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
研究: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帶狀皰疹等傳染病疫苗亦有類似效果
神經學教授舒爾茨指出,在減緩對澱粉樣蛋白的免疫反應時,疫苗可以拯救身體免疫系統殺死的腦細胞;疫苗也有可能增強免疫系統清除斑塊的能力。他表示,「斑塊愈少,發炎就愈少,腦細胞損失就愈少。」同時他也補充,因研究還無法確定具體的機制是什麼,但大腦和免疫系統的反應,似乎對大腦和免疫系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人的一生大約睡掉20年,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在睡眠上?
睡眠幾乎占據我們一天1/3以上的時間,讀者可以思考人生總共花了多少時間在睡眠上。人一天大概需要至少8小時的睡眠,假如活了60歲,總共有20年在睡覺。試想,20年的時間可以做多少事情,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在一個看似沒有作用的睡眠行為上?
《悲傷的大腦》:人為逝者哀悼時除了悲傷,為什麼經常也會感到憤怒?
大腦直接認定逝者是人間蒸發、對我們搞失蹤,這種信念確實沒什麼道理,而我們也的確知道為了這件事怪罪逝者太莫名其妙,怪自己沒有看牢他們也於事無補;但正因為大腦有時候會認為已逝之人就在別的某個地方,我們才會產生尋找他們的衝動,而大腦也相信只要修補與逝者的關係,我們總有辦法把他們帶回身邊。
美國研究:保守腦和自由腦處理資訊的方式大不同,黨派分歧更可能與生物學有關
美國神經政治學新研究指出,政治極化問題的根源不僅止於媒體的作用,甚至可能在大腦的資訊處理階段便開始產生分歧。保守派人士與自由派人士的大腦活躍區塊不盡相同,詮釋訊息的方式與反應則導致迥異甚至對立的意識形態。
陽明交大團隊研發「磁機械深層腦刺激」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陽明交大電機學院生醫工程所江柏翰助理教授研究團隊,利用磁場以及奈米技術,成功開發真正的「無線」刺激腦神經,為全世界第一個成功做到「不需要基因轉殖的磁機械深層腦刺激」的研究團隊,未來有望能夠應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原發性顫抖症、自閉症或其他需要調控深層腦神經的疾病。
【專訪】游一龍破解大腦的演化密碼:壓力的對立面,並不是沒有壓力
在生物的環境周遭,有什麼因素會抑制神經新生?能如何阻止這些因素發揮作用,以維持神經新生?透過動物實驗,游一龍嘗試從生理機制的層次給出答案。
對阿茲海默症研究有重大貢獻,卻因膚色而被世人遺忘——美國第一位非裔神經學家富勒
1904年,富勒獲選為阿洛伊斯・阿茲海默的五名外國研究助理之一。富勒協助開創性的研究,研究了患者大腦中可觀察到的生理異常——這些患者罹患的疾病,在幾年之後被命名為阿茲海默症。
關鍵醫學院S3E10:《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不僅是七個「病例」,更是活生生又獨特的個人
本篇文章要為你帶來關鍵醫學院的最後一本經典好書,作為壓軸,這本書當之無愧。它的作者正是號稱世界上「最會說故事的神經科醫師」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
馬斯克的「Neuralink」用小豬示範腦機介面,為何神經科學家看完卻狂翻白眼?
其實我之所以會看到這段影片,是因為影片被好幾位我身邊的神經科學家朋友們分享,但分享的人卻幾乎個個不爽。更不用說我所屬的靈長類研究社群中,不少人就是在做(猴)腦機介面的,許多人白眼直接翻到後腦勺。
成年人大腦的神經細胞,是否真如過去認為的「不可再生」?
一項亙古以來的大哉問就是:成年人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是否還能再生?先前科學界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悲觀的,不過此概念在1990年代開始有了重大的轉折。
18歲就算成年只是給政府方便?科學家稱人到30歲才算發展完全
在英國,18歲時就可以投票、買酒、去銀行貸款,被視為法定上的成年人。不過科學家從大腦研究的角度來看,抱持不同的看法。
18歲就算成年只是給政府「方便」?科學家稱人到30歲才算「發展完全」
在英國,18歲時就可以投票、買酒、去銀行貸款,被視為法定上的成年人。不過科學家從大腦研究的角度來看,抱持不同的看法。
200萬年前人類腦力驚人提升,推測與「好奇心」漸增有密切關係
雙腳行走與同時以腳和指節撐地移動相比,所消耗的能量少了四倍。能量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可以採集到更廣泛的食物,可能讓後來的巧人神經元數量適度增加。巧人的大腦已經大過現代大猩猩的大腦。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晚節不保因戀童癖鋃鐺入獄的諾貝爾得主
蓋達謝克本人幾十年前就曾暗示過庫魯症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但他並未深入研究。事實上,贏得諾貝爾獎後,他變得越來越沒生氣......他把越來越多時間花在家裡陪伴他收養的孩子。或者該說,他收養的男孩,因為圍繞在他身邊的年輕人絕大多數是男性。
想將大腦一千億個神經元相互連結,你需要大約十兆GB記憶體
到目前為止,清大腦科學中心生產了超過全球半數的單一神經元影像,在這個「資料為王」的大數據時代,擁有最多的第一手資料,是台灣團隊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