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基金
劉鏡清:台灣科技領先全球優勢可望維持20年,國發會搶全球人才,擬再鬆綁法規11月送立院審議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台灣科技領域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優勢可望維持10到20年。他指出,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產業發展蓬勃,台灣扮演重要角色,應把握機會。此外,政府也將推動產業控股,鬆綁法規吸引人才,並在海外設立據點,讓海外人才遠距工作服務台商。
歐洲最大劇集展Series Mania登場,文策院台灣館獲讚:創意和製作在亞洲獨樹一格
公視製作、首部以台籍戰俘監視員為主角拍攝的二戰影集《聽海湧》入圍大會競賽單元,18日的全球首映爆滿,大受好評。導演孫介珩映後向《中央社》說,原本擔心過去如此複雜的歷史背景,外國觀眾無法理解,「但看來他們能被故事打動」。
【林本堅專訪4】半導體學院起步維艱,國發基金扛起注資大任:「企業出多少、我們就出多少」
半導體學院才剛起步,許多執行細節還在摸索,蘇來守表示,學院除了產學合作經費,還有捐款、學雜費等收入可運用;學校要努力的地方在於尋找更多願意產學合作的企業,因為企業出多少、國發基金也會相對出資,資金面不須太過擔心。
【林本堅專訪1】清大半導體學院奈材中心揭密,豪華師資打造小型晶圓廠練兵
「浸潤式微影之父」林本堅自台積電退休後就在清大任教,去年在清大校長賀陳弘邀請下,出任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我在半導體、微影領域裡面差不多累積50年經驗,有機會把這個傳給下一代,是很好的事情。」
兩岸對拉美研究的投入天差地別,「如興弊案」更凸顯台灣的外交專業不足
近年來台灣對拉美外交有以下雙重困境。首先是金援外交邊際成本遞增,中國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台灣更是捉衿見肘;李登輝對拉美外交上的功過,於2022年有戲劇性的轉折可為顯例。
台製BL劇將在中國影音平台bilibili獨播,高嘉瑜怒轟:有違國發基金精神
BL影集《About Youth 默默的我,不默默的我們》宣布在中國影音平台bilibili播映,引發網路熱議,有不少聲音認為大慕可可獲得台灣文策院的資金補助,卻在中國影音平台進行海外獨播,而台灣竟然沒有合法播映平台。
專訪文策院長胡晴舫:他們找一個出走的女兒來做這件事,我必須幫忙一下
胡晴舫認為,台灣完全有條件與國際更緊密地結盟。「我們的民主、自由,就是我們的立基點;」胡晴舫說,「而文化,就是我們的溝通工具。」
台灣不缺乏創意,但為什麼這幾年無法產生亮眼的新創公司和產業?
除了社會氛圍之外,創業養成、人才教育、資本市場、科技研發,這四個領域之間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如何思考關鍵要因以謀求解決之道,絕對比推出更多的創業競賽更重要。
國發基金2.0版?蔡英文的「類主權基金」為何雜音不斷
小英的「類主權基金」提出後,民間的討論與建言不斷,過去台灣有不少以政策指導產業發展的失敗案例,這個支持產業發展的國家級基金,會再重蹈過去的覆轍嗎?
張善政 vs. 翟本喬:科技院長遇上網路大神,為台灣新經濟把脈
台灣景氣持續低迷,「新經濟」是不是新出路?企業創新與轉型是錢坑還是救命索?新世代該勇往直前還是先練武功?且看閣揆張善政與翟神翟本喬為台灣新經濟把脈。
文創,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王小棣:這兩字已讓我對很多人失去敬意
「文創」二字演化迄今儼然已帶有貶義,用來嘲諷或表達反感之意,甚至成為某種罵人形容詞。是否有一天當人們不再把這個詞掛在嘴邊,或逕自給既存事物畫蛇添足地戴上這頂花帽,台灣的文化產出才能免於遭受各種外力拉扯蹂躪,而能自在生長?
「國寶級白目」馮光遠談文創:我第一個不信任的就是政府
馮光遠一再提問:主其事者到底懂不懂「文創」這兩個字?總是停留在個別、分散的作品或產品討論,而這些在文化整體只佔很小的比重。他認為,搞文創要先把基礎架構做好,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加強,最後再來談投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