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免疫

shutterstock_140221927

為什麼懷孕後容易覺得老公變臭?嗅覺正偷偷影響我們選擇另一半!

科學 科學人

老鼠在擇偶時不會想著要如何增強下一代的免疫力、增進演化優勢,純粹只是感受到「喜歡同伴的味道」。這項研究顯示,在沒有基因檢測技術的時代,大自然似乎就找出了一種簡單卻有效的方法來避免近親繁殖:氣味。但人們擇偶時,是否也使用類似的嗅覺機制呢?

shutterstock_1371548546

《免疫》:關於扁桃腺你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它們是免疫基地

健康 精選書摘

在《免疫》中,菲利普・德特默——YouTube上最受歡迎科學頻道背後的首腦,帶領著讀者踏上了穿越人體堡壘和其防禦系統的旅程。一場規模驚人的戰鬥在身體內持續進行著,充滿了入侵、戰略、失敗和高尚自我犧牲的故事。

Pregnant woman feeling happy at home while taking care of her child. The young expecting mother holding baby in pregnant belly.

為何子宮不會把受精卵給踢出去?如果免疫系統出錯,中醫又能做什麼?

健康 洪心容

經過一場「全面入侵媽媽子宮」的胎盤生成之戰,這個噴射拉屎的小鬼已經安頓好,準備舒舒服服的在媽媽子宮住到他想要出來為止。這邊讓我們一起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這個全面入侵的受精卵、逐漸長大的小鬼,沒有被媽媽子宮的免疫系統給踢出去呢?

AP_22043446882067

一週超過4萬例確診,丹麥為何敢當全球第一個宣布結束疫苗接種計畫的國家?

健康 TNL 編輯

丹麥衛生當局正在考慮在春季結束該國COVID-19疫苗接種計劃,認為沒有理由對兒童接種加強針,或對高風險的民眾施打第四劑疫苗。

RTXAMIMZ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混打AZ、莫德納疫苗可擁有更佳抗體效價

健康 精選轉載

AZ/莫德納組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7-10天,血清中和抗體效價甚至是第二劑疫苗接種日的20倍!相反的,AZ/AZ組的血清中和效價,則只有第二劑疫苗接種日的兩倍。

RTXE0OGM

確診恐飆增一日5萬例,還是要解封?英國防疫不只靠「佛系」

國際 TNL 編輯

英國政府考慮將在7月19日解除一切限制、讓防疫回歸個人,不過適逢Delta變種病毒肆虐,英國是否成為下一個歐洲疫情熱區還未可知,選在最嚴重的時候重新解封,英國憑什麼?

xq4niqxjsykwjhjbovavmm4pk60n2d

還能忍受「與世隔絕」多久?《紐時》報導台灣「鎖國防疫」,陳時中:疫苗有效才能放鬆

社會 TNL 編輯

《紐約時報》的報導寫道,這道高牆防止患者湧進台灣,但世界其他地方如在逐步施打疫苗時放鬆防線,台灣恐因此在經濟與政治層面遭受孤立。

lak9gx4qk77adaxpjvfbex7b8thrvl

《超圖解免疫學》:即使水痘痊癒了,帶狀疱疹病毒仍潛伏在神經之中

健康 精選書摘

即使水痘痊癒了,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仍會潛伏在感覺神經中。若因壓力及老化等原因造成免疫機能下降時,就會使病毒活化,引發帶狀疱疹。容易發生的部位包括頸部、背部、胸腹部、臉部等。

6o5l65pgpughyxybypqyzmyrf2ca1g

高糖、高油、飲酒過量可能改變腸內菌叢平衡,影響你的免疫力

健康 照護線上

腸道在抵抗病原入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中,具有相當關鍵的角色。如果把免疫系統比喻成人體的軍隊,那遍布於腸道的免疫細胞就像是訓練、養成軍隊的重要基地。

SM192_050

母親的包容從懷孕開始:母體免疫系統為何不攻擊孩子的胎盤?

健康 科學人

胎盤並非母體器官,它伴隨胚胎而形成,提供胎兒營養與氧氣並處理廢棄物質。然而,儘管胎盤在妊娠期扮演關鍵角色,它無疑是我們最不熟悉的人體器官。

腸子 partial view of woman holding paper made large intestine on grey background - 圖片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除了腹痛、血便,罹患大腸癌風險也較高

健康 照護線上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且愈年輕症狀會愈難治療。

未命名

與免疫力緊緊相扣:「好好睡覺」也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

健康 王輝斌

防疫期間,「睡個好覺」反而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件大事。由於現在還沒有專治的解藥,剩下我們的免疫力是最好的隊友。而睡眠與生理時鐘,正好與我們的免疫系統有著密切的關聯。

gxhwvvuvkgh9cbzp61juzpq8us0hyg

基因療法的突破,為「泡泡男孩症」帶來治療曙光

健康 TIME

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小型研究中顯示:基因治療目前的進展,似乎已經安全地在8名X-SCID年輕患者中產生強大的免疫反應,為病患的家庭和主治醫生提供了嶄新希望。

anabolic steroids concept isolated in grey background

「藥物副作用」和「藥物過敏」有什麼差別?

在臨床上,每每醫療人員詢問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病史,有8成以上的患者所回答的情況,其實都是藥物的副作用,而非藥物過敏。究竟什麼情況屬於藥物副作用,而藥物過敏又該是怎樣的呢?

Depositphotos_134954490_xl-20152

當鱈魚祖先丟失了協助抵禦病菌的蛋白

科學 《科學月刊》

科學家發現,大西洋鱈魚的基因體中丟失了一個協助抵禦細菌性病原的入侵的基因。不過,現今的鱈魚仍能夠抵抗細菌性病原,引發了科學家的好奇。

RTX2OU1D2

當鱈魚祖先搞丟了免疫系統中的MHC Class II蛋白

科學 《科學月刊》

當大西洋鱈魚的基因體丟失的MHC第二型蛋白體的基因,是否意味著鱈魚對細菌的入侵完全不具抵抗能力?當然,現今種的鱈魚對於細菌性病原仍然具有抵抗能力,其原因引發了科學家們的好奇。

3298124308_518c185a4c_o

對抗過敏只能勤打掃?把握三個「免疫發展期」讓你事半功倍

健康 讀者投書

把握孩子免疫發育的關鍵重要時期,提早打理體內環境、調整體質,加上定期運動、充足的睡眠,相信在面對外界環境變化時,更有機會能對抗過敏、降低發作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