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转到内容

乌溪沙青年新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溪沙青年新村
Wu Kai Sha Youth Village
概要
类型summer camp facility[*]
行政区沙田区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区马鞍山乌溪沙鞍骏街2号
前身乌溪沙儿童新村
建成日期1955年
管理者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营业信息
服务类型宿营、日营
营位数1092
位置图
地图

乌溪沙青年新村(英语:Wu Kai Sha Youth Village)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马鞍山乌溪沙鞍骏街2号,由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管辖,为全港宿营宿位最多及占地面积最大的营地,面积11公顷,可容纳1092名(宿营)及600名(日营)营友入住,设备齐全。

历史

[编辑]
纪念石牌
营地
草地足球场
课室外的草地
1973年建成的狮子亭
大礼堂

总部设于北美洲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基督教儿童福利会(Christian Children's Fund)海外区主任微劳士牧师(Rev. 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伉俪于1951年秋季来到香港。1950年初,中国政权易手,成千上万的难民涌进香港,其中有300名儿童是来自中国广州由微牧师成立的中国儿童基金会(China's Children Fund, 简称CCF)的孤儿院,为了收养当时的孤儿及提供儿童福利,便向香港政府购入乌溪沙一幅土地作为孤儿院。他的行为感动了其他有份参加竞投的地产商,到了开投之日,竟然没有一个地产商出席,使他得以每平方呎一毛钱的价钱,总数12万港元购得该幅可供兴建60多间平房的土地,微牧师用了5年时间,亲自驾驶铲泥车,建筑院校。1955年,孤儿院落成,并定名为“乌溪沙儿童新村”(Children's Garden)。印度甘地夫人也远道前来拜访这个儿童之家。儿童新村收容了逾孤儿,内有自成系统的道路网、自给自足的水塘医院、中小学校、教职员宿舍、可容千多人的礼堂、标准大型足球场等康乐体育设施、实验农场金工木工实习工场等,并有66间屋舍(cottage),称之为“”,每家住13名儿童,由一名褓姆充当“妈妈”之职。这个创新的意念,是要使孤儿院更像一个家,让儿童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至1971年儿童院护服务结束后,透过一连串的联络手续,儿童新村的土地移交予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Chinese Y M C A of Hong Kong),发展成营地,虽然当时在法律上是一项买卖手续,但账面价值只是港币一元,并改名为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乌溪沙青年新村。

昔日因为未发展道路,来往营地需要于马料水乘搭街渡前往。1980年代,香港政府发展马鞍山新市镇,其后青年会与新鸿基地产合作,将部分乌溪沙青年新村用地改为兴建私人屋苑“雅典居”,而新地则代为重建部分青年新村营舍[1]

营内设备

[编辑]

大礼堂、8间小礼堂、8间多用途活动室、礼拜堂、食堂露天茶座烧烤场、综合视听室、卡拉OK室、电子游戏机室、游泳池、嬉水游泳池、攀石墙、射箭场、绳网阵、草地足球场、全天候6线跑道、雪屐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乒乓球室。

宿营服务

[编辑]

乌溪沙青年新村现有16人团体营舍23间(内设四间睡房,每房设两张双层床)、6人团体营房36间(内设三张双层床)、6人家庭营房34间(内设两间睡房,分别设两张双层床及两张单人床)、4人家庭营房10间(内设一间睡房,设有两张单人床及一张双层床)及8人家庭营舍10间(内设四间睡房,每房设两张单人床),共提供1160个宿位。每间营舍均设有空调睡房及热水浴室,而家庭营房更设有电视、雪柜、开放式厨房及简单厨具供营友使用。

  • 团体营:供注册之社团、学校、教会、工厂、及店号申请使用。
  • 家庭营:供家庭申请使用,参加成员必须属父母子女。
  • 日营:供注册团体申请,入营人数不得少于1人。
6人团体营房
16人团体营舍
8人家庭营舍
营舍

香港体育学院

[编辑]
因应香港体育学院原址改建,学院设施在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暂时迁往青年新村

香港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马术项目沙田马场因此需要扩建,香港唯一训练运动员的香港体育学院亦于2007年初至2008年底暂时迁移。运动员无奈的被迫迁至偏远的乌溪沙青年新村作为临时基地。因宿位大减,这亦对租用营地的人士(主要是教会团体举行活动、退修/训练营及大学的迎新营)造成影响。

体育学院位于火炭的原校址已于2010年5月完成重建工程,迁回火炭后体院借用青年新村的场地亦已全数归还。

开放时间

[编辑]

宿营团体入营时间为下午4时后,离营时间为离营日1时30分前。如需提早入营或延迟离营必需缴交当日之日营费用。日营团体入营时间为早上9时后,离营时间为下午5时前。

交通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年報. 1992: 3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