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77C -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477C CN1144477C CNB95119450XA CN95119450A CN1144477C CN 1144477 C CN1144477 C CN 1144477C CN B95119450X A CNB95119450X A CN B95119450XA CN 95119450 A CN95119450 A CN 95119450A CN 1144477 C CN1144477 C CN 114447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answer
- literary composition
- communication unit
- le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22—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 H04W84/025—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with acknowledge back cap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2—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 H04W88/023—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with message or information receiving cap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2—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被设计为在多个各具有一个传输区的寻呼机之间交换信息。其中一个寻呼机将一问题信文及对其的答复内容发送给由其余的寻呼机构成的寻呼机群。当从接收到该问题信文及答复内容的该寻呼机群返回这些问题信文时,该寻呼机总计这些问题信文,并在一液晶显示面板上连同该问题信文一起对其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如寻呼机的数据通信终端的数据通信系统,及一种使用该系统的数据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在基于POCSAG方案的寻呼系统中,公共地址数据被存于多个寻呼机的ID-ROM中,以使一呼叫者能通过自一电话终端经一交换中心发送一公共地址数据而能同时向多个携带着具有该公共地址数据的寻呼机的用户执行寻呼。这种同时寻呼的方法在本领域人员中被称为群呼方法并被用作一种寻呼服务。
因此,如果一呼叫者通过使用连接至一电话线的计算机终端通过该群呼的方法作为信文数据发送一跟随着该公共地址数据的请求答复的问题信,多个携带着寻呼机同时接收到该问题信文的用户能准备对接收的问题信文的答复,并能将答复反馈给发送该问题信文的计算机终端。
在通过使用群呼发送一问题信文及以该方式获得多个答复中,发送问题信文的该计算机终端的使用者在每次得到一个答复时难以确定来自该群中的哪一个寻呼机(用户)。并且,当多个问题信文被发送给同一群时,难以判别一给定答复所对应的是哪一特定问题信文。
在这样一系统中通过群呼的方法在一群中对一问题信文及答复的交换仅对非常有限的目的有效。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不是很方便。
作为一种替换了该传统的POCSAG方案的新的寻呼服务,基于一种称为RCRSTD-43的先进的无线电寻呼系统的寻呼服务将在日本投入实用。
这种寻呼系统将参照图1A至1C作简洁的描述。
图1示出了一种在上述先进的无线电寻呼系统中被采用的信号传送的方案。
图1中的格式(A)示出了一数据结构。
图1中的格式(B)示出了一周期结构。
图1中的格式(C)示出了一帧结构。
图1中的数据结构(A)由被编号为“#0”至“#14”的15个周期组成。15个周期每隔一个小时被发送。图1中的周期结构(B)由被编号为“#0”至“#127”的128个帧组成。128个帧每隔四分钟被发送。图1中的帧结构(C)由八段信息,即第一同步部分S1、帧信息FI,第二同步部分S2、块信息BI、一地址字段AF、一矢量字段VF、一信文字段MF、及一空闲块IB。
在该帧结构中,该八段信息定义了以下内容。
更具体地,该第一同步部分S1定义了该帧的帧类型(调制方案及传送率)。该帧信息FI定义了该帧的帧号,该帧所在的周期号等。该第二同步部分S2根据由第一同步部分S1所定义的帧类型定义了在发送数据中被用于建立一被呼的寻呼机内的接收定时的定时信息。该块信息BI定义了地址字段AF及向量字段VF分别开始于的字号,及所需的字的数目。该地址字段AF定义了存储在各被呼的接收机中的ID数据,即具体地址数据,该向量字段VF与地址字段AF一一对应地被定义。该矢量字段VF定义了信文字段MF开始的字号,所需的字的数目,确定待被发送的信文的一向量类型(仅仅音调、数字信文、等等)。该信文字段MF被用于存储待被实际发送的信文数据。该空闲块IB是一未被使用的块,在其中设置有多个“1”或“0”的形式。
因此,根据使用上述先进的无线电寻呼系统的寻呼服务,能够实现传统的POCSAG方案所不能提供的各种服务。
作为其中一种服务,能够实现基于一种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法的服务,以及基于使用群地址数据的传统的群呼方法的服务。
使用这种方法,设有共同群地址数据的多个寻呼机被同时寻呼,该方法将在下面被描述。
1、一呼叫者指定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模式并发送待被呼叫的多个寻呼机的呼叫号及一公共信文给一中心(寻呼控制中心)。
2、当呼叫者指定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模式时,该中心发送用于呼叫该被指定寻呼机的地址字段AF为内容的地址数据、以及一以向量字段VF为内容的、简化的指令矢量型的矢量数据,该向量数据定义了该临时地址数据及其被存储于的一帧号。
3、接收到该向量数据时,各被呼叫的寻呼机在一解码器中的地址寄存器内写入该临时地址数据,且还将受临时地址数据被存于的帧号数据写入一帧寄存器中,从而控制接收帧定时,在指定的帧号,各寻呼机根据地址字段AF检测该临时地址数据。
4、当各寻呼机根据地址字段AF在指定的帧号检测到临时地址数据时,接收机接收存储在后续的信文字段MF中的公共信文,通知该信文被接收,并显示该信文。
因此,根据上述方法,多个待被同时寻呼的寻呼机不需要具有公共的地址数据。即,可实现一更方便的群呼方法。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存在有以下问题。
当一用户使用临时地址数据指定群呼模式时,他/她必须通过一连接至中心的电话终端输入多个待被呼叫的寻呼机的所有呼叫号。如果该呼叫者是使用一通过公共电话网络的接键电话,需要进行烦重的输入操作。因此呼叫者容易出现差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作出已考虑到上述问题,并将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一种数据通信终端作为其目的,该系统中一呼叫者可选择地执行至多个呼叫者的一问题信文的批发送并以一种可读的方式总汇对该问题的多个答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至少可进行单向无线电数字通信的一第一数据通信单元和第二数据通信单元构成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该第一数据通信单元发送一问题信文及对该问题信文的答复给第二数据通信单元,各第二数据通信单元可在一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该问题信文及答复,各第二数据通信单元发送一对该问题信文的答复给第一数据通信单元。且第一数据通信单元可接收汇总及显示这些答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及用于其的数据通信单元具有以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具有由一个第一通信单元和多个第二通信单元组成的一个群,该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在该群中通过无线电交换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由与该请求答复的信文相对应的多个答复信文组成的多个答复,及与答复信文相对应的答复号,连同用于识别该第一通信单元的第一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第二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发送装置所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自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请求答复的信文、及所述多个答复;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所述第一接收装置所接收的该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第一选择装置,用于从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多个答复号中选择一答复号;及第一反馈装置,用于向第一通信单元反馈由第一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及由第一接收装置接收的该第一ID数据,及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反馈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一反馈装置反馈的答复号;第一答复存储装置,用于汇总并存储这些答复号;及第二显示装置,用于以汇总状态显示这些答复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馈装置还发送用于识别本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该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所述第二ID数据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装置还接收由第一反馈装置发送的第二ID数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还在从第二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第二ID数据的基础上,从来自该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的用户信息中读出用户信息,并显示用户信息及汇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所述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及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将存储在该信文存储装置中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连同第二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第三通信单元的第三ID数据一起,向该群中的第三通信单元执行批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包括: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检测的对应从第二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二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第二选择装置,用于选择一由该第三接收装置所接收的答复号;及第二反馈装置,用于向第二通信单元反馈由该第二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以及由该第三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第四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该第二反馈装置反馈的多个答复号;及第二答复存储装置,用于在汇总答复时存储该多个答复号,及所述第一反馈装置还将存储在该第二答复存储装置中的汇总的答复,连同由第一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及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第二发送装置、第一反馈装置和第二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第二发送装置、第一反馈装置和第二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有由一个第一通信单元和多个第二通信单元组成的一个群,该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在该群中通过无线电交换数据,该第一通信单元,其包括: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连同用于识别该第一通信单元的第一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每个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和请求答复的信文;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第一接收装置接收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形成装置,用于准备对由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请求答复的信文的答复;及反馈装置,用于将形成装置准备的答复,连同第一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并且该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反馈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反馈装置反馈的答复;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对应于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多个答复;及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请求答复的信文及答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请求答复的信文,在所述的多个请求答复的信文上附加有信文号,所述第一发送装置还批量执行将一信文号附加至请求答复的信文上,及所述反馈装置还将所述信文号连同所述答复及所述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反馈装置还发送用于识别本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所述第二ID数据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接收装置还接收由所述反馈装置发送的第二ID数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还在由该所述第二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的基础上,从来自该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的用户信息中读出用户信息,并将该用户信息连同所述请求答复的信文及答复一起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用于准备一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准备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和所述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和所述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单元,其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由相应于该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多个答复信文组成的多个答复、相应于这些答复信文的答复号,以及用于识别主单元的第一ID数据,和用于识别该主单元所在的群内的剩余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剩余通信单元反馈的多个答复号,其中剩余通信单元接收由发送装置所发送的数据;答复存储装置,用于汇总并存储答复号;及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汇总状态下的这些答复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其中接收装置还接收用于识别所述剩余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以及答复号,并且还包括: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所述剩余通信单元的多个第二ID数据及剩余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答复号及由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对比装置,用于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第二ID数据和存储在用户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第二ID数据进行对比;及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根据由对比装置得到的对比结果,从用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取用户信息,并显示该用户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一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每一个第二ID数据的标志区,且还包括:存储控制装置,用于当对比装置将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与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ID数据相比较,且所述第二ID数据彼此一致时,在该标志区内设置标志。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存储装置的一标志区相对应的所述第二ID数据,在该标志区内没有由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设置的标志;及通知装置,用于当该检测装置检测到没有标志被设置的第二ID数据时,通知有一个用户还没有答复由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还包括: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由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多个答复号;及重发送装置,用于当存储装置中存在与没有设置标志的一标志区相对应的第二ID数据时,从所述信文存储装置读出该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将该信文转换成相应的码数据,并将该码数据发送给与该第二ID数据对应的剩余通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还包括准备装置,用于准备由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和多个答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和所述重发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来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和所述重发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来发送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寻呼系统中的信号发送的方案的图;
图2为一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寻呼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为一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寻呼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A及4B为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各寻呼机1(1A至1H及1Z)的外观的图;
图5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寻呼机1(1A至1H及1Z)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6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字符数据矩阵的图;
图7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字符数据矩阵的图;
图8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RAM29的存储区的结构的图;
图9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寻呼机1Z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0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寻呼机1B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1为一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2A至12C为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3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4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5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6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7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8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19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20为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21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22A至22C为分别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23为一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24为一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RAM29的存储区的结构的图;
图25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卖施例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26A至26B为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答复信文存储区74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27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28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29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30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31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32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33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34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35为一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操作中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36为一表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各呼机1(1A至1D及1Z)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及
图37为一表示根据图36所示的实施例的一寻呼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根据输出一DTMF信号发送数据的发送功能的寻呼机。在该例中,该寻呼机与一组中的多个特定的寻呼机交换问题信文及答复。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寻呼机1(1A至1D及1Z)得到寻呼服务的一种方式。参照图2,由一寻呼服务公司管理的一中心(寻呼控制中心)4被连接至一公共电话网络3,一例如为接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与公共电话网络3相连接。并且,发送基站5及6被连接至中心4。注意寻呼机1A至1D共享相同的群地址数据。当使用该群地址数据的寻呼操作被同时执行时,所有的寻呼机1A至1D受该操作的支配。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寻呼机1Z使用者的呼叫者操作寻呼机1Z以发送一专用接收电话号码给中心4,从而指定一使用寻呼机1A、1B及1D的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并且,呼叫者对寻呼机1A、1B及1D执行一问题信文的批发送,对这些寻呼机1A、1B及1D已作出了群呼。
各被呼叫的寻呼机1A、1B及1D接收跟随临时地址数据的该问题信文数据,并通过一与通常的单独选择呼叫方法相同的方法将对该问题的答复信文反馈给寻呼机1Z。
如图3中所示,在构成该组的寻呼机1A、1B及1D,寻呼机1D还通过执行基于群呼方法的同时寻呼将接收的问题信文发送给构成一较低组的所有寻呼机1E至1H(共享同样的群地址)。寻呼机1D然后汇总自寻呼机1E至1H反馈的答复信文,并将该组答复数据连同寻呼机1D自己的答复一起反馈给寻呼机1Z。
接收来自寻呼机1A、IB及1D中的寻呼机1B及1D的答复信文的寻呼机1Z汇总被顺序反馈的答复信文。
图4A及4B示出各寻呼机1(1Z、1A至1D、及1E至1H)的外观。图4A是寻呼机的前视图,图4B是寻呼机的右侧视图。寻呼机1由一壳体11和一盖部分12构成,图4A及4B都表示盖部分12被打开的寻呼机。
更具体地,该盖部分12由一支持轴(未示出)被枢轴地支持。一液晶显示面板13位于盖部分12的内表面上。包括有一“菜单”键、一“功能”键、一“字母数字”键、一“符号”键、一“暂停”键、一“空格”键、一“删除”键、一“插入”键、一“登录”键、一“搜索”键、及以垂直及水平方向移动光标的光标键的功能键16、和包括有“1”至“9”键、“0”键、一“*”键及一“#”键的拨号键15被配置在壳体11的内表面上,当盖部分12被关闭时,该内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13相接触。例如,当寻呼机被携带时,在盖部分12被关闭的同时保护了这些键。
液晶显示面板13为具有例如119点(水平)×31点(垂直)大小的点阵型并能显示20个字符(水平)×4个字符(垂直),即总共80个字符,各字符的大小为5点(水平)×7点(垂直),该液晶显示面板13在需要时包括一基于EL(电发光)的后背灯。
与功能键16结合在一起,拨号键15允许使用者输入假名字符、字母等以及数字。寻呼机具有存储相应于用户姓名的寻呼者的呼叫号及编辑数据(例如根据需要选择地显示、登录、或删除数据)的呼叫号库功能。寻呼机还具有通过使用拨号键15及功能键16执行数字计算的电子计算机的功能。
并且,寻呼机具有一拨号发送键17,即使在盖部分12被关闭时,该拨号发送键17也可被操作,一用于指示一呼叫状态等的LED灯14被配置在拨号发送键17旁。
一扬声器18也用作为一DTMF信号输出部分,且一IR发送/接收部分19被配置在壳体11的右侧表面上。该IR发送/接收部分19被用于执行发送/接收至/从另一寻呼机1或另一具有红外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的数据发送/接收。如果电话终端2具有一IR接收部分,该寻呼机可通过使用替代DTMF信号IR信号发送准备的信文数据等,该IR发送/接收部分19包括一由光电晶体管等构成的红外线接收部分,和一由LED灯等构成的一红外元件部分。尽管没有示出,一用于通/断电源的电源开关,一用于停止呼叫状态的通知的复位键等被配置在壳体11的左侧表面上。
壳体11及盖部分12中的电子电路的结构将接下来参照图5进行描述,参照图5,参考数字21表示一天线,由天线21接收的无线电波被发送至接收部分22。该接收部分22由一解码器部分24所驱动以执行周期性地接收,该接收部分22对接收的无线电波进行放大/解调,并将结果信号输出至解码器部分24。解码器24对解调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取出单独指定给寻呼机的ID码(更具体为存储在ID-ROM23中的帧数据或地址数据(自身地址,群(公共)地址))以确定接收的地址数据是否与自身地址数据及群地址数据相一致。如果它们彼此一致,解码器部分24发送一一致性检测信号及随后的信文数据给一控制部分25。
该控制部分25根据来自解码器部分24的信号及来自键输入部分26的输入信号控制整体电路的其它操作,该键输入部分26由拨号键15、功能键16、及拨号发送键17构成。控制部分25被连接至由液晶显示面板13及其驱动电路构成的显示部分27。并且,一ROM28、一RAM29、该IR发送/接收部分19,该扬声器18、该LED灯14及一振动器30被连接至控制部分25。输出缓冲器251是一用于临时地存储作为DTMF输出的数据的电路。
扬声器18在控制部分25的控制下通过一驱动电路(未示出)输出一通知呼叫状态的报警声。并且,扬声器18有一D/A转换部分并能基于一用于呼叫另一寻呼机的呼叫号输出一DTMF信号,类似地,该LED灯14闪烁以通知一呼叫状态,及振动器30振动以通知一呼叫状态。
ROM28存储准备用于控制部分25的控制程序。该ROM28还存储一用于自由信文模式的字符数据矩阵及一字符发生器。
在此例中,该用于自由信文模式的数据矩阵表示对应于用作为指定码的两位数字的片假名字符、字母、数字及符号,如图6所示。例如,当码“16”及“52”被指定时,可分别得到字母“G”及片假名字符、“フ”。
另外,作为用于自由信文模式的字符数据矩阵,也可使用图7所示的矩阵。在该矩阵中,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显示的对应于字母(大写字母及小写字母)、数字及符号的字母数字字符数据以矩阵的形式被存储。这样,例如,当码“16”及“86”被指定时,可分别得到大写字母“Q”及符号“%”。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将参照图7中的字符数据矩阵进行详细描述。
RAM29由电源支持而不管电源开关的通/断状态以保留存储的内容。该RAM29有一与图8中的存储分布图相象的存储分布图,更具体地,该RAM29有一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一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一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一答复信文存储区34、及一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
该呼叫号库存储区31是一用于存储与多个用户相关的数据的区域。对应于一用户的数据包含一同时寻呼指定标志寄存器,该用户ID号,该用户姓名,即是该用户的寻呼机呼叫号的用户地址。
该收到信文存储区32是一用于存储多组数据的区域。各组数据有一地址、接收信文的内容、及接收日期,其中由寻呼机1接收的信文被存储于该地址。
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是一用于存储多组数据的区域,各组数据有一存储地址、一用户ID号、该问题信文的内容、及选择内容,其中由寻呼机1接收的问题信文被存储于该存储地址。
该答复信文存储区34是一用于存储相应于问题信文所准备及存储的多组数据,其中这些问题信文由寻呼机1准备,被发送至将答复这些问题信文的寻呼机,并被存储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各组数据包含一答复标志寄存器、一群答复标志寄存器、一用户ID号、一答复号标志寄存器、及一群答复计数。
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是一用于存储根据图13至图15中的流程(后面将作描述)所准备的问题信文内容及与该问题信文一起的所准备的选择内容。
接下来将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操作进行描述。
假设一DTMF信号是通过电话终端2从由一使用者携带的带有用户ID号“4444”及用户姓名“AOKI”的寻呼机1Z输出至在同一组中的由一使用者携带的带有用户ID号“0000”及用户姓名“SAITO”的寻呼机1A、由一使用者携带有带有用户ID号“1111”及用户姓名“OISHI”的寻呼机1B、及由一使用者携带的带有ID号“3333”及用户姓名“YASHIKI”的寻呼机1D,以通过使用临时地址数据执行对一问题信文的批发送,并通过无线电接收/汇总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对该问题的答复信文(答复号),如图2所示。
在此例中,如图3所示,在由该使用者携带的带有用户ID号“3333”及用姓名“YASHIKI”的寻呼机1D,“YASHIKI”答复该问题并通过使用另一群地址数据经电话终端2向另一群的所有寻呼机1E至1H执行该问题信文的批发送,该寻呼机1D对自寻呼机1E至1H接收的答复信文进行汇总,并将由寻呼机1E至1H构成的该群的群答复反馈给寻呼机1Z。
假设象图9及10中所示的内容被预先分别存储在寻呼机1Z及1B的RAM29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
寻呼机1Z根据图13至15的流程图选择一信文发送模式并准备/发送一问题信文。
图13至15示出了由各寻呼机1执行的信文发送处理的内容,当壳体11的一侧表面上的电源开关(未示出)被开启时,一接收等待模式被自动设定,且一用于提示选择信文发送模式的信息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的一部分上(步骤A1)。
该模式选择根据对功能键16的“菜单”键的操作而被执行。随着该操作,该接收等待模式可被转换至唤醒上述电话号码库功能的电话号码库模式及唤醒电子计算器功能的电子计算器模式及信文发送模式。
当一模式选择操作被执行时,检测该被选择的模式是否为信文发送模式(步骤A2)。
如果被选择的模式不是信文发送模式,被选择的模式被启动以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A8)。如果被选择的模式是信文发送模式,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信文的标题,即,“普通信文”,“问题信文”,及对过去接收的问题信文的“答复信文”以使用户指定其中的一个标题,如图18所示。
这样,液晶显示面板13在上述三种类型的信文的各标题首部显示一光标C,用户通过操作相应的功能键16沿垂直方向移动光标C以选择其中一种信文,并以拨号键15的“#”键指定对所选择信文的确认。寻呼机1Z然后确定该操作的内容(步骤A3)。
如果指定对“问题信文”的确认,寻呼机1Z访问RAM29的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以核查是否先前已备问题信文及选择内容还被存储(步骤A11)。
如果它们仍被存储,寻呼机1Z访问该答复标志寄存器,该群答复标志寄存器,及在对应该问题信文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的位置的用户ID号以核查是否有还未答复问题的用户(步骤A12)。
如果步骤A12为YES,液晶显示面板13就显示还未答复问题的用户号,及用于促使用户选择/指定再次传送该问题的操作或删除该问题信文数据的操作的“再次传送?”及“删除?”,如图19所示。在此情形下,一新的问题信文被准备,用户通过移动指向其的光标C来决定选择/指定“删除”。
例如,如果“删除”响应于该显示而被选择,该选择被确定(步骤A13),存储在RAM29的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的问题信文及选择内容,及存储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的相应的答复信文被删除(步骤A14)。
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及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的数据删除,或寻呼机1Z在步骤A11确定没有先前准备的问题信文数据存储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之后,一问题信文的形成被指定(步骤A15)。
在此例中,在用于准备一信文的字母的输入中,首先,通过按下“字母数字”键设定字母数字字母输入方式,随后,对应于该所期望的字母的位置的两位数字号码通过按下拨号键15的相应键被输入。例如,当“N”待被输入时,“字母数字”键被按下且“1”键及“3”键被顺序地按下,通过操作功能键16的右光标键,光标C被移至右边以确认该选择。
用户通过顺序地输入字母、符号、数字值,等来准备一问题信文,并通过操作例如功能健16的下光标键来指定对问题信文的确认。随着该操作,寻呼机1Z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存储备好的问题信文,并指定作为该问题的答复的选择内容的形成(步骤A16)。
在准备答复的选择中,用户通过一与上述操作相类似的操作来准备选择内容,并操作下光标键以执行一换行操作以自动地将答复号加至答复选择。为描述方便起见,设定有三个选择。
用户通过输入字母、数字值、符号等并操作用于换行操作的下光标键来顺序地准备选择内容,当用户在准备及确认如图20所示的三个选择内容而连续两次操作拨号键15的“#”键时,寻呼机1Z确定一问题信文的形成及相应的选择内容的完成,并将它们存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寻呼机1Z还在RAM29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保留用于相应于该已备问题信文的答复数据的一区域,并将该已备问题信文及选择内容设定在输出缓冲器251中(步骤A17)。
接着,为了设定已备问题信文的目标,寻呼机1执行一显示操作以促使用户确定是执行使用群地址数据的批发送还是通过使用存储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的呼叫号数据来选择多个目标以执行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寻呼机1Z根据由用户执行的操作来判断该定来的内容(步骤A18)。
如果根据由用户执行的操作判定在步骤A18确定已备问题信文的批发送是通过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法而被执行的,寻呼机1Z设定一用于中心4的接收电话号码,该号码指定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法(步骤A26)。
如果用户没有选择使用群址数据的批发送而是操作功能键16的一光标键以从该群中选择多个目标并执行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寻呼机1Z判断这一确定并设定用于该临时地址数据的一接收电话号。根据所选的内容,相应于这些用户姓名的用户ID号被顺序地登录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保留的区域内(步骤A27)。
图21示出了步骤A27中寻呼机1Z的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一显示。参照图21,符号“●”表示选择了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并且,如图9所示的登录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的该群中的寻呼机1A至1H的用户名称“SAITO”、“OISHI”“MORAKAMI”、“YASHIKI”被显示。
符号“●”表示“SAITO”、“OISHI”及“YASHIKI”被选择为目标,且光标C还表示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有其它呼叫号数据。这样,标志“1”被设定在相应于所选用户姓名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的各发送指定标志寄存器部分中。
当目标被选择并确定后,由设定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的发送指定标志寄存器部分中的标志“1”表示的用户ID号被登录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相应部分内,如上所述。
图12A示出此时答复信寄存储区34的状态。如图12A所示,对应于上述用户名称“SAITO”、“OISHI”及“YASHIKI”的用户ID号“0000”、“1111”及“3333”被设定在一用户ID号寄存器53中。在此例中,在答复标志寄存器51及群答复标志寄存器52中没有设定标志,因此“0”被设定,并且没有在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及群答复寄存器55中写数据。
接着,以存储在用户ID号寄存器53中的用户ID号自动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结果,目标的呼叫号数据被取出并设定在输出缓冲器251中(步骤A23)。
用户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同时使扬声器18与如图2所示的例如为一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送话器保持接触(步骤A24)。随着此操作,寻呼机1Z将用于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法的接收电话号、已备问题信文、及选择内容转换成一DTMF(双音多频)信号,并输出/发送该信号(步骤A25)。
当接收到该DTMF信号时,在上述通信方案的基础上,寻呼服务方的中心4将临时地址数据及与其一起发送的用于指定帧数据的写入的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加至该群中的特定发送目标的呼叫号上,并使发送基站5和6与问题信文及答复选择一起发送该结果合成数据,从而呼叫在该群中所选的目标。
通过上述处理,从寻呼机1Z至寻呼机1A、1B及1D的问题信文数据的发送处理被完成。
如果寻呼机1Z在步骤A3确定不期望自接收方答复的一普通信文的形成被指定,寻呼机1Z根据由用户执行的一操作准备一信文(步骤A4),并在输出缓冲器251中设定该信文(步骤A5)。然后,用户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同时使扬声器18与如图2所示的例如为一按键电话的终端2的送话器保持接触(步骤A6)。随着此操作,寻呼机1Z将用于作为目标的寻呼机的呼叫号及已备普通信文数据转换成为一DTMF信号,并输出/发送该信号(步骤A7)。
如果寻呼机1Z根据由用户执行的一指定操作,在步骤A18确定问题信文的目标是依据于群地址数据的,而该信文将被发送至该群中的所有寻呼机,寻呼机1Z在输出缓冲器251中设定相应于该群地址数据用于呼叫所有寻呼机的一群呼叫号,在这些寻呼机中登录了该群地址(步骤A19)。用户然后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同时使扬声器18与图2中所示的例如为一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发射机保持接触(步骤A20)。随着此操作,寻呼机1Z输出/发送该组呼叫号及已备问题信文数据作为一DTMF信号(步骤A21)。
这样,实际发送的DTMF信号的内容包括用于呼叫该组中所有寻呼机的群呼号,该问题信文及选择内容。
假设先前准备的问题信文数据仍被存储在RAM29的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35中,且还有一尚未答复该问题信文的用户。在此情况下,如果根据由用户执行的指定操作在步骤A13确定该问题信文将被再次发送至该尚未答复该问题信文的用户,即在如图19所示的显示状态中选择/指定“再次发送?”,以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的用户ID号自动搜索该呼叫号库存储区31,(其中该用户ID号对应于其中未设定标志“1”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一部分)且取出尚未答复的用户的呼叫号数据(步骤A22)。然后,执行步骤23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
由寻呼机1A、1B及1D执行的问题信文接收处理将按下来参照图16及17中的流程图被描述。
在该处理中,上述各寻呼机周期地且重复地等待检测到缘于一呼叫操作的如存储在ID-ROM23中的自身地址数据(步骤B1)。当被呼叫时,寻呼机接收跟随该自身地址数据的数据(步骤B2)。
寻呼机然后核查是否接收的数据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步骤B3)。
如果确定接收的数据包括有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控制部分25对由该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指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及与该临时地址数据一起被发送的帧号数据进行解码,并在解码器部分24的地址及帧寄存器(未示出)中写/设定该群临时地址数据及与该临时地址数据一起被发送的帧号数据(步骤B4)。控制部分25然后启动内部计时器(步骤B5)。
解码器24重复地核查是否该群临时地址数据与指定的帧号被检测到,及是否被启动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已到达一预定的时间期(四分钟),从而等待在预定的时间期内检测到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呼叫操作(步骤B6和B13)。
如果在步骤B13确定被启动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已到达一预定的时间期而没有检测到使用临时地址数据的呼叫操作,就确定该临时地址数据的接收未被检测到。寻呼机然后复位在解码器部分24中设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及帧号数据,并自动返回到基于自身地址数据及自身帧号的普通等待状态(步骤B14)。
如果在步骤B6中设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在预定的时间期内与解码的帧号被检测到,寻呼机接收跟随该临时地址数据的数据(步骤B7),删除设定在解码器部分24中的临时地址数据,并自动返回到接收自身地址及自身帧的备用状态(步骤B8)。
然后核查在步骤B7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包括有信文数据(步骤B9)。
如果确定接收到的数据不包括有信文数据,就确定仅一呼叫操作已被执行。寻呼机将收到日期数据及一地址一起存入RAM29的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步骤B17)。然后寻呼机通过使用以下设定的手段通知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发出的报警声、发光二极管14的闪烁。及由振动器30发出的振动(步骤B18)。
在步骤B9中,判定接收到的数据包括有信文数据,则核查该信文数据是否包括有问题识别符号数据,即该信文数据是否为一问题信文(步骤B10)。
判定该信文数据不包括有问题识别符号数据,由于该信文数据不是一问题信文而是一普通信文,该信文的内容及收到日期数据与该地址一起被存在RAM29的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步骤B15)。然后,寻呼机使用以下手段通知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发出的报警声,发光二极管14的闪烁、及振动器30发出的振动,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收到的普通信文(步骤B16)。
如果在步骤B10确定信文数据包括有问题识别符号数据,它表示该信文数据是一问题信文。寻呼机因此将表示该问题信文被收到的信息及收到日期数据与一地址一起存入RAM29的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且还将问题信文的内容及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中的答复选择内容与地址号一起存入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步骤B11)。
图11示出了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其中多个问题信文内容以这种方式被存储。如上所述,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被指定存储多组数据,各组数据包括有一地址41、一用户ID号42、问题信文内容43及选择内容44。地址41表示相应该问题信文的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对一地址号。
用户ID号42是已发送该问题信文的用户的用户ID号,且该ID号被加至该问题信文上。通过以该用户ID号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可得知已发送该问题信文的用户。
在以这种方式将该问题信文存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中后,寻呼机通过使用以下设定的手段通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发出的报警声,发光二极管14的闪烁、及振动器30发出的振动,并通过使用存储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中的问题信文数据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该问题信文,如图23所示(步骤B12)。
参照图23,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我们将在哪里见面”作为问题信文的内容及已发送该数据的用户姓名的“AOKI”。“1、SHINJOKU”、“2、SHIBUYA”,及“3、ROPPONGI”作为选择内容被显示在上述数据的下面。
从寻呼机1Z接收到问题信文的各寻呼机1A、1B及1D执行如图23所示的那样的一显示操作。以上的描述与在群内的问题信文的发送及接送相关。在这些寻呼机1A、1B及1D中,寻呼机1A及1B准备答复信文并将其发送至寻呼机1Z,而寻呼机1Z接收这些答复信文并在这些答复信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执行汇总处理。这一操作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假设寻呼机1D通过使用一群地址将该问题信文传送至构成与上述群不同的另一群的寻呼机1E至1H,并将自寻呼机1E至1H得到的答复信文还有其自己的答复信文反馈至寻呼机1Z,如图3所示。
在各寻呼机1A和1B中,当用户从图18的显示状态中选择/指定在图13至15所示的发送处理中反馈答复信文,这一选择/指定被判断(步骤A1至A3),各寻呼机然后搜索RAM29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步骤A31)以核查该问题信文是否被存储(步骤A32)。
如果该问题信文未被存储,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以象“问题信文未被收到”的字符显示该问题信文未被存储的信息(步骤A39)。
如果该问题信文数据被存储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中,就核查多个问题信文数据是否被存储(步骤A33)。
如果多个问题信文数据被存储,各寻呼机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问题信文内容的清单及通过以用户ID号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而得到的发送者姓名(用户姓名),从而指定对问题信文的选择(步骤A34)。寻呼机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通过由用户执行的一指定操作被选择的问题信文及相应的问题号,如图21所示。
当以这种方式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显示所选择的问题信文及相应的问题号时,寻呼机指定一答复信文的形成(步骤A35)。
当根据由用户执行的指定操作准备一答复信文时,寻呼机1Z在问题信文的用户ID号的基础上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该问题信文是被存储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33中的。寻呼机然后设定标志“1”,取出相应的呼叫号,并将其设定在输出缓冲器251中(步骤A36)。
当用户按下拨号发送键17同时使寻呼机1B(1A)的扬声器18与例如为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发射机保持接触(步骤A37)时,寻呼机1B(1A)将用于呼叫目标的呼叫号及自上述选择内容中选择的答复信文(答复号)转换成一DTMF信号,并将其反馈至寻呼机1Z(步骤A38)。
在此例中,例如,该答复信文的数据结构为“*8*41111*12”。在该数据中,在第一个四位位置的“*8*4”是一答复识别符号;在接着的四位位置的“1111”是一被指定给作为该答复信文的发送者的寻呼机18的用户ID号;在接下来的两位位置的“*1”是一单独答复ID号;而在最后一位位置的“2”是一被选择的答复号。
因此,如果寻呼机1A相对于同样的答复信文选择答复号“3”并将其反馈至寻呼机1Z,该答复信文数据的数据结构为“*8*4000*13”。
如上所述,寻呼机ID的用户将自寻呼机1Z接收的问题信文传送至构成另一组的所有寻呼机1E到1H,并将自寻呼机1E至1H得到的答复信文与其自己的答复信文一起反馈至寻呼机1Z。
由寻呼机1D相对于寻呼机1E至1H执行的发送处理与由寻呼机1Z执行的发送处理大致相同,除了寻呼机1D通过使用一群地址数据相对于寻呼机1E至1H执行批发送外。因此,对此操作的描述被省略。
在此例中,被发送至寻呼机1E至1H的问题信文的发送者的用户ID号不是“4444”而是“3333”。
当接收到该问题信文时,寻呼机1E至1H准备答复信文并将其反馈至寻呼机1D。由于寻呼机1E至1H的这些接收及反馈操作与寻呼机1A及1B的大致相同,对其的描述被省略。
由自寻呼机1E至1H接收答复信文的寻呼机1D执行的接收处理将在下面参照图16及17进行描述。
寻呼机1D周期性地且重复地等待检测到缘于一呼叫操作的如存储在ID-ROM23中的自身地址数据(步骤B1)。当被呼叫时,寻呼机1D接收跟随该自身地址数据的数据(步骤B2)。
寻呼机1D核查接收的数据是否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步骤B3)。这样,寻呼机1D自寻呼机1E至1H接收答复信文,且对该问题的答复信文不可能被反馈至多个寻呼机。因此确定没有用于指定临时地址数据的简化指令矢量数据被接收,且流程不进至步骤B4,然后核查接收的数据是否包括有信文数据(步骤B19)。
如果判定未包括有信文数据,就确定仅有一呼叫操作被执行,且流程前进至步骤B17。如果确定包括有信文数据,核查信文数据是否包括有答复识别符号数据,即,该信文是否为一答复信文(步骤B20)。
如果确定该信文数据不包括有答复识别符号数据,由于它表示该信文数据为一普通信文,流程进至步骤B15,如果确定该信文数据包括有答复识别符号数据,由于它表示该信文数据为一答复信文,核查是否在RAM29中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保留有一相应的区域(步骤B21)。然后,在接收的答复信文中的用户ID号的基础上,标志“1”被设定在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相应部分中(步骤B22)。
如果在步骤B21确定相应于接收的答复信文的问题信文未被存储在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中,且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未保留相应的答复信文区域,接收的答复信文被直接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步骤B24)。
接着,根据跟随答复信文数据中的答复识别符号“*1”的答复号,寻呼机在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的一部分中设定标志“1”,该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的部分对应于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一部分,其中后一部分内设定有上述标志。寻呼机然后对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保留的区域内的答复状态,即对应各个答复号所设定的标志“1”的数目进行汇总,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汇总结果(步骤B23)。
假设寻呼机1E至1H中的三个寻呼机相对于问题信文选择答复号“1”,且剩余的一寻呼机选择答复号“3”。
寻呼机1D在自寻呼机1E至1H反馈的数据的基础上,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汇总结果连同其自己的答复信文一起反馈至寻呼机1Z作为寻呼机1E至1H的群答复。例如,如果寻呼机1D的用户相对于问题信文选择答复号“3”与寻呼机1D的反馈操作相关的处理以下述方式被执行。
当在图13至15所示的发送处理中答复信文自寻呼机1D反馈至寻呼机1时,与作为群答复的答复信文及单独答复信文相结合的数据被连续地反馈。该数据的数据结构为“*8*43333*2132031*13”。在该数据中,位于第一个四位位置的“*8*4”是一答复识别符号;在接着的四位位置的“3333”是一被指定给作为答复信大的发送者的寻呼机1D的用户ID号,在接着的两位位置的“*2”是一表示群答复的答复ID符号,在接下来的六位位置的“132031”表示三个用户选择答复号“1”、无用户选择答复号“2”,及一个用户选择答复号“3”,在接下来的两位位置的“*1”是寻呼机1D的用户的答复识别符号,及在最后一位位置的“2”是寻呼机1D的答复号。
最后,当寻呼机1Z将自寻呼机1A、1B及1D中的寻呼机1B和1D接收答复信文时待被执行的接收处理将被描述。
寻呼机1Z周期性地且重复地等待检测到缘于一呼叫操作的好存储在ID-ROM23中的自身地址数据(步骤B1)。当被呼叫时,寻呼机1接收跟随该自身地址数据的数据(步骤B2)。
寻呼机1核查接收的数据是否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步骤B3)。在此例中,寻呼机1Z将接收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答复信文,并且对该问题的答复信文不可时被反馈到多个寻呼机。因此确定没有接收到用于指定临时地址的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且流程不进至步骤B4。然后核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包括有信文数据(步骤B19)。
如果确定包括有信文数据,核查该信文数据是否包括有答复识别符号数据,即该信文是否为一答复信文(步骤B20)。
如果确定该信文数据包括有答复识别符号数据,由于它表示该信文数据为一答复信文,寻呼机1Z核查在RAM29中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是否保留有一相应的区域(步骤B21)。然后,寻呼机1Z根据接收的信文数据中的用户ID号在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相应部分中设定标志“1”(步骤B22)。
如果一答复号跟随在答复信文数据中的答复ID符号“*1”后,寻呼机1Z在与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设定有上述标志的部分相应的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的一部分中设定标志“1”,并且,如果一答复号跟随群答复ID号“*2”,在与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设定有上述标志的部分相应的群答复寄存器55的一部分中设定一对应于该答复号的用户的数目。寻呼机1然后对答复信号存储区34中保留的区域中的答复状态,即对应于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中的各答复号所设定的标志“1”的数目及对应于群答复寄存器55中的各答复号的用户的数目进行汇总,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汇总结果(步骤B23)。
图12A至12C示出了数据是如何存储在寻呼机1Z的RAM29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该寻呼机1Z如上所述地从寻呼机1A、1B及1D接收答复信文。图22A至22C示出了表示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汇总结果的相应表格。
当如图12A所示没有从寻呼机1A、1B及1D中的任何一个接收到答复信文,“0”被设定在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及群答复标志寄存器52中,且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及群答复寄存器55两者被保持空白。
与此状态相关,如图22A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3有一单独的答复区61和一群答复区62,其中显示有一与答复号“1”至“3”相对应的表格,该表格显示没有答复的用户的号为“3”,而它们的姓名为“SAITO”,“OISHI”,及“YASHIKI”。
通过以与其中设定有若干“0”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部分相对应的用户ID号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可得到这些姓名。
假设寻呼机1Z从寻呼机1B接收到一答复信文,且该信文中的答复号为“2”。这样,如图12B所示,标志“1”被设定在对应于用户ID号“1111”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的一部分中,其中该用户ID号“1111”对应于寻呼机1B,且标志“1”被设置在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中“2”的位置上。
与此状态相关,如图22B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尚未答复的用户的数目减至2,且已经反馈了答复信文的“OISHI”被移至如箭头所示的答复号“2”的位置,相应部分中的用户数目被设至“1”。
接着,寻呼机1Z自寻呼机1D接收一答复信文。该答复信文包括来自由寻呼机1E至1H构成的群的答复信文及一来自寻呼机1D的用户的答复,如上所述。因此,如图12C所示,在对应于用户ID号“3333”的答复信文存储区34中的答复标志寄存器51及群答复标志寄存器52两者中设定标志“1”,其中该用户ID号“3333”对应于寻呼机1D。并且,在答复号标志寄存器54的“3”的部分设定标志“1”;“3”表示被设定在群答复寄存器55的“1”的位置的用户的数目;“0”表示用户的数目被设定在“2”的位置的用户数目;及“1”表示被设定在“3”的位置的用户数目分。
与此状态相关,如图22C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尚未答复的用户的数目减至1,已经反馈了答复信文的“YASHIKI”被移至如箭头所示的单独答复区61中的答复号“3”的位置,相应部分中用户的数目被设至“1”。同时,“YASHIKI”被移至群答复区62并被显示。在群答复区62中,“4”作为该群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3”作为在答复号“1”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0”作为在答复号“2”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及“1”作为在答复号“3”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
在单独答复区61及群答复区62的“汇总”的位置,“6“作为由寻呼机1Z接收的答复信文总数被显示;“3”作为在答复号“1”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及“2”作为在答复号“3”的用户的数目被显示。
如上所述,接收的答复信文被自动地汇总,且汇总结果根据接收的答复信文的数目中的变化以可读的方式被显示,如图22A至22C示。通过此操作,已生成该问题信文的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对该问题信文的答复信文的内容、意向等。因此该系统是非常有用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准备了选择项作为对一问题信文的答复并被与问题信文一起发送给用户,且用户将对应选择内容的号反馈回作为答复信文。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接收到该问题信文的用户可自由地准备答复并将其反馈给发送该问题信文的用户。一用于实现这样一操作的结构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被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一个具有拨号功能的寻呼机上。
利用本发明的寻呼机1(1Z、1A至1D及1E至1H)获得寻呼服务的方式与示于图1的相同。各寻呼接收机1的外观与示于图4的一样。其电路结构与示于图5的一样。存储于一个ROM中的用于自由信文模式的字符码矩阵的结构与示于图6或图7的一样。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代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且省略了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图24示出了RAM29的存储分布图,该RAM29是由电源供电备份保存的,与电源开关的开/关状态无关,以使其存储的内容得以保持。
RAM29具有一个呼叫号库序储区31,一个用于存储备好的问题信文的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71,一收到信文存储区72,一用于存储问题信文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以及一个答复信文存储区74。
该呼叫号库存储区31是用于存储与多个用户有关的数据的区域。对应于一个用户的数据包括一个发送指定标志寄存器、一个用户ID号、一个用户姓名以及用户地址,该用户地址即是该用户的呼叫号。
该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71是一个用于存储多组问题信文数据的区域。一组问题信文数据包括一个问题码(图24中的“QST No.”)以及一问题信文的内容。
该收到信文存储区72是一个用于存储多组数据的区域。该一组数据具有一个存储一收到信文的地址、该信文的内容以及收到日期。
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是一个用于存储多组数据的区域。一组数据具有当一个收到问题信文被存入该收到信文存储区72时设置的一个存储器中的地址号、一个发送者的用户ID号。一个问题号以及问题信文内容。
该答复信文存储区74是一个用于存储多组答复信文数据的区域,各组答复数据包括一个问题号、一个用户ID号以及一个答复内容。
下面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该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假设一个问题信文被通过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从一个用户ID号为“4444”及用户名为“AKIO”的用户携带的寻呼机1Z发送给同一组中的一个用户ID号为“0000”及用户名为“SAITO”的用户携带的寻呼机1A、一个用户号为“1111“及用户名为”OISHI“的用户携带的寻呼机1B、以及用一个用户ID号为“3333”及用户名为“YASHIKI”的用户携带的寻呼机1D,且通过无线电接收/汇总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对该问题的答复信文,如图2所示。下面将说明这一工作过程。
假设示于图9的数据内容已事先存储在寻呼机1Z的RAM29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且示于图10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寻呼机1B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
该寻呼机1Z选择一个信文发送模式,且根据图27至29的流程图准备/发送一个问题信文。
图27至29示出了由寻呼机1(1Z及1A至1H)执行的信文发送处理的内容。当壳体11的一个侧表面上的电源开关(未示)被接通时,一接收等候模式被自动设置,且一个用于提示选择一信文发送模式的信息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的一部分上(步骤C1)。
此模式选择是根据对功能键16的“菜单键”的操作而执行的。通过该操作,该停止等待模式可被切换至一个唤醒上述电话号码库功能的电话号码库模式、一个唤醒电子计算器功能的电子计算器模式以及该信文发送模式。
当执行一模式选择操作时,检测所选的模式是否为该信文发送模式(步骤C2)。
如果所选的模式不是信文发送模式,该所选的模式被启动以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C8)。如果所选的模式是信文发送模式,则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信文的标题,即“普通信文”、“问题信文”、及对一过去收到的问题信文的“答复信文”以提示使用者指定一个标题,如图18所示。
在此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3在上述三种信文的标题的头部显示一个光标C。使用户通过操作相应的功能键16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光标C以选择一个信文,并以拨号键15中的“#”键指定对所选信文的确认。该寻呼机1Z则判定操作的内容(步骤C3)。
如果指定了对″问题信文″的确认,寻呼机1Z根据由使用者执行的指定操作准备一个问题信文(步骤C11)。
在此例中,在输入用于准备一问题信文的字母时,首先通过按“字母数字”键设定字母数字字符输入模式,接着通过按拨号键15中的相应键输入对应于所需字母的位置的两位数字的号。例如,当按了“字母数字”键之后欲输入“N”时,相继按下“1”键和“3”键,且通过操作功能键16中的右光标键光标C被移至右端以确认该选择。
使用者通过顺序输入字母、符号、数字值等准备一个问题信文,且通过操作例如功能键16的下光标键指定对该问题信文的确认。之后,对应于该备好的问题信文数据的问题号被设定(步骤C12)。
该问题号的设定也是通过操作拨号键15及功能键16中的下光标键来进行的。
图32示出了以此方式准备的问题信文是怎样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在此例中,为问题信文“有商店出售廉价商品吗?”设定了问题号“01”。当使用者在确认了这些数据之后相继两次操作拨号键15的“#”键时,寻呼机1Z确定一个问题信文的形成及问题号的设定被完成,并将数据存入已备问题信文存储区71中。另外,寻呼机1Z在RAM29的答复存储区74中为该问题信文保留一个区域,并将该备好的问题信文和问题号设置在输出缓存器251中(步骤C13)。
接着,为了设置该备好的问题信文的目标,该寻呼机1Z执行一显示操作以提示使用者确定是否利用群地址数据执行批发送,或通过利用存储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的呼叫号数据选择多个目标以利用临时地址数据执行批发送。寻呼机1Z根据由使用者执行的操作指定判断上述确定的内容(步骤C14)。
如果在步骤C14根据由使用者执行的操作指定判定对备好的问题信文的批发送是通过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式执行的,寻呼机1Z为中心4设定一个接收电话号码,该号码即指定了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法(步骤C18)。
如果使用者没有选择利用群地址数据的批发送而操作了功能键16的一光标键以从该群中选择多个目标且执行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寻呼机1Z则判断该确定并为临时地址数据设置一个接收电话号码。根据所选的内容,对应子用户姓名的用户ID号被顺序登录在答复信文存储区74的保留区域中(步骤C19)。
图21示出了在步骤A27在寻呼机1Z的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一个显示。参看图21,符号“●”表示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批发送被选择。另外,登录在图9的呼叫号库存储区31中的该组寻呼机1A至1H的使用者姓名“SAITO”、“OISHI”、“MURAKAMI”、“YASHIKI”…被显示。
符号“●”表示“SAITO”、“OISHI”及“YASHIKI”被选为目标,且光标C还表示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i中还有其它呼叫号数据。在此例中,标志“1”被设置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的对应所选用户姓名的各发送目标标志寄存器部分中。
当目标被选择及确定后,呼叫号存储区31被以由设置在呼叫号库存储区31的发送目标标志寄存器部分中的标志“1”指定的用户ID号自动搜索以取出这些目标的呼叫号数据。该数据然后被设置在输出缓存器251中(步骤C20)。
使用者在保持扬声器18与一个电话终端2(例如示于图2的按键电话)的送话器接触的同时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步骤C21)。通过此操作,寻呼机1Z将用于利用临时地址数据的群呼方式的接收电话号码、用于呼叫目标的呼叫号以及备好的问题信文数据转换为一DTMF(双音多频)信号,并输出/发送该信号(步骤C22)。
在接收到该DTMF信号后,基于上述通信方案,寻呼服务方的中心4向该群中的特定的发送目标呼叫号上加上该临时地址数据及用于指定与该临时地址数据一起发送的帧号数据的写入的简化指令矢量,并使发送基站5和6与该问题信文的答复选择一起发送该生成的合成信号,从而呼叫该组中所选的目标。
通过上述处理,从寻呼机1Z向寻呼机1A、1B及1D的问题信文的发送即被完成。
如果寻呼机1Z在步骤C3判定指定了形成不期待接收方答复的普通信文,则该寻呼机1Z即根据由使用者执行的一个操作准备一条信文(步骤C4),且将该信文设置在输出缓冲器251中(步骤C5)。之后,使用者在保持扬声器18与诸如示于图2中的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送话器接触的同时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步骤C6)。通过该操作,寻呼机1Z将用于呼叫作为目标的寻呼接收方的呼叫号及备好的普通信文数据转换为一DTMF数据,并输出/发送该信号(步骤C7)。
如果寻呼机1Z在步骤C14根据由使用者执行的一指定操作判定该问题信文的目标是基于群地址数据的,且该信文偏听欲向该群中的所有寻呼机发送,则寻呼机1Z设定一个对应于用于呼叫所有寻呼机的群地址的群呼叫号于输出缓存器251中(步骤C15),上述的所有寻呼机都登记有该群地址。使用者然后在保持扬声器18与诸如示于图2的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送话器接触的同时按下寻呼机1Z的拨号发送键17(步骤C16)。通过此操作,寻呼机1Z以DTMF信号输出/发送该群呼叫号和该备好的问题信文数据(步骤C1-7)。
在此例中,实际发送的DTMF信号的内容包括用于呼叫该群中的所有寻呼机的群呼叫号以及该问题信文。
下面将参考图30及31说明由寻呼机1A、1B及1D执行的问题信文接收处理。
在该处理中,上述各寻呼机周期性地及重复地等待检测到缘于一呼叫操作的存储于其ID-ROM23中的自身地址(步骤D1)。当被呼叫时,寻呼机接收跟着其自身地址数据之后的数据(步骤D2)。
接着寻呼机检查收到的数据是否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步骤D3)。
如果其判定接收到的数据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控制部分25解码由该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指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及与该临时地址数据一起发送的帧号数据,并将该设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及与该临时地址数据一起发送的帧号数据写入/设置在解码器部分24的地址及帧寄存器(未示)中(步骤D4)。然后该控制部分启动其内部计时器(步骤D5)。
解码器部分24重复地检测是否和该指定的帧号一起检测到该设定的临时地址数据,及是否该被启动的计时器的计数值已到达一预定的时间期,从而在该预定的时间期内等待检测到利用该临时地址数据的呼叫操作(步骤D6和D13)。
如果在步骤D13判定该被启动的计时器的计数值已到达了该预定的时间期而没有检测到利用该临时地址数据的呼叫操作,则判定未检测到该临时地址数据的接收。该寻呼机然后删除设置在解码器部分24中的该临时地址数据和该帧号数据,并自动地返回到基于自身地址数据和自身帧号的正常等待状态(步骤D14)。
如果在该预定时间期内在步骤D6与该解码的帧号一起检测到该临时地址数据;寻呼机则接收跟在该临地址数据之后的数据(步骤D7),删除设置在解码器部分24中该临时地址数据,并自动地返回到用于自身地址数据及自身帧的接收的等待状态(步骤D8)。
接着检测在步骤D7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含有信文数据(步骤D9)。
如果判定接收到的数据中不含有信文数据,则判定仅执行了一个呼叫操作。该寻呼机将其接收日期数据与一地址一起存入该RAM29的接收信文存储区32中(步骤D17)。之后,寻呼机通过以下手段通知使用者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产生的报警声、LED灯14的闪烁及由振动器30产生的振动(步骤D18)。
如果在步骤D9判定接收到的数据包括信文数据,则检测该信文数据是否包括问题识别符号数据,即该信文数据是否是一个问题信文(步骤D10)。
如果判定该信文数据不包括问题识别符号数据,由于该信文数据不是一个问题信文而是一个普通信文,该信文的内容及接收日期数据与其地址一起被存储到RAM29的收到信文存储区32中(步骤D15)。之后,寻呼机利用以下手段通知使用者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生成的报警声、LED灯14的闪烁及由振动器30产生的振动,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该接收到的普通信文(步骤D16)。
如果在步骤D10判定信文数据包括问题识别符号数据,则表示该信文数据是一个问题信文。因此该寻呼机将该问题信文和接收日期数据与一地址一起存储到RAM29的收到信存储区72中,且同时将该问题信文的内容、与收到信文存储区72中的该地址号、用户ID号及问题号一起存储到收到信文存储区72中(步骤D11)。
图25示出了以这种方式存储了多个问题信文内容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如上所述,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被指定为存储多组数据,各组数据包括一地址81、一用户ID号82、问题信文内容83以及选择内容88。该地址81表示该收到信文存储区72中对应于该问题信文的一个地址号。
用户ID号82是发送该问题信文的用户的用户ID号,且该ID号被加在该问题信文上。通过以该ID号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可以知道发送该问题信文的用户。
在该问题信文被以此方式存入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中之后,寻呼机通过以下手段通知该呼叫操作:由扬声器18产生的报警声、LED灯14的闪烁及由振动器31产生的振动,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利用存储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中的问题信文数据显示该问题信文(步骤D12)。
收到从寻呼机1Z发出的问题信文的各寻呼接收机1A、1B及1D都执行该显示处理。上述说明是关于在该群中发送和接收一问题信文的。在这些寻呼机1A、1B及1D中,寻呼机1A及1B准备了答复信文并将它们发送给寻呼机1Z,寻呼机1Z接收这些答复信文并基于这些答复信文的内容执行汇总处理。下面将说明此工作过程。
在各寻呼机1A和1B中,当使用者从图18中的显示状态选择/指定返回到示于图27至29的发送处理中的答复信文时,这一选择/指定被判断(步骤C1至C3)。各寻呼机然后搜索RAM29的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步骤C31)以检测是否存储有收到的问题信文(步骤C32)。
如果未存储问题信文,则未存储问题信文的信息被以如“未收到问题信文”这样的字符串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步骤C39)。
如果有问题信文数据被存储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中,则检测是否存储了多个问题信文数据(步骤C33)。
如果存储有多个问题信文数据,则寻呼机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问题信文的清单及发送者姓名(用户姓名),该内容清单及发送者姓名是通过以用者ID是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获得的,从而指定对一个问题信文的选择,如图33所示(步骤C34)。在以此方式把所选的问题信文显示在液晶面板13上的同时,使用者准备一个答复信文(步骤C35)。该信文准备操作与上述的问题信文准备操作是一样的,因此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图34示出了该答复信文的形成已被完成的状态。当功能键16的一个“登录”键在该准备操作完成后被操作时,该答复信文被确认。
当在由使用者执行的指定操作完成后准备好了答复信文时,寻呼机基于在收到问题信文存储区73中的相应的ID号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然后该寻呼机设置标志“1”,取出相应的呼叫号并将其设置在输出缓存器251中(步骤C36)。
当使用得在保持寻呼机1B(1A)的扬声器18与诸如一按键电话的电话终端2的送话器接触的同时按下拨号发送键17时(步骤C37),寻呼机1B(1A)将用于呼叫目标的呼叫号和备好的答复信文转换为一DTMF信号,并将其反馈到寻呼机1Z(步骤C38)。
在此例中,例如,答复信文的数据结构是“*8*41111*01********”。在该数据中,在前4位的“*8*4”是一答复识别符号;在第二个四位的“1111”是分配给该作为该答复信文的发送者的寻呼机1B的用户ID号;在下一三位的“*01”是一问题号;而在最后几位“********”是一个字符码矩阵(在此例对应于四个字符),其中两位数字表示一个字符,如图5所示。
最后,将说明在寻呼机1Z接收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答复信文时执行的接收处理。
寻呼机1Z周期性地及重复地等待检测到缘于一呼叫操作的如存储于ID-ROM23中的自身地址数据(步骤D1)。当被呼叫时,寻呼机1Z接收跟在该自身地址数据后面的数据(步骤D2)。
寻呼机1Z接着检测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包括简化的指令矢量数据(步骤D3)。在此例中,寻呼机1Z将接收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答复信文,没有对该问题信文的答复信文被反馈到多个寻呼机的可能。因此判定没有用于指定临时地址的简化指令矢量数据被收到,且流程不会进到步骤D4。接着,检测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包括信文数据(步骤D19)。
如果判定包括有信文数据,则检测该信文数据是否包括答复识别符号数据,即,该信文是否为一答复信文(步骤D20)。
如果判定该信文数据包括答复识别符号数据,由于其表示该信文数据是一个答复信文,则寻呼在1Z检测在RAM29的答复信文存储区74中是否保留了一个相应的区域(步骤D21)。之后,接收到的该答复信文的内容被存储在答复信文存储区74的对应于该接收到的答复信文数据中的问题号及用户ID号的部分中(步骤D22)。
然后寻呼机1Z读出存储在答复信文存储区74中的答复信文以及相应的问题信文,并使液晶显示面板13显示它们(步骤D23)。
如果在步骤D21,在RAM29的答复信文存储区74中没有保留了一个相应的区域,则显示接收到的答复信文(步骤D24)。
图26A及26B示出了数据是如何存储到接收到来自寻呼机1A、1B及1D的答复信文的寻呼接收机1Z的RAM29的答复信文存储区74中的。在此例中,对具有问题号“01”的一个问题信文的多个答复信文被存储,如图26A所示,且对具有问题号“02”的一个问题信文的多个答复信文被存储,如图26B所示。
图35示出了根据上述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3上的多个答复信文。在此例中,示于图26A的对具有问题号“01”的答复信文被显示。
在此例中,跟在答复信文后面的姓名是通过以存储在答复信文存储区74中的答复信文数据中的用户ID搜索呼叫号库存储区31而得到的。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各寻呼机1(1A至1Z)用作一个具有所谓拨号器的发送装置,该拨号器用来将备好的信文数据转换为一DTMF信号并将其输出至电话终端2。然而,各寻呼机也可用作具有其它设备的发送装置。
图36和37示出了各用作具有无线发射部分(101至103)的发送装置的寻呼机1(1A至1D及1Z),该无线发射部分用于直接以无线电输出备好的信文,该二图还示出了利用该种寻呼机得到寻呼服务的方式。参看图37,一接收基站104代替了电话终端2直接与公共电话网3连接。
当呼叫寻呼机1A并向其发送信文时,寻呼机1Z将寻呼机1A的地址数据、对应于该备好的信文的信文数据存入输出缓存器251,通过编码器部分103频率调制该数据,并通过发送部分102从发送天线101输出该经调制的数据。
接收基站104接收该数据并通过公共电话网3将其输出到中心4。后面的处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同。
本发明不限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各种改动和变形。
另外,本发明可被应用于寻呼机以外的各种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中。例如,本发明可被应用于数字移动电话机、具有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及电子笔记本以及用于利用红外线等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具有由一个第一通信单元和多个第二通信单元组成的一个群,该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在该群中通过无线电交换数据,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由与该请求答复的信文相对应的多个答复信文组成的多个答复,及与答复信文相对应的答复号,连同用于识别该第一通信单元的第一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第二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发送装置所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自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请求答复的信文、及所述多个答复;
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所述第一接收装置所接收的该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
第一选择装置,用于从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多个答复号中选择一答复号;及
第一反馈装置,用于向第一通信单元反馈由第一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及由第一接收装置接收的该第一ID数据,及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反馈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一反馈装置反馈的答复号;
第一答复存储装置,用于汇总并存储这些答复号;及
第二显示装置,用于以汇总状态显示这些答复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馈装置还发送用于识别本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该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
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所述第二ID数据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并且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还接收由第一反馈装置发送的第二ID数据;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还在从第二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第二ID数据的基础上,从来自该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的用户信息中读出用户信息,并显示用户信息及汇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
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所述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及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将存储在该信文存储装置中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连同第二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第三通信单元的第三ID数据一起,向该群中的第三通信单元执行批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包括:
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检测的对应从第二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二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
第二选择装置,用于选择一由该第三接收装置所接收的答复号;及
第二反馈装置,用于向第二通信单元反馈由该第二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以及由该第三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
第四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该第二反馈装置反馈的多个答复号;及
第二答复存储装置,用于在汇总答复时存储该多个答复号,及
所述第一反馈装置还将存储在该第二答复存储装置中的汇总的答复,连同由第一选择装置选择的答复号,及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第二发送装置、第一反馈装置和第二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第二发送装置、第一反馈装置和第二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7、一种通信系统,具有由一个第一通信单元和多个第二通信单元组成的一个群,该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在该群中通过无线电交换数据,
该第一通信单元,其包括: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连同用于识别该第一通信单元的第一ID数据及用于识别每个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
每个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第一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和请求答复的信文;
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第一接收装置接收的请求答复的信文;
形成装置,用于准备对由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请求答复的信文的答复;及
反馈装置,用于将形成装置准备的答复,连同第一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并且
该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对应从反馈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ID数据的呼叫,并接收从反馈装置反馈的答复;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对应于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多个答复;及
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请求答复的信文及答复。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请求答复的信文,在所述的多个请求答复的信文上附加有信文号,
所述第一发送装置还批量执行将一信文号附加至请求答复的信文上,及
所述反馈装置还将所述信文号连同所述答复及所述第一ID数据一起反馈给第一通信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中所述反馈装置还发送用于识别本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
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所述第二ID数据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还接收由所述反馈装置发送的第二ID数据;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还在由该所述第二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的基础上,从来自该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的用户信息中读出用户信息,并将该用户信息连同所述请求答复的信文及答复一起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用于准备一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准备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和所述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和所述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而发送或反馈数据。
13、一种通信单元,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将请求答复的信文、由相应于该请求答复的信文的多个答复信文组成的多个答复、相应于这些答复信文的答复号,以及用于识别主单元的第一ID数据,和用于识别该主单元所在的群内的剩余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一起执行批发送;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剩余通信单元反馈的多个答复号,其中剩余通信单元接收由发送装置所发送的数据;
答复存储装置,用于汇总并存储答复号;及
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汇总状态下的这些答复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接收装置还接收用于识别所述剩余通信单元的第二ID数据,以及答复号,并且还包括:
用户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所述剩余通信单元的多个第二ID数据及剩余通信单元的若干条用户信息;
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多个答复号及由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
对比装置,用于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第二ID数据和存储在用户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第二ID数据进行对比;及
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根据由对比装置得到的对比结果,从用户信息存储装置中读取用户信息,并显示该用户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一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每一个第二ID数据的标志区,且还包括:
存储控制装置,用于当对比装置将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第二ID数据与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ID数据相比较,且所述第二ID数据彼此一致时,在该标志区内设置标志。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通信单元,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存储装置的一标志区相对应的所述第二ID数据,在该标志区内没有由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设置的标志;及
通知装置,用于当该检测装置检测到没有标志被设置的第二ID数据时,通知有一个用户还没有答复由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通信单元,还包括:
信文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对应地存储由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多个答复号;及
重发送装置,用于当存储装置中存在与没有设置标志的一标志区相对应的第二ID数据时,从所述信文存储装置读出该请求答复的信文、多个答复及多个答复号,将该信文转换成相应的码数据,并将该码数据发送给与该第二ID数据对应的剩余通信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单元,还包括准备装置,用于准备由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答复的信文和多个答复。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和所述重发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DTMF信号输出数据来发送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和所述重发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无线电信号输出数据来发送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5118/1994 | 1994-12-27 | ||
JP325118/94 | 1994-12-27 | ||
JP32511894A JP3433543B2 (ja) | 1994-12-27 | 1994-12-27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機及び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01A CN1135701A (zh) | 1996-11-13 |
CN1144477C true CN1144477C (zh) | 2004-03-31 |
Family
ID=1817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511945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477C (zh) | 1994-12-27 | 1995-12-27 |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5977880A (zh) |
EP (2) | EP1519596A3 (zh) |
JP (1) | JP3433543B2 (zh) |
CN (1) | CN1144477C (zh) |
DE (1) | DE69534155T2 (zh) |
HK (1) | HK10135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84170A (en) * | 1996-09-24 | 1999-03-16 | Ericsson, Inc. | Subscriber feature controlled high penetration messaging |
JPH1117798A (ja) * | 1997-06-25 | 1999-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選択呼出受信機 |
IL121427A0 (en) | 1997-07-30 | 1998-01-04 | S H F Computers Software Servi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line notifying a network user |
JP2978907B1 (ja) * | 1998-08-28 | 1999-11-15 |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表示機能付き個別選択呼出受信機 |
KR20010009629A (ko) * | 1999-07-12 | 2001-02-05 | 윤종용 | 휴대전화단말장치의 단문메시지 멀티전송방법 |
GB2357395A (en) * | 1999-12-14 | 2001-06-2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wireless terminals. |
US20020046299A1 (en) * | 2000-02-09 | 2002-04-18 | Internet2Anywhere,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independent and platform independent network signaling and action initiating |
IL135670A0 (en) | 2000-04-16 | 2001-05-20 | Netgong Ltd | Telephone tuning and signaling system |
KR100442941B1 (ko) * | 2001-07-06 | 2004-08-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송형 메시지 전송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4773688B2 (ja) | 2004-03-31 | 2011-09-14 |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 通信方法、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
WO2006020275A2 (en) * | 2004-07-15 | 2006-02-23 | Richard Sharpe | Local 2-way paging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US7668613B2 (en) * | 2007-09-28 | 2010-02-23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MES appliance integrated with control modules |
US20100124317A1 (en) * | 2008-08-16 | 2010-05-20 | Didi Avraham Mecilati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waiting signal responses |
US7978676B2 (en) | 2008-10-09 | 2011-07-12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Radio relay apparatus,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per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d on beacon |
IL200422A0 (en) * | 2009-08-16 | 2010-04-29 | Didi Avraham Mecilati | Call waiting management system |
US8629758B2 (en) | 2011-01-04 | 2014-01-14 | Critical Alert System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s received from a paging network on a paging device to electronic devices |
US8331960B1 (en) | 2011-06-08 | 2012-12-11 | Critical Alert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paging 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 through wireless cellular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78642A (ja) * | 1982-04-13 | 1983-10-19 | Nec Corp | 表示付き個別選択呼出受信機 |
JPH0797875B2 (ja) * | 1985-08-12 | 1995-10-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メッセージ送出ページング受信機 |
US4799254A (en) * | 1986-06-30 | 1989-01-17 | Wang Laboratories, Inc.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remote database query |
US4811379A (en) * | 1987-12-21 | 1989-03-07 | Motorola, Inc. | Speak back paging system |
DE68922337T2 (de) * | 1988-05-17 | 1995-08-31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Funkruf-Kommunikationssystem. |
US5153582A (en) * | 1988-07-01 | 1992-10-06 | Motorola, Inc.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cknowledging and answering a paging signal |
US4994797A (en) * | 1989-03-08 | 1991-02-19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controlled page disposition |
GB2240009A (en) * | 1989-12-22 | 1991-07-17 | Stanley Kee Man Kwok | Transceiver pager |
US5204768A (en) * | 1991-02-12 | 1993-04-20 | Mind Path Technologies, Inc. | Remote controlled electronic presentation system |
US5583921A (en) * | 1992-09-21 | 1996-12-10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54946A (en) * | 1992-11-12 | 1998-05-19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Nationwid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1994
- 1994-12-27 JP JP32511894A patent/JP34335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
- 1995-12-21 US US08/576,484 patent/US5977880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12-27 EP EP04031086A patent/EP1519596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5-12-27 EP EP95120618A patent/EP072039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12-27 CN CNB95119450XA patent/CN114447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12-27 DE DE69534155T patent/DE6953415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
- 1998-07-23 US US09/121,513 patent/US606431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22 HK HK98114755A patent/HK1013579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977880A (en) | 1999-11-02 |
HK1013579A1 (en) | 1999-08-27 |
EP0720397B1 (en) | 2005-04-20 |
DE69534155D1 (de) | 2005-05-25 |
US6064317A (en) | 2000-05-16 |
CN1135701A (zh) | 1996-11-13 |
EP0720397A2 (en) | 1996-07-03 |
EP1519596A2 (en) | 2005-03-30 |
EP1519596A3 (en) | 2005-06-22 |
JP3433543B2 (ja) | 2003-08-04 |
DE69534155T2 (de) | 2006-03-09 |
JPH08182030A (ja) | 1996-07-12 |
EP0720397A3 (en) | 1999-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477C (zh) |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 |
CN1209934C (zh) | 数据库系统和获得信息的方法 | |
CN1310527C (zh) | 位置登记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网以及通信终端 | |
CN1059535C (zh) | 电视接收机 | |
CN1218599C (zh) | 有两个显示器的折叠通信终端 | |
CN1226885C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其中建立双模式呼叫的方法 | |
CN1167288C (zh) |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 |
CN1209009A (zh) | 信息通讯系统 | |
CN1044557A (zh) | 远距离通信系统 | |
CN1992926A (zh) |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 |
CN1823347A (zh) | 用来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582596A (zh) | 电信网络中控制及启用移动电话中高级服务和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和配置 | |
CN101043678A (zh) | 一种用于现场数据采集的智能卡、终端、系统及方法 | |
CN1329791A (zh) | 交互式媒体系统 | |
CN1399839A (zh) | 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程序设计功能的电话通信设备的分布式通信网络 | |
CN1823516A (zh) | 显示通话对象的当地时刻的电话机、方法以及程序 | |
CN1175867A (zh) | 一发信器终端摘机前由此发信器终端对接收器终端的控制 | |
CN1074635C (zh) | 分开发送消息数据及接收该消息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208931C (zh) |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系统及其通信设备 | |
CN1168187A (zh) | 数据接收机装置 | |
CN1263275C (zh) | 通信支持系统、电话服务方法、通信控制装置及电话装置 | |
CN1139234C (zh) | 具有数字助理、传真及网络功能的电脑电话 | |
CN1148016C (zh) | 数据接收设备 | |
CN1162240A (zh) | 数据通信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数据通信方法 | |
CN1571447A (zh) | 一种即发即建手机号短信邮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