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跳至內容

斯德哥爾摩老城

座標59°19′30″N 18°04′15″E / 59.32500°N 18.07083°E / 59.32500; 18.070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德哥爾摩老城
老城
綽號:橋間小鎮
坐標:59°19′30″N 18°04′15″E / 59.325°N 18.070833333333°E / 59.325; 18.070833333333
國家 瑞典
城市斯德哥爾摩

老城Gamla stan),1980年前官方名稱為「橋間之城」(Staden mellan broarna瑞典語Staden mellan broarna),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個古老城鎮。老城主要包括城島(Stadsholmen);官方區劃雖然把騎士島(Riddarholmen)、聖靈島(Helgeandsholmen)和水流城堡(Strömsborg)都劃入老城區,但一般人所指的老城都不包括這三個地區。

概覽

[編輯]
1910年的老城地圖

老城的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城內有中世紀小巷、圓石街道和古式建築,深受北日耳曼式風格影響。

大廣場是老城中央的一個廣場,被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大樓和其他舊商人的房屋包圍。1520年11月,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就在這廣場屠殺了反對他的瑞典貴族,史稱斯德哥爾摩慘案。這場屠殺激發起民眾起義,最終選舉出古斯塔夫·瓦薩為瑞典國王,帶領瑞典脫離卡爾馬聯合

位於老城的斯德哥爾摩王宮

城內除了有斯德哥爾摩大教堂諾貝爾博物館騎士教堂外,還是王宮所處之地。在三王冠宮於火中焚燬後,王宮就從18世紀建立於此。騎士院位處老城的西北。

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上有一間名為金色和平餐廳,自1722年開始經營,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它是未改變過室內設計的最古老餐館。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內有Bernt Notke所雕的聖喬治與龍雕塑,而騎士教堂則是瑞典國王舉行葬禮的地方。王宮以南有一個庭園球房補丁(Bollhustäppan),內有瑞典最小的一個雕塑──小男孩鐵像。

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老城一直被視為貧民窟,很多歷史建築都日久失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5條小巷的房屋被清拆,以擴建國會大樓。然而,1980年代起,老城因其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而吸引大量遊客,其建築物的價值才獲肯定。

儘管對城內370件古物的考古研究仍未清楚公佈,但志願人士作出的考核則發現,之前被定為17至18世紀的建築物,實際上應該還要古老300年。[1]地鐵於當地設有車站,站名為Gamla Stan

歷史

[編輯]

城名由來

[編輯]

直至19世紀中,老城都只被稱為「själva stan」(「那城自己」),因其周邊地區都只是鄉郊地方。自19世紀中,地圖和文獻開始稱呼該城鎮為「橋間之城」或「橋中之城」(staden inom broarna),此名稱成為官方地名,直至1980年。自1934年起,「橋間之城」還包括小島聖靈島(Helgeandsholmen)和水流城堡(Strömsborg)的區域。「老城」的名稱大概出現於20世紀初,然後廣為流傳。雖然這城鎮的官方名稱已於1980年改為現名,但現代斯德哥爾摩還會間中被稱為「橋間之城」。[2]

史前史

[編輯]

神話中,斯德哥爾摩起源於一個名為Agnefit之地。其中的-fit即「濕潤的草地」,有人估計它是指今日城島(Stadsholmen)西岸,聲稱這地是當時唯一可能有濕草之地。而「Agne」則是由遠古(有歷史學家說是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神話中佔領芬蘭後曾於當地紮營的國王。

Agne本欲娶芬蘭部落首領的女兒Skjalf,但Skjalf在慶典上灌醉了他,並以其金項鏈弔死了他後逃脫。

這些故事仍未被證實。年輪年代學家檢驗了Norrström海床上和在1978年至80年間發現,沉在聖靈島的木頭,得出結論說那些樹木於970年和1020年間被砍下,其中大部分是在1010年,而那些木頭很可能成為「Stock-holm」「木材小島」名字的由來。[3]

中世紀

[編輯]

這個起初被城牆包圍的城市只包圍兩條長街──西長街(Västerlånggatan)和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之間的區域,由當時的岸邊伸延到東、西城牆。東城牆於兩座防衛塔中穿過:北塔成為後來的三王冠宮,於1697年的火中焚燬;南塔於今已無遺跡,於1336年由國王馬格努斯四世賜予道明會修士,故有指其位於鐵廣場(Järntorget)以北、牧師街(Prästgatan)以南的修道院。當時市郊的陡峭懸崖,至今仍可見於長街和其平行的街道的高度的差別──西長街和牧師街相差約5米,東長街和球房巷(Bollhusgränd)-Bagge街(Baggensgatan)相差約10米。 [4][3]

中世紀時的市中心大概只是一個露天市集,位於市鎮廳和村內唯一一座教堂的南方。市集起初比現時的較小,但於是15世紀初的一場火警後擴建,並逐漸被永久建築物包圍,從而發展成今日的大廣場。儘管斯德哥爾摩於歷史上快速擴張,但是其擴張過程仍存在爭議。這些爭議包括它是否依照南方的樣式(如呂貝克)和是否由比耶亞爾馬格努斯三世直接監督等。儘管如此,中世紀時已有大道從大廣場通往四方:商人街(Köpmangatan)往東連接水邊的漁人廣場(Fisketorget),黑人街(Svartmangatan,命名自道明會)和鞋匠街(Skomakargatan)則往南連接未於島上南端的金融中心。當時的金融中心位於今鐵廣場(Järntorget),但當時佔地還要大,東連Koggabron(今已改建為船橋Skeppsbron),西達梅拉倫湖船隻的入口糧食港灣Kornhamn(位於今糧食港灣廣場Kornhamnstorg附近)。窄巷(Trångsund)當時比現在要窄,從北方流過大教堂。 [4] [5]

由於城門是中世紀城牆上最脆弱的地方,故當時的人認為應少建城門。中世紀的斯德哥爾摩城牆只有3至4個窄門:東牆有一連接商人街Köpmangatan與岸邊,其餘的都連接西長街,位於今大教堂斜坡(Storkyrkobrinken)、危樓斜坡(Kåkbrinken)和德國斜坡(Tyska Brinken)。圍繞王宮的露天廣場名為Sanden(「沙地」),因防衛原因而被故意丟空。城內的要道都規定要闊8厄爾(約5米),以容許馬車駛過,但是橫街的闊度則沒有限制。城牆內於14世紀開始過於擠迫,故新建築物建於城牆外的岸邊,岸邊橋梁間的土地越來越多小屋,逐漸在窄巷間形成一條條長街區,成為今日老城的特色。在以前的市中心,大街區會被分割為較小街區,形成窄街如花園街(Trädgårdsgatan)和歷史上的耳框街(Kindstugatan,已沒落)。 [4] [6]

中世紀的街道位於今日街道下約3米的地方。考古學開鑿街道發現,最古老的街道都是被木材覆蓋,最古老的一條位於現時西長街東北端下3層木材下,大約建於1250至1300年。14世紀後期,街頭開始以石頭舖蓋。鑒於考古學家在這些街道上發現含有少量發現物的穢物,可見這個時期的街道清潔有重大改善。當時,垃圾和廢物只從特製的孔棄置在各條小巷。雖然有發現一些中世紀地下木管和地窖,但在斯德哥爾摩發現的下水道只有很少,比不上同為北歐城市的維斯比卑爾根那麼精密,所以斯德哥爾摩人只用傾斜的小巷來處理污水。縱使一些公告禁止民眾於水中拋棄垃圾和限制城牆內動物數目,但都徒勞無功,直至中世紀末才有專人每周2次去清潔水管,以及禁止於鄰舍和要道旁設置廁所。公廁集中於城中心一個被稱為flugmöten瑞典語Renhållning och sophämtning i Stockholm的地方,盤旋於空中的昆蟲甚至可以把天空遮蔽,直至19世紀。[4]

現存的小巷與中世紀時的老城的外觀大有分別。當時一系列的建築面對街道,有一些窗戶以販賣貨物;廢物、凹凸不平的地面和手推車使人寸步難行;空氣中充斥著糞便、食物、魚類、皮革、火爐和香料的氣味。夜間(尤其是冬夜)的城內是完全黑暗的,只有零星的火警糾察和夜行人士所持的火把發出微量的光。那裏也沒有任何指示外來人士的路標,因為所有街道都未有名字,人們只稱呼街道為「從外南門通往教堂的那條大道」,後來的小巷才以住在那條街上的著名人物命名。事實上,歷史文獻對於城內地方的很多描述過於模糊不清,一些街道被重新命名了很多次,一些甚至擁有相似或相同的街名,使歷史學家無法確定文獻記載的地方所在。

圖片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Per Luthander. Hus i Gamla stan 300 år äldre än man trott. Dagens Nyheter. 2005年5月11日 [2007年4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日) (瑞典語). 
  2. ^ Gamla stan. 《Stockholms gatunamn》 第2版. Stockholm: Kommittén för Stockholmsforskning. 1992年: 第48–49頁. ISBN 91-7031-042-4 (瑞典語). 
  3. ^ 3.0 3.1 Söderlund, Kerstin. 《Slussen vid Söderström》. Stockholm heter det som sprack av - Söderström i äldsta tid: Samfundet S:t Erik. 2004: 第11–21頁. ISBN 91-85267-21-X (瑞典語). 
  4. ^ 4.0 4.1 4.2 4.3 Ferenius. Gator och gränder i Gamla stan under medeltiden. Hallerdt, Björn (ed.) (編). Sankt Eriks årsbok 2002 - Upptaget. 斯德哥爾摩: Samfundet Sankt Erik,斯德哥爾摩市立博物館中世紀斯德哥爾摩博物館. 2002: 第63–74頁. ISBN 91-974091-1-1 (瑞典語). 
  5. ^ Glase, Béatrice; Gösta Glase. Gamla stan med Slottet och Riddarholmen 3rd ed. 斯德哥爾摩: Bokförlaget Trevi. 1988: 第76頁. ISBN 91-7160-823-0 (瑞典語). 
  6. ^ Lindgren, Rune. Gamla stan förr och nu. 斯德哥爾摩: Rabén & Sjögren. 1992: 第6、17頁. ISBN 91-29-61671-9 (瑞典語). 


外部連結

[編輯]

59°19′30″N 18°04′15″E / 59.32500°N 18.07083°E / 59.32500; 18.0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