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魯迅散文集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1月2日) |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短篇回憶錄集,收錄了魯迅在1928年間所寫的回憶錄十篇。包括《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1932年由北新書局出版。1990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魯迅全集》時收在第2卷。
朝花夕拾 | |
---|---|
作者 | 魯迅 |
類型 | 散文 |
系列 | 魯迅全集 |
語言 | 中文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北新書局 |
出版時間 | 1932年 |
出版地點 | 中國 |
媒介 | 書 |
內容
編輯- 《狗·貓·鼠》——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所謂的「正人君子」並闡述作者仇貓的原因。
- 《阿長與〈山海經〉》——本文通過記敘「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八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普通保姆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懷念,祝願之情。
- 《二十四孝圖》——批評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 《五猖會》——對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擊,表達了作者對此的厭惡之情。
- 《無常》——描繪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諷刺了當時自稱「正人君子」的軍閥統治文人。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通過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和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 《父親的病》——揭露庸醫害人和對封建孝道的不認同。
- 《瑣記》——介紹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的一段故事。
- 《藤野先生》——本文回憶藤野先生對自己親切關懷和嚴格教誨,讚揚了他的政治熱忱,嚴謹治學和博大胸懷,抒發了感激和懷戀之情,並追述自己當年棄醫從文的思想變化過程,表現了思戀老師的教導,認真做人的決心。
-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倍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魯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
編輯《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六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農)、父親的鄰居(衍太太)、作者兒時的私塾老師(壽鏡吾)。
-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質樸善良、勤勞)
-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所以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沒有民族歧視,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治學嚴謹、平等待人、和藹可親)
-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正直、倔強)
-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在父親去世之際,聽從衍太太的指示,一直在床邊大喊大叫)。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爸爸是無情的,他沒有關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地努力,卻一味地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損,便會度日如年。(嚴厲、慈愛)
- 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髒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讚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自私、陰險)
- 壽鏡吾——方正、質樸、博學、嚴而不厲,是魯迅先生頗為敬畏之人。
其他人物
- 《父親的病》中兩個庸醫「他」和陳蓮河(何廉臣):自高身價,毫無真才實學,醫蠱不分,草菅人命。
- 母親:樸實,慈愛,愛護孩子,端莊,知書達理。
- 無常:爽直,公正,善良,頗具人情味。
- 《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遠房叔祖:愛花的讀書人,藏書,字畫,花草眾多;喜歡舞文弄墨,寂寞,悠閒而疏懶,喜愛並尊重小孩子;胖而和藹。
- 《藤野先生》中的「正人君子」之流:虛偽,追名逐利,迂腐。
創作歷程
編輯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兩篇寫於南京,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後五篇寫於廈門。創作從1926年2月開始,到11月結束。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閒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來源請求]
關於翻譯本書,魯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說:「《朝花夕拾》如有出版處所,譯出來也好,但其中有關中國風俗和瑣事太多,不多加注釋恐不易看懂,注釋一多,讀起來又乏味了。」魯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譯《魯迅選集》時說:「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請譯出補進去,《范愛農》寫法較差,還是割愛為好。」
外部連結
編輯- 張旭東:〈魯迅回憶性寫作的結構、敘事與文化政治——從《朝花夕拾》談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