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軍火庫」產業地圖:生成式AI帶動大爆發,零售媒體網絡3.0來了!
2024全球MarTech產品數量年增27.8%,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系統,也為台灣業者前兩大規劃導入的行銷科技工具,從顧客關係管理、客戶數據平台到聊天與客服機器人皆有,但成本過高也是導入過程面臨的最大挑戰。
Google Cloud Commerce Forum:AI 賦能零售轉型,掌握未來的客戶體驗與創新解方
由 Google Cloud 主辦的 Google Cloud Commerce Forum 論壇已圓滿落幕,除了 Google 對於整體 AI 市場的觀察外,多家企業也分享他們在零售業的創新實踐,內容涵蓋了從數據應用、AI 整合到個人化行銷等多個熱門話題,進一步闡述 AI 對台灣零售產業的多方面影響。
AI跨界應用正夯,國際新創量能齊聚台北——2024 AI+ Taipei Startup Demo Day
今年度台北創業幫TEH 透過辦理AI+ Taipei Startup Demo Day吸引來自12國、29組AI新創參與,涵蓋教育、醫療與娛樂等領域團隊,活動展現AI如何重塑產業生態,並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探索臺灣創新環境的契機,強化臺北作為跨國企業進軍亞洲的門戶地位。
美國大選如何影響AI(上):看賀錦麗成為「AI沙皇」,川普發現科技業與白宮裂痕
在拜登政府的各種監管政策下,曾經做過風險投資人的副總統候選人萬斯,敏銳的察覺到AI開發者與白宮之間可能存在的裂痕。於是,他們決定抓住科技業界對於AI監管力度可能加強的不安對症下藥,提出一個誘惑力十足的方案。
讀《權力與進步》:我們花錢買AI,只是為了變「韭菜」與「笨蛋」?
當資本主導未來發展時,科技紅利往往集中於少數人手中。「人性科技化」的現象揭示了當代社會中人類對科技的盲目依賴,並引發了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危機。當人們將科技視為「成功」的象徵,認為擁有更多AI便是進步,卻忽略了其背後的剝削本質。
英國男子販賣AI生成兒童性剝削偽照判18年,首起AI性剝削相關起訴
本週一英國一名男子因使用AI將真實兒童照片改製為不雅影像,以及煽動他人強姦兒童等罪,遭判18年有期徒刑。此案是英國首件對於AI生成兒童性剝削圖像的判決,然而,即使警方能借助AI進行執法,但刑事立法仍難以跟上日益複雜的科技發展。
BBC調查:X用戶散播美國大選假消息和陰謀論獲利,一個月可賺進數千美元
網路社群平台X的部分用戶藉由散播有關美國大選的假消息、AI生成圖片,甚至是一些未經證實的陰謀論言論,從社群平台獲利。其中包括真假混合、未經證實、錯誤誤導的資訊。X平台至今仍未對用戶散布假消息的行為訂定相關規範。
【講座】科學觀點看核能科技與風險(上):AI時代全球缺電,只好把所有核電廠延役?
想要滿足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額外需求,核電供電量得遠遠超過既有需求,但這表示我們需要延長現有核電廠的使用年限嗎?或是重啟已經除役核電廠嗎?核電延役的邏輯為何?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矽谷傳奇投資人抨擊川普、馬斯克散布不實訊息,示警AI未來最大風險是落入中俄手中
柯斯拉表示,他無法想像任何一個重視價值觀的人會投給川普,「但很顯然,川普觸動到一種非常實際的不滿情緒」。他也抨擊馬斯克在社媒X平台上助長假訊息傳播。當被問到馬斯克的行為是否影響他的任何選擇時,柯斯拉幽默回應,「我的特斯拉是在他精神錯亂之前買的。」
蘋果推出M4處理器版iMac,44,900元起10核版可選32GB RAM+2TB儲存
蘋果宣布推出搭載M4處理器的iMac一體式電腦,藉由採用M4處理器較舊款Intel機型提升6倍性能、對比現行M1機型於重度內容創作可提升2.1倍速度,強調對比受歡迎的Windows一體機有著4.5倍以上的速度。
Apple Intelligence首批新功能上線,預告12月更新再進化
蘋果宣布,個人智慧系統Apple Intelligence首批功能即日起更新上線,提供全系統書寫工具、更有對話感的Siri、更智慧的「照片」App、鎖定畫面通知摘要、通話逐字稿等。
AI共產主義來襲:台美不得不防的中國新戰術,無法突破封鎖就彎道掠奪
近幾年,中國重新拾起毛澤東的第三世界理論,企圖透過聯合國推動「AI共產主義」,突破科技封鎖。在科技追不上?很簡單,把AI使用定義為人權,只要美國不讓中國用美國最先進的AI就是違反中國的人權。
波蘭第一個AI電台頻道成立「虛擬主持人」挑大梁,媒體實驗引發爭議反彈
波蘭電台推出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新頻道,名為OFF Radio Krakow。該頻道由三位虛擬AI主持人主持,克拉克夫電台網站上有網友評論,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不是機器人,人工智慧旨在為人類服務。另有網友擔心,人工智慧創造的內容,該如何認定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NotebookLM新功能「音訊總覽」:AI主持人可為不同群眾量身打造內容摘要
NotebookLM新功能「音訊總覽」允許用戶自訂語音摘要的指示,指定AI主持人的對話內容。用戶可以輸入原始資料,例如YouTube影片連結,並要求AI主持人從特定主題開始討論重點。
探討人權「司法影展」將開跑,張鈞甯主演的《化外之醫》世界首映
2024金馬X司法影展登場,放映六部與司法議題相關的影視作品,探討逃逸移工、MeToo事件、AI法官、親權訴訟和修復式司法等議題,透過多元管道拉近民眾與司法的距離。
找房服務自動化:永慶房屋「i特助」締造「房產科技4.0」里程碑
永慶房屋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推出「i特助」科技,它能夠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自動識別符合條件的房屋進行主動推薦,提供消費者24小時全天候的自動找房服務。
AWS :AI、ML助AZ、莫德納加速疫苗研發
亞馬遜AWS(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今日舉行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產業運用」線上分享會,AWS提到,今年年初有公司針對台灣企業進行調查,發現84%已經開始導入AI,最主要目的不是降低成本,而是希望透過ML將組織效率提高,以增加新收入來源。
【關鍵專訪】專家談2024諾貝爾化學獎:AI預測蛋白質結構快又準,但說「結構生物學已死」還太早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3位科學家共享殊榮,究竟這次獲獎的3位學者其研究的重要性是什麼?為何能擊敗全球化學領域的其他菁英而獲獎呢?
生成式AI如此強大,為何人們還是工作這麼多、這麼累?
生成式AI正夯,但生產力提升了,工時卻不見減少。本文探討了工作倫理的興起,以及工作在人類歷史中的角色。作者認為,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才能真正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益處。
2024諾貝爾物理獎:「AI教父」辛頓、霍普菲爾德獲獎,研究類神經網路奠定機器學習基礎
有「AI教父」之稱的辛頓昨(8)日與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霍普菲爾德與辛頓使用物理學來訓練類神經網路,他們運用物理學工具,開發出為當今強大機器學習奠定基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