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
《城市六千年史》:衝出康普頓——烏托邦式的郊區為何變成了災區?
從世界第一座城市烏魯克起始,帶你綜覽羅馬、巴格達、呂貝克、倫敦、洛杉磯、上海等26座城市的誕生與衰落、過去與未來,展示人類與城市共通的命運。進入巨型城市的時代,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如何管理超級城市的生活成為現代人的課題。而人類六千年的城市史,便為我們示範了人類的下一步。
疫情期間遠端工作使人口向郊區移動,「大型城市是否消亡」論辯浮上檯面
許多專家認為,大城市的辦公大樓將不得不轉型,以抵禦混合式或遠端工作的持續發展。不過,即便商業收入的損失恐導致城市預算缺口,卻可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未來城市可能減少商業活動,並以便利生活作為導向,強調文化和娛樂性。
法國暴動的深層原因:法國政府不斷將自己描繪成非種族主義者,但移民後裔卻感受不到
法國暴力抗議引發的騷亂似乎已經平息,但憤怒持續存在,但與該國殖民歷史有關的種族主義問題總是被忽視——法國長期以來一直將自己描述成「色盲」,不收集有關其公民種族的人口普查或其他相關數據,然而許多走上街頭抗議的移民後裔並沒有感受到這一點,例如「法國警察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問題」的指控,至今仍被法國政府否認。
法國暴動5夜超過2000人被捕,郊區貧窮與長期警民不睦燒出大問題
長期研究、走訪郊區年輕人的特龍表示,他們都有和警方爭吵、衝突的回憶,「在家門口不適且重複的盤查讓人難堪,帶來壓力,長期以往,催生深層的憤恨。」據他說,警察會假設青年在家附近徘徊不正常,要求他們自證清白,「懷疑的思維幾乎根深蒂固」。
核心需要邊緣、邊緣依賴核心:台北市未來發展的下一哩路是什麼?
台北市人口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6%,而且是12個行政區都嚴重外流,目的則是以新北市為主的周邊城市。這種人口從城中心向郊區移動的模式,背後所的推力便是人口密度與房價高昂,在房價幾乎是「全球最貴」的台北市「進北市工作,落戶北市外」的模式也逐漸擴大。
疫情下的美國,「遠端工作」讓居住成本高昂的矽谷掀起「出逃遷徙潮」
根據人口普查,過去幾十年裡,美國的人口流動率逐年下降,但在疫情之下,能夠「遠端工作」的矽谷人開始了一陣遷徙潮:移到郊區、移到別的州,或是移回到自己的家鄉。
許倬雲《美國六十年滄桑》:從臨海城市往內陸擴張,北美大陸的城鄉關係
美國地方廣大,開發過程,各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使是以美國本身而論,從白人進入新大陸至今,這四個世紀中,以北美大陸的城鄉關係而論,也有其地區性的差異,和階段性的發展。
《空間物種》導讀:寫在書末/寫在書本空間之外
讀《空間物種》的日常空間,便經常從培瑞克那時代再比照今天的空間使用是否有所改變。有時,會慶幸眼前的新局面,許多方面確實已顯得更自由更有彈性,而有些原本只是當時的想像或期許的未來,如今也已成真。
韓國性別不平等報告書(六):打破刻板印象的男女肥胖指數
韓國社會目光特別注重纖細的女子,特別是出現在江南區的女子,因此做出如此細微的報導,且引起女性廣大之關注。看來,江南區不僅是繁華之區,也是不容許肥胖女子的場域啊。
一座超大綜合體育館 vs. 街區附近充滿小公園,哪個對居民健康較有幫助?
美國每一百個通勤或通學者裡,只有五個人搭大眾交通工具,三個人走路,至於騎自行車的只有一個人。如果走路或騎車這麼「爽」,為何選擇的人不多?為什麼保持健康基本的日行一萬步,大部分人完全做不到?
一座超大綜合體育館 vs. 街區附近充滿小公園,哪個對居民健康較有幫助?
美國每一百個通勤或通學者裡,只有五個人搭大眾交通工具,三個人走路,至於騎自行車的只有一個人。如果走路或騎車這麼「爽」,為何選擇的人不多?為什麼保持健康基本的日行一萬步,大部分人完全做不到?
在歷史的轉捩點,年齡與世代如何影響你的生命歷程?
生命歷程的觀點告訴我們,從社會學角度出發,是有可能既照顧到生命與歷程,也照顧到我們關心的制度與結構。當然,這一切必須從與歷程相關連的時間及其作用力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