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條
寶林茶室「吃出人命」衝擊外食信心,百貨公司、小吃攤生意大減不再賣「粿條」
有民眾觀察,位於永康街、販售越南河粉的誠記近期少了大排長龍的景象;常去的小吃攤,甚至自主劃掉菜單中「粿條」的選項;復興南路時常高朋滿座的周記,週日晚上吃飯時間卻還有空位,懷疑是這次事件,影響了民眾外食的意願。
把粿條炒黑就意味有危險?解開台灣媒體對馬來西亞炒粿條的誤解
寶林茶室的中毒事件爆發後,眾多媒體與專家對粿條的討論,已造成了民眾對炒粿條料理的不信任。事實上,炒粿條是否炒的黑、黑醬油是否有苦味,是乾炒還是濕炒,都並非讓人中毒的原因,關鍵還是在於店家的食材衛生的處理,更與國別無關。
寶林茶室中毒案2死6重症均檢出米酵菌酸,供應商粿條檢驗為陰性,王必勝:仍高度懷疑
寶林茶室中毒案累計接獲通報21例,衛福部昨(29)日晚間緊急舉行記者會公布食品抽驗結果,王必勝表示,寶林茶室現場收集35件檢體,其中3件包含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優先採檢,再加上供應商大粄城抽驗16件粿條,共19件食品檢體的米酵菌酸都是陰性。王必勝說,後續還有32件食材檢體仍待檢驗結果出爐,後面的檢體就沒有粿條或河粉,剩餘檢體有調味粉、醬油等。
寶林茶室中毒案:北市上傳91筆消費紀錄溯源8種醬料,衛福部兵分2路著手檢驗
這次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全台唯一檢驗標準品,才能及早揪出貨源。王必勝說,考慮現在手邊標準品所剩不多,將兵分2路,先從人與物著手採檢,優先提供解剖報告使用外,其次用於住院重症患者及粿條。
都是米製品但口感不同,「粿條、粄條、河粉」有什麼差別?
粿條、粄條、河粉的原料中都有米的成分,差別在於加入了其他澱粉類,才會造成口感的差異。他們的原料的差別是什麼?口感上又有什麼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