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粵語 | |
---|---|
Jyut9 jyu5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大陆、香港、澳門、印尼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市、聖誕島、馬來西亞、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粵人移民国家和地区 |
区域 | 珠江三角洲地区(廣東省多數地區、香港、澳門);廣西壮族自治区東部和南部 |
母语使用人数 | 約6700萬~1.3億[1] |
語系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香港 澳門 苏里南是認可地區語言 |
管理机构 | 香港政府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言事務部 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zh |
ISO 639-2 | chi (B) zho (T) |
ISO 639-3 | yue |
粵語是一種屬汉藏语系汉语族的聲調語言。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英國和澳洲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對岭南的稱謂「越」(通「粵」)。一種說法是粵語是融合了古越語的漢語;另一種則是古越語溶合了漢語成分而成為一種全新的語言。
在語言學分類上,中國北方學者與一些兩廣及西方学者間存在分歧。前者出於文化和政治上的考慮,把粵語作為「單一」語言「漢語」的一種方言;而反對他們意見則是,在摒弃政治干擾,純粹從語言學角度出發的情況下,粵語是「漢語族」語言之一,是一門獨立的語言。[2]
名稱
「粵語」之名源於古代嶺南地區的舊稱「南越(南粵)[3]」,是一個泛稱。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今廣州及周邊南番順地區)、香港、澳門、梧州地區的粵語,範圍比「白話」概念小,現在一般稱為「廣州話」。
在廣州及周邊城市,人們習慣稱「廣州話」來指代省音粵語(標準粵語),而港澳一般称为“廣東話”;東莞和深圳本地人、省內其他地區的人們稱之為省城話或白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粤语使用者因为沒有「廣東」的认同感,通常稱自己所說的粤语为“白话”。這裡“白话”專指粵語,意義與國內其他省市的「白話」概念並不相同。海外华人社区和中國其他非粵語省市普遍使用「粤语」或「廣東話」這兩個名稱。
「廣東話」這一名稱只有港澳、海外華人、中國內地其他省份人士使用,兩廣本地人根本不用這個名詞。兩廣本地人,無論母語是否為粵語,都普遍反對用「廣東話」指代粤语。一方面,粤语在中國大陸的使用范围并不仅限于广东省,也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廣西粵語使用者根本沒有「廣東」認同,普遍強烈反對以「廣東話」指稱粵語;粵語在海外分佈廣泛,例如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和怡保等城市華人的第一大語言也是粤语;二是「廣東話」這個名詞指代意義模糊,無視其他非粵語的廣東方言如客家語、閩南語等的存在。三是粵語的發源地究竟位於廣東境內還是廣西境內學界尚有爭議,因兩廣之分始於宋朝,而粵語形成和定型的歷史遠在宋朝之前,彼時尚無「兩廣」之分,確切的發源地難以確證。四是「粵語」的「粵」字來源不是「廣東省」簡稱,而是古代嶺南的名稱「南越(粵)」,因此「粵語」不等於「廣東話」。即使是標準粵語,廣州人跟香港人的稱呼也不同。廣州人普遍認為廣州、香港的廣州音粵語應該叫做「廣州話」,而香港人則叫做「廣東話」。
以上各種民間俗稱所指範圍都比語言學上的粵語概念小。在語言學上,粵語是一個語言概稱,包括通常意義上的各種兩廣白話、廣西平話、海南儋州話、邁話、蜑家話等。
歷史
粵語的歷史發展,自秦朝時期至現今,已經歷了約2,200多年的時間。
秦漢時期
自上古時期,居於嶺南地區的多個土著部族被居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人稱為百越,南越族為其中一支。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後,華夏族人來到嶺南地區,多數南越族人與華夏人雜處,少部分南越族人逃往山區或更南方的地區。秦朝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兼併桂林郡和象郡稱王,建立了嶺南第一個封建王朝南越國。南越國時期實施和輯百越政策,華越和平雜處,相互通婚,逐漸形成一種混合語形式的原始古粵語。這一時期是粵語出現雛形的時期。在漢朝的鼎盛時期,華夏族融合當時周邊多個民族演變成漢族,陸續有漢族人遷入嶺南,隨之帶來中原漢語,開始對原始古粵語產生疊加式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再次處於長年內戰,北方更首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不少中原人南逃至嶺南地區,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峰期。當時中原傳入的漢語與秦漢時期形成的古粵語混合,進一步疊加影響古粵語,逐步改變了古粵語的面貌,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距離。這一時期是粵語的成長時期。
唐宋時期
在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雜處的南越原住民多數已被漢化。部分百越部族在漢族分佈較少的山區裡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再次進一步受唐代中原漢語疊加影響,成爲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又有自身獨立詞彙和文法結構的成熟語言。唐朝滅亡後,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宋朝時期,北方更再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現代粵語仍能比較好地對應宋朝早年官方修訂的《廣韻》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中原漢語發音。不過《廣韻》仍然只有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只是因為字多而分上下卷,與現代粵語並不完全一致。
元明清初時期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話韻尾進一步消失(現代官話僅存-n/-ng韻尾,-m尾与-n尾合并)。又有連接i/ü韻母的g/k/h聲母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均帶有g/k/h聲母,在現代官話則被完全顎音化而混合在j/q/x聲母);粵語則平穩而緩慢地變成現代粵語,按粵語韻母長短把陰入聲派入上下兩種陰入聲(如「色錫」兩個陰入聲字分別帶有短和長的韻母,前者被派入尖銳的上陰入聲,後者被派入近似陽入聲般低沉的下陰入聲),西洋學者在清朝中後期見證粵語不再分辨z/c/s聲母和j/q/x聲母的過程(現時香港帶有sh/ch的粵語音譯英文名詞可被視為活化石,因為當時sh/ch未有混到s/ts之中,例如沙田的沙-sha)。
清朝中末時期
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故相當一部分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漢語是粵語而非官話,不少京官為了與外國人經商議事亦常常接觸粵語,使得粵語首次逆向傳播到中原。在這一時期又有大量的粵人遷移到美洲、澳洲和東南亞等各地,粵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用北方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地位,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未受到任何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普通話」,由於大量政治運動的影響,推普工作無法展開。改革開放後,為吸引港商、海外華人到廣東投資,粵語並未受到南下大軍的影響,反而受香港媒體影響。
在香港、澳門和海外,由於不受普通話政策的約束,粵語在港澳被廣泛運用於教育、行政、法庭、新聞傳媒、娛樂、音樂、電影、電視當中,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現代粵語流行文化,對南粵文化和粵語的保護起了極大的作用。不過近年香港已經有部分學校使用普通話教中文,認為普通話有助於學習中文。但由於香港中文大學所推行的正字工程,一般香港人均以為粵語是唐代漢語之活化石,以致慢慢向古漢語靠攏,粵語中之台侗語底本亦在消亡中。[原創研究?]
現狀
目前廣東省9千萬人口當中, 使用粵語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1000萬, 香港700萬, 泰國5百萬,星馬4百萬, 美加2百萬,使用地區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粤语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4]。此外,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方言(如囝粵語還是漢語方言之一的話),亦是唯一沒有正式文字系統的大語種。
廣州話口音是約定俗成的、國際承認的粵語的標準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準。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標準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粤语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及粵語電影強勢影響廣東地區,繼而輻射影響中國內地的非粵語省市。民間的香港口音跟廣州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彙,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針對近年來香港年輕人懶音增多的現象,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發起了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有些粤语方言和广州话较為接近,如廣東西部和广西东南部的某些粤语;而广东台山、广西玉林一带的粤语口音和广州话差异就非常明显。
主要特點
音系特點
聲母
粵語聲母數量較少,多數粵語方言聲母數量都在20個左右。多數粵語(廣府粵語除外)普遍存在齒尖音聲母 [ θ ] 或邊擦音聲母 [ ɬ ],後者亦普遍存在於壯語、臨高語、黎語之中。除廣府粵語外的多數粵語方言都具有明顯的內爆濁音,這類濁音與古漢語的全濁聲母沒有對應關係。
中古漢語的全濁聲母在現代粵語中絕大部份被清化,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或塞擦音按古四聲的送氣情況有四種:
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或塞擦音的送氣情況是粵語方言劃分的參考之一。中古全濁聲母一律不送氣的,劃分為勾漏粵語;中古全濁聲母一律送氣的,劃分為吳化粵語;廣府粵語、四邑粵語和高陽粵語今讀陽平陽上的字送氣,今讀陽去陽入的字不送氣[5]。
元音
粵語存在長短元音a的對立現象,有些著作將長短a標作 /aː/ 和 /a/ ,但亦有一些人士認為長a和短a之間存在音位差別,據此質疑粵語長短元音對立的觀點。粵語長短元音對立現象跟壯語長短元音對立現象本質是完全相同的,長短元音之間都存在音位差別,並不是單純的時長差別[6]。
韻尾
粵語包含[p]、[t]、[k]、[n]、[m]、[ŋ] 六種輔音韻尾,前三種為促音尾,後三種為鼻音尾;另外各種粵語拼音方案亦把復韻母的第二個元音如[i]、[u]、[y]等作為元音韻尾處理。
聲調系統
粵語在表面上發展了一套難以理解的聲調系統,但事實上則不然,因為粵語的聲調與中古漢語的四聲(平、上、去、入)有密切關係,而且近代漢語(無論是否屬於粵語音系)出現的陰陽聲調本質上是對應了中古漢語的清濁聲母,即是近代漢語可以按上述條件分辨八個聲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標準粵語的陰入聲更會按韻母短長而派到兩個高低不同的陰入聲,即是共有九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上陰入、下陰入、陽入。關於粵語的發音和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教育學院拼音方案。一些粵語方言除以上九個聲調外,還從陽入中分出上陽入,單字固定聲調達十個。
粵語詞彙和語流中存在一些固定的變調,如「局」字,在詞尾時會固定地變讀成一個調值為35的上揚型變入聲,不屬於固定聲調中的任何一個。因此若計變調,粵語的聲調數目通常可達十四至十五個[7]。
聲調 |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上陰入(短陰入) | 下陰入(長陰入) | 陽入 |
調值 | 55/53 | 35 | 33 | 21/11 | 13 | 22 | 5 | 3 | 2 |
漢字舉例 | 分 | 粉 | 訓 | 焚 | 奮 | 份 | 忽 | 發 | 佛 |
代表數字 | 1 | 2 | 3 | 4 | 5 | 6 | 7 (1) | 8 (3) | 9 (6) |
粵語拼音 | fan1 | fan2 | fan3 | fan4 | fan5 | fan6 | fat1 | faat3 | fat6 |
可是現代粵語出現大量的中平及中去聲, 其中以香港粵語為甚.
文白異讀
近代漢語存在文白異讀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以白讀音模仿宋朝《廣韻》的中古漢語發音,粵語亦不例外。粵語出現文讀音的頻率不高,亦無高度異化的文讀音,因為其定型時期與宋室南遷有相當關係。最常見的形態是以白讀音-eng韻母取代文讀音-ing韻母(如命/釘/聽/嶺白讀-eng,文讀-ing)。其他文白異讀聲母如:近(gan6-)代/遠近(kan5-)。
保留較多古漢語用詞
粵語保留相當多的古詞古義,而且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單音詞的傾向。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而在官話中已經消失不再使用。
第一及第二人稱用「我」、「你」,與官話相同,但粵音「我」(ngo5)更保留了中古漢語唐音(*ngɑ̌ )之疑母(ng-)。第三人稱不用「他」,而是繼承了東晉南朝的用法,跟吳語一樣使用「渠」,現代粵語寫作「佢」。複數人稱不用「們」,而是上溯至端系的同源形式 [taʔ] 或 [ti](現代粵語寫作「哋」,本字為「等」)。
粵語用「係」而不用「是」來代表正面答覆,「係」是明清小說中常用字,其粵音(hai)與日本人正面答覆時的單字發音(はい)基本相近。 葉煥峰認為「係」於明清兩朝跟「是」音相似,因明清兩朝乃用北方語為官語。而小說於明清更為低水平文學,故「係」取代「是」只是著者水平低下。 因「係」字於康熙字典更甚說文解字皆無此解。[來源請求]
在《詩經》、《尚書》等古經典作品中,不少用詞亦在現代粵語中慣常使用。例如,句未助詞「忌」(現代粵語寫為「嘅」字),在《詩經·國風·鄭風·大叔於田》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的表述; 陰騭(常被寫為陰質)語出《尚書》:「惟天陰騭下民」,指埋沒良心。在文言文和現代粵語中,「卒之、畀」都等同「終於、給予」的意義。古代常用的「文錢」,粵語也保存了「文」的用法,但常被寫為「蚊」字。「尋日」(昨日)的「尋」可追溯至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尋程氏妹喪於武昌」中的「尋」,解作「不久前」。「幾時」(何時)、「幾多」(多少)可追溯至蘇軾的宋詞《水調歌頭》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粵語亦會借用古語作引伸,演化成新的意義。「牙煙」(正寫「崖广」)原意為「懸崖邊的广」(「广」即是小屋,與簡化字無關),後引伸為危險。
「走」字的本意為「奔跑」(兩腳交互向前迅速躍進),但在官話中已轉義為「步行」。粵語中,「行」就是步行,而「走」則保留了古漢語中「奔跑」的意思。又如官話用「吃(喫)/喝」,粵語用更古老的「食/飲」(粵北也有用「喫」,或寫成「吔」),用法與《論語.學而》中「君子食無求飽」一致。動詞「來」,粵語會用「蒞」(常寫作「嚟」),即「歡迎蒞臨」的「蒞臨」。
再如「打甂爐」(吃火鍋,常寫作「打邊爐」),「甂爐」為一種古炊具;日常炒菜用的半圓型炊器,古代稱為「釜」,粵語和客家話用「鑊」,官話用「鍋」,閩語用「鼎」。[8]
粵語用「謦欬」代表聊天、閒談,是古漢語的用法,在《列子》《莊子》等古書都可找到例句。(「謦欬」因常被寫作「傾偈」,也有人認為是來自僧侶說教「講佛偈」。)
保留較多古南越語底層成份[9]
古代南遷到嶺南地區的華夏族與南越族土著長期雜居,彼此間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不自覺地相互滲透。粵語本身是由古華夏語和古南越語的混合語發展而來,因此它同時具有古華夏語和古南越語的特徵。現代粵語中仍然含有南越語的底層成分,多表現在辭彙方面,在語法上也有一些遺存。現代粵語跟現代壯語在日常用語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詞有不少,這些詞明顯不是漢語來源,可能為古百越底層遺存。目前粵語中非漢語成份詞語約佔15%,比重不大但幾乎都是核心詞彙,使用頻率特別高,在日常口語裡面幾乎在每句話中都會出現。
例如,如表示「這」的意思的粵音(/nei/)常被寫成「呢」字,該詞在壯侗語、苗瑤語族等諸語中廣泛存在,語法功能完全相同。有人認為該字可考的源頭為「爾」,中古漢語唐音讀作/njiɛ̌/ ,但相比壯侗、苗瑤諸語表示「這」的nei/ni,這種觀點明顯顯得牽強。
再如,粵語表示「欺負」的「蝦」(/ha/),武鳴壯語與粵語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傣語是 /jam ho/,黎語加茂方言為 /hɛ/。除粵語之外沒用其他漢語族語言有這個詞,古文獻亦不存在;
粵語表示「癢」的「痕」(/hɐn/),連山壯語中為 /hom/,武鳴壯語中為 /hum/ 或 /hɐn/,傣語 /xum/,臨高話 /kum/;
粵語表示「擰」或「折取」的「搣」(/mit/),南壯語、榕江侗語跟粵語完全一樣都是 /mit/,布依語、北壯語、毛南語、泰語都為 /bit/,傣語為 /bip/,黎語為 /miːt/;
粵語表示「點頭」的「岌」(/ŋɐp/),北壯語為 /ŋak/,南壯語為 /wak/,傣語為 /ŋɔk/,泰語為 /ŋup/,侗語為 /ŋap/,黎語為 /ŋut/;而此字本身也表示搖動。
粵語表示「倒塌」的「冧」(/lɐm/),北壯語、毛南語跟粵語完全一樣,泰語為 /lom/;
粵語表示「跺腳」的「揼」(/tɐm/),壯語與粵語完全相同,黎語為 /tom/;
粵語表示「搖晃」的「擙」(/ŋou/),北壯語、毛南語、侗語為 /ŋau/,南壯語為 /ŋau/ 或 /ŋu/,臨高話為 /ŋɔu/;
粵語表示「思考」的「諗」(/nɐm/),南壯語與粵語相同,北壯語為 /nɐm/ 或 /ʔnum/;字義的另一個說法也來自於字本身的結構,“訁”字邊 加 “念”字組成的思考。
粵語的這類古南越底層詞舉不勝舉,在現代壯侗語裡面都可以找到系統性相同或相近的詞,而且這類詞多數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基本詞彙。
Template:CleanH
然而該類詞彙究竟是古越語遺存還是古代漢語遺存語言學界尚存爭議。
由於目前在中古漢語、上古漢語方面的構擬多由鄭張尚芳等學者進行,但各方對一定字詞的構擬並不一致(如和潘悟雲等),而且鄭張先生的觀點也與一些語言學者如李新魁、李如龍先生等的研究有出入。(所以在此點應予以保留,不應過早地武斷判定為南越語成份)
另外據一些研究方言的表示,中古壯侗語系已受當時的漢語影響(該類學者認同粵語出於南越語),至此更應保留。
Template:CleanF
吸收了相當多的外來詞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广州从清朝起已经出现外来语。而到港英時期,香港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的粵語區。這些外來詞很多是漢語北方話沒有吸收的,如「士多」(store),北方話中說「小卖部」;有的是北方話吸收了但譯法不同,如漢語北方話中的「沙拉」即是在粵語中帶有入聲的「沙律」;不少外國人名在粵語中的譯法,亦與漢語北方话存在很大差別,如第四十三任美國總統George Walker Bush在華北漢語中翻譯成「布什」,中華民國國語文譯作「布希」,香港粵語則把他翻譯成圓唇的「布殊」。這些中文名,必須用當地語言發音,才與美國英語原音接近。
相較而言,普通話翻譯容易將英語中的輕輔音加重濁化,因為普通話沒有[-p][-t][-k][-m]。而粵語則容易將輕輔音淡化,如lift(升降機)有時寫作粵語字「𨋢」(左車右立,讀作lip),讀音將 ft 淡化為一入聲尾音(s等音加重,為例外)。
從1980年代開始,不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粵語區與內地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了漢語北方話,例如「巴士」(bus)、「貼士」(tips)等等。有時,這些詞被漢語北方話吸收的時候發生失真,如粵語「搭的」(乘搭的士的簡稱)被漢語北方話當作「打的」吸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漢語北方話無法模仿粵語的[-m]韻尾,比如「搞掂」變成「搞定」。
然而,曾幾何時粵語從漢語北方官話借來一些用語。比如粵語表示憤怒之時,有個口語語匯 call-now-yeah,其實是來自漢語北方官話的「可惱也」(或「可怒也」。普通話)。這是明代清代北方戲曲文化強勢帶入粵語當中。只是到了1980年代香港的粵語電視劇及粵語流行曲風行華人圈,粵語詞匯才反向輸入其他北方漢語。
香港粵語口語中還經常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比如,「文件夾」通常用file(讀若「fai-lo」,有文具店會寫成「快勞」);男警員或男老師稱作「阿sir」(讀「sir」時變為圓唇的 /sœ4/ ,有人會寫成「阿蛇」);女警叫「Madam」(讀「咩-/dum4/ 」,);女老師叫「Miss」(讀「搣時」,有人會寫成「蜜斯」);工作加班稱為「開OT」(源自英語 Overtime)等等。雖然不少英文發音會音譯成漢字,但香港人不時會直接以英文字表達字詞,如「感覺」用feel代替,也沒有相關漢字表述該讀音。值得注意是,由於粵語沒有[-l]這個韻尾,feel往往會讀成few,失去L尾聲,fax讀成 //fɛk7 si2// 加重尾音。這種中英夾雜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廣東省粵語區中也在逐漸增多。
出現新興用語
港澳地區的人口和財富的高度流動性吸引了不少非法社團的活動,非法社團在民間曾有相當大的影響,粵語口語中亦混有不少與三合會術語有關的辭彙,如「雷氣」(義氣)、「上馬」(開香堂)、「劈友」(砍人)、「文膽」(白紙扇)、「揸扒」(握手﹐社團講數儀式一種)等。
此外,踏入了二十一世紀,一些新用語(尤指網上用語)開始在香港出現,2008年年度會考中文試題上也出現此類用語,例如「閃(逃走)」「屈機(擁有絕對非王道之霸權壓制時的用語)」、「潛水(失蹤)」、「潮(形容追得上潮流的情況)」、「喪(原本形容極其投入至喪失心智的情況,後演至為形容詞,解作極端地)」、「頹(形容因態度頹喪而換來差劣品質的情況)」、「迆[10](hea,無所事事)」、「O嘴(目瞪口呆至無言以對)」、「激(非常或極端)」、「勁(很、非常)」等,這些用語主要流行於青年人和網民之間。
擁有大量與北方漢語不同的固有辭彙
粵語在變化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出現許許多多與北方漢語不同的自身固有辭彙,沿用至今,成為粵語的另一特色。日常用語中粵語不同于北方漢語的詞彙可多達50%以上。詳見有關條目。
廣東成語、俗語、歇後語
粵語中包含不少廣東特有歇後語,如「雞食放光蟲」意同「心知肚明」,「屎坑關刀」意為「一事無成」,俗說為「文又唔得、武又唔得」,是通俗的詞語來表達傳統的成語。
簡明原則
老式廣州話(傳統粵語)與流行粵語(港式粵語)之間存在某些用詞差異。老式廣州話的「總而言之」被簡化成「總言之」、「總之」,「於是乎」簡化為「於是」。現代人說話的習慣已經有所改變,能簡則簡、能快則快。例如以前會說「我走先」,現在習慣說成「走喇」、「走先」,甚至「閃」、「撇」,儘管省去了大部分,但對方一般明白。
語法
粵語語法與現代標準漢語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詞句順序、虛詞、副詞、部分形容詞、助詞及其放置方式上,複雜而不可缺或的語氣助詞也是粵語的一個特色。儘管粵語與普通話在這些語法方面上有明顯差別,但主體語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謂-賓式語言,都屬於分析語,總體仍有60%以上相似之處。
倒裝
形容詞後置
粵語一些詞彙習慣將形容詞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詞後面,相對漢語普通話而言形成所謂的倒裝構詞結構,例如北方漢語的「公雞」在粵語中是「雞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這種把形容詞置於主詞之後的語法在壯泰語及越南語中均廣泛存在。這是粵語中殘存的古南越語語法。[來源請求] 秦岭淮河以南的汉语方言基本都有这种情况。
狀語後置
粵語通常把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副詞放在所修飾的詞之後,有時甚至放在句末,如:
位置 | 粵語 | 現代標準漢語 |
動詞之後 | 食多啲。 | 多吃一些。 |
唔該晒你。 | 非常感謝你。 | |
畀埋佢哋。 | 全部給他們。 | |
形容詞之後 | 唔好睇得滯。 | 太不好看。 |
佢又係衰得滯。 | 他也太次了。 | |
高過頭冇用嘅。 | 太高了沒用的。 | |
句末 | 畀多三蚊添吖。 | 再給三塊錢吧。 |
「反序構詞」?
其他結構的粵語詞彙不少都跟普通話的字序相反。例如「鞦韆」在粵語中是「韆鞦」、「夜宵」在粵語中是「宵夜」,「擁擠」在粵語中是「擠擁」,「要緊」在粵語中是「緊要」。有從普通話角度出發的人稱這些為「反序構詞」,但當中不少其實只是粵語所保留的古代用法,而非原有字序之顛倒。例如「緊要」,早見於《論語》:「且將論孟緊要處看,如何?」反而「要緊」一詞在古籍之中出現不多。
倒裝句式
這種倒置情況亦產生許多特殊句式,例如北方話中「怪不得」,粵語寫成「唔怪得」「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又如北方話中「我先走了」;粵語中為「我行先」。
趨向動詞
粵語趨向動詞直接接賓語,而現代標準漢語不用。
粵語 | 現代標準漢語 | 習慣差異 |
我哋諗住晏晝去街。 | 我們想下午到街上去逛。 我們想下午去逛街。 |
現代標準漢語不能用「去街」這種用法 |
佢話嚟我度。 | 他說他要到我這裡來。 | 嚟我度 vs 到我這裡來 |
並列動詞體
粵語可以用兩個並列動詞構成一個動詞體,把「緊」、「咗」、「完」、「過」、「下」加在兩個並列動詞中間。現代標準漢語必須把相應詞或對譯詞放在單一動詞的前面或者後面。如「休下息」、「學緊」,在現代標準漢語中分別為「休息一下」、「正在學習」。
「有」+動詞
粵語廣泛使用「有」+動詞的語法結構,表示強調。
粵語 | 現代標準漢語 |
我有睇。 | 我已经看過了。 |
量詞特别用法
量词在粤语中有特定的用法。
量词用作定冠詞
粵語量詞可直接加在名詞之前作句子成份,量詞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詞或數詞限定,起到類似於冠詞的語法作用,类似英语中的"the"或法语的"le"/"la",例如:
粵語 | 現代標準漢語 | 語法作用 |
本書幾好睇。 | (所討論的或眼前見到的某本)書很好看。 | 特指 |
部車正啊! | (眼前所見的某輛)車棒极了! | 特指 |
佢嗒咗抽菩提子。 | 他偷吃了(談話者雙方都知道的某串)葡萄。 | 特指 |
我把聲沙嗮。 | 我的嗓子完全沙啞了。(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 強調 |
喇起塊面 | 繃起臉(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 強調 |
扽下隻鞋 | 把鞋磕一下(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 強調 |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
粤语习惯用量词替代指属助词如“的”“之”等,但这样的量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属的。
粵語 | 现代标准汉语 | 逻辑意义 | 解释 |
我支笔 | 我的笔 | 属于我的笔。(“我”是笔的所有者) | 笔的量词是“支” |
佢部车 | 他的车 | 属于他的车。(“他”是车的所有者) | 车的量词是“部” |
你个书包。 | 你的书包 | 属于你的书包。(“你”是书包的所有者) | 书包的量词是“个” |
副詞句
在比較句法中,粵語是「你高過佢」,而普通話會說“你比他高”。粵語說「你大過佢」,現代標準漢語說「你比他大」。這是比較貼近古時的漢語語法,在閩南語也有相同的句式,如「你較水伊」(你比她美)。近年來,由於受標準漢語影響,這情況也出現改變。「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這種現代標準漢語的語法,也逐漸被粵語吸收。在一些副詞上,如「先」字,粵語亦習慣把動詞之後,例如「你先走」在粵語要說成「你行先」。
語氣助詞
粵語語氣助詞在語句意味的表達上有非常重要的語法作用,語氣助詞豐富,使用複雜,有單式、二覆疊式、三覆疊式和多覆疊式等形式:
- 單式,如「啦」、「喎」、「咩」等:「得啦。」「係咩?」「係啩。」
- 二覆疊式相當豐富,如「囉噃」、「嘅啫」、「呀嘛」、「喳嘛」、「喳喎」等:「唔係呀嘛?」「嚟啦喂!」「係囉喎!」「噉喳嘛」「噉喳喎」
- 三覆疊式也很常使用,如「嘅囉噃」、「㗎喇吓」等:「一於係噉話㗎囉噃。」
- 多覆疊式,如「㗎啦吓嘩」。
在表達語氣和情貌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時候是不可或缺的。
粵語的書寫系統
粵語使用者在正式場合裡普遍使用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現代漢語白話文書寫系統,其語法、詞彙與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或「國語」)相符,與粵語自身的語法、詞彙差別很大,存在「文」、「言」脫離現象。由於自小接受現代漢語白話文教育,人們基本上能包容這種「文」與「言」間的相互脫離現象,如同五四運動之前人們普遍習慣文言文一樣。當用粵語朗讀現代漢語白話文的時候,人們一般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朗讀者習慣上會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及用語調整字面文句,用粵語複述出來。這種「文不對言」的現象跟現代漢語白話文興起之前漢語北方話使用者或者朝鮮語、日本語使用者習慣於使用文言文所造成的「文」、「言」脫離現象相似。
不少大眾媒體為貼近民眾,會在行文中加入大量粵語固有詞彙。部分雜誌會採用粵語白話文書寫系統,如實按照粵語語法及用語書寫,不懂粵語的中文使用者不容易看懂這種粵語白話文。報紙則會採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現代漢語白話文書寫,但在對話和引言中,會使用粵語白話文書寫粵語口語對白,令文章更為生動,並避免在翻譯成漢語白話文時出現失真。
因粵語白話文書寫會用到大量粵語獨有的粵語漢字,這些字在BIG5系統(由台灣公司建立的繁文系統)或使用簡體中文(GB18030)的電腦系統中沒有收錄或收錄不全,利用電腦書寫粵語非常不便。為解決粵語的電腦文字處理問題,香港政府制定了一個香港增補字符集,收錄常用的粵字和其他大五碼擴增漢字約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補字元集中,進一步收錄了一些所謂的「粗口字」。此做法受到某些人的質疑,因為粗口被認為是社會道德禁忌。香港政府表示收錄「粗口字」目的為方便警方錄取口供時使用。這套增補字元集基本上解決了粵語白話文的電腦處理問題,大部分粵語口語文句都可以錄入電腦。
由於不是所有電腦都裝有香港增補字符集,粵語使用者在網上討論區等非正式場合,在沒辦法輸入粵字的時候,會折衷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寫成「o的」、「o既」、「o野」來代替「啲」、「嘅」、「嘢」這類粵字;有時也用更簡單的辦法,如用英文字母「D」或「d」代替發音相同的「啲」字,用英文字母組合「ge」代替發音相同的「嘅」字。內地特別是廣西地區的粵語使用者傾向於使用借音字書寫粵語,書寫比較混亂,不值得提倡。
粵語的方言
粵語內部包含若干種方言,請參閱主條目粵語方言。
影響
廣東傳統是以粵語為官方語言,粵語為廣府人的生活語言,亦是潮汕人、客家人及在廣東省內生活的少數民族的通用語。只因當時省城極為發達,從各地而來的人都學習粵語以顯得有身份。因此亦令長久以來,廣州話成為珠三角城市的主要語言,對比其他粵語方言,當地人亦以會講廣州話而頗有優越感。
在1959年開台的廣東電視台是中國首個以粵語為廣播語言的電視台,至香港電視出現之前是全國惟一的粵語電視台。而省內各大城市均有市政府支持的市級電視台,使粵語在當地流通。其他市級電視台逐漸跟隨廣東電視台,以廣州話作為廣播語言。大部分非粵語為母語的廣東人都能懂廣州話。此外,珠三角城市如廣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鐵、公交車)都設有粵語廣播。
在香港及澳門,從市民日常交流,到學校教育、工商行業,到政府辦公、立法會選舉;到科學研究、新聞傳媒、大眾娛樂,粵語都佔絕對優勢地位(除粵語之外,英語亦較為流行)。而在海外,由於移民有相當比例來自粵語地區,亦使粵語成為大多數海外華人社區的最流行語言之一。
在漢語語族裏,除北方官話外,粵語是比較成功發展為全功能語言的語種,換句話說,在中國大陸,粵語相比其他漢語方言較具地位。同時香港大眾媒體及娛樂事業的繁榮使粵語具有非常強的影響力。香港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均已取得廣東的落地廣播,使得廣東省內均可收看香港電視,港式口音在80、90年代在廣東相當流行。
粵語文學
粵語文學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傳統的嶺南戲劇,對白及唱詞包含了不少的粵語口語的成分,粵謳、童謠、山歌,及木魚書等,都有濃厚的嶺南色彩。
文體方面,清初有以粵語詞語入舊體詩形成的作品。晚清時,興起了混合文言文、漢語白話文、粵語白話文的三及第文體。在民國初期,一些廣東詩人,以粵語入詩,例如廖恩燾的《嬉笑集》、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中的粵語詩等。在七十年代,香港出現了新三及第,由白話,粵語及英語組成的新文體。而在中國大陸,由於普通話的推行,粵語地位受到影響,但仍產生一些带有点粵語风格的文學作品。如歐陽山的《三家巷》、陳殘雲的《香飄四季》等。
通行地域
粵語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海南島部分地方,香港、澳門,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區。其份佈大致如下:
廣東省境內純粹屬粵語或以粵語為主的縣市有47個,佔全省面積的1/3以上,即廣州、佛山、順德、江門、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東莞、肇慶、龍門、佛岡、增城、從化、花都、清遠、連州、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三水、高要、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封開、郁南、德慶、羅定、陽春、陽江、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平、新會、恩平、三灶、斗門、香港、澳門。此外,惠州、韶關、湛江、海豐、博羅、惠陽、惠東、仁化、樂昌、英德、寶安、電白、遂溪、雷州、徐聞、廉江等16個縣市也有部分地區講粵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行粵語的縣市有24個,即南寧、橫縣、貴港、桂平、平南、藤縣、梧州、玉林、北流、容縣、博白、陸川、防城港、欽州、合浦、浦北、靈山、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州、鐘山。
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均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桂中由于民国时期新桂系移民开发,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語為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語地區,不過近年由於中國大陸移民有所增多,粵語比例稍微下降。
粵語地位爭議
語言學家認為,若兩種話語間不能直接通話,則這兩種話語可定義為兩種不同的語言;若兩者間有或大或小的差別,但可以直接通話,則兩者可定義為同一種語言的兩種不同方言。根據這一分類標準,粵語跟北方方言是完全無法通話的,應分別歸類為兩種不同的語言。此外,粵語之發音方式與北方漢語完全不同,而與越南語相近。不過,一般認為,這種“純粹語言學”的分類標準並非語言分類的唯一方法,如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雖然可以通話,卻由於政治或其他因素而列為三種不同的語言,因此語言跟方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定。
有些學者從純粹的語言學角度研究,認為現代漢語實質上是一個包含若干種親屬語言的語族,相當于歐洲的羅曼語族。羅曼語族包括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獨立語言,這些語言都由古代的拉丁語發展而來,如同現代個漢語族各語言都由古漢語發展而來。羅曼語族內部一些語言之間的互通程度比漢語族語言(或“漢語方言”)間要大得多,例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之間互能聽懂對方大概意思,而粵語跟閩南語,或粵語跟北方漢語之間卻完全不能。這些學者認為,毫無疑問粵語是漢語族內的一種獨立語言,跟其他漢語族語言如閩南語、客家語、吳語、北方漢語之間是親屬語言關係。即使粵語中有高達70%用字有一個漢語來源,相同越南語與韓語有70%的漢詞,卻分類為外語。
有些學者出於政治、民族和文化上的考慮,認為現代漢語是單一語言且粵語是漢語方言。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普遍潛意識中支持大一統思想,恐懼“一個民族使用多種語言而不是一種語言”的論斷會導致民族和國家分裂。他們認為現代漢語不應該類比西方羅曼語族,主要理由是:各“漢語方言”使用者除了回族、畬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外,基本上都認同自己的民族身份為漢族,感情上認為統一的漢族不應該使用多種語言而應該使用單一的語言;粵語或閩南語等雖有自己的書面語言,但其使用者絕大多數與其他“漢語方言”使用者一樣都基本上都能同時兼用或通用基於北方漢語的現代標準漢語,並且都能使用漢字,這與西方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反對者認為這種理由站不住腳,很容易舉出反例,如日本人、韓國人也使用漢字;漢字可用於多種不同的語言,包括古漢語發展出來的現代漢語族各語言,甚至可用於非漢語族的日本語、朝鮮語和越南語,如同拉丁字母可以用於拉丁語發展出來的羅曼語族各語言和其他非羅曼語族語言。在現代標準漢語興起之前相當多受過一定教育的、使用不同語言的東亞人都能通用或兼用基於古漢語的文言文,現在漢語族各語言的使用者自小就接受現代標準漢語書面語教育而不是自身母語的書面語教育,能通用或兼用基於北方漢語的現代標準漢語書面語也并不為奇。一個民族使用多種語言的例子更是舉不勝舉。[2]
粵語面對的危機
目前粵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有證據顯示粵語的萎縮程度較其他方言慢。[來源請求]
- 在中國大陸,推廣普通話正使粵語的地位不斷降低,與此同時普通話等的其他地方語言正在侵蝕粵語的使用地區。廣西的粵語萎縮速度與程度已經相當嚴重,有消失的危險。而廣東也在無時無刻地備受北方輿論壓力與政治施壓:單單以廣州為例,人口比例已有一半人口只會說普通話。廣東民間不瞭解、不重視粵語的人相當多,長此以往也會出現廣西的命運。
- 香港民眾甚少關注粵語的生存問題。由何文匯倡議的粵語正音運動,並且香港政府與媒體附和應從的情況下,胡亂使用《廣韻》宋音充當標準粵音,令香港年輕人盲目跟從。以致粵語中靈活生動、鏗鏘有力的特色亦在消亡。
- 民間對粵語保護的瞭解與政府的支持都不夠,部分地方政府不支持甚至打壓,難以有效保護粵語。
參見
注釋
- ^ 各统计数据有出入,详细请参阅以人口排列的语言列表。
- ^ 2.0 2.1 參考:李敬忠《語言演變論》,廣州出版社,1994。ISBN 7-80592-204-7
- ^ 古代「粵」和「越」互為通假字,可通用,指華南地區以及華南地區的百越民族。嶺南地區為南越地,粵語之稱得名於此,而非因今天「粵」字專作廣東省簡稱之故。
- ^ Lai, H. Mark (2004). Becoming Chinese American: A History of Communities and Institutions. AltaMira Press. ISBN 0759104581. need page number(s)
- ^ 謝建猷:《<廣西粵語刍論>簡編稿》
- ^ 劉叔新:《粵語壯傣語問題:附語法語義詞彙問題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ISBN 7-100-04660-2。
- ^ 聲調一般指單字誦讀時的固定聲調,變調不計在內。
- ^ 丁邦新:〈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頁203-206。
- ^ 本節舉例查證自《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誌》叢書。
- ^ 香港出版社「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在2008年5月21日(約中午12時41-49分)於香港新城知訊台的廣播節目中,曾述說此字的正確寫法為「迆」(還有另一寫法),而它的發音分別為「hea3」、「pea5」。
- ^ 曾子凡《廣州話-普通話口語對譯手冊》,ISBN 9620401999,第3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