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中美重啟「貓熊外交」限制多,不能談錢、發布新聞需獲中國同意
中國近日將大貓熊「寶力」和「青寶」送往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引發外界關注貓熊外交的相關規範。《紐約時報》報導,承租貓熊的合約受到嚴格規範,包括不得討論費用、發布相關消息需取得雙方共識等。
川普將改變八年前單打獨鬥的抗中政策,但即便想「賣掉」烏克蘭恐怕也賣不掉
能讓戰爭24小時內結束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烏克蘭投降。然而,即便川普要「賣了」烏克蘭,實際能否做到?考慮到國會挺烏克蘭力量不亞於支持以色列,能否背棄烏克蘭還是很成疑問。亞洲方面,四大盟友韓國尹錫悅、日本石破茂、台灣賴清德、菲律賓小馬可仕意識形態皆與美國相近,正處於史上最能團結一致的時代,對川普也是利多。
美國大手筆對台軍援,分析:拜登也不確定賀錦麗會不會挺台
不管是賀錦麗還是川普勝選,拜登都無法確定新總統會如何對台灣。若賀錦麗勝選,中國可能在她上任初期出招試探,升級現行對台軍演,或以其他方式對台施壓,這時就能看見賀錦麗對台灣安全承諾有多堅定。此外,川普這次一改往日挺台立場,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因此,拜登才會在任期末加速移交武器給台灣。
墨西哥首位女總統薛恩鮑姆就職:能否應對前朝司改爭議,以及美中矛盾的外交困局?
外國投資者擔心,改為民選後的墨西哥法官,會因此變得更看重選民或政治因素,而非法律。作為墨西哥主要交易夥伴的美國則警告,司改會威脅到雙方貿易關係,因為美墨貿易仰賴投資人對墨西哥當地法律架構的信心。美國企業已推遲在墨西哥投資計畫,以評估最大交易夥伴推動司改所可能帶來的衝擊性。
美參議員檢視「中國製造2025」進展,籲勿對中國掉以輕心
中國9年前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鎖定發展10大產業的關鍵技術。美國聯邦參議員盧比歐9日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已在4個產業成為世界第一、5個產業接近目標,美國不能掉以輕心。
美眾院無異議通過台灣衝突嚇阻法案,鎖定中國高官資產嚇阻犯台
如果中國選擇攻打台灣,美國財政部依法將公布北京高官的非法資產,讓他們向民眾解釋,在中國失業率高達17%、民眾沒有社會安全網保障、並因房地產價格跌落而陷入債務危機之下,他們如何能累積財富。
習近平該如何看美國大選?不論賀錦麗或川普勝選,中美關係都將「殊途同歸」
在中國政策面,川普不享有主流媒體所述的交易餘裕,其團隊唯一能執行的政策,將是延續拜登政府的路線。假若川普勝選,世界人民將會見證川普追隨拜登的中國政策(而拜登本身亦是跟隨川普的中國政策),使得自2017年以來的美國對中政策具有長期連貫性。反而若賀錦麗勝選,她將會改變拜登的烏克蘭政策......
解讀2758號決議1:中華民國當時雖被迫退出聯合國,但中共應該非常扼腕
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承認其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隨著2758號決議通過,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得越發撲朔迷離,中國近年來也試圖擴大解釋2758號決議,打壓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中國極端民族主義崛起:把持不住風向的胡錫進和「養蠱反噬」的《環球時報》
宣傳戰線的老兵胡錫進,自己現在大概也完全看不懂風向了。那些質疑胡錫進是西方間諜的小粉紅們,並不在乎胡錫進說了什麼,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偶爾說一點人話的目標。胡錫進很不幸地成為了獵巫對象。而圍獵他的那些人,都曾經是他和《環球時報》的擁躉。
從炸北京到「保護費」,專家分析川普對台立場反覆仍是「利益至上」
專家認為,有些人考量到台灣的戰略位置、經濟重要性,以及如果美國不保衛台灣,將對國際秩序及美國與盟友關係造成的影響等,而認為美國應該出更多力阻止中國對台灣的侵略,並在嚇阻失敗的情況下保衛台灣,「然而,川普不太可能認為這樣的論點有說服力」。
賀錦麗副手華茲曾在廣東教書,對中國態度成美國大選爭議話題
美國民主黨籍副總統賀錦麗相中明尼蘇達州長華茲搭檔角逐入主白宮,華茲處理2020年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警察殺害後引發的種族正義抗爭暴亂方式,以及他早年的中國工作經驗及相關發言,如今又受到高度關注。
中共禁言胡錫進,反映即便是前線「黨國戰士」,仍有遭肅清的風險
當局對胡錫進進行禁言處罰,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即便像胡這種曾經處於輿論前線「作戰」的黨國「戰士」,如果對當局的政策、思想、主張等不恰當地作某種引申解讀,讓輿論產生某種誤會,偏離了當局的宣傳紀律,也是不能免於受罰的。這側面反映當下中國言論市場的「肅殺」。
「懲獨意見」有漏洞?中國若想讓台灣人感到害怕,應該先罰美國人
《意見》的第21條,對於「台獨頑固份子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等犯罪」是否適用於外國人,中國未給出確切答案。若美國官員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例如支持台灣加入WHA或WHO,《懲獨意見》也會制裁他們嗎?如是,美中兩國衝突將劇增;如不是,則《懲治台獨意見》權威性又將降低。
《路透社》爆中美秘密核會談,中國承諾不會對台使用核武:何必浪費?
桑托羅指出,美國想知道中國是否仍堅守「不率先使用」和「最低嚇阻」核武政策。中方說:「什麼都沒變,一切照舊,你們太誇大了。」中國對於跟美國在核武領域達到勢均力敵、甚至超前美國,並沒有興趣。中國過去對外主張維持最低限度的核武力量,但蘇紫雲分析,北京欲把核彈頭數量翻5倍到達1500枚的規模,可見正從「核嚇阻」走向「核脅迫」的目標。
印尼準總統普拉伯沃將上任,強化與西方國家合作,在南海議題強硬捍衛主權
印尼總統當選人普拉伯沃將上任,學者指出,普拉伯沃預計會繼續與中國保持經濟關係,但也會強化與西方國家的合作,且在南海議題上會更強硬地捍衛主權。根據新加坡研究調查,在東南亞民眾的心中,中國受歡迎的程度大幅上升,且印尼有高達73.2%的人選擇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
耶魯學者:美國「逢中必反」有如麥卡錫主義,病態的「恐華症」終將導致美中衝突
誇大對中國的恐懼,很容易掩蓋許多美國自身的問題。雙邊貿易逆差,固然可能反映了某些國家的不公正貿易手段,但是廣泛的多邊貿易逆差,則更有可能源於美國長期的財政赤字。技術方面的威脅,也不僅是中國掠奪美國智慧財產權的結果。而是美國對科研投入不足、理工科教育不佳的體現。然而,美國卻沒有好好照照鏡子審視自身,而是只會歸罪於中國。
中國學者分析「產能過剩」原因複雜可能還會持續幾年,駐美大使謝鋒稱「偽命題」
中國駐美大使則謝鋒透過投書反擊表示,人們應該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見頂」,而是會不會錯過「中國機會」的大餅;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而是「脫鉤斷鏈」阻礙全球經濟復甦、地緣政治衝突,顛覆持續80多年的世界和平。
習近平與拜登通話,談中美關係3原則,強調台灣問題是不可踰越紅線
非雙邊議題方面,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說,拜登強調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在南海遵守法治與航行自由原則的重要性。拜登也關注中國協助俄羅斯軍方可能對歐洲安全造成的影響,並重申美方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堅定承諾。
中國兩會外長記者會:王毅回應布林肯「餐桌菜單論」,批美國打壓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在每年中國的「兩會」召開期間,有兩場記者會備受外界的關注,一場是在會議議程過半時舉行的外長記者會,一場則是在人大閉幕後由總理親自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但記者們在今年的「兩會」一開始便被告知了一個令人頗為意外的消息——今年和未來幾年都不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或許是因為總理記者會被取消,今年的外長會則格外火爆。
為敏感美企工作,中國女子返國時遭國安局拘留,理由是「非法提供國家秘密」
2023年1月至4月期間,艾蜜莉陳以自由工作者身分在美國物流公司Safe Ports工作,美國國防部是Safe Ports的重要客戶。艾蜜莉陳被拘留的方式稱為「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這允許當局將個人拘留長達6個月,且不得與律師、其家人聯繫,也不得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