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來的線上教學和全民居家防疫,家長和老師為了居家上課的小孩勞心勞力,看到了很多付出與奉獻,不管是學校端還是家庭端,都是在學習和調整。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一位相片看起來很有氣質的媽媽,在某社群上的發文。她說看到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花了十分鐘在處理網路的問題,一直問:「有聽到嗎?」講課只講了十分鐘,其中一直問孩子:「有沒有問題?」然後就消失,留下錯愕的孩子,之後回來就跟孩子說,因為要處理孩子連線的問題,所以才消失,現在他要趕著去上另一堂課了,所以就提早下課了。

那個社群成員多是擔任老師的,就幫這位老師打圓場,比如:

「可能是老師一直處理個別小朋友的狀況,有些家裡網路或設備有問題的,甚至要打電話去個別指導。」

「老師一整天要上三堂課,不僅要備課、處理自己科技不熟的問題、甚至有些學校還要求錄影、檢查學生有沒有寫作業、評量學習成效,非常累的,請多多包容。」

「老師在家上課,可能家裡也會有小孩的干擾,大家都居家防疫,可以的話多多包容。」

我當下覺得台灣的教育真是讚,社群成員都超有修養的,但轉頭想想,如果這不是教師為主的社團,而是家長為主的社團,會不會情況完全不一樣,可能的回應就會是:

「老師根本就是在混,還想說遠距教學就可以說是網路的理由,上課時間就可以縮那麼短。」

「我們家孩子的老師更扯,一堂課只錄了十分鐘的影片,叫孩子自己看,我的孩子用1.5速度看完,花五分鐘寫作業,一堂課十幾分鐘就上完了,一個早上四堂課,她一小時就上完,接下來都來煩我,一直在問說她可以幹嘛!」

「遠距教學根本是零成效,乾脆停課停到九月好了,這些政府和老師根本都沒在做事的。」

然後這個社團就會有正義魔人家長站出來講話說:

「我來寫信給教育部長投訴,這件事情一定要抗爭到底,孩子的受教權怎麼能犧牲呢?」或是「我來投訴媒體,政府根本沒在做事,拿不到疫苗就算了,連小孩的教育都搞成這樣。」

為了搶版面的媒體可能就會報導老師上課有多麼誇張,被舉發的老師可能還遭到肉搜,社會壓力逼學校調查老師,接著可能要求解聘失職教師,還爭論著「教師都沒有淘汰制,所以台灣的教育才會這麼爛。」教育部最後被逼著准許解聘該位教師,還發布行政命令,規定未來「教學一定要50%同步遠距、非同步遠距不超過30%,20%時間允許彈性應用。」台灣好不容易因為疫情而開放彈性的遠距教學,又回到封閉的洪荒時代了。

要知道過去十多年來為何台灣的遠距教學推不動,就是僵化的遠距教學規定,例如自錄教學影片時間須達授課三分之一、一學期需要有議題討論至少九次、測驗需要至少十次,所有課程一體適用,類似相關的規定讓有創意的教師不想上遠距教學。

或許故事中家長所提的例子,可能老師在那堂課真的遇到一些問題,但家長其實可以先同理老師,可能真的臨時家裏有事,或者個別學生遇到問題。其實可以私下與老師用LINE或電話溝通,而不是將這些事情公開。

針對這起貼文,我來討論言論自由與家長調適兩方面。

公開討論的言論自由

其實台灣可以這樣公開討論,都要歸功於民主的進步,就是因為言論自由受到保障,才能不受約束的表達個人意見。但所謂的「言論自由」,並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言論自由是把雙面刃,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主張自由表達,另一方面卻也產生壓抑其他言論的力量,甚至成為人權侵害者。當這個社會淪為「多數人暴政」,並且宣張「多數是民主,民主意見就是正確的。」真理和事實已經不重要,操弄者企圖控制輿論的風向,甚至使用似是而非與缺乏根據的言論,形成網路霸凌。

網路社群平台有「匿名性」和「易於擴散」的特性,因為圖片與影片的視覺效果強烈,片面的資訊容易遭到誤解和扭曲,因此刻意製造輿論的人常使用網路社群來製造輿論攻擊他人。甚至還有激進的人蒐集社群媒體上不利他人的資訊,帶到現實中成為攻擊他人的證據,例如在校園內就曾經發生,某長官收集Dcard上不利某教師課程的批評聲音,成為教學不力的證據,用來解聘教師。

霍爾(Evelyn Beatrice Hall)在《伏爾泰的朋友們》書中提到:「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這段家喻戶曉的名言的重點不是要求別人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而是聆聽和尊重他人,捍衛別人說話的權利。

言論自由的重點不是保障言論,而是在公平公開的討論下,互相尊重與了解、任何人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堅守這三點,公開言論才能前往更高的道德層次。

家長該如何面對停課不停學?

雖然很多國家已經進行長短不一的停學不停課,但對台灣來說是第一次,全台教師也都在學習和思考,家長也可以在這段期間好好思考該如何面對遠距教育,個人認為有四大關鍵課題:

一、去除教育外包的想法: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孩子沒教好,白天是學校的責任,晚上是補習班(安親班)的責任,家長自己好像都沒有責任一樣。雖然說台灣的工時長,能有這樣的心態也不能全怪家長,可能要怪公司老闆。但這段疫情時間,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陪孩子,就讓這段時間成為「陪伴孩子」的時光,而不是「遠距工作」。我同意比起帶孩子,上班比較輕鬆,但你的孩子從上幼稚園和小學後,已經有一大段時間沒有與你在家這麼長的時間了,把握這個機會回顧一下,體驗你的孩子已經跟嬰兒時期很不同了。

二、同理學校與老師:這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遠距上學,學校和老師一定會兵荒馬亂一陣子,家長和孩子可以同理校方,允許他們有學習和適應的時間,就如同孩子和家長也在適應一樣,或許需要單一處理孩子的設備問題。相信我,如果班上有一個孩子電腦的喇叭輸出設定錯誤,打電話處理肯定是最少5分鐘,遑論還有很多網路過慢、設備老舊故障、技術不熟練等問題,這些在學校通常只有資訊或電算中心老師才懂的事情,現在每個老師都要面對。真的覺得上課方式有問題,也可以私下與老師溝通,現在應該都可以很容易的透過LINE聯絡到導師。

三、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孩子可能在家上課,很快就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和影片,相信我,給孩子多一點空白時間的才是好老師,我也曾看過每堂課老師都出一堆作業,孩子寫作業寫到叫苦連天。若孩子有多一點空白時間,可以帶孩子做他們有興趣的學習,例如閱讀、運動、知識類影片,或者可以與孩子設定一項目標,例如減重3公斤,將這目標變成每天都可以執行的小目標,例如每天做10分鐘的Nike Training,透過好習慣的養成,趁此時找出孩子的興趣。

四、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家庭會有很多防疫的事情要處理,例如三餐要怎麼解決、打掃工作、無薪假的壓力,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思考,該如何面對,例如可以一起烹飪、一起打掃、一起討論如何省錢、如何互相陪伴、如何有健康的家庭娛樂、如何一起學習精進自己。
結論

我們的社會正面臨嚴峻的考驗,每個人的壓力一定也是處於緊繃狀態,這時候更需要大家一起互相包容和幫助,若老師、家長、孩子可以彼此尊重和同理,思考自己可以怎麼付出,而不是逃避,我認為台灣的教育會因這次疫情而脫胎換骨,會有更多創新和彈性的空間,台灣加油。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