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主義
列寧主義(俄語:Ленинизм;英語:Leninism)是俄羅斯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弗拉基米爾·列寧提出的一種政治思想,通常與馬克思主義一併提起,其認為應建立由革命先鋒隊領導的無產階級專政,從而拉開建立共產主義的政治序幕。社會主義陣營內部認為列寧主義是在俄國實踐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修訂和補充。在俄羅斯帝國時期(1721-1917)[1],列寧主義先鋒黨的職能是向工人階級提供推翻資本主義所必需的政治觀念和革命領導。列寧主義的革命領導基於共產黨宣言(1848),確認共產黨是「每個國家工人階級政黨中最先進、最堅定的部分,也是推動所有其他前進的部分。」先鋒黨通過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框架看待歷史,這種理論框架准許了推翻資本主義,然後建立社會主義的政治承諾;並作為革命政府,以任何方法實現社會經濟轉型[2]。
十月革命(1917)帶來的後果中,列寧主義在俄羅斯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主導版本,也是蘇維埃民主的基礎,即直接選舉制的蘇維埃統治。在蘇維埃俄國的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時(土地法令(1917),戰時共產主義(1918-1921),新經濟政策(1921-1928)),革命政權鎮壓大部分的政治反對派,其中包括反對列寧政策的馬克思主義者、安那其主義者、孟什維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派系之一)、社會革命黨以及左翼社會革命黨[3]。俄國內戰(1917-1922)中,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1917-1925)和左翼反布爾什維克起義(1918-1924)這些內外戰爭使蘇維埃俄國轉變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RSFSR),同時也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USSR)中的核心共和國[4]。
列寧主義同馬克思主義的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列寧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先鋒隊理論」和帝國主義論,羅莎·盧森堡認為列寧受到了布朗基主義的影響。除此之外,列寧認同「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唯一途徑。並且認為不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裏,無產階級可以率先奪取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如何取得政權」和「無產階級政權如何治理國家」兩個問題上出現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應當致力於走合法議會鬥爭路線,在取得政權之後可以保留原本的民主制度。而列寧為代表的另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尋求合法鬥爭的努力必然使其修正主義化,且並不能真正觸及統治階級的根基,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只能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權之後,不應當保留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而應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實行無產階級民主,在無產階級獲得政權之後,有必要採取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實行專政的方式保衛無產階級政權。
史太林1928年繼承了蘇聯國家政權後,把列寧本人的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從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民主集中體制。支持西方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及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一些人認為,列寧主義中體現了暴力、集權和不尊重人權,給人類帶來災難,值得人們進行深刻反省。但是,一些經典列寧主義者和托洛茨基主義者的人則認為,列寧本人的思想實際上更傾向於實行無產階級多黨制或一黨領導下的黨內民主以及工人民主,這與史太林主義的一黨專政、黨內獨裁、個人崇拜和高度集權有本質區別。
歷史
編輯作為革命實踐,列寧主義起初既不是正經的哲學也不是單獨的政治學說,列寧主義包括正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後繼發展和列寧本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在20世紀初期,充當一個對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後沙皇俄國的農業社會實際情況的實際應用的務實綜合體)[5]。作為一個政治科學術語,列寧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進入日常使用是在第十五屆共產國際會議(1924)上。在1922年左右,當格里戈里·季諾維也夫(Grigory·Zinoviev)使用「列寧主義」這一術語去表示「先鋒隊革命」時[5],「列寧主義」便正式被納入蘇聯共產黨的詞彙和學說中。1923年1月,儘管受到來自列寧本人的反對,「列寧主義」這一詞彙還是進入到了公共詞彙中。
原則
編輯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如下:
-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需要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是只能是無產階級專政。
- 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權。
-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民主只能是以無產階級為領導的人民群眾的民主,是對被剝削者的民主和對剝削者專政的統一。
史太林對列寧主義下定義說:「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確切些說,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策略,特別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和策略」。1926年1月,他在《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中,又對以上定義作了解釋。
反對者認為,過去列寧主義的實踐已經證明它的不可行。奉行列寧主義的國家(共產主義國家)主張實行公有制,宣稱由工人階級作為統治階級並對資產階級進行專政。其後史太林主義使官僚體制出現,導致社會體制和人群的不平等。比如在這些制度依然殘留的中國大陸,同樣為產業工人的人群,一群人有城市戶口,另一群人有農村戶口(也被稱為農民工),兩類人群的境遇,包括經濟、福利、社會地位截然不同,造成了極大的社會不公平。
而正統列寧主義者則認為,史太林主義的官僚主義中央集權制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無產階級民主及無產階級專政是有嚴重區別的。史太林主義的主體是官僚特權等級。而列寧主義的主體是無產階級,並且通過無產階級的民主,選舉出來的蘇維埃代表對資產階級進行專政。資本主義的民主,是建立在財產之上的私有制的民主。而無產階級是全社會最受壓迫最底下的等級,他們得到了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而無產階級專政與多黨制和工人普選權其實不矛盾。
此外,當代的民主國家,無產階級並不能真正地參與到民主中來,並不能有代表本階層的代表,就是因為資本主義把選舉的身份後面加入了身份和財產。而列寧主義者同時也認為,如果不通過暴力及專政,無產階級將更困苦。歷史上,巴黎公社失敗後,資產階級政府,槍殺三萬餘名公社社員。所以馬克思主義者們認為,革命在關鍵的時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都將爭奪社會的領導權。
無產階級專政
編輯列寧提出在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期間,無論形式如何不同,這些形式的本質必然是相同的——無產階級專政。[6]
不斷革命
編輯在落後的俄國無產階級可以早於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這種制度形式,但即使在一國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也不意味着目標已經實現,足以建成社會主義社會。在全世界實現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的世界革命的基礎已經發展起來。一國無產階級建立政權對於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來說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不發達國家的情況下,生產力的落後不能長期維持無產階級專政這種制度,對其他國家的輸出革命,對於維持無產階級政權本身,和帶來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做到這一點,無產階級需要從一開始(即民主革命)就領導革命,在一個已經奪取政權的國家,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相互關係是不斷的。列寧最初堅持兩階段革命論,與堅持不斷革命論的托洛茨基發生衝突,但在沙俄政府垮台後,列寧轉向不斷革命論的立場,與托洛茨基的觀點達成一致,並發表了《四月提綱》[7]。主張「一國社會主義」的史太林在制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時否定了不斷革命論的理論,並進行歪曲。[8]
黨的一元化領導
編輯列寧提出建立職業革命家組織的思想。列寧認為,職業革命家組織是黨的骨幹隊伍,是黨的領導核心。他指出: 「無產階級的自發鬥爭,如果沒有堅強的革命家組織的領導,便不能成為無產階級的真正「階級鬥爭」。」[9]列寧還提出了黨是「無產者的階級聯合的最高形式」。[10]列寧強調,「只有工人階級的政黨,即共產黨,才能團結、教育和組織成無產階級和全體勞動群眾的先鋒隊,也只有這個先鋒隊才能抵制這些群眾中不可避免的小資產階級動搖性,抵制無產階級中不可避免的種種行會狹隘性或行會偏見的傳統和惡習,並領導全體無產階級的一切聯合行動,也就是說在政治上領導無產階級,並且通過無產階級領導全體勞動群眾。」[11]
黨通過蘇維埃政權進行領導,這是列寧關於黨的「總的領導」或政治領導方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思想和原則。列寧指出:國家政權的全部政治經濟工作都是由工人階級的覺悟的先鋒隊——共產黨領導的。[12]列寧指出: "我們的黨是一個執政的黨,黨的代表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對於整個共和國都是必須遵守的"。列寧主持召開的俄共(布)八大決議指出:「共產黨給自己提出的任務是,在勞動者的一切組織(工會、合作社、農業公社等)中起決定性的影響和掌握全部領導。共產黨特別要力爭在當前的國家組織蘇維埃中實現自己的綱領和自己的全部統治。」列寧在俄共(布)十大指出: 「我們是執政黨,所以我們不能不把蘇維埃的'上層'和黨的'上層'融成一體,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13]列寧也明確地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由組織在蘇維埃中的無產階級實現的,而無產階級是由布爾什維克共產黨領導的」,「黨的全部工作……都是通過不分職業而把勞動群眾團結在一起的蘇維埃來進行的。」俄共(布)八大和第八次代表會議都規定:在所有的蘇維埃組織和一切非黨組織中,都必須成立黨團,「黨團的任務是在各方面加強黨的影響,在非黨群眾中實現黨的政策,以及對上述一切機關和組織的工作實行黨的監督。」列寧認為「我們在組織方面的任務,就是要從人民群眾中選拔出領導者和組織者」。俄共(布)八大決議明確規定:「俄國共產黨應該在蘇維埃中進行實際的、日常的忘我工作,把自己最堅定忠實的黨員提拔到所有蘇維埃工作的崗位上來,通過這些工作在蘇維埃中取得政治上的絕對統治地位,並對蘇維埃的全部工作進行實際的監督。」
階級意識的教育方法和傳播
編輯列寧提出了加強黨對文化和文學工作的領導權,強調文學和出版物的黨性原則和組織原則。列寧強調:「在政權轉到無產階級手裏以後,教育被剝削勞動群眾、吸引他們……參加國家管理和生產管理」,便成為黨「自己真正的事業。」列寧特別強調:「現在文學都可能成為、甚至可能『合法地』成為百分之九十的黨的文學。文學應當成為黨的文學。與資產階級的習氣相反,與資產階級營利的商業性的出版業相反,與資產階級文學上的名位主義和個人主義,『老爺式的無政府主義』和唯利是圖相反,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應當提出黨的文學的原則,發展這個原則,並且儘可能以完備和完整的形式實現這個原則。」「文學事業應當成為有組織的、有計劃的、統一的社會民主黨的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報紙應當成為各個黨組織的機關報。文學家一定要參加黨的組織。出版社和書庫、書店和閱覽室、圖書館和各種書報營業所,這一切都應當成為黨的機構,都應當匯報工作情況。」[14]1924年5月,在俄共第13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七個關於思想文化的決議案,加強對文化意識形態的領導。
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有關意識形態的思想主要來自列寧。毛澤東的意識形態理論、特別是他關於文化革命的思想,主要是對於列寧學說的繼承和發展,並且對新中國文藝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關鍵作用。[15][16]
黨的文學
編輯列寧在《黨的組織與黨的文學概論》這篇文章中提出了關於文學的布爾什維克政策之根本原則。即文學之黨性的原則,換言之,即文學與工人階級及一切勞動人民的利益必須互相結合起來。此即列寧所說「文學事業必須成為整個無產階級運動事業的一部分……」的意旨所在。列寧在這篇文章中揭露了資產階級藝術家的虛偽的「自由」,他寫道:「生活在社會之中而又超脫於社會之外,是不可能的。資產階級的作家、藝術家、劇人的自由,不過是對於錢囊、賄買、津貼之秘密的(或虛偽地裝飾的)依賴而已。」列寧指出:無產階級文學,不能是非政治的,不能是「為藝術而藝術」的,而是要在公眾生活中起一種重要進步作用的。列寧指出:「藝術是屬於人民的。它必須深深植根於勞動群眾之中。它必須為這些群眾所懂得,所愛好。它必須把這些群眾的情緒、思想與意志結合起來,並提高他們。」
列寧說,每個民族都有兩種文化:一種是統治階級的文化,一種是民主階層的文化,這種文化,在俄羅斯民族來說,就是由車爾尼雪夫斯基與普列漢諾夫的名字而著稱的文化。列寧強調指出無產階級是革命民主主義遺產的衛護者。列寧堅持要批判地吸收過去的文化遺產,提出了繼承舊文化之最優秀的傳統的問題,認為不是消極的繼承,而是創造的繼承,提出了要按照無產階級利益在一種新的基礎上去發展這種傳統的問題。列寧強調社會主義文化只能在過去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他在「蘇維埃政權的成功與困難」一文中曾這樣寫道:「資本主義所留給我們的一切文化,都必須拿過來,社會主義就是要從這裏建設起來。一切科學、工程,一切知識和藝術,都必須拿過來。」列寧說:「除非我們清楚地了解,只有依靠由整個人類發展所創造的文化的確切知識,只有依靠把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設起無產階級的文化,除非懂得這一點,我們便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無產階級文化不是一種沒有人知道它自何而來的東西,不是一種為那些自命為無產階級文化專家的人們所發明的東西。那完全是一種胡說。無產階級文化必須是知識積累自然發展的結果,這些知識是由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封建社會,官僚社會的壓迫下所日積月累起來的。」列寧在其「我們拒絕什麼樣的遺產」一文中說,「保存一種遺產,決不是說要把自己限制在那種遺產上」。在無產階級專政建立起來之後,把自己限制在精通舊文化遺產上,更是不容許的。列寧是把這種遺產看作創造社會主義文化的出發點,他認為:主要的任務,是在新的基礎上,按照無產階級利益,去發展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藝術與文學。在革命的最初那些日子,列寧即提出了「要建設一種新文化的任務,當無產階級形成其自己的生活的時候,以區別於它所沒有參與過的舊文化。」隨後在1919年,列寧又寫道:「實際上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把那些為資本主義所教育出來用以反對我們的人們爭取過來為我們服務。」[17]
在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時,列寧還擬定了實行文化革命的實際方法與手段,即在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訓練文化大軍。列寧與史太林制定了一系列的提高城鄉以及各邊疆民族勞動人民文化水準的方案。1920年末,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即根據列寧的建議通過並公佈了一封討論「無產階級文化」關於文化與文學問題的特別的信。此信確定了列寧的原則,即:從黨的觀點說,文學是構成無產階級與全體人民共同事業的一部分。這封信主張:「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從行動上」,去創造「一種真正的無產階級文化」,那就是說,要創造一種充滿黨的精神與符合工人階級與勞動農民利益的文化與文學。蘇維埃政府在文學領域中所採取的政策,表現了為藝術的黨性、為藝術與共產黨政策之間的密切結合、藝術與工人階級及最廣泛的人民群眾的利益之間的密切結合而鬥爭的精神。列寧反對文學的「中立」,反對無黨無派。黨的中央委員會,在其論「無產階級文化」的信中着重指出:正是這種要求離開黨與蘇維埃政府而「獨立」的辯護,宗派主義的傳播,在人民當中的孤立,才不可避免地使「無產階級文化」成為資產階級影響工人階級的一種工具。這種「獨立」立場,只是有利於資產階級。列寧提出了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之重要原則的輪廓,而後來又為史太林所精細的規定之。[18]列寧與史太林都認為文化從來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無黨性的,如果常認為文學無黨性,那麼這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對於統治階級的奴性。[19]
軍隊教育
編輯列寧教導說:「……統治階級,無產者,假使它想要和將要實行統治,也應以自己的軍事組織來證明這一點……」列寧要求不惜採用嚴格而堅決的手段,來為建立前後方的紀律、制度和組織性而鬥爭。列寧要布爾什維克灌輸每個蘇維埃軍人以這一意識:要迅速勝利的結束戰爭,就要靠他們的勇敢、堅定和忠誠。同時列寧要求無情的鎮壓膽怯分子,驚慌失措分子和臨陣脫逃分子。[20]
民族政策
編輯特點
編輯-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在這個條件下,社會主義可能在個別的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 無產階級專政是階級社會中民主的最高類型,是代表多數人利益的,和代表少數人利益的資產階級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 證明被帝國主義國家包圍的無產階級專政可能建成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改造小農經濟和農民群眾的最強有力的工具是合作社。
- 無產階級不僅在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中,而且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必須要掌握領導權。
- 民族殖民地問題是推翻帝國主義和總的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
- 黨是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無產階級專政只能由一個有鐵的紀律的共產黨來領導,不應該和其他政黨分掌。[22]
在現代社會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社會主義」(官僚化的史太林主義)國家的實踐,列寧主義的這些理論在史太林體制下有許多方面證明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蘇聯解體後,一些仍自稱是社會主義的官僚國家,包括中國,在正式場合經常只提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列寧主義,而不再單獨提列寧主義。[2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New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 Third Edition (1999) pp. 476–477.
- ^ Leninism, The Encycopædia Brittanica, 15th Ed. Volume 7, p. 265.
- ^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Fifth Edition.(1994), p. 1,558.
- ^ Dictionary of Wars Third Edition (2007) George Childs Kohn, Editor, p. 459.
- ^ 5.0 5.1 The New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Third Edition (1999) pp. 476–477.
- ^ 人民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1917年4月4日和5日〔17日和18日〕). www.marxists.org. [2022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19日) (中文).
- ^ 俄共(布)党内争论问题的历史回顾,第四章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争论. www.marxists.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中文).
- ^ 《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4頁。
- ^ 《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06頁
- ^ 《列寧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85頁。
- ^ 《列寧全集》第33卷,第160頁
- ^ 《列寧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頁
- ^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201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成果简介. [201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 ^ 关于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201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伊凡诺夫,列宁与苏维埃文学的产生,人民日报1949-08-08.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 列宁与苏维埃文学的产生(续完),译自苏维埃文学月刊一九四九年第三期.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 苏联文化建设 法捷耶夫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词,人民日报1949-10-10.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 列宁论军队教育.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苏联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三日晚七时在中苏友协主办讲演会上,人民日报1949-10-03. [201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史太林《論列寧》p30人民出版社1971年9月書號1001.854
- ^ 高放《重新認識列寧主義》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