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夫
外觀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Stat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rk "Ancient Merv"(英文) Parc national historique et culturel de l’« Ancienne Merv »(法文) |
位置 | 土庫曼(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 |
參考編碼 | 886 |
登錄年份 | 1999年(第23屆會議) |
座標 | 37°39′46″N 62°11′33″E / 37.66278°N 62.19250°E |
梅爾夫( 英語:Merv;土庫曼語:Merw,Мерв、مرو;波斯語:مرو,Marv;古波斯語:𐎶𐎠𐎼𐎦𐎿,羅馬化:Marguš),古稱木鹿[1]、末祿[2]、馬蘭[3]、馬魯、麻里兀[4],在希臘化時期,也叫做馬爾吉亞納的亞歷山大城(英語:Alexandria in Margiana)、馬爾吉亞納的安條克(英語:Antiochia in Margiana),是位於中亞土庫曼斯坦馬雷州的一個古代綠洲城市(今土庫曼斯坦巴伊拉姆阿里附近)。梅爾夫古城在撒馬兒罕和巴格達之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莫夫從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8世紀都有人定居。本屬於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不過歷史上它反覆易手。在塞琉古帝國統治下,它是馬爾吉亞納總督的行政中心。 隨後由希臘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薩法維波斯人統治。在12和13世紀,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多達50萬人。1220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調兵七萬攻打麻里兀,1221年城破;除去四百個工匠之外,其餘的超過一百萬人口被屠殺殆盡,城牆被拆毀。從此莫夫永遠失去了世界級大城市的地位,結束了繁榮的歷史。
1999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編輯]- 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此地和巴爾赫為巴克特里亞·馬爾吉亞納文明體(青銅時代)的中心,其語言似是原始印度-伊朗語的一種語支。祆教稱此地為Môuru,並認為阿胡拉·馬茲達創造Môuru作為十六個神聖之地之一[5]。
- 在希臘化時期,特別是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統治後,此處成為許多佛教寺院的聚集地和學習中心,這樣的風氣一直持續到這裡的居民改宗伊斯蘭前為止。
- 在薩珊王朝統治這裡後,此處成為錢幣鑄造的重鎮,並且也是許多不同宗教包括祆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東方教會)在內的聚集場所。
- 漢朝時,中國稱此城為木鹿,有小安息之稱[6]。《梁書》稱末國,西與波斯接[7]。
- 從七世紀開始,這裡被納入倭瑪亞王朝,並成為培育穆斯林學者從事伊斯蘭教法學、聖訓學、歷史學、文學等學術活動的大城市。
在塞爾柱帝國統治下,於1145年—1153年間,木鹿的人口達到2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城市之一。
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British Museum Research Proj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zlitt's Classical Gazetteer
- Ancient Merv Project UC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erv Digital Media Archive (creative commons-licensed photos, laser scans, panorama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Sultan Kala (Gala), with data from a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CyArk research partn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