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
《生物死亡研究所》:做好殉職心理準備的吸血母蚊、成蟲壽命第一短的蜉蝣
日本生物爺爺今泉忠明又一力作,詳細解說生物的生態、死亡方式。透過認識生物的生命歷程,更深刻感受到生物的獨特性。邀請台灣專業生物學者審定,確保內容正確度。
格陵蘭鯊長壽之謎:輕鬆活過272歲,一生幾乎不衰退的新陳代謝是怎麼辦到的?
科學家多年前就發現,生活在寒冷深海、沒什麼天敵的格陵蘭鯊輕鬆就能活過272歲,現存最老的格陵蘭鯊很可能超過500歲。若能破解格陵蘭鯊長壽之謎,人類是否也能朝「長生不老」更進一步?專家坦言,科學界對生活在深海的格陵蘭鯊了解本就不多,相關研究要應用至人類身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葬送的芙莉蓮》的啟示:「人生在衰老之後的時間比想像的還漫長啊」,人類有可能治療「老化」嗎?
說實話,我不能夠預測我們這一代的醫師、科學家甚至是人工智慧,能夠將人類的思考模式、生活樣態以及生命的長度帶往什麼樣的境界。但正如芙莉蓮的夥伴曾說過「那就要由芙莉蓮負責了,她會把我們的記憶帶到未來去。」
美國研究:人類比其他靈長類活得更久,很可能是因為「母愛」?
「演化並不像人類一樣,會特別去區分什麼樣的行為是『好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壞的』。」吉波爾說。因此,人們也不該假設進化的軌跡中存在的「選擇壓力」,能告訴我們該怎麼「正確地」成為一名好母親、好父親,甚至是好朋友或好伴侶。
平均壽命最長又愛社交,被國際組織認證的「緬甸貓」其實出生在「美國」
所謂具國際組織認證的「緬甸貓」,其實是由美國人所飼育。1930年,一名美國水手帶著來自緬甸的貓咪「Wong Mau」回到舊金山,並把牠送給退休的海軍醫官湯普森。湯普森不僅是名醫官還是暹羅貓飼養員,在與其他飼養員和遺傳學家合作下,飼育出同Wong Mau具純棕色的貓咪,並命名為「緬甸貓」(Burmese)。
美國人預期壽命連兩年下降,男女差距達27年來最大,COVID-19與藥物濫用為主因
研究指出由於美國女性較男性更願意戴口罩、洗手、維持社交距離,以及施打疫苗,且男性相比之下,比較不在意自身與他人的健康,支持政府防疫規定的意願也較低,認為口罩侵犯個人自由的比例也較女性來得高。由於男性與女性對於COVID-19疫情風險,以及防疫措施看法的不同,採取的措施(是否遵守防疫規定)也因此不同。
研究尿石素A等生物技術,瑞士新創公司逐漸成為「長生不老藥」的市場龍頭
在科技進步的加持之下,越來越多的新創企業及私人診所向顧客承諾可將健康壽命延長近20年。 這個新的「長壽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尤其是在洛桑和瑞士德語區。
研究:久坐增加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影響程度與收入高低有關
研究發現,全因性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是跟每天坐著的時間成正相關性,而此一相關性的程度是與收入成負相關性。也就是說,儘管久坐的時間相同,但收入較高的人卻比較不會有健康的問題。
研究:想要延年益壽,每天不需要走到「一萬步」
帕魯赫教授與她的團隊根據2000位以上、遍布美國的中年人資料發表了研究。他們發現,平均每天至少走7000步的話,可以減少早逝機率達50-70%。
特斯拉車主實測,解答你關於續航力、充電站、電池壽命的長久懷疑
多數民眾在狂熱特斯拉之餘,往往因為電池續航力、充電站太少、電池壽命這三個懷疑打消念頭,讓我們將從斯拉車主的駕駛實測經驗與駕乘數據,用這份深度的科學報導解決你的疑惑。
《人類的前途——未來50與500年》︰如果人類可以長生不老,將對社會帶來甚麼衝擊?
無論長生不老如何得以體現,大大延長了的壽命將對社會帶來巨大和深刻的衝擊。我們將會變成一個極其聰明睿智的族類?還是會變成一個「超級老齡化」並且暮氣沉沉的族類?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問題。
為平衡男女平均壽命差異,男性應該接受特殊待遇嗎?
性別平等是由什麼構成?對於性別平等的要求為什麼合理?另一方面,男女之間的哪些差異應該保留?為了平衡男女之間的平均壽命差異,男性應該接受特殊待遇嗎?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或下輩子哪個先到」,我決定提早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
以上這個資料顯示著工作上的壓力,會讓一個55歲的人每多做一年的事,就減少1.8年的壽命!這實在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據,原來壓力是會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