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留
陸委會:台灣同婚登記即日起涵蓋兩岸伴侶,須先在「第三地」結婚,但拿身分證仍有困難
陸委會表示,過去處理跨國同婚排除兩岸,這次等於是「開了一條路」、讓兩岸的同性伴侶「有一條路可走」,但因為中國不承認同婚、中國同志伴侶仍無法申請我國身分證,只能請對岸「努力」,但台灣堅守的原則「我們不會讓」。
移民數量過多衝擊房市,澳洲2025年起限制外國留學生總額
為了因應移民數量過多對房市造成的衝擊,澳洲政府昨日決議將在明年開始限制國際留學生的數量。國際教育是澳洲的一大「出口」產業,但澳洲選民們也擔心外國學生湧入會對房市造成影響。澳洲大學表示,政府有權控制移民,但不應該因此而損害了某個行業。
立院三讀《新住民基本法》,擴大新住民定義,內政部應設專責機關統籌協調
立法院會16日三讀通過《新住民基本法》,明定內政部應設置新住民事務專責中央三級行政機關,統籌規劃相關事宜,並提供新住民學習語言資源以消除隔閡;地方政府也應設置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內政部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次專法的重點在於擴大新住民的定義,除了婚姻移民,還擴及專業移民和技術移民。
澳洲青少年施暴華人、中國消滅底層「福利之恥」氛圍瀰漫,窮人逃到國外仍慘當「無產階級」
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瀰漫的是一種「福利之恥」的氛圍。中國人工作收入繳納的「五險一金」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失業救濟保險,它的設計初衷就是讓失業的人在困難時期度過難關,實際上很多人即使失業,也沒有想到去領取,因為會帶來恥感,直到COVID-19下長期百工百業停頓,領取失業救濟才漸漸為人所知曉。但在官方和傳媒眼中,此舉依然是他們以為的不恥。
【Podcast】過去一年,你在台灣過得好嗎?在台港人的反送中回顧
在反送中運動一週年之際,《關鍵評論網》採訪這場運動的親身經歷者,透過他的經歷,來認識寄居台灣的香港抗爭者的故事。
【圖表】2019年香港居留台灣人數大增,但這不是第一次發生
「港版國安法」消息一出,香港人Google搜尋「移民」的次數爆增,顯示香港人對中國政府的不安。而在此之前,有數次大事件都導致港人移居台灣數量增加,本文回顧過去20年港人移居台灣的數量變化,帶我們一窺哪些事件對港人移居影響較大。
海外台灣人的健保費是否公平?該不該調整?6個QA一次看
2017年短期返國復保再出國停保者約有6.1萬人,短期返國復保期間總保險費收入約3.16億元,就醫的總醫療費用約2.82億,立委溫玉霞以此指出,這些人並沒有「拖垮」台灣健保。
【國際大風吹】亡國感來襲,買本護照壓壓驚?
如果國家快要被賣了,我是不是也能買一個新的國籍呢?本集國際大風吹要帶大家看看世界上的國家的投資移民政策,探討出售國籍背後的誘因、風險與意義。
日本國會強行通過「入管法」:擴大開放外勞,5年增加逾34萬人
日本在野黨提出質疑,表示2015到2017年有69名技能實習生死亡。通常有3類「D工作」需要外籍勞工,分別是「苛刻、骯髒、危險性(demanding, dirty and dangerous)」的工作。
【余宛如專欄】外籍人才專法通過了,然後呢?
「人才外流」(Brain Drain)和「對外籍高階人才的吸引力」這兩個弱項,還是很刺眼地晾在那裏。對比之下,物超所值的教育成果,反而成了個莫大的諷刺:昭示著我們很會培養人才,但既留不住人才、也挖不到人才。怎麼辦?
新鮮人不能外派越南?2017赴越工作證辦理流程解析
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欲前往東協工作,相關勞動法規也成為一大必須了解的課題。越南有著堪稱世界最複雜的勞動法規系統,而台灣青年若想申請越南工作證,須經怎樣的流程?今天就由國內知名東南亞專家何則文來為我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