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戰爭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獲釋,美澳英閉門磋商促成認罪協議,訴訟時間軸一覽
維基解密(WikiLeaks)2010年揭露大批與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有關的軍事機密文件。美國聯邦檢察官表示,亞桑傑(Julian Assange)將認罪以終結他在英國的監禁,並返回故鄉澳洲。據高階外交官員指出,澳洲、美國與英國進行閉門外交磋商,才達成這起認罪協議。
【國際新聞圖輯】中國洛陽市民街頭噴火、加薩孩童因食物短缺吃動物飼料充飢
安華表示:「大家都是找到什麼吃什麼,包括動物飼料和壞掉的麵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日前警告,加薩北部已有六分之一孩童陷入營養不良狀態、15%面臨急性營養不良問題。UNICEF官員警告,加薩在未來勢必會出現爆炸性的兒童死亡數字。
阿岡本《例外狀態》導讀:為何「例外狀態」並未成為我國憲法學界反思非常體制的重要概念?箇中緣由耐人尋味
阿岡本是當代最具原創性與批判力的歐陸哲學家之一,他對於主權、例外狀態、生命政治、裸命、營、生活形式等概念的重新詮釋,已經成為今日人文社會科學所共享的理論資源。本書出版於二○○三年,正值反恐戰爭熾熱之際;二十年後,全球則剛度過一場漫長的世紀之疫/役,再度使得「例外狀態」成為熱門關鍵字。
美國撤軍阿富汗兩週年(下):阿富汗沒有歷經毀滅式崩盤,代表塔利班執政比預期好?
美國憑著強大軍力連根剷除塔利班,卻在過程中影響到當地人民,反恐力道越大,連帶讓不相干的人民越畏懼、厭惡,畢竟塔利班雖嚴格,卻不會像美國為了反恐而展開無數次掃蕩與空襲,造成許多民房毀壞與無辜百姓死亡。
【影評】《坎達哈行動》:被美國拋棄的阿富汗特戰精英,活在世上的唯一意義就是復仇
《坎達哈行動》毫無保留的讓台灣觀眾瞭解到伊朗、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雖然都是穆斯林國家,卻未必有相同的利益。塔利班、蓋達與伊斯蘭國雖然都是恐怖組織,可他們對如何推行聖戰卻有各自的看法,彼此不只不對盤,而且還時常大打出手。
皮尤研究:英、法、德年輕一代對美中兩大國均持批評態度
曾銳生認為,年輕歐洲人的態度和美國人或中國人有所不同——他們主要關注環境和過好生活方面。他們不喜歡大國去「指揮別人做什麼」。美國人是「比他們自己願意承認的更帝國主義」,而中國則表現得「相當殖民主義」。
蔡東杰《戰爭的年代》:美國的全球盟主地位,有賴於它在歐亞大陸的優勢能維持多久
延續《瘋狂的年代》視角,本書作為「歷史與國際關係」系列二部曲,除繼續鎖定戰爭之起因與發展,依舊嘗試聚焦歐洲(西方)歷史,畢竟人類在這裡進行了最漫長且最難分難解的戰爭,也是在這裡形成了戰爭被日常化的出發點,同樣地,今日對於戰爭問題之正義思考、邏輯辯證、政策抉擇與未來無論樂觀或者悲觀之期待等討論,絕大多數也是由西方學者各憑己見,從歐洲歷史當中提煉出來的果實。
【圖輯】赤貧與戰爭下的阿富汗悲歌:毒癮者與野狗遍布喀布爾山坡,如行屍走肉死活未知
赤貧以及數十年的殘酷戰爭,如同韁繩般緊掐阿富汗國民的生計,無法倖免於難的家庭、感到絕望的人們轉而臣服於毒品的腳下。行屍走肉的毒癮者聚集於喀布爾的山坡或瀰漫惡臭的橋下,四處都是人類與野狗屍體,宛若陰間。
BBC調查報導:英國陸軍空勤特種部隊,疑似在阿富汗多次殺害俘虜和手無寸鐵的人
《BBC》一項調查顯示,在阿富汗的英國陸軍特種空勤團(SAS)人員多次在可疑情況下殺害俘虜和手無寸鐵的人。最新獲得的軍事報告顯示,其中一支中隊可能在為期6個月的行動中非法殺害了54人。
《阿富汗文件》推薦序:美國打了20年阿富汗戰爭,為何最後會以恥辱地倉皇撤軍來告終?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回顧美國在冷戰後參與的歷次戰爭,絕大部分左派口中的「侵略」都是合法的
與美國的行動對比,俄羅斯早在2014年把克里米亞搶過去,就是二戰後首次「搶占領土」的非法行為。這次在攻打烏克蘭更是完全非法的。俄羅斯甚至連裝模做樣先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一下的門面功夫也不做,把聯合國完全抛在背後。
布林肯出席國會究責聽證會,朝野同批阿富汗撤軍難看,「用光全世界的化妝品都無法掩飾」
最同情、支持阿富汗撤軍政策的國會議員,都對拜登政府作為表達失望與憂慮——他們認為拜登政權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快,仍有為數不少的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親美外籍人士被遺留在混亂與危險之中。
災難性的阿富汗撤軍,拜登的責任有多大?
經歷三屆總統、持續20年,拜登都反對美軍留在阿富汗,可想而知,當他自己上台能真正「話事」,他很難接受在阿富汗駐留美軍的建議。對他來說,結束一場20年的戰爭是一種功績,而不是一種失敗。
阿富汗淪陷考驗德、法大選,「歐洲戰略自主」呼聲再起
此次阿富汗淪陷,歐洲再度掀起不能過度仰賴華府的呼聲,但歐洲在防務上仰仗美國大量軍事投資,未來如何走出一條穩定跨大西洋關係,但又能符合歐洲利益的道路受到矚目。
塔利班扣押國際救援物資,1400萬阿富汗難民鬧飢荒、五歲以下兒童一半營養不良
讓阿富汗情況雪上加霜的是,近日大動作呼籲各國放心、會妥善治理並照顧阿富汗人民的塔利班政權,也遭爆料侵占數百噸聯合國提供的人道救援物資,使其無法順利送達。
塔利班最強部隊「哈卡尼網絡」出任要職,西方懷疑安全承諾並憂蓋達組織再起
哈卡尼網絡與各地的聖戰組織有著密切的聯繫,包括與蓋達組織(Al-Qaeda)長期往來,近年也被指控犯下部分死傷最慘重的攻擊行動,奪走無數平民、政府官員與外國士兵的性命。
台灣不僅不會是「阿富汗第二」,反而還有意想不到的「阿富汗紅利」
從1950年開始,台灣就是美國的盟友,雖然和中國建交後,美國沒有駐軍,但盟友的實質不變。美國台灣的盟友關係至今超過70年,與北約、日、韓都是美國的第一檔的長期盟友。這和只有20年的扶植上臺的阿富汗政府當然不能同日而語。
美國棄台論再起,台灣真的可能成為下個阿富汗嗎?華府輿論一面倒
美國對任一國家的支持,從來不是無條件或無限度。以台灣為例,美國支持台灣的一大前提,是台灣不得是台海挑釁那方;美國也十分在意台灣在防衛上是否有自己做出努力,包括提升國防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