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
南二段3人登山隊罹難點離山屋僅1公里,登山圈熱議「有山屋還要準備避難帳篷嗎?」
有人指出,山屋讓登山者有錯誤的安全感,沒有準備能在山上「緊急迫降」的避難裝備,不過有嚮導指出,南二段的路線幾乎全程走在稜線上,罹難者被發現的地點是沒有遮蔽的,這時候就算有帶帳篷天幕,恐怕也用不上,而且可能風雨大到迷失方向,連路都看不清楚,只能就地避難,最後難逃失溫。
3人登山隊遇凱米颱風,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失聯5天被尋獲皆已罹難
他們最後被發現的地點,並非22日告訴留守人員要躲颱風的轆轆谷山屋或塔芬谷山屋,而是預定在24日才要入住的大水窟山屋前約1公里處,有山友推測,可能是隔天想繼續推進但氣候狀況不佳,因此遭逢不測。
不顧天氣、裝備不足仍執意率隊登頂,團員墜谷身亡登山嚮導判賠255萬
王男一、二審均依過失致死及偽造文書罪判1年8月。入獄後他不服,聲請再審,主張曾問團員是否要撤退但是團員執意登頂,還認為法官缺乏實際登山經驗,要求國民法官參審此案。
屏東明揚國際大火累計9人死亡,剩最後1失聯,小隊長甦醒後還原現場:撤退途中爆炸
今日小隊長陳文川在醫院中甦醒後還原現場,消防人員抵達時廠商提供「物質安全資料表」確認需用乾粉滅火,進入後發現火勢及煙霧瀰漫,帶隊指揮官下令立刻撤退,但撤退途中瞬間發生爆炸,狀況突發凶猛。
50歲男攀劍龍稜脫水抽筋獨自下山後身亡,山友:天氣這麼熱,水沒帶夠不要去
資深山友提醒,這麼熱的天氣來爬劍龍稜一點都不簡單,天氣炎熱地型困難度高,走動速度緩慢體力消耗快速,需要4000cc的水份才夠。夏天在劍龍稜爬山,水要小口慢慢的喝並且要控制每次喝的份量。
「彈藥在哪裡?」瓦格納集團怒嗆俄國防部不給支援,威脅將在5月10日離開巴赫姆特
近期瓦格納傭兵與俄國正規軍衝突不斷,烏克蘭春季反攻成功機會也大增。位於華盛頓DC的智庫分析,瓦格納集團可能很快就必須從激戰中的頓內次克「有組織的方式撤離,或留下等死。」
能高安東軍縱走山難2死:領隊失溫、女教授高山症不治,登山圈熱議「山屋蓋不蓋」
有人認為,認為政府這兩年蓋了不少山屋,但是像能高安東軍這樣天數長距離遠的路線發生狀況也非一天內就能撤退;不過也不少山友認為,山屋並非萬靈丹,個人裝備和技術經驗不足、且沒有結伴同行才是真正問題等。
【未來大人物識膽大會1】撤退的勇氣,登山者追求死去活來的境界,但最撼動人心的其實是過程
當登山從攻頂決心、轉化成撤退的勇氣。當從見山是山道、見山不是山再輪轉回見山又是山,需要了悟怎樣無窮生命的追群?透過山岳節目製作人詹偉雄老師與KOL雪羊的對談,從失敗裡找勇氣,終能啟程前往內心自我的成功。
山女孩Kit《沒有名字的那座山》:北二段撤退,山自會決定誰可以留在山裡
後疫情時代,人們開始往山走去。本書以細膩文字描寫我們也可雙腳踏至的境地,走上淡蘭古道的蹊徑,望向北大武山的雲海,駐足於冰河時期留下的雪山圈谷,或是位於中央山脈心臟的七彩湖。山女孩以輕巧筆觸與山景照片帶你我神遊眾山之間,讓人心生嚮往。
重現二戰險象環生的大撤退:《敦克爾克大行動》都是真人真事嗎?
從5月26日開始撤退,至6月4日敦克爾克陷落為止,共計有33萬8226人從敦克爾克撤出、抵達英國。等於在德軍的包圍網與空襲中,平均每天撤出3萬多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讓我難以保持理性評論的電影:《風中家族》
王童導演在《風中家族》中細膩地陳述國共內戰、撤退來台、建設興起、族群融合、白色恐怖、西風東漸、情感憂愁。他並以外省人的角度發出嘆息,這或許就是使我不能理性的原因;也提醒了我們:歷史或許會被遺忘,但事實依舊不會改變。
讓我難以保持理性評論的電影:《風中家族》
王童導演在《風中家族》中細膩地陳述國共內戰、撤退來台、建設興起、族群融合、白色恐怖、西風東漸、情感憂愁。他並以外省人的角度發出嘆息,這或許就是使我不能理性的原因;也提醒了我們:歷史或許會被遺忘,但事實依舊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