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修订间差异
第119行: | 第119行: | ||
=== 来源 === |
=== 来源 === |
||
{{refbegin}} |
|||
*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
*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
||
* 祁美琴:《清代内务府》,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 |
* 祁美琴:《清代内务府》,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 |
||
*〈內務府慎刑司呈稿〉、〈內務府來文〉土地房屋類 |
*〈內務府慎刑司呈稿〉、〈內務府來文〉土地房屋類 |
||
*〈內務府來文〉刑罰類 |
*〈內務府來文〉刑罰類 |
||
* {{cite |
* {{cite journal |url =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628.pdf |format = pdf |title = 鐵杆莊稼?清末內務府辛者庫人的家戶與生計 |author = 賴惠敏 |date = 2002-12-01 |pages = 71-128頁 |location = 台北市 |publisher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journal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issue = [http://www.mh.sinica.edu.tw/PGPublication_Detail.aspx?mid=45&pubid=488#1 第三十八期]] |accessdate = 2016-04-03 }} |
||
{{refend}} |
|||
== 外部連結 == |
== 外部連結 == |
2018年6月7日 (四) 18:28的版本
内务府(满语:ᡩᠣᡵᡤᡳ
ᠪᠠᡳᡨᠠ
ᠪᡝ
ᡠᡥᡝᡵᡳ
ᡴᠠᡩᠠᠯᠠᡵᠠ
ᠶᠠᠮᡠᠨ,穆麟德转写:dorgi baita be uheri kadalara yamun)为清朝的一个官署名称,是总管皇室宫禁大小事务的机构。
历史
内务府根源于满族早期社会的包衣阿哈制度。包衣是“家的”的满语音译,阿哈则为奴才、奴仆[1],即为家奴之意。八旗制度产生时,包衣作为八旗成员的一部分而被编入包衣牛录。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封建君主制的确立,皇属包衣牛录的职责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向具有宫廷服务性质的机构——内府转化,这就是内务府的雏形。
清入关后,由于清宫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历代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影响,内务府一度被宦官机构——十三衙门取代。但是十三衙门这一机构不能适应满族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随着清王朝在全国统治的巩固,十三衙门也就必然重新被内务府所取代。
《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载,“国初设立内务府。顺治十一年(1654年)裁,置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仍置内务府。”[2]
职责
清代内务府的职责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宫禁事务。其成员由内务府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十五个包衣佐领、十八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三十个内管领的包衣人及太监组成,其机构组织兼容了清初内务府和十三衙门两种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最终形成了以七司三院为主干兼辖其他四十余衙门的庞大的宫廷服务机构。清代内务府是清代国家机构中职官人数最多、机构组织最为庞大的衙门,在维护清朝统治和专制皇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构设置
内务府衙门分内务府堂及所属七司、三院等五十多个部门,总称总管内务府衙门,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特任,无定额。内务府总管为内务府之主官,品等为正二品,下设如会计等七个司,功能职务为管理出纳,财务收支,祭祀礼仪等。
内务府堂
内务府及总管大臣的办公处所。下设月官处、督催所、销算房、翻译房、档案房及本房等办事机构。
宫殿监
宫殿监:设都领侍一员“二品或三品或四品花翎,随皇帝、太后喜好”掌宫中六十九处太监[3]。俗称敬事房总管。
七司
- 广储司“下设六库、七作、二房”
- 都虞司“下设东档房、西档房等办事机构”
- 掌仪司“下设果房、神房、中和乐处、僧录司、道录司、东档房、西档房、本房等办事机构”
- 会计司
- 营造司“下设七库、三作”
- 庆丰司
- 慎刑司
三院
内务府属其他机构
内三旗参领处及包衣各营
其它
- 养鹰鹞处及内外养狗处
- 御茶膳房
- 雍和宫
- 中正殿
- 升平署
- 陵寝官“盛京陵寝事务总管大臣、东陵总管大臣、西陵总管大臣”
- 内三旗银两庄头处
- 内管领处“掌关防处”:下设内饽饽房、外饽饽房、酒醋房、菜库、器皿库、车库、管理苏拉车辆处
- 官三仓
- 恩丰仓
- 官房租库
- 总理工程处
- 张家口外群牧处
- 牺牲所
- 管辖番役处
- 御鸟枪处和内火药库
- 圆明园
- 畅春园
- 清漪园
- 静明园
- 静宜园
- 御船处
- 热河行宫
- 汤泉行宫
- 盘山行宫
- 黄新庄行宫
-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宁寿宫
- 管理慈宁宫、寿康宫处,慈宁宫花园处
- 御药房
- 文渊阁
- 武英殿修书处
- 御书处
- 养心殿造办处
- 咸安宫官学
- 蒙古官学
- 景山官学
- 长房官学
- 办理回人事务佐领处及回缅官学
- 回子官学
- 敬事房康熙皇帝在位时规定由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并设立敬事房作为惩处太监的机构,使宦官不敢造次。清代始创。[4]
经费来源
- 部库的皇室经费:
- 清朝规定,每年户部都要拨银六十万两以上[5]给与内库作为皇室的开支费用,道光十年起,户部指拨粤海关之三十万两,光绪十九年上谕令户部按年另筹五十万两,合计每年共一百四十万两。[6] ,这是常例拨款;另外,根据皇帝和宫中事务,如帝后私用的交进银[7]、修缮陵寝园林行宫、皇帝大婚、帝后万寿圣节等,亦可获得户部等巨额专款,如同治大婚各机关就拨近千万两与清皇室[8],慈禧六旬万寿庆典亦花费约五百三十万两[9]。
- 来自盐业的收入:
- 皇帝通过内务府亲信包衣出任本属户部官差的盐政官,通过各种渠道剥削盐商,索取财物,以充实内库。
- 来自榷关的收入:
- 与盐政官无二,榷关官差同样为内务府包衣所垄断,[10]使国家税收源源不断进入皇家内库。
- 贡品:
- 其它:
- 包括没收、罚赎、捐官等收入。
- 商业活动:
- 议罪银:
- 议罪银与大清律例中的赎刑“纳赎、收赎、赎罪”不同。
经费支出
- 帝后日常膳食和服御物品的消耗;
- 赏赐;
- 节日庆典如皇太后、皇帝万寿、皇帝大婚等;
- 修缮宫殿、苑囿、陵寝以及祭祀;
- 出巡;
- 衙门办公费和官员差役人员的薪资。
参考文献
引用
- ^ 《满和辞典》aha,奴仆、召使ひ,页7
- ^ 清宫述闻:正续编合编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第347-348页
- ^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 ^ 《阉宦兴衰》 《中国古代宦官传》
- ^ 昭梿《啸亭杂录》卷八 ,
- ^ 祁美琴 :《清代内务府》, P128 - 129。
- ^ 徐珂《清稗类钞》户部岁奉孝钦后十八万,德宗二十万,名曰“交进银”。德宗之二十万,二月初缴。孝钦后之十八万,则每节交五万,年终交八万。
- ^ 录副档: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户部折,案卷号4932。
- ^ ?周育民 :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P319 。
- ^ 《南开学报》1984 年第 3 期,何本方 : 《清代户部诸关初探》。
- ^ 赖惠敏. 乾隆朝內務府的當鋪與發商生息(1736-1795) (pdf). 集刊第28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7-12-01: 133–176页 [2016-04-03].028、pdf
来源
- 孙文良:《中国官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 祁美琴:《清代内务府》,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
- 〈内务府慎刑司呈稿〉、〈内务府来文〉土地房屋类
- 〈内务府来文〉刑罚类
- 赖惠敏. 鐵杆莊稼?清末內務府辛者庫人的家戶與生計 (pdf).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2-12-01, (第三十八期]): 71–128页 [2016-04-03].
外部链接
- 中研院近史所藏-內務府奏銷檔案全文.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08-09-23 [2016-04-03].
- 中研院近史所藏-史館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全文.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08-09-23 [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