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
《小青鳥與茉莉花》郝明義推薦文:用繪本32頁的篇幅,怎麼講一個背景和涵意如此遼濶的故事?
比利時童書作家萊拉.庫巴擁有擁有突尼西亞血統,她通過寫作描繪了人民反抗壓迫、追求正義、以及從獨裁政權下解放的過程,紀念這起震撼世界的歷史事件。書中的茉莉花不僅是突尼西亞的國花,也是阿拉伯世界追求民主的重要象徵,而小青鳥除了意味著自由,同時也是推特(Twitter)平台最初使用的符號,這本書可以說是第一本關於推特的繪本。
《分裂的世界?》:歐盟「南向」發展之戰略思考——「地中海聯盟」區域安全新架構
本書集合台灣各區域的一流學者,從全球視野丶國際政經和地緣政治角度,逐一解釋歐盟丶環地中海丶歐亞聯盟丶中東歐丶中國大陸丶東南亞丶東北亞丶南太平洋丶北極區丶北美洲丶拉丁美洲丶南亞丶非洲以及中東等十四個地區的區域政經丶區域化發展,以及跨區域互動。除了描述各區域的政經現況外,也剖析該區域最重要的跨國組織丶各國合縱連橫和最重要議題。
丹佐華盛頓飾演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卻因膚色激起突尼西亞民眾反彈,被控種族主義、篡改歷史
突尼西亞當地媒體稱選角造成了「歷史錯誤」,社群媒體上更有人指控Netflix是在宣揚「覺醒文化」,激烈反對將漢尼拔描繪成非洲黑人。一份線上連署請願書更將丹佐華盛頓的選角描述為虛假的種族主義訊息,是在企圖支持種族主義的「非洲中心運動」。事實上,並無任何史料記載漢尼拔的膚色,而歷史學家多認為他是腓尼基人後裔,很可能根源於今日的黎巴嫩和敘利亞地區。
【國際新聞圖輯】國際失胎紀念日、墨西哥亡靈節,以色列「聯合反恐」展出千人頭像
16日,墨西哥市市長瓜達拉馬在一場記者會中宣布,墨西哥亡靈節(Día de los Muertos)即將在11月到來。會場中,人們打扮的鮮豔,頭上、身上穿戴「萬壽菊」,並將臉塗得粉白、畫上骷髏圖樣,等待亡靈節來臨時,迎接祖先回家。
義大利小島3天湧入8500名難民,總理梅洛尼籲歐盟減輕「無法承受」的壓力
拉姆培杜薩島與突尼西亞沿岸相距僅145公里,長期以來一直是北非移民船隻的登陸點,但本週最多可容納400人的移民中心不堪負荷。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9月11日到13日,約有8500人搭乘199艘船隻抵達拉姆培杜薩島,人數超過當地所有人口。
義大利如何重拾地中海主導權?總理梅洛尼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北非大戰略「馬泰伊計劃」
義大利位於地中海的中心,因歷史、文化和地理原因使然,須將與北非的關係置於義大利外交政策的重心。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該如何透過「北非大戰略」,重新幫義大利奠定「西方曾經的」地中海守門員地位?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反移民」態度軟化:增發合法工作簽證,推「羅馬進程」金援窮國
為了因應歐洲日益嚴重的非法移民問題,義大利23日領導20多個國家開會討論人口走私、偷渡等問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一改過去強硬反移民的態度,表示願接納更多合法移民,並承諾開放更多工作簽證。
突尼西亞種族騷亂:外來移民不斷湧入斯法克斯,利比亞進行邊境救援
突尼西亞第二大城斯法克斯是許多難民和移民從非洲前往歐洲的起點,由於突尼西亞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持續上漲的生活成本,以及不斷被深化的族群對立,不論是突尼西亞人或是其他外來的非法移民,都紛紛從斯法克斯港出發逃至歐洲。
歐盟與突尼西亞簽諒解備忘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持續在北非事務發揮影響力
報導說,期待已久的雙方備忘錄終於到來,梅洛尼為簽署這個備忘錄花了很長時間,目的是讓薩伊德承諾阻止移民繼續前往義大利。這是歐洲團隊在幾週內第3次飛往突尼斯,希望簽成備忘錄。雙方一個月前似乎將達成協議,但談判過程不順,因此到今天才簽署。
Frontex報告:今年地中海偷渡人數暴增3倍破紀錄,移民危機延燒歐盟內政外交
「都柏林規範」要求,歐盟國不可拒絕審核難民的庇護申請,且移民第一個落腳的國家必須承擔起審核是否庇護的責任。因此許多來到法國的難民都被要求回到義大利,但義大利接收人數逐漸超過行政負荷,都柏林規範難以實施。
利比亞難民船滿載400人失去動力漂流地中海,鄰近島國馬爾他為何禁止提供援助?
多年來,馬爾他這個歐盟面積最小的國家,將其地中海難民救援次數減少到最低限度,很少尋求庇護者可以順利登島,就算成功抵達馬爾他,當局也對多數的「無證移民」採取強硬立場。馬爾他政府在歐盟多扮演拒絕履行其海上救援國際義務的角色,任由男人、女人及兒童死亡,並將責任推給其他歐盟會員國。
突尼西亞加強逮捕非法移民,3艘偷渡船往義大利途中沉沒,至少29死、60人失蹤
突尼西亞政府加大圍捕沒有居留證件的非洲移民,人權組織指出,當地的反黑人暴力和仇外事件增加,網路上的種族主義言論也極端化。非裔移民在突國,面臨被石頭攻擊,財產遭到破壞的危險。房東和雇主也將他們趕出房屋和工作崗位,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因為幫助非法移民而被懲罰。惡劣的居住環境,加快了突尼西亞非法移民前往歐洲的速度,也使地中海移民人數暴增。
2022卡達世足賽:中東北非5國力拚爭勝,拒讓拉美、歐洲稱霸賽場
除了因為曾經擊敗日本奪下亞洲盃足球賽冠軍,而被球迷寄與厚望的卡達以外,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分析,1998年曾擊敗美國,在今年小組賽中再度與美國碰頭的伊朗隊,或許有機會重溫勝利滋味。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國家首腦下台後形形色色的海外流亡之路
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教授艾貝爾・埃斯克利巴-福爾奇弗克(Abel Escriba-Folch)和丹尼爾・克爾瑪立克(Daniel Krcmaric)的研究顯示,1946年至2012年期間,有180多名被趕下台的國家元首流亡海外。
突尼西亞總統強推新憲法擴權,連修憲委員會都沒看過的草案將由公投定勝負
突尼西亞人民於2022年7月25日,針對現任總統薩伊德提出的修憲草案舉行公投;此新憲草案被視為薩伊德擴權的手段,除了賦予總統職位更多權力,甚至透過削弱議會及法院的影響力,以減少制衡總統的權力。
跨國調查:民主制度下經濟更疲軟,阿拉伯世界或出現尋求「中國模式」專制政治的傾向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民主不是一種完美的政府形式,它不會解決一切問題。整個中東地區很多人挨餓,人們需要麵包,對他們擁有的體制感到沮喪。在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國家中,平均而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同意民主制度下經濟更疲軟的說法。
突尼西亞任命阿拉伯世界第一位女總理,是女權里程碑還是總統的魁儡?
拉馬丹是突尼西亞和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被任命擔任總理職位的女性,這被視為是穆斯林國家社會進步的里程碑,突尼西亞一直是阿拉伯世界中女性權利教授保障的國家,而這一決定則可能成為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榜樣。
美國高層一週內兩度致電突尼西亞總統,要求讓國家恢復「民主正途」
派駐北非的BBC記者賈瓦德(Rana Jawad)分析,對不少當地民眾而言,總理下台意味著政治新氣象;但其他人則憂心,此舉的合法性令人懷疑,更可能帶來深遠且巨大的影響。至於後續如何發展,端看新科總理有多快產生。
疫情經濟雙崩潰,突尼西亞總統開除總理、凍結國會,國會議長怒斥「對革命與憲法的政變」
突尼西亞總統總理深陷政治鬥爭,昨(25)日突尼西亞總統薩伊德將國會凍結並開除總理,對此民眾歡欣鼓舞並大肆慶祝,因為認為突尼西亞目前經濟、疫情雙崩潰的狀況,都是最大黨復興運動黨(Ennahdha party)防疫不力。另外薩伊德也警告,對於任何試圖訴諸武力的人,「軍隊都會以子彈回敬」。
《貿易的取捨》:阿拉伯之春給威權國家的警訊:不要指望經濟進步可以換得權力永續
羅德里克檢視了世界各地相互影響連結的經濟活動,包括歐元區的實驗,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去工業化歷程等等。他認為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當下世界需要更宏大的構想,進行政策創新,重新設計體制,支持一種多元的世界經濟秩序,既能保護民主國家內部的社會契約,也能讓民主國家由下而上的力量,支持更健康的全球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