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至內容

井字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井字旗
細節
使用者 中華民國
中國致公黨
啟用1906年
使用中華民國元帥旗
(1912年 - 1928年)[1][2]
中國致公黨黨旗
(1925年10月 - 1950年4月)[3][4]

井字旗廖仲愷於1906年由提出的中華民國國旗草案[3][4][5]:8-9,而且還曾作為中華民國元帥旗[1][2]中國致公黨黨旗[3][4]

井字旗,乃取「井田」之意。井田制原為中國古代殷商田制。因其土地區劃形同「井」字,故名。1911年惠州起義時,陳炯明惠州舉兵時曾採用井字旗,會師廣州後,未再使用。「嗣會師廣州,始棄置不用」。[1][2][3][4]

中華民國國旗草案

[編輯]

光緒三十二年冬(1906年),中國同盟會討論國旗形式的各種草案。廖仲愷設計井字旗[6],以表示平均地權之意,但被孫否定。結果其意見未被採納。[3][4][5]:8-9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日本東京成立。1906年冬,同盟會本部召集幹事會編纂《革命方略》,革命黨人討論國旗樣式提出各種方案。孫中山主張沿用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黃興認為與日本旭日旗近似,故提出反對。孫中山又提議增加紅色,改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寓意是青天代表自由,白日代表平等,紅地代表博愛,但未獲得廣泛支持。有人提議國旗為五色旗,旗面紅、黃、藍、白、黑五色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有人提議用鐵血十八星旗,代表漢地十八省;有人提議用金瓜鉞斧旗,以發揚漢族精神;有人提議用井字旗,意思為「耕者有其田」。最後因意見分歧,擱置成為懸案。[3][4]

中華民國元帥旗

[編輯]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元帥旗設計採用了井字旗,方藍井白滿地紅旗為元帥旗,方白井藍滿地紅旗為副元帥旗。[1][2]

中國致公黨黨旗

[編輯]

早期的中國致公黨黨旗源於井字旗的設計,在井字旗的基礎上做了略微修改[3][4]

《工商日報》在描述陳炯明治喪處的靈堂布置時有一段這樣的介紹:「靈頭豎着『紅黃藍白黑』的舊式國旗,因為陳氏生平是擁護五色旗的。在五色旗的兩旁,伴以致公黨的黨旗,這張旗向來在社會是鮮見的,……這旗是『紅黃藍』三色的,旗尾的上端,有藍線畫成而黃色底的正方形,正方形內標着一個『井』字。據他們(指治喪處同仁)的解釋,這是『耕者有其田』之意,正方形外,完全是紅色的。」據陳炯明的親信陳演生說,該旗在惠州起義時用過,後來中國致公黨推舉陳炯明為領袖時決定採用該旗為黨旗。[3][4]

棄用

[編輯]

1950年4月,中國致公黨在廣州舉行第四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政治報告,修改黨章,宣布以人民政協的《共同綱領》為黨的綱領[7]。至此,井字旗正式遭到廢棄,不再使用。[3][4]

帶有致公黨黨旗的歷史照片

[編輯]
中國致公黨香港支部初屆職員會議職員集體照

1932年中國致公黨香港支部初屆職員會議職員的集體照,在合影人員上端並排懸掛着兩面旗幟,旗幟下垂,右面一幅是五色旗,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確定的國旗,左面一幅是井字旗,井字圖像總體上清晰可辨。這就是文字記載中的致公黨黨旗,它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4]

實物在日本福岡被發現

[編輯]
日本福岡的末永賢次所收藏的「井字旗」

作為致公黨黨旗的「井字旗」原物,早已不知去向。可以作為參照物的井字旗實物為居住在日本福岡的末永賢次所收藏。[3][4]

末永賢次的父親末永節是日本玄洋社浪人,後經宮崎寅藏介紹與孫中山相識。於是末永節便支持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關於末永節是否參加過辛亥革命惠州起義不得而知,但據末永賢次說,他確定該面「井字旗」是一位老同盟會會員贈送給他父親而流傳保存下來。據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陳德仁介紹,此旗長147厘米,寬50厘米,紅色底,右上角有一藍色小塊,上面有白色「井」字。[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國民政府檔案(1)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歌史料(絕版). 國史館. 2002-10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1). 
  2. ^ 2.0 2.1 2.2 2.3 國民政府檔案(1):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歌史料. 國史館審編處. 2002-10.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致公党旗——井字旗. 中國致公黨武漢市委員會. 2015-05-26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井字旗—历史上致公党的党旗(1925年10月—1950年4月). 《洪門·華僑·致公》.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9). 
  5. ^ 5.0 5.1 王曉華、張慶軍. 《1901~1949中華民國之謎》(修訂版). 台北市: 靈活文化. 2016. 
  6. ^ 楊立強; 劉其奎. 简明中华民国史辞典.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11: 48. ISBN 7-215-00551-8. 
  7. ^ 中国致公党章程.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9).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