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
外觀
《薄伽梵譚》(梵語: भगवद् गीता 轉寫:Bhagavad Gītā),字面意思是「至尊神(Krishna)之譚歌」,學術界認為它成書於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是印度教的重要經典,敘述了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中的一段對話(位於《毗濕摩篇》的23–40),也簡稱為神之歌(Gītā)。《摩訶婆羅多》中敘述的事件導致了現在的喀歷年代的到來,在這個年代的開始--大約五千年前,黑天向他的朋友兼奉獻者阿周那講述了《薄伽梵歌》。它是唯一一本記錄神而不是神的代言人或者先知的言論的經典。
《薄伽梵譚》被多數印度教徒視為神聖,雖然是詩史的一部分,卻也被視為奧義書之一,總共有700句,分成18章。
形容
《薄伽梵譚》顧名思義是一段詩歌,描述了阿周那與黑天之間在俱盧之野戰爭前,在戰場上的對話。當時的阿周那看見許多親戚朋友都在敵對陣營,感到難過而困惑,因此向正在充當他馬車夫的黑天尋求指導。黑天對阿周那的勸導,採用了許多印度教基本的宗教信念與概念,而且他也向阿周那展現他與宇宙為一體的神身,最終成功說服阿周那參戰。
章節概述
《薄伽梵譚》總共由18章組成:
- 阿周那要求黑天將戰車停在兩軍之間。當阿周那看到親友在敵軍中,便失去了勇氣而決定不再戰鬥。
- 黑天告訴阿周那,唯有肉體才會死亡,永恆的自身則是不朽;身為一個戰士,應依法擔起戰爭應負的責任。
- 阿周那問,既然知識比行動來的重要,那為何他要參與戰鬥。黑天強調依法執行責任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執著於其結果,才是正確的行動準則。
- 黑天向阿周那揭示,祂已經活了好幾世,一直教授著瑜伽,保護虔誠的人,懲罰為惡之人;提示行動或不行動的準則,並告訴阿周那追隨靈性導師教導的必要性。
- 阿周那問,到底是行動好還是不行動好。黑天回答,棄絕行動和以奉獻精神行動一樣能得到解脫,但後者會更容易達到解脫的目的。所謂以奉獻精神行動,即是不執著於行動的結果,不為感官與外物接觸的快樂或悲傷所惑,譬如蓮花之出污泥而不染,只為求自身的清淨而行動。
- 黑天描述冥想的正確姿勢以及達到三摩地(禪定)的過程。
- 黑天教授知識的道路。
- 黑天定義梵(Brahma)、最高靈性(adhyātma)、業(karma)、 我(ātma)、最高存在(adhibhūta)和最高神靈(adhidaiva)等術語的涵義,並解釋如何在死亡之時憶念衪而達到永恆無上的住所。
- 黑天解釋何謂萬有內在神論(Panentheism),「一切皆在我之中」,以此方式在任何情況下都憶念著衪。
- 黑天描述何以衪是一切物質及精神世界的源頭。阿周那接受黑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因為過去的聖者亦曾如是說過。
- 在阿周那的要求下,黑天向阿周那展現了宇宙的形體--一個「神的示現」,面對各個方向,放射光芒如千萬個太陽,並包含了各種生物及物質。
- 黑天描述虔愛瑜伽(Path of Devotion/Bhakti Yoga)之途。
- 黑天描述自性、神我和意識。
- 黑天描述自然物質的三屬性:憂、暗和善。
- 黑天描述一棵像徵性的樹木,根在上葉在下,代表物質的存在。此樹必須以利斧砍斷,如此對於感官的繫著才能切斷,而達到無上的住所。
- 黑天說明神聖及邪惡兩本性;要達到最高的目的,吾人必須放棄「慾望」、「嫉憤」及「貪婪」。藉由覺悟及經典的訓示來辨別正確和錯誤的行動並奉行不悖。
- 黑天說明無論人的信仰、思想、行為,甚至吃東西的習性等等,都與物質三屬性相關。
- 最後,黑天要求阿周那放棄其他的信仰,只皈依黑天,他形容這是人生最究竟的完美。
-
阿周那
-
黑天
-
黑天雕像
-
戰車
-
俱盧之戰圖
-
俱盧之戰圖
-
《薄伽梵歌》19世紀的手稿
延伸閱讀
- Davis, Richard H., The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 Palshikar, Sanjay. Evil and the Philosophy of Retribution: Modern Commentaries on the Bhagavad-Gita (Routledge, 2015).
外部連結
- 梵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भगवद्गीता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The Bhagavad Gita (Arnold translation)
- 開放目錄專案中的「Bhagavad G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