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大學分發錄取、缺額率皆近4年最低,電機、資訊持續熱門,私校直追國立大學
像是中央、中山、中興、中正等系的電資科系,以錄取分數而言,已可與台大非電資的熱門校系平起平坐,例如中正電機甲組,近年分數就能追上台大土木系。劉駿豪也發現,老牌私立學校電資科系,近年也開始超越許多國立大學校系,例如中原資工系錄取分數,便從去年的196分,大幅提升到218分。
判斷是非需要依賴「正確資訊」,我們該如何在「認知作戰」下生存?
現代最大的問題是「資訊氾濫」且「正確性有問題」。資訊爆多會癱瘓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民眾不可能全部檢視、思考比對後再挑選,加上基本知識不足也無法判斷正確性。大腦終究會選擇捷思(懶惰的),變成跟風向走、看懶人包、相信意見領袖、相信政黨,不再有思考的習慣。
屏東明揚國際大火累計9人死亡,剩最後1失聯,小隊長甦醒後還原現場:撤退途中爆炸
今日小隊長陳文川在醫院中甦醒後還原現場,消防人員抵達時廠商提供「物質安全資料表」確認需用乾粉滅火,進入後發現火勢及煙霧瀰漫,帶隊指揮官下令立刻撤退,但撤退途中瞬間發生爆炸,狀況突發凶猛。
《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你從哪裡獲得能量?如何接收資訊?如何做決定與執行?
MBTI國際認證講師 雪力:「每個人心中都有16個房間,最符合的人格類型,只是你最喜歡的房間,不代表你永遠只能待在那裏。」找到並接受自我壓抑的那一面,讓自己變得完整,才不會被完美的假象壓垮。運用MBTI就像是翻開自己的使用說明書,好好了解「你」這個產品如何使用,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升級。
《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身故後Google等「五大主要帳號」該怎麼處理?現在就該開始規劃
科技公司及大多數人很少考量到「死亡」這件事。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用戶相繼離世,科技公司也必須推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例如簡易的帳號整合或轉移方案。假設他們願意這樣做,我們也就不用花這麼長的篇幅討論此問題了。偏偏現階段還沒人走到這一步,本書自然願意秉持佛心與讀者分享可行做法。
名人發布的飲食資訊能信嗎?研究:越健康的食物所獲得的「Like」就越少
不健康食品帖子與追隨者參與度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性,而這是給發布不健康食品帖子提供了潛在動力。追隨者也需要認清,社交媒體可能只代表了一個精心策劃、不完整的窗口,而不是讓人們了解名人的實際生活情況,例如飲食。
立院三讀《數位發展部組織法》主管資通安全、數位產業,科技部將改為國科會
行政院版草案原本數位發展部僅設有資通安全署,三讀條文增加了數位產業署。立法院會28日也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組織法》,及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組織法》。
2021公投即時開票,4項議題結果、民調與問答一次看
12月18日公投即時開票,讓我們一起關心本次公投的結果。本文也整理4個公投案的重要問題與解答,讓我們在四個同意與四個不同意的口號外好好瞭解各項議題。
科學證實網軍手法有用,人類大腦就是容易被「農場文」與假資訊吸引
面對網路時代蜂擁而來的資訊,人類大腦難以負擔,現實上也無法一一查核,所以我們會傾向信任朋友的分享,第一時間相信「同溫層」的訊息。
斷崖式下降的37歲生育力(中):月經絕對不是「只要有來就好!」
撇除嚴重多囊性卵巢症群的高AMH不談(我門診裡曾看過AMH超過20的患者),大部分女性的AMH 會隨著年齡而下降,下降幅度不一定是有規律的遞減,而卵巢功能與儲備量的下降,也常常是不規則且無法預測的。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重複和意義,是抗拒時間影響記憶的兩個主要方法
如果我請你背誦三個無意義的字:grudelon, micadeltere, fidiklud,你可能很快就忘了。但如果我請你背誦三個真的字:ukulele、microphone、rainbow,你很輕易就能記得,因為這些字是有意義的,你的大腦能將這些字彙組合成有意義的故事。
比起假新聞,浸泡在「歐威爾式」言論環境對真相才是更大傷害
我們活在一個海量的知識黃金年代,但知識卻塑造了這個幻象,閱聽人深感滿足後就再也不求知。然而,披著知識外衣的偽資訊無孔不入地竄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新聞、電視節目、社群媒體的留言區,無處不是它們的蹤影。
《情緒發炎》:如何避免氾濫資訊使自己陷入行為麻痺的狀態?
當某些多餘資訊的情緒效價(emotional valence)引起警覺、焦慮,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干擾時,就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情緒超載,從而破壞你的平衡。
Google效應:網上習得的資訊較易被忘記
研究顯示,當人們得悉有關資訊能在其後被輕易翻查出來,便不會刻意去記這些資訊的內容,相反地,是去記「在哪裡」找這些內容。
多留在家、勤洗手、戴口罩以外︰全球公民以科技參與防疫的例子
中心化的機構有其優勢,但開放政府配上通過科技由下而上的公民駭客最相得益彰,或曰「堅強民主是數位民主」,在這次找到最好的佐證。
醫管局和政府應公開數據協助抗疫
在公營機構推動資訊科技化是一件悶人的事,我明白在位者的年紀沒有受過太多數據資訊傳訊的訓練,但數字會說話,新世代對數字的敏感恐怕是舊一代朋友所不能理解的,要推動世界向前行,我們就唯有用新的模式新的語言。
聲稱「獨家揭警察性侵暴行」的「D同學」影片,來自公信力成疑的《美麗日報》
在一段來自Facebook專頁「美麗日報」及「天佑香港」的影片中,受訪者自稱是被捕三次的救護員,指控警察暴力對待甚至性侵被捕者,然而有關的《美麗日報》網站可疑。
《現代「洗腦」手冊》:避免遭到洗腦的方法,就是不要輕易將事情看得太重要
本篇文章針對洗腦機制來分析,解釋人們為什麼會被洗腦,進而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情。只要知道人類為什麼會被洗腦,就可以輕易脫離洗腦的泥沼。
你的資料不是你的資料:如何在資訊世界求生存?數位青年談網路治理
民眾可以即時向政府陳述意見,警察則透過臉書向民眾展示工作實況。但當我們享用網路的便利時,該如何確保人權也受到保護?網路是公民空間的延伸,還是個資收割中心?自由民主的價值又跟你我的網路有什麼關係?在數位世界裡,我們有權利置身事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