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過去 15 年來,有好幾十億人在 Google 地球的幫助下,從無邊無際的制高點探索著我們的星球。也許你就曾經一窺聖母峰,或是從家鄉上空飛越俯瞰。自 Google 地球推出以來,我們一直專注於建造世界的 3D 版複製品,以豐富的細節如實呈現這個生生不息的地球,並提供有娛樂性且賦予每個人能創造正面改變的功能。

疫情讓更多觀眾轉往線上觀看影音內容以滿足學習、娛樂等多元需求;加上台灣產業致力發展數位經濟,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品牌都更重視網路社群經營,具備影音創作技能就能為自己加值。我們認為現在是發展影音創作最好的時機,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影音創作的入門技能,我們很高興宣布 YouTube 今天在台灣推出「創作者新星計畫」,分享打造成功 YouTube 頻道的秘訣,透過實體與線上課程協助創作新手,或預計在YouTube 發展影音內容的中小企業增加影音創作技能,進而提升個人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2018 年,我們發布了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以增加保護觀眾措施的相關資訊透明度與問責機制。這份報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現我們從 YouTube 移除的違規內容,並提供已移除的影片數量、最初如何偵測到違規內容,以及移除原因等多項資訊。過去幾年我們持續新增指標,例如內容申訴數量與經申訴後恢復的影片數量。自推出這份報告以來,已經有 8 千 3 百萬部影片和 70 億則留言因違反《社群規範》而遭到移除。另一個重點是,我們在 2017 年大力投資機器學習技術後,也透過這份報告持續追蹤成效,評估系統偵測違規內容的準確度。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可利用自動檢舉功能偵測出 YouTube 上 94% 的違規內容,而當中有 75% 的影片在觀看次數不到 10 次之前便會遭到移除。今天,我們在報告中推出違規影片收視率 (Violative View Rate) 這項全新的數據指標,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向使用者呈現系統的成效。

簡單來說,違規影片收視率協助我們判斷 YouTube 上違規內容的觀看次數所佔比例。YouTube 團隊從 2017 年便開始在公司內部追蹤這項數據,這是評估我們是否盡責處理平台內容的重要指標。我們持續投資人力與技術,並發現違規影片收視率逐漸下降。最新的違規影片收視率介於 0.16% 到 0.18%,亦即在 YouTube 上每一萬觀看次數中,有 16 到 18 次觀看了違規內容。與 2017 年同一季相比,違規影片收視率下降了超過 70%,這個成果主要歸功於我們所投資的機器學習技術。今後,我們每季都會更新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中的違規影片收視率。

在研擬各種保護 YouTube 社群成員的方法時,違規影片收視率提供重要脈絡參考。雖然其他指標 (如移除違規影片的所需時間) 也同樣重要,但這些標準無法完整反映違規內容對觀眾的實際影響。舉例來說,某部違規影片累積了 100 次觀看次數,但出現在平台上的時間超過 24 小時;另一部影片在發布後數小時就已觸及數千位觀眾,然後才遭到移除。相較之下,哪一部影片的影響範圍更廣?我們相信,違規影片收視率能讓我們精準掌握不當內容對觀眾的影響,以及找出有待改進之處。


我們會對平台上的影片進行抽樣並計算違規影片收視率,再將結果傳送給內容審查專員,他們會判斷哪些影片確實違反政策,哪些則否。藉由抽樣調查,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瞭解系統無法偵測出的違規內容。不過,違規影片收視率會有上下浮動的情況。舉例來說,如果在政策更新後立即檢視這項指標,可能會發現數值暫時上升,這是因為系統正在根據新版政策找出先前遺漏的違規內容。

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在於確保 YouTube 社群成長茁壯,並同時善盡我們應負的責任。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明確反映了 YouTube 自 2017 年迄今的進展,但我們明白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YouTube 團隊會持續檢視及更新政策、與專家攜手合作,並公開說明違規處置的工作進展。我們致力於落實前述改進措施,避免違規內容在 YouTube 上出現,如此對觀眾、對我們的業務都有幫助。我們投入大量資源移除違規影片,違規影片收視率代表我們持續負起平台責任,也讓我們更瞭解 YouTube 一路走來是如何保護使用者不受有害內容的侵擾。



本文作者:YouTube Trust & Safety 總經理 Jennifer Flannery O’Con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