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
古希腊(希腊语:Ελλάς,罗马化:Ellas)泛指爱琴海一带在罗马人和基督教进入前的古文明。其大部分时期并非统一势力,文化繁荣的经典时期为一些城邦。
早在约公元前三千纪,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米诺斯文明(或称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16世纪被迈锡尼文明取代,文明中心从克里特岛转向了希腊大陆。约公元前1200年,多利安人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在公元前九世纪末期,海上贸易再次兴盛,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公元前5世纪初在雅典与斯巴达领导下,希腊城邦联军在两次波希战争战胜波斯帝国。此时希腊文明进入了最高峰,古典哲学,科技,艺术以及民主政治快速发展,获称为“黄金时期”(伯里克利在位)。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了雅典民主制,希腊各城邦进入混战。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希腊地区后,古希腊文化播迁到埃及、新月沃土与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称为希腊化时期。由于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世界的重大影响,其文化被古罗马吸收并带到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1][2][3]。
年表
编辑青铜时代
编辑前3000年左右南下的印欧人部落与来自于安那托利亚的印欧民族以及希腊的原住民彼拉斯齐人融合并定居于爱琴海沿岸,成为希腊人的祖先。希腊进入铜器时代。此时规模最大的考古遗址为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被认为和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宫大致对应,因此这文明亦称为米诺斯文明。同时代希腊地区也有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基克拉泽斯文明,以及位于希腊大陆的赫拉斯文明。
大约公元前1600年,另一支古印欧人来到了希腊南部的迈锡尼,此后的500年里,这支古印欧人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希腊进入了荷马史诗中的年代。迈锡尼文明在约公元前12世纪灭亡于多利安人入侵。
黑暗时代
编辑中古希腊(约前1200年至前800年)也称希腊黑暗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传说中的多利安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十一世纪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最早的希腊城邦崛起;以及公元前八世纪出现了荷马史诗等早期希腊语写作。这时期人口减少,迈锡尼时期的雄伟建筑和墓葬消失,铁器经可能的入侵者传入。这时期的艺术风格主要是较简单的几何风格。
古风时代
编辑这时期人们会注意到工艺,科技和政治哲学的明显进步和希腊城邦的兴起,古典哲学,剧场,诗歌发展以及对在希腊黑暗时代失去的书写语言的重新引入(古风的定义也部分来自此)。前8世纪希腊城邦(Polis)逐渐兴起,城邦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单元,“政治”(Politics)一词即为“城邦事务”。最著名的两个城邦为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传说在前7世纪由立法者吕库古改革,实施军事化制度,而雅典在前6世纪由梭伦改革,扩大雅典公民权利。希腊城邦纷纷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殖民地,著名的有叙拉古,塔兰托和那不勒斯。前776年,各城邦在奥林匹亚举办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典时代
编辑公元前492和480年,波斯帝国两次大规模入侵希腊世界,均遭到挫败,史称希波战争,古希腊文明进入了高峰。
雅典的民主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正式完成,商业,工艺,哲学,科学和艺术空前发展。著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均为这一时期的人物。
公元前431年,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和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民主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斯巴达人支持的寡头政府。但斯巴达人的霸权没能持续太久,希腊城邦就陷入了混战。
公元前33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夷平底比斯,除斯巴达外的希腊众城邦降伏,古典时代结束。
波希战争
编辑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前547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伊奥尼亚希腊诸邦[4]。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并焚烧了萨迪斯城,且得到雅典支持[5]。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却在马拉松战役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了第一次波希战争[6]。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20万大军再次进攻[7],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7]。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争取了集结时间[8]。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8]。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波希战争以希腊胜利告终。
伯罗奔尼撒战争
编辑波希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9]。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波希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霸权的工具[10]。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霸权,双方多次爆发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11]。雅典依靠强大的海军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11]。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12]。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全歼[12]。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13]。
城邦混战
编辑斯巴达的帝国主义政策,使得斯巴达以前的盟友很快就背叛了斯巴达,雅典与以前的敌人底比斯和科林斯结盟,在公元前395-387年的科林斯战争中对抗斯巴达。378年斯巴达统帅斯福德里亚斯突袭比雷埃夫斯的企图引发雅典建立第二次雅典同盟。最终底比斯在371年的留克特拉战役中击败了斯巴达。然而此后包括雅典在内的其他希腊城邦转而反对底比斯,底比斯的霸权在曼丁尼亚战役(公元前362年)中随著其领导人军事天才伊巴密浓达的去世而结束。底比斯的霸权结束之后,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开始崛起,成为古希腊新的霸权。
希腊化时代
编辑希腊化时代在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之后不久开始。通常起始点视为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23年逝世开始,并结束于罗马共和国在前146年征服希腊本土,或前30年最后的继业者王国——托勒密王国灭亡为止。这段时期,19世纪后西方史学界认为古希腊文明主宰整个地中海东部沿岸的文明,所以称此地这段时期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被认为是希腊古典时代和罗马文化间的过渡时期,与希腊古典时代相比,被认为文化上呈现下降或衰退的趋势。希腊化时期的特点是新的一波的希腊殖民活动,并主要以埃及和西亚的各希腊化王国内建立殖民城市为主。
马其顿的崛起
编辑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14]。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14]。菲利普大力推动马其顿历史发展,使马其顿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的历史融为一体。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14]。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14]。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叛乱,巩固了政权[15]。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库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15]。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美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15]。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15]。此时,亚历山大的希腊军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军。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16]。
亚历山大的部下,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后,仅存的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国,便成为希腊化时代主要的三个国家,虽然这三个彼此之间偶有战争,不过文化活动却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因为早在亚历山大征讨亚洲、非洲各国后,他为了统一文化生活的政策,派遣许多学者与人民到各国通婚、研究学术、商业贸易等,使希腊、埃及和西亚文化开始互相影响,加上希腊化时代各王国的君王的推广与资助,造成这三者文化紧密的融合与交流,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17],除此之外,波斯帝国所遗留下庞大的黄金,这些财富的流通,也扩大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不过到了从前二世纪开始,在亚平宁半岛崛起一个新兴的势力——古罗马共和国,其用武力先后征服三大王国,于是希腊化时代宣告结束[17],不过其文化遗产流传至中世纪。
地理
编辑自然环境
编辑古希腊大致上包括马其顿以南的希腊半岛,以及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中的各岛屿。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并不丰富,从气候上来看,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雨夏热,土地并不肥沃,只能生产耐旱的水果,如橄榄、葡萄等,粮食不能自给。谷物主要有大麦,此外则有蜂蜜和酒。希腊半岛是一个多山,平原少的地区。地势崎岖不平,仅有的小块平原又被难以逾越的山脉阻隔,不适耕作。虽也有河川,不过都水浅流急,不利航运。雨季会泛滥成灾,干季又常干涸,因此灌溉不易,很难发展农业。而畜牧业也只适合绵羊和山羊,所以不甚发达[18]。
希腊半岛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东接爱琴海,西邻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多良港。从半岛东部的港口出发,经由爱琴海,向东可航行到小亚细亚西岸;从东北可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而抵达黑海;往南经过克里特岛可到达埃及;向西经过爱奥尼亚海可到达义大利和西西里岛。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古希腊航海业的发展大有帮助[19]。
希腊半岛依地势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腊由伊庇鲁斯山和古色萨利平原组成。由北希腊到中希腊,要经过一条险要的关卡—温泉关。中希腊由于群山众多,平原狭小,其中以著名城邦—阿提卡最为重要。从中希腊到南希腊,则要经过科林斯地峡,地峡附近的科林斯最为重要的城邦。南希腊别名为“伯罗奔尼撒半岛”,最重要的城邦为斯巴达。
如此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不便的陆路交通和地区分割,是造成古希腊城邦林立、不易统一的重要原因。城邦的狭小使古希腊人经常向海外殖民。发达的商品经济,频繁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使希腊人一开始就与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不同。
殖民地
编辑在古风时期,希腊的人口增长超出了耕地的负载力[a][21]。
为了解决人口成长过快的问题,以及古希腊人固有的探险精神,大约从公元前750年起,希腊人在之后250年向外开拓殖民地。向东,邻近爱琴海沿岸的小亚细亚是首先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其次是今塞浦路斯岛和色雷斯的海岸,今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的南部海岸[21]。
希腊的殖民范围,东北可达到今天黑海北岸低地和克里米亚半岛(黑海北部沿岸的古希腊殖民地);西边可达伊利里亚、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再远一些可到达高卢南部、科西嘉岛,甚至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希腊也曾经在今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建立殖民地[21]。
现代锡拉库萨,那不勒斯,马赛和伊斯坦堡等等城市,都曾是希腊人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是传播希腊文化的重要角色,影响了整个欧洲,也有助于建立在希腊城邦之间长途贸易网路,带动古希腊经济发展[21]。
政治制度
编辑古希腊是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22],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
专制政体取代希腊化时代政治思想,君主通常以神权或半神权作号召。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以上帝之子身份统治,在希腊获崇拜神化,身故后获希腊化各国仿效。这种情况以塞流卡斯王国和托勒密王朝更为明显,塞流卡斯王朝君主安条克四世统治叙利亚用“上帝显现”(Epiphanes)的衔号;托勒密王朝君主在签署诏命时用“上帝”(Theos)的名义,惟独马其顿的情况不像前述两者如此明显[22]。
教育
编辑教育在古希腊生活中,自从创建城邦直到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统治时期,教育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古希腊教育起源于荷马时代的贵族化传统,在公元前5世纪受到柏拉图、苏格拉底及诡辩家的影响,广泛的民主化。在希腊化时期,体育馆的教育被认为是分享希腊文化的先决条件。古希腊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个一直持续到罗马时期的城邦——斯巴达,男孩和女孩同样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的斯巴达教育训练制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
希腊化时代,教育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许多私人所经营的学校,后来都陆续得到政府的赞助。有心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除了前往亚历山卓和雅典的高级学术中心之外,另有伊比鸠鲁所兴办的学府可以选择就读。
法律
编辑古希腊法律条文之制订,最早乃出于自雅典的德拉古,在梭伦掌政时,还没有借由国家机构执行的刑罚。前六百年后,私罚的执行才陆续废除。唯一起源于古典文艺时代而流传于世的大法典原文,是克莱特岛的葛尔廷城市法,该法典共分二十章节刻写在音乐演奏厅走廊的墙壁上,使城市内公民都能见到,其内容包括个人法、家庭法、遗产法、财产法和债务法[23]。
军事
编辑古希腊军事,传统上包括了大量使用步兵作战。希腊最典形的步兵为希腊重装步兵组成的民兵,以轻盾兵(Peltast)、弓箭手和骑兵为辅助。方阵步兵通常会以锥形或长方形的方阵前进,而抛矛兵会在两侧骚扰敌人。一般的方阵是由方阵步兵紧靠着,盾牌放在前方而组成的人墙,在于防卫可以拥有很大的优势,不过缺乏机动性。希腊重装步兵的名字来自于他们使用的圆盾(Hoplon)。由于所有士兵的装备全部都由自己购买,所以士兵缺乏制服,战场误伤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经济
编辑古希腊时代经济相当发达,工商业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斯巴达采取管制经济的体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宽松且自由。不过各城邦都有贫富悬殊的情况[24]。
希腊化时代各国,尤其是埃及与西亚对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采取严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几乎每一乡村都设置政府经营的工厂或商店,用来充实财政,对于私营工商业也是严格管理;西亚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过规模较小。但是,贫富悬殊的情况,以及工资下降和物价上升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些现象让人民的生活相当辛苦。另外,大都市的兴起亦为希腊化世界的特色。叙利亚的安提亚克在百年之内人口成长四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流西亚从渺无人烟之地成长为数十万人口之多,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为当时最大城市,大约有一百万人口[24]。
农业
编辑农业上,农业技术大有进展,开发出三种农作物轮种法,使耕地有限的各个希腊城邦,能够将作物产量发挥到最大[25]。当时古希腊人懂得利用绿肥(禾茎、草和菜根)和人工肥料(灰烬、石灰石)等方法,来为农作物施肥。此外,园艺业(橄榄、葡萄)的发展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相当兴盛,葡萄酒是日常生活的饮料,橄榄油可作为饮食、化妆品和照明等用途,园艺作物发展到了商品化阶段,成为城邦贸易的出口商品[25]。
手工业
编辑手工业上,手工业的发展也相当兴盛。科林斯的纺织业,米利都的纺织业、家具业,雅典的冶金业、造船业、制陶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很大[25]。在当时,雅典所生产的“红花”瓶远近驰名,其特色在于色泽亮丽,精致典雅。雅典还曾制造排水量达220吨的商船,这种船上挂上一张很大布帆,以一根牢固的船桅和桃桁作为支撑。另外在采矿业的发展也很大,特别以劳里昂的银矿、潘给优斯的金矿和塞浦路斯的铜矿最为著名[25]。
商业
编辑商业上,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商业也颇为发达。每个城邦皆有集市,各种商品在专门的区域贩卖[25]。某些城邦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相当篷勃。雅典曾经主宰爱琴海海域,其海外贸易远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区,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港,输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的谷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亚麻衣料和造船木材,另外还有各个地区运送到来的奴隶;输出的商品包括橄榄油、葡萄酒、铜、铅、银、大理石、金属制品和陶器[25]。
金融业
编辑由于商业的发展,以及各国城邦使用的货币并不相同,因此在市场上出现货币兑换摊,后来慢慢发展成金融业,开始从事借贷、抵押和汇兑等业务。在当时,抵押借款利息是12%,商业借利息是16至18%,海外贸易借款利息是30%[25]。
文化
编辑文学
编辑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 史诗
史诗是一种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26],《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作者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盲人诗人荷马[27],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28]。在这一时期的诗人除荷马外,赫西俄德也非常著名。他大致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末至7世纪初。他的代表作包括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他的创作风格和荷马非常相似,语言上有模仿《荷马史诗》的痕迹[29]。
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城,聚集了不少著名诗人,卡利马科斯与阿波罗尼奥斯为该时期叙事诗的代表诗人,但是境界不如古典时期的荷马[30]。
- 戏剧
希腊戏剧的起源,至今仍然不得而知,一般认为与酒神有关。酒神也是收获之神,为了感谢衪的赐予,希腊农人常以歌舞的仪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这种仪式后来为城里的希腊人采用,并使其更为复杂,逐渐成为一种戏剧模式[31]。
希腊人认为悲剧是最高级的戏剧形式,希腊到公元前第五世纪,出现了不少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至于喜剧通常是在悲剧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后才会出现,作品和作家均较少。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代的一些思想家。悲剧通常在早上上演,喜剧则排在下午上演。悲剧往往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喜剧则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因此悲剧在情感上容易引起观者的同情,而喜剧则令人感到幽默;西方四大悲剧作家中,希腊占有其三[b],分别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以阿里斯托芬作为代表,可见希腊戏剧在戏坛的重要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31]。
到了希腊化时代,悲剧作品虽不少,但普遍被认为生命力,价值不如古典希腊三大作家[32],所以这时的戏剧作品以喜剧为主,以米南德的新喜剧作为代表,擅长刻划出希腊化时代的真实社会面貌[31][33]。
- 诗歌
除了叙事诗之外,古希腊还出现了抒情诗,就是诗人个人主观的感怀为主题,以里拉乐器为伴奏,发泄诗人自己的思想和声音[34]。抒情诗包括多种题材,主要分为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和牧歌。其中写双行体诗的古希腊诗人众多,最早的诗人据传是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的卡利努斯,但是最擅长写此诗体的则是西莫尼德斯(前556-前466)。雅典民主制度的创建者梭伦也写过不少诗歌。然而古希腊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却是琴歌。琴歌可分为两种,一是独唱体,一是合唱体。独唱体琴歌的代表人物是女诗人萨福,除萨福外,阿尔卡埃乌斯和阿那克里翁也非常擅长写独唱体琴歌。至于合唱体琴歌,成就最高的诗人是品达。
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城,埃拉托斯特尼与阿拉托斯为该时期抒情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曾用天文学作为题材来创作,成为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35],忒奥克里托斯,他是田园诗的佼佼者,对近代欧洲文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6][37]。
史学
编辑古希腊为西方世界中第一个产生有系统的历史著作的民族。希罗多德以独特风格和丰富想像力写作他的史书[38],著有描述波希战争的名作《历史》,获誉为“历史之父”。第二位杰出的史家是修昔底德,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虽然生前并未完成,不过就他所完成的部分,仍为后世推崇。他被视为第一位运用科学方法的史家,因他写史的目的是要客观中立报导历史事实[38]。第三位著名的史家为色诺芬,著有长征记,被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史书之一[38]。
希腊化时代史学家以波里比阿为主,他在历史研究方面,非常注重真实,并且重视历史的社会与经济方面因素。他的著作为《历史》,主要是记述罗马共和兴起而终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39]。
哲学
编辑古希腊哲学源于西元前第六世纪的泰利斯,有“哲学之父”美誉[40]。西元前第五世纪中叶正是雅典民主思想的高潮时期,希腊出现思想革命,哲学家放弃研究自然宇宙,这便是“辩士学派”[41]。他们研究与人本身有更密切关系的事务,认为善良、真理、正义与美都与人本身的需要与利益相关。因此没有绝对的真理,正义也没有绝对标准。在一定的时空下,只有人自己才能决定何者正确[41]。
辩士学派不深刻探究绝对的真理和正义的看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对[42]。反对者认为此举将使宗教、道德、国家与社会无法长久的维持,因此导致新哲学思想的出现,强调“确有真理,而且绝对标准也确实存在。”其主要的领导人物是苏格拉底[42]、柏拉图[43]和亚里斯多德[44],号称“希腊三大哲学家。”
希腊化时代哲学主流是伊比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犬儒学派[45]。伊比鸠鲁学派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在追求快乐,但要达到快乐的境界,应具备独立的精神,祛除虚伪、恐惧等意念,养成公平正直的宁静心态,斯多亚学派主张抑制内心的欲望与外界环境的追求,并主张四海皆兄弟、宽恕待人、重视伦理等。后来此一学派对后来的罗马,至于整个西方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犬儒学派否定社会与文明,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后来对罗马和基督教苦修主义均有影响[45]。
宗教信仰
编辑宗教信仰是组成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部份。古希腊人大多热爱宗教,因此他们崇拜很多天神,每个城邦都供奉有各自的天神。这些神祇拟人性相当明显,而且就像常人一样表现出喜怒哀乐,这种宗教信仰与希腊人的文化活动息息相关。每四年一度希腊人在奥林匹亚所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基本目的在于尊敬神明,运动反而是另外目的。除了运动竞技之外,还有音乐和诗歌比赛[46]。
在希腊化时代中,中东的神秘宗教,如埃及女神艾西斯、波斯的祆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也随著犹太人的移入[c]在下层阶级传播,而传统宗教信仰影响力则慢慢减弱[46]。
艺术
编辑古希腊艺术公认为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古希腊神话的人神共性使古希腊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了兴趣[47]。古希腊艺术不仅在希腊世界盛行,还通过贸易等方式影响了周边地域,如伊特鲁利亚地区,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更是向东方世界传播,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人吸收仿效了古希腊艺术。德国学者的温克尔曼是第一个有系统研究古希腊艺术的学者。1970年代后,希腊地区的考古出土了许多古希腊艺术品,大大丰富了对古希腊艺术的认识。
- 建筑
古希腊建筑,早期曾受埃及影响,后来则自成风格。最大成就在于,利用纪念性建筑物展现出艺术形式,应用在公共建筑上,如神庙、剧场、竞技场。古希腊最常用的四种词汇,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和谐、完美、崇高。而神庙建筑为就是这些特徴最为显眼的标志,同时也是对古希腊甚至全欧洲影响最深的建筑形式。代表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帕加马祭坛,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对世界建筑艺术留下极为深远的影响[48]。
希腊人重视公共建筑,尽其所能要盖得美轮美奂,但一般人的住宅却很简单,他们热衷参与公共事务,而不肯建造精美的私人住处。可是希腊人的公共工程如运动场、喷水池、法院、城墙等往往比炫耀私人财富的住宅更受重视[49]。
希腊化时代,建筑多采科林斯式和爱奥尼亚式,不再显露人文主义、均衡和雕刻,而以奢华宏伟的宫殿为主[50]。
- 雕刻
古希腊雕刻,早期曾受埃及影响,后来则自成风格。西元前500年以后,雕刻渐以装饰公共建筑物,特别是以神庙为主,作品亦多以神祇为题材。除了供奉的雕像外,古希腊人也塑造纪念雕像。这种雕像作品一般是为庆祝战争获胜、奖励在运动场上夺冠的运动员,或是纪录一些大的政治事件而塑造[51]。著名雕刻师为菲狄亚斯、米隆与波留克列特斯,菲狄亚斯是雅典娜女神像的雕刻师,他也为帕德嫩神庙雕饰,还替位于奥林匹克的神殿,雕刻了一座宙斯像,是希腊人尽皆知的神像雕刻家。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米隆,则雕出运动员和各种动物的雕像,且以石头或青铜为素材,他的一些作品至今仍可见到。波留克列特斯特别精通塑造运动员,且以青铜为材料。
希腊化时代,雕刻作品出现放纵与夸大的色彩,意境虽然不如古典时期,但也有值得称道的作品,如米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50]。
- 绘画
古希腊绘画作品,由于多用在布料或建物墙壁上,容易因天灾人祸影响,而不容易保存下来,因此遗留下来的作品甚少,仅存的资料,大多数为挖掘出来陶瓶的装饰。这种装饰于是称为“古希腊瓶画”,因此也就这样代表了古希腊绘画的概况,古希腊瓶画可分为五种,几何纹样式、东方化纹样式、黑绘式、红绘式和白底彩绘式[52]。古希腊瓶画内容众多,大部分是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画是生动的史料,题材非常广泛,例如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体育等等[53]。至于英雄传说画大多有典故,多源自于史诗、神话以及戏剧。古希腊瓶画是古希腊绘画的奇葩,对古罗马、文艺复兴和近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54]。
至于希腊化时代的绘画,除了极少数出土之外,其他作品都已消失殆尽[55]。
科学
编辑古希腊人在科学,特别在理论科学方面成就斐然。在天文学方面能算出日蚀和月蚀,也了解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至于在历法方面,各个城邦则不尽相同,大致上阴历为每年354日,阳历为365日,为了配合季节,用闰月来调整。在数学方面,泰里斯和毕达哥拉斯, 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的几何学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在医学方面,希波克拉底医术高明,认为生病必定有其原因,据说有七十部以上的医书,均是他的著作。另外他对古希腊之医学发展贡献良多,故今人多尊称之为“医学之父”。 希腊化时代在科学史上也是非常辉煌的时代。第一因执政者的提倡,亚历山大大帝本人便大力赞助科学研究;第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为希腊人所发扬光大;第三因应当时时代的需要,以满足对生活舒适的要求和解决问题。在此情形下,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和物理学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社会
编辑希腊时代各城邦情况虽各不相同,往往来自数个部落的集结与融合,但人民均认同其城邦,对于自己城邦表现出强烈的族群认同。一般希腊人的饮食非常单纯,每天大都吃两餐,午餐通常只有一盘豆或豌豆,再加一片生洋葱或烤芜菁(萝卜);在太阳下山时吃晚餐,这时就是主食,有面包、乳酪、无花果、橄榄,偶尔会有鱼或肉。希腊人穿著也很单纯,上衣常是到膝盖或踝骨,腰间用绳或毛织的带子为腰带,不穿袜子,鞋子多为草鞋。希腊人的住宅系用石块或日晒砖盖成的房舍,上面涂以灰泥。希腊人工作相当辛劳,大都为日出而作和日入而息[56]。
各城邦间相互交战常造成生命与财产很大的损伤。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以后,斯巴达一度取得领导地位,每个希腊城邦都分裂为穷人与富人、寡头派与民主派的冲突,不再有团结一致的族群认同。希腊化时代各国长年战乱,导致人民出现无家可归的情况[56]。
结构
编辑古希腊的居民构成复杂,有农民、商人、政府人员、手工业者、艺人、奴隶等。居住在古希腊城邦的人大多是农民。他们主要种植小麦、葡萄和橄榄等农作物。部份古希腊人是商人,他们以买卖陶器、酒、毛衣和其他货品维生。除农民和商人外,还有些是工匠。这些工匠技术精湛,能在陶器上绘画美丽的图案。
除农民、商人和工匠外,古希腊还有很多从战俘或其他管道而来的奴隶,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
法国女作家维奥莱纳·瓦诺依克所著的《古希腊罗马浮世绘》一书,揭露该时期娼妓业昌盛,导致大量不合法子女,进一步扩大娼妓业的人力供给,充斥在当时社会各阶层,在皇宫与神庙(庙妓)、公共浴池…男娼女妓都有,显示人权与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并没有因当时的哲学讨论而被真正伸张。
《比莉蒂丝之歌》记述,帝王、文人和贵族都时兴追求知识与健身,米蒂利尼整个城市放纵荒淫,竞技、赌博、观赏演出、宴会,普遍拥有姘妇,经常嫖娼,对家庭关系造成很大影响,国王和军官们甚至劫掠神庙,给宠爱的妓女修建了爱情女神殿堂。
古希腊衰落后,大批希腊人迁入罗马,改变古罗马建城之初原本以收容孤儿、寡妇、奴隶、逃犯、逃难者...的仁爱社会,帝王与贵族、军官、公民...均受影响,再度重演了古希腊曾经出现过的末世场景,社会风气日趋堕落腐化。
妇女地位
编辑妇女在古希腊社会的地位甚低,她们没有接受教育,只能留在家中料理家务。在艺术上,女性甚少成为艺术作品的创作,后来在前四世纪后,才有出现女性美的概念的裸体女像。不论在希腊或希腊化时代,女人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权利相当有限。不过也有些例外的情形,如埃及托勒密二世的王后阿西诺伊二世曾使她的肖像与国王的肖像均铸在钱币上,而且在埃及与塞流卡斯王朝的战争,展现出色的军事能力,为埃及获胜的功臣,因此她和她的母亲均有权利戴著王冠。斯多亚和伊比鸩鲁两个哲学学派,都容许女性入学,并且没有任何性别歧视,希腊化时代末期,在亚历山大城与雅典甚至有了妇女的俱乐部或联谊会的组织[56]。
体育竞技及娱乐
编辑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认为健全心灵育于健全身体中,亦重视祭神活动,经常举行运动竞赛来致敬天神;从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腊人每四年在希腊半岛西南部的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影响
编辑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和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全面复兴和继承。
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者们不再把《圣经》上所写的历史看作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话,而非历史。1870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奥斯曼帝国的特洛伊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
古希腊文明各主题成就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Tarnas, Richard. Passion of the Western Mind: Understanding the Idea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 View.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1993-03-16: 25 [2022-10-18]. ISBN 978-0-345-3680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 ^ Hynson, Colin. Ancient Greece. Gareth Stevens. 2005-12-15: 5 [2022-10-18]. ISBN 978-0-8368-61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 ^ Thomas, Carol G. Paths from Ancient Greece. BRILL. 1988: 1 [2022-10-18]. ISBN 978-90-04-0884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二節〈希波戰爭〉. 《希臘文明》. 2010: 105.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二節〈東西方文明的衝突〉. 《希臘文明》. 2010: 106–107.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二節〈馬拉松戰役〉. 《希臘文明》. 2010: 108–111.
- ^ 7.0 7.1 王尚德. 第四章第二節〈血戰溫泉關〉. 《希臘文明》. 2010: 111–114.
- ^ 8.0 8.1 王尚德. 第四章第二節〈薩拉米海戰〉. 《希臘文明》. 2010: 114–116.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三節〈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臘文明》. 2010: 116.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三節〈提洛同盟〉. 《希臘文明》. 2010: 116–118.
- ^ 11.0 11.1 王尚德. 第四章第三節〈雙雄爭霸希臘〉. 《希臘文明》. 2010: 119–121.
- ^ 12.0 12.1 王尚德. 第四章第三節〈西西里之戰〉. 《希臘文明》. 2010: 122–124.
- ^ 王尚德. 第四章第三節〈留克特拉戰行〉. 《希臘文明》. 2010: 124–126.
- ^ 14.0 14.1 14.2 14.3 王尚德. 第三章第七節〈馬其頓的崛起〉. 《希臘文明》. 2010: 91–93.
- ^ 15.0 15.1 15.2 15.3 王尚德. 第三章第七節〈亞歷山大東征〉. 《希臘文明》. 2010: 93–94.
- ^ 王尚德. 第三章第七節〈亞歷山大帝國的崩潰〉. 《希臘文明》. 2010: 95.
- ^ 17.0 17.1 蒲慕州. 第一章第二十節〈法律與憲政〉. 《西洋上古文化》. 2009: 232–236.
- ^ 18.0 18.1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一節〈早期歷史〉. 《世界通史》. 2006: 82–87.
- ^ 王尚德. 第一章第一節〈文明的海岸線〉. 《希臘文明》. 2010: 10–11.
- ^ Population of the Greek city-states. [201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5).
- ^ 21.0 21.1 21.2 21.3 王尚德. 第三章第二節〈廣殖歐亞的希臘城邦〉. 《希臘文明》. 2010: 64–68.
- ^ 22.0 22.1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政治〉. 《世界通史》. 2006: 138–139.
- ^ 辛达谟. 第一章第二十節〈法律與憲政〉. 《歐洲文化史》—上冊. 1995: 71–75.
- ^ 24.0 24.1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經濟〉. 《世界通史》. 2006: 139.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王尚德. 第三章第五節〈空前繁榮的社會經濟〉. 《希臘文明》. 2010: 84–87.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一節〈敘事詩〉.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72.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一節〈詩聖荷馬〉.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72–774.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一節〈荷馬的批判〉.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75–776.
- ^ 王尚德. 第八章第二節〈史詩的餘暉〉. 《希臘文明》. 2010: 191–193.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三節〈敘事詩—長歌〉.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690–691.
- ^ 31.0 31.1 31.2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戲劇〉. 《世界通史》. 2006: 116–120.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三節〈悲劇〉.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692.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三節〈喜劇〉.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692–693.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一節〈產生抒情詩的時代背景〉.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78–780.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三節〈抒情詩—短歌〉.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691.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三節〈田園詩—牧歌〉.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691–692.
- ^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詩歌〉. 《世界通史》. 2006: 120–122.
- ^ 38.0 38.1 38.2 冯作民. 第十篇〈概論〉.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13–715.
- ^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史學〉. 《世界通史》. 2006: 122–124.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一節〈泰利斯〉.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18–719.
- ^ 41.0 41.1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二節〈詭辯學派〉.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37–738.
- ^ 42.0 42.1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二節〈普羅塔哥拉斯〉.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39–740.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二節〈柏拉圖—著作〉.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54–755.
- ^ 冯作民. 第十一篇第一章第二節〈亞歷斯多德—著作〉.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64–765.
- ^ 45.0 45.1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哲學〉. 《世界通史》. 2006: 124–130.
- ^ 46.0 46.1 46.2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宗教〉. 《世界通史》. 2006: 111–114.
- ^ 《外国美术简史》15页 ISBN 978-7-5006-7330-9
- ^ 王尚德. 第五章第一節〈歐洲建築藝術之母〉. 《希臘文明》. 2010: 128–129.
- ^ 冯作民. 概述第七點〈希臘的藝術〉.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28–32.
- ^ 50.0 50.1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藝術〉. 《世界通史》. 2006: 131–136.
- ^ 王尚德. 第六章第一節〈後世雕塑之源〉. 《希臘文明》. 2010: 148–149.
- ^ 王尚德. 第七章第一節〈彌足珍貴的古希臘繪畫〉. 《希臘文明》. 2010: 170–171.
- ^ 王尚德. 第七章第二節〈古樸的古希臘瓶畫〉. 《希臘文明》. 2010: 171.
- ^ 王尚德. 第七章第二節〈豐富的內容〉. 《希臘文明》. 2010: 171–172.
- ^ 冯作民. 第十篇第三章第六節〈特洛城祭司雷科翁的雕像〉. 《西洋全史》(三)希臘城邦. 1979: 707–707.
- ^ 56.0 56.1 56.2 王曾才. 第二章第三節〈社會情況〉. 《世界通史》. 2006: 139–141.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王曾才2.3.6”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来源
编辑- 书籍
- 《西洋全史(三):希腊城邦》,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世界通史》,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4602-8
- 《希腊文明》,华滋出版,ISBN 978-986-6271-13-7
- 《欧洲文化史—上册》,国立编译馆,ISBN 978-957-00-6044-7
- 《西洋上古文化》,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5144-2
- 皮耶·李维克. 《希臘的誕生:燦爛的古典文明》. 发现之旅. 03. 由王鹏、陈祚敏翻译. 台北: 时报文化. 1994 [2017-12-18]. ISBN 957-13-11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