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減重

_133615538_gettyimages-144097086

減肥藥將如何改變我們與食物的關係?肥胖是個人意志薄弱,還是社會失敗的結果?

健康 BBC News 中文

減肥藥的出現,顛覆了「肥胖症只是因為意志薄弱的道德失敗」的傳統觀念。它引發了激烈的爭論:肥胖是個人選擇,還是社會失敗?減肥藥是解決肥胖危機的良方,還是逃避問題的藉口?

喝水 drink water

科學闢謠:每天喝水6000cc就能輕鬆增肌減脂?胡扯!

健康 林慶順教授

早在2018年我就發表〈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指出「水中毒」是一個千真萬確的醫學現象,只不過我也有說這類案例畢竟是罕見。但不管如何,這個影片真正引起我興趣的部分是「喝水6000可以輕鬆增肌減肥」。尤其是在看到一個觀眾的留言之後,更讓我覺得必須要有所回應。

shutterstock_2493521263

《破除七大排毒迷思》:減肥為何首要強肝?必須先了解肝臟與脂肪代謝有關

健康 精選書摘

任何慢性疾病,如心肌血管疾病、肝硬化、關節炎、糖尿病、腎上腺倦怠症候群等都與肥胖有關,所以肥胖被視為萬病之源。減肥為何首要強肝?必須先了解肝臟與脂肪代謝有關的生理功能。

shutterstock_2514952127 肝臟、肝炎、肝臟病、脂肪肝

可幫助逆轉「脂肪肝」的飲食策略,該怎麼吃才正確?

健康 愛料理生活誌

脂肪肝是全球越來越普遍的疾病之一,與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抗阻等因素有關,如果罹患了脂肪肝卻沒有好好處理,長期下來就有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肝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

shutterstock_2465380685

「科技減肥」挑戰人性,台灣萬人飲食研究登國際期刊

健康 中央通訊社

國際期刊發表台灣萬人飲食研究,證實使用減重App自我管理時,搭配營養師個人化指導,可有效戰勝人性,在8週內成功減重。研究發現,採用彈性低碳飲食法(FLC)並有營養師介入指引的參與者,減重成效較為顯著,平均減重5.42%至8%,甚至有人減重達12.5%。

shutterstock_2420642169

當你想吃東西的時候,到底是「嘴饞」還是「腦饞」?

科學 科學人

GLP-1這類暢銷的減肥藥揭露了大腦控制食慾和成癮的秘密,也促進了與人體報償系統異常有關疾病的治療進展。

shutterstock_2332753025

《科學減脂✕瘦身全書》:從許多人的減重方法來看,他們最在乎的根本不是健康

健康 精選書摘

有些人看到這裡,也許還是不相信我。這些人會認為:「可是如果只要減重就能改善健康,用什麼方法真的很重要嗎?」其實,許多研究員都提出過一個問題:肥胖所帶來的健康風險,純粹是因為體重過重?還是其實和生活習慣有關?舉例來說,如果你的體脂率較高,是否可能在不減重的情況下改善健康呢?

shutterstock_2477153851

「低卡飲食」指南:減重時什麼可以多吃?又要避免踩到什麼食物「地雷」?

健康 愛料理生活誌

低熱量飲食以每日不低於1000大卡為原則,並提供均衡的營養。減重不宜太快,可每日減少500大卡熱量攝取或增加500大卡熱量消耗,以一週約減輕0.5公斤體重,或每月減少2~3公斤為原則。

2e0htcdyd7xutc2mtnrxi12f7f6y3o

【巴黎奧運】最怕減過頭抽筋,舉重教練黃達德用數據制定訓練計畫,女選手強壯肌肉下受的苦更勝男性

運動 中央通訊社

3年前陳玟卉在東京奧運勇奪女子64公斤量級銅牌,未料今年因巴黎奧運量級縮減,被迫改戰71公斤量級、難度也提升。黃達德直言,「7公斤誒,不要說女孩子,有些男生叫他長7公斤也不願意」,心理上過不過得去是第一道關卡。而且體重增加了,能不能舉得更重又是另外課題,黃達德指出,體重紅利要轉換成具體績效,同樣需要時間。

shutterstock_2250489243

產後體重爆瘦又爆肥,「產後甲狀腺炎」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

健康 大象醫生

產後不管是體重爆肥爆瘦還是其他複合性的症狀,其實很多媽媽都忽略了可能是甲狀腺惹的禍,甚至產後憂鬱有一部份的原因其實是甲狀腺低下所引起的。雖然大部分產後媽媽都會恢復到正常甲狀腺狀態,但仍要記得每年要檢查一次甲狀腺狀態,包含檢驗「抗甲狀腺抗體」。

shutterstock_2270507665

瘦瘦筆界「哥吉拉」橫空出世:Retatrutide通過二期試驗,實驗一年內可減24%體重

健康 潮健康

對一般人而言,體重管理的根本仍以健康生活型態為主,包括總體熱量控制、適當運動(每周150分鐘)以及行為調整。惟調整生活型態後仍未達到減重目的,或因體重過重併發症導致減重困難時,才適合介入肥胖治療藥物以達到體重管理目的及避免體重反彈。

shutterstock_1983107663

韓韶禧的瘦身秘訣是每口食物咀嚼50次!「細嚼慢嚥」是真的有效還是都市傳說呢?

健康 健康醫療網

營養師黃品瑄指出,雖然多次咀嚼有助於控制體重,但不需過度咀嚼,每口咀嚼約20次即可。此外,在用餐時避免分心(如看電視或使用手機),有助於專注於食物的咀嚼和享受口感。

shutterstock_1729967218

研究:「168斷食法」恐怕傷心又傷身,罹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提高91%

TNL+ 健康 TNL國際編譯

限制進食時間的斷食法,在其研究的139名中國成年人身上,無論這些研究對象是體重過重還是嚴重肥胖,斷食法對減重或促進心血管健康似乎皆無明顯好處。而先前提出斷食法對身體健康有助益的研究,也多半是針對小鼠,人類受試者的實驗實施時間則僅有數月。

shutterstock_2403971989

台灣成人逾半數過重,肥胖醫學會擬推半公費防治模式;上班族久坐日均6小時起跳,國健署建議3招增加活動

健康 中央通訊社

兒童肥胖也不容忽視,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倪衍玄表示,兒童肥胖可能造成性早熟,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提早發生,超過70%成年後會繼續肥胖,甚至有較高死亡風險。

shutterstock_2355063259

減肥的人可以吃火鍋嗎?注意「湯頭、食材、醬料」三大關鍵,享受美食也能無負擔

健康 常春月刊

吃火鍋時,一人一鍋的涮涮鍋,比起大家共鍋更容易控制熱量攝取,同時建議準備一個小湯匙,當火鍋湯大滾時,中間部分的油跑到鍋緣時,用湯匙撈除浮油。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卻可幫減少熱量。

shutterstock_2308472293

間歇性斷食對減重沒用?先分清楚「熱量限制」與「限時進食」不一樣

健康 潮健康

對應於現代人尤其是都市生活型態,間歇性斷食具有較符合日夜規律的適應性優點,也比其他飲食策略如生酮飲食、純植物性飲食、低熱量飲食方式更易實行。部份研究也指出,間歇性斷食對於不只能降低與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生活習慣病(如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還能提升生活品質。惟要提醒間歇性斷食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頭暈、虛弱等,而老年人血糖波動過度易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在進行任何飲食調整策略之前,仍應諮詢專科醫師與營養師,以確保符合個人健康狀況並確保安全。

FNmo45jVUAA_Mre

不到10年賣出3.7億個麩皮麵包,日本如何密集行銷建立出「低糖質經濟圈」?

商業 商社男

對於減重這一件事,很難用具體的數字來規範出一個相對有效的執行方案,但在日本關於「糖質」這一件事,可以看到很多機構或是商業團體都有出對於糖質的攝取資訊,並且内容清楚,幾乎是一樣的,超商也順勢推出在正面印上大大糖質含量標示的麵包,健身產業更加入了戰局......

GettyImages-1245722172

研究:禮來糖尿病用藥「Mounjaro」減重效果佳,受試者12週體重下降18.4%

TNL+ 醫療 TNL國際編譯

減重計畫「MyJourneyMD」的醫學主任克里斯汀威廉斯(Kristen Williams)指出,它雖然不是減肥藥,但藥效卻非常適合拿來作為治療肥胖的藥物。威廉斯表示,通常能減掉10%體重就已經算成功,但看到肥胖者84週能減掉超過25%的體重,實是十分驚人,「我們終於能進一步解決引起肥胖症狀的代謝問題。」

iStock-923602466

《打造健康的老後》:膝骨關節炎是65歲以上頭號健康問題,飲食保健重點在於減少體內發炎

健康 精選書摘

肥胖或體重超重,會增加施於膝骨關節的壓力,且體內過多的脂肪也會引起炎症,從而加劇症狀。有強力的證據證明,減輕體重尤其是體脂肪比例,可以減輕膝骨關節的疼痛,並改善身體機能和活動力。膝骨關節炎雖無法逆轉,但可以藉由日常飲食中避免某些引發炎症的食物來減輕疼痛。

Fat woman looking at cake, temptation, overweight and unhealthy food, diabetes

《雖然想瘦,但不想再只吃雞胸肉了》:一想到一天只能吃一餐,就更激起我的食慾

健康 精選書摘

隨著約會變多,我漸漸不太能堅守自己的簡單原則。為了維持四十八公斤的體重,我需要其他方法。於是,我展開了一天一餐的計畫。我心想:「一天吃一餐應該就沒問題了吧?」沒想到那一餐竟演變成吃好吃滿的一餐。一想到一天只能吃一餐,就更激起我的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