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至內容

長沙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作為地名,長沙最早記錄在西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作為城市,長沙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約2400年。長沙從誕生到現在一直未改變城址,是中國歷史上保持城址不變最長時間的城市之一。

距今約15—20萬年以前,長沙有人類的活動,經過15—20萬年的發展[來源請求],長沙進入新石器時代;約前5000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前30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前25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製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並產生原始紡織玉器加工技術。

傳說時代

[編輯]

傳說炎帝黃帝都曾來過長沙。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宋朝羅泌的《路史》記載: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胙即賞賜之意),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

炎帝最終也葬在長沙茶鄉之尾。

長沙,屬炎帝的分支縉雲氏三苗之地[來源請求];到時代,三苗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又叫「荊蠻」),史稱「揚越之地」,作為古越人(古長沙越人為揚越的的一支)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裏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逸周書·王會》記載,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

古越文化與中原文化

[編輯]
四羊方尊

時期中原文化的傳入,長沙進入青銅器時代。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到西周後期出現了銅製大(一種重要的鬆土工具)、銅插(即耙,用於鬆土和起土的農具);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300多件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是南方出土青銅器最多最精美的。1938年寧鄉縣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縣長沙縣出土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為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1983年在寧鄉出土一件重達220.75公斤的銅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商代最大銅鐃。長沙也為中國出土戰國銅鏡最多的地區,共出土楚國銅鏡470面;為出土戰國琉璃器具最多的地區,共200多件。

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

[編輯]
御龍圖,長沙楚墓帛畫

東周以後,進入春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戰國初期,越國,楚、越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睡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

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江漢地區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鐵器時代,長沙也由此進入了封建社會

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秦國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帥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餘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湖南)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800多年。

秦漢時期

[編輯]

秦代長沙郡之郡治

[編輯]

秦國滅掉楚國,在原楚江南之地設立「長沙郡」。隨着秦王朝的誕生,長沙郡為秦代36郡之一,湘縣,即長沙的在秦朝的稱呼。從秦代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秦代長沙郡涵蓋今湖南大部分、湖北省以南、江西省西北和廣東省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市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

漢朝長沙國王都

[編輯]

秦朝滅亡,漢朝建立。劉邦稱帝之後,公元前202年封西漢開國功臣吳芮長沙王,以原秦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為國都,長沙國是湖南省歷史上第一個諸侯封國,長沙王為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王位世襲;自西漢朝廷在前144年改變諸侯王國體制之後,長沙王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藩王。長沙國從前202年始封至7年廢除,存在200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 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縣改名「撫睦縣」。公元26年(建武二年),東漢皇帝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公元37年,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編輯]

湘州改制為湖南和長沙行政建制史上的標誌。由於長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長沙作為地方行政中心,其地位與作用更加鞏固。三國的長沙郡,行政範圍基本局限於湘江以東地帶,隋朝的長沙郡跨越湘江至整個湘中地區,從而基本上奠定了從此直到清朝長沙建置的規模。隋朝的統一,湖南重歸統一的中原中央政權管轄之下,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往來與聯繫不斷加強,獲得了一個廣闊和相對安定的空間。

東吳荊州長沙郡

[編輯]

三國時期,從219年孫權奪取長沙,直至279年西晉,長沙屬於孫吳之地。孫權稱帝後湖南政區發生變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屬當時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長沙郡、臨賀郡、天門郡、衡陽郡、湘東郡、昭陵郡共計10郡,隸屬荊州

257年,長沙東部為衡東郡(治所翻縣,今衡陽市),西部為衡陽郡(治所湘鄉縣),益陽縣南部之地析出新陽縣(今寧鄉縣),治所在溈水河上游(今寧鄉縣橫市鎮一帶),屬于衡陽郡。

265年,長沙郡的安成縣(今屬江西省)和豫章郡廬陵郡幾縣設立安成郡,長沙轄地進一步縮小,共轄臨湘縣、測陽縣、恢縣、醒陵縣、羅縣、 吳昌縣(漢昌改)、建寧縣、下集縣、蒲沂縣等共計9縣,包括今長沙市岳陽市株洲市 3市地以及今屬湖北省通城縣崇陽縣赤壁市3縣(市)地。

三國時期的長沙郡,上有荊州),下有、里,為孫吳時代的行政體制。除行政長官外,長沙郡屬諸曹的設置(官名)已經頗為全備,有掌「選署功勞」的功曹、管賦稅的田戶曹、管造船的船曹;有負責由貯租米、布帛的倉吏,收貯租錢的庫吏。縣以下的鄉也設有屬吏,簡胺中就出現了「東鄉勸農摻」、「南鄉勸農撮」的名稱。此外,還有「司馬」、「關丞」、「倉田曹」、「錄事」等。(資料來源:依據「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簡牘整理)。

西晉·南朝之湘州治所臨湘

[編輯]

西晉統一中國後,沿襲漢代分封制。280年(太康十年),晉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馬乂為長沙王,以郡為國。西晉初期,長沙郡仍隸屬荊州,以臨湘為治所, 西晉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仍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 長沙郡下轄臨湘、瀏陽、巴陵(280年分羅縣置,今岳陽市地)、羅縣、吳昌縣、醴陵縣、建寧縣、攸縣、下雋縣、蒲沂縣等10縣。280年,新陽縣改名新康縣,縣治遷到今寧鄉縣治以西10里的冷水鋪及萬壽山一帶。299年,晉惠帝分巴陵縣、下雋縣、蒲沂縣等縣設立建昌郡,長沙郡轄地又一度減少。

湘州的建立:西晉後期,由於北方勢力侵擾,西晉統治重心南移,荊湘地區更為重要。307年(永嘉元年),晉懷帝司馬熾從荊州分出長沙、建昌郡、湘東郡、衡陽郡、邵陵郡、營陽郡、桂陽郡、零陵郡等8郡另立湘州,以臨湘(今長沙)為治所。湘州的設立,成為古代湖南政治軍事史上一件大事。

隋唐時期

[編輯]

隋朝改制後之潭州

[編輯]

577年,北周北齊,重新統一了北方。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廢周稱帝,建立隋朝。589年(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正月),隋軍渡過長江,攻克建康陳朝滅亡。從此自西晉滅亡以來長達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結束。

  • 隋統一中國,對南朝的政治體制實行改革。地方行政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廢除郡一級。隋文帝時,以長沙有昭潭,改湘州潭州,設立潭州總管府。
  • 長沙郡廢除,所轄的臨湘縣改為長沙縣,並廢瀏陽縣、醴陵縣2縣併入;
  • 建寧縣亦被廢除,併入衡州(原湘東郡)的湘潭縣

隋煬帝時,進一步改制,廢諸州總管府,裁併州縣,改州為郡。潭州又改為長沙郡,轄長沙縣、衡山縣、益陽縣、邵陽縣4縣,以長沙縣為郡治。

盛唐之潭州

[編輯]

李靖平定隋末割據勢力之一的蕭銑,621年長沙歸於唐朝。唐王朝地方行政仍沿襲隋朝州(郡)、縣兩級制。636年(貞觀十年),唐全國為10道,潭州江南道。733年(開元二十一年),唐增為15道,潭州屬江南西道

  • 唐朝初期,行政區劃調整,將邵陽縣劃出,另立南梁(州),從長沙、益陽、衡山3縣分別劃置醴陵、新康(624年又歸入益陽)、湘鄉3縣,南梁共轄6縣。
  • 潭州的縣級區劃也進行了調整
    • 708年(唐中宗景龍二年),分長沙縣復置瀏陽縣,並將縣治從居仁鎮(令官渡鎮)遷至今瀏陽城區地帶。
    • 749年(唐玄宗天寶八年),衡山縣改名湘潭縣。潭州仍轄6縣,即長沙縣、瀏陽縣、醴陵縣、益陽縣、湘鄉縣、湘潭縣,直至唐末。

621年湖湘初定,唐王朝在長沙設立潭州總管府,624年總管府改為都督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州(今邵陽)、南營州(今道州)、南雲州(今攸縣)8州軍事(624年為7州,南雲州不在內)。潭州都督府是唐代前期湖南地區的最高軍事機關,行政長官為都督,但往往兼任潭州刺史,實行軍政合一體制。長沙唐中央政府湖南軍事機構所在地,唐前期軍事上實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全國各衝要之地設置軍府,又稱折衝府,直屬中央。唐玄宗時改革軍事,潭州設有橋口(今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和祿口(今株洲縣治)、花石(湘潭縣境內)守防。

唐代以前的長沙社會發展整體落後於中原地區,經過三國、兩晉和南朝長達400年的開發,到唐前期,由於社會安定和歷任州(郡)縣官的治理,趕上了中原地區的發展,此時的長沙可以被稱為人丁昌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771年(大曆六年)上任潭州刺史的張謂曾撰寫了一篇《長沙土風碑銘》,唐代宗大曆年間,詩人杜甫游長沙,曾寫下了不少詩章,其《清明》一詩中有:「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齒膝」,也正是盛世時期長沙一日的寫照。

湖南道治所

[編輯]

唐王朝唐玄宗時繁榮達頂峰,之後開始衰落,至「安史之亂」進入了它的中期,唐中期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衡州設置湖南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簡稱湖南觀察使,轄衡州、潭州、邵州、永州、道州5州;768年(大曆三年),轄區也有所擴大,增加了郴州、連州2州,長沙成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長沙等地從原江南西道分離出來,單獨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即湖南道,「湖南」一詞開始作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在歷史上出現。

湖南觀察使設立及遷治長沙,為朝廷穩定湖南局勢採取重要措施,然而卻引起了湖湘武將們的不滿。安史之亂後,地方兵將大多驕橫跋屋,不服駕馭,「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當時駐防長沙等地的正是這樣一批驕兵悍將。至安史之亂之後,江南一帶分裂割據漸漲,湖南一帶鬥爭表現為湖南觀察使與悍將驕兵的激烈衝突,而長沙正處於這一衝突的中心地帶。770年(大曆五年),湖南道遷治長沙僅僅2年之久,湖南兵馬使臧即帶領一班驕兵起而造亂,肆虐長沙,殺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崔灌,演出了一場「兵變」惡劇。發生於770—780年的長沙減價兵變和邵州王國良事件,即表明分裂割據勢力已經在湖南興起。

五代十國之楚國王都

[編輯]

馬殷立國與經濟繁榮

[編輯]

五代十國時期,此時的湖湘地區出現了一個由馬殷建立的馬楚國,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長沙即為其都城,至此長沙進入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馬殷之楚國時代。馬楚政權時期,馬殷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使人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經濟上,採取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茶業、提倡紡織、通商中原等措施,長沙以及湖南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期間楚國與北方各個政權的貿易以茶葉為主,湖南的茶葉從此全國聞名。

軍閥割據

[編輯]

951年,南唐大將邊鎬滅楚,湖南重新回到軍閥割據,南唐即以邊鎬為武安軍節度使,駐節潭州;952年10月,劉言乘潭州民情怨憤之機,派王逵周行逢家兵攻打潭州;南唐在長沙的統治僅一年,即煙消雲散。

  • 劉言佔據湖南後,湖南的政治、軍事重心一度從長沙移至今天的常德市;953年劉言被周行逢與王逵合謀囚殺。
  • 周行逢為武清軍節度使,權知潭州軍府事,駐長沙;周行逢主政湖南之後力「矯前人之弊」,以嚴刑峻法處置悍將,整肅貪官,從此,沅湘間的戰亂一度停息下來;962年10月(建隆三年九月),周行逢去世。962年l1月,張文表獲知周去世消息起兵叛亂,隨即以去朗州弔喪為名率兵直赴潭州,鎮守潭州的廖簡被殺於酒宴席上,佔領了潭州。963年宋朝佔領長沙。

宋代湖南路之治所

[編輯]

963年宋軍佔領潭州,宋太祖規定潭、朗兩州「直隸京師,長吏得自行奏事。」原武安軍、武平軍的建置廢除,朗州作為湖南軍事政治中心,「在潭州之上」的地位也隨之消失了。宋朝統一中國之後,為防止藩鎮割據,規定州、郡長官必須由文臣擔任,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改以前「太守、刺史和縣令、縣長」的稱謂為「知×州(縣)事」,簡稱知州(縣)。

997年(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全國為15路。原湖南道改為荊湖南路,潭州為治所。真宗(998年——1022年)時,荊湖南路的轉運使司、提點刑獄使司和安撫使司相繼設立,三大衙門都設於潭州城內,其安撫使並由潭州知州兼任,長沙又成為湖南9州、軍、監的政治軍事中心。

宋代潭州區劃的調整

[編輯]

宋代為長沙歷史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時期。在這300多年中,長沙作為湖南政治軍事中心的地位更為鞏固,長沙行政區劃的格局基本定形,後來長沙地區在三代長達600多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宋朝初期和中期,潭州行政區劃也經歷多次調整。

  1. 965年(乾德三年),廢除楚國政權末期設立的龍喜縣將長沙縣東的常豐場升為縣(973年又併入長沙縣);原屬岳州的湘陰縣劃屬潭州。
  2. 977年(太平興國二年),分長沙6鄉置寧鄉縣,以原唐代新康縣玉潭鎮(即今寧鄉縣城)為治所。
  3. 993年(淳化四年),原屬衡州的衡山縣劃予潭州。
  4. 1073年(熙寧六年),大臣章惇巡察湖南開梅山,分湘鄉、邵陽、益陽、寧鄉4縣地設安化縣。
  5. 1098年(元符元年),分長沙縣5鄉、湘潭縣2鄉置善化縣,縣治即附於潭州城南郭。至宋末,潭州共轄長沙、善化、寧鄉、瀏陽、湘陰、益陽、湘潭、澧陵、湘鄉、安化、佼、衡山等12縣,是荊湖南路各州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一州。

宋代今長沙轄域之重大事件

[編輯]

兩宋之交時長沙一度為天下注目之處。1126年8月,北宋奸臣「六賊」之首蔡京流放廣東,行至潭州而死。次年,南宋朝廷懲處叛國之臣,金國扶植的楚皇帝張邦昌被貶至潭州「安置」,後於11月下詔賜死。

朱熹畫像

宋代政局相對穩定,由於統治者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賢臣清吏的治理,長沙經濟的發展趕上和超過了中原地區。文化上,長沙嶽麓書院的創立,胡安國胡宏父子和朱熹張拭在長沙講學興教,長沙成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長沙城的規模擴大,其城垣直至清末也沒有超過,城內已打破坊市界限,商業繁榮,人口稠密,已蔚然而為「湖湘一大都會」。

  1. 南宋初,湖南民族、軍閥矛盾尖銳,動亂不已。建炎四年正月,兵攻陷長沙,屠城而去;先後有馬友杜彥孔彥舟等幾股潰兵、土匪武裝湧入長沙,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2. 1130年,洞庭湖流域爆發了著名的鍾相楊么起義,湖南人紛紛響應,潭州的寧鄉、益陽、湘陰、安化等縣也成為義軍佔領區。短短2年,長沙城垣殘破,十室九空,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向子甄乃率所屬移駐攸縣
  3. 1131年2月(紹興元年正月),南宋王朝曾改荊湖南、北路為荊湖東、西路,分別以鄂州、鼎州(今常德市)為治所,潭州屬東路。1131年,又恢復舊制,仍以潭州為南路治所。南宋初,潭州為沿江6大帥府之一,有宰相李綱張浚,大將韓世忠王理岳飛等先後來到長沙。
  4. 1132年,李綱任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次年10月,宋朝廷以禁軍疲沓不堪戰事,劃分諸統兵大將轄區,潭州先為王理轄區,後因其作戰無能,又代之以名將岳飛,長沙又成了聲震中外的岳家軍的駐防地。在鎮壓楊么起義的戰爭中,李綱張浚、岳飛先後以統帥身份坐鎮長沙,指揮潭、鼎、岳、辰、澧等州和湖北的各路軍隊,先後招降黃佐周倫楊欽等義軍將領,瓦解義軍20餘萬人,避免了一場血腥屠殺。
  5. 南宋中後期,長沙時局相對穩定,有重臣名將劉鎬張孝祥辛棄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職長沙,支撐南宋王朝湖南大局。辛棄疾創飛虎軍,張孝祥、真德秀為政廉潔,文天祥治獄清平,都為長沙留下了一段佳話。而向士壁張唐張浚之曾孫)、李芾潭州抗擊軍,悲壯激烈,為宋代長沙添上了英雄的色彩。

元朝之潭州路

[編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4年)立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又稱潭州行省;改潭州為潭州路,為湖廣省治所。十八年(1281年),遷湖廣省治所到鄂州,不再稱潭州行省;同時潭州路改為湖南道宣慰司的治所。文宗天曆二年,以潛邸所幸,改天臨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4年),朱元璋改天臨路為潭州府

明朝之潭州府

[編輯]

洪武五年(1372年),潭州府改為長沙府,隸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長沙是明朝的藩王封地,先後有四位藩王受封,即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潭王朱梓、谷王朱、仁宗朱高熾子襄憲王朱瞻、英宗朱祁鎮子吉簡王朱見浚。潭王朱梓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1385年就藩長沙。吉王共傳了7代,所以明朝長沙總共有10個王。封藩歷史有195年。

明朝時長沙府提出「聚四方之財,供一方之利」的戰略,耗巨資開河通商。在明朝後期長沙成為四大茶市之一。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曾在長沙嶽麓書院就讀。他的思想對清朝長沙府一帶的影響非常深遠。

清朝湖南省治

[編輯]

參見湘軍

天心閣,當時太平天國軍攻打長沙的地方

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省為湖廣左、右布政史司,其中右司即為現在的湖南省,長沙為湖廣右布政使駐地、長沙府府治、長沙縣善化縣縣治。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

湘潭在明朝後期形成的商貿繁榮逐漸轉移到長沙。清朝中期時長沙成為四大米市之一,貿易繁榮。

湘軍的建立是湖南歷史與長沙歷史的重大事件。出生於長沙府湘鄉縣的曾國藩成立了湘軍並帶領一批著名將領,如左宗棠曾國荃李鴻章等人,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經過十多年的戰鬥,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湘軍主要人物都成為了清朝重臣。湘軍人物對清朝末年歷史影響很大,主要貢獻為主導了洋務運動左宗棠收復新疆。長沙乃至湖南從此名人輩出,在戊戌變法、反清運動、中華民國的歷史事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中,湖南人一直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民國湖南省會

[編輯]

1913年撤消長沙府。1933年設立長沙市,為湖南省會。

1938年發生著名的文夕大火,長沙城大部分被燒毀殆盡。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接連發生四次長沙會戰。長沙成為當時的抗戰主戰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經歷三年國共內戰,長沙地面文物已經幾乎毀滅,工商業幾乎消失。

1949年8月5日,程潛陳明仁投共,長沙移交政權,國民黨在湖南的統治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1949年後,長沙一直為湖南省省會。由於毛澤東年輕時在長沙讀書的經歷,使得長沙在「文革」期間成為「革命聖地」,前往清水塘湖南省一師範愛晚亭橘子洲頭等毛澤東當年活動地點的人數眾多。毛澤東也在建國後多次來到長沙,住於蓉園長沙湘江大橋於1972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結束了長沙河東河西無橋相連的歷史。

1978年以後,和大陸其他地方一同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由於位於非沿海地區而缺少優惠的政策支持,長沙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1990年代中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位於長沙的各大傳媒、餐飲和服務開始具有特色,湖南電視台金鷹節體壇周報等傳媒娛樂業名氣漸漲。

參見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湖南志》
  • 《長沙市志》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