭到科學、從商業戰略到新時代宗教、在到自然世界,總是在日常訊息中潛伏著的種種偏誤。

_131409935_249a07eb-a6d4-44a4-aeb4-09e5d

揭開哈瑪斯領導高層的神秘面紗:組織策劃這場「阿克薩洪水行動」的人是誰?

中東 BBC News 中文

哈尼雅是哈瑪斯運動政治部的負責人,自2006年以來一直擔任巴勒斯坦總理。1989年,以色列將他關押了三年,之後他與一些哈瑪斯領導人一起被流放到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的無人區Marj al-Zuhur。1992年,他在危險的環境中生活了整整一年。

_131129306_sunak_biden_getty

印度與加拿大外交爭端升級,西方國家恐將面臨「選邊站」的壓力

印太 BBC News 中文

外交官們不希望白費以往的努力,他們擔心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爭端會被解讀為兩個英聯邦國家之間的南北對抗、大西洋大國與發展中國家之爭。加拿大情報部門可能會對部分西方盟友分享內幕,若有關指控證據確鑿,西方國家將被迫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間做出選擇,一邊是支持法治原則,另一邊是現實政治。

GettyImages-1634144770

中西非洲政變風潮:3年內7國軍方相繼奪權,經濟萎靡、文人政府治國能力弱成主因

非洲 中央通訊社

這些奪權事件都源自經濟萎靡與治理能力不足,不但使得老百姓不滿情緒升溫,也加劇極端主義暴力蔓延,尤其是在西非地區。然而,儘管新上台的強人宣稱他們正在處理局勢不穩問題,但今年上半年在薩赫爾地區遭殺害的人數仍暴增。

GettyImages-1574187055

尼日政變為什麼值得各國重視?軍閥不滿與反法民族主義,最終毀掉西方反恐的重要據點

TNL+ 非洲 蔡又晴

就算歐美試圖介入,但是就因為當地撒哈拉沙漠廣大的無人區,成了恐怖分子最大的庇護地。當地大量的宗教極端教院還有陷入嚴重貧困飢餓的民眾,都是恐怖分子最大的人力來源。尼日近年來的反恐成效,都可能因為軍政府的上台付諸東流,美歐都不可能再提供軍政府協助,恐怖分子只會不斷坐大。

GettyImages-1518861158

艾爾多安改口支持瑞典加入北約,換取重啟土耳其入歐盟談判,美議員:能嚇阻習近平與普亭

歐洲 中央通訊社

艾爾多安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表示:「幾乎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是歐盟成員國。我現在向這些國家發表談話,他們已經讓土耳其等待50多年,我將在維爾紐斯再度向他們發表談話。」他說:「首先應為土耳其加入歐盟打開大門,然後我們就會為瑞典打開(加入北約的)大門,就像我們為芬蘭打開大門一樣。」

shutterstock_226282294

《理解邪惡》:從自體心理學來看,恐怖組織為成員提供許多重要的心理功能

心理 精選書摘

《理解邪惡》納入了一系列以榮格理論、精神分析、社會科學、哲學、神經生物學、神話及宗教研究等為基礎的方法來探討邪惡——邪惡是怎麼從人類心靈誕生的?普通人可能犯下惡行嗎?邪惡和內在陰影的關係為何?何種社會條件會製造邪惡?

GettyImages-1494124161

2023土耳其大選:艾爾多安提倡伊斯蘭價值嚴控媒體,經濟危機無損政治強人聲勢

中東 中央通訊社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土耳其研究計畫主任恰普塔伊(Soner Cagaptay)指出,為了勝選,艾爾多安「機關算盡,依靠國家機構、依靠掌控訊息,並以恐怖分子或不夠穆斯林等說法妖魔化在野陣營。」在親庫德族政黨支持基里達歐魯後,艾爾多安順勢將對手描繪成為支持庫德族「恐怖分子」。在野勢力駁斥相關說法的言論當然無法登上主流媒體。

RTXDARUP

以色列大選:左派「豬隊友」各種扯後腿,極右派強勢竄起助納坦雅胡重登大位

TNL+ 中東 謝宇棻

右派政治人物、特別是媒體筆下的「極右派」,在這次選戰中,有試圖展現可說是識時務或迎合主流的言行;比如眾家媒體談論的「極右派」政治人物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就公開表示,自己已經有所改變,還出席了10月29日在攻擊中喪生平民的葬禮,與家屬及親友一同緬懷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