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ahoru, domu]

生成式 AI 具備無窮潛力,不僅可以協助創作者在 YouTube 上揮灑創意,還能改變平台上觀眾和創作者的體驗。但把握這些機會的同時,我們必須擔起責任,維護 YouTube 社群的安全。無論生成或創作內容的方式是什麼,所有上傳至 YouTube 的內容都必須符合社群規範,而我們也瞭解 AI 可能會帶來新風險,因此必須有新的做法來應對。相關工作目前還在初步階段,在逐漸學習並進一步瞭解狀況後,我們也將持續改進我們的做法。以下是 YouTube 將於未來幾個月至明年將推出的更新內容:


我們去年讓 YouTube 變得煥然一新,加入更多現代化的設計元素與功能,今年我們也將推出多項新功能和設計,提供更優質的 YouTube 服務,帶給使用者便利且身歷其境的觀影體驗。下列是其中幾項 YouTube 介面與播放功能的更新,跟我們一起深入瞭解吧。


一眨眼又來到 2022 的尾聲,表示 YouTube 揭曉台灣年度影片排行榜的時刻又到了!今年的榜單包括「熱門影片」[1]、「熱門音樂影片」[2]、「熱門創作者」[3]、「快速竄升創作者」[4] 四個榜單。後疫情時代大家開始走出戶外,今年的排行榜也顯示創作者的取材更多樣化,結合時事話題、娛樂綜藝等主題,深受觀眾喜愛;創作歌手們的熱門單曲也上榜音樂影片排行並嶄露頭角。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 YouTube 上的熱門時刻有哪些吧!

YouTube 今年滿 17 周年,我們認為,也許是時候來個小改造了!因此我們向全球數千名觀眾收集意見,瞭解到使用者期望更簡潔、生動活潑的設計,而且還要能充分展現 YouTube 的特色。

今天,我們將推出全新介面與多項新功能,除了提供更令人耳目一新、臨場感加倍的觀影體驗之外,也改善使用者觀看影片的方式。不過別擔心,你喜愛的 YouTube 核心功能仍保持不變。

線上廣告,其實不需要讓你感到困惑或是無法掌控。無論是觀看 YouTube 教學影片的時候,或是在使用 Google 搜尋查詢食譜,要看到哪些線上廣告,應該由你決定。


因此,我們即日起會開始向全球各地的使用者推出「我的廣告中心」,協助你控管在 YouTube、Google 搜尋和探索等 Google 服務上顯示的廣告類型。你也將能封鎖敏感類別的廣告,並進一步瞭解哪些資訊會用來為你量身打造個人化的廣告體驗。


YouTube 推出新功能,讓使用者可在電視和行動裝置上同步觀看影片

我們在 12 年前開始支援透過電視播放 YouTube 應用程式內容,方便觀眾使用比電腦或行動裝置更大的螢幕觀看喜愛的 YouTube 影片。從那時開始,影音串流服務日益普及,且透過電視觀看 YouTube 的觀眾也逐漸增加,截至 2022 年 1 月,全球觀眾平均每天在電視上花超過 7 億個小時觀看 YouTube 內容。

因此,我們持續致力於改善電視上的 YouTube 觀看體驗,希望在維持簡易、流暢且人性化的使用者體驗的同時,確保 YouTube 的優點能在電視上完美呈現。今天我們很高興能分享這一項新功能,讓觀眾在電視上觀看 YouTube 時,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直接享有 YouTube 所有優質服務。


過去一年,台灣經歷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網路影音成為陪伴大眾度過這段期間的重要資訊來源,影響力更大幅超越了電視(註一)。我們認為觀看線上影音的行為改變將成為新的常態,如何掌握脈動、在百家爭鳴的影音內容中脫穎而出成為各品牌的課題。


為了讓大家了解 YouTube 最新影音趨勢,我們在今日的 2021 YouTube Brandcast 年度盛會中,分享兩大觀看行為新常態、三大創作內容發展趨勢、提升品牌能見度及心佔率的 333 策略,希望幫助行銷人員在 YouTube 以更有效率、更精準的策略進行分眾溝通,創造更深刻的價值、引起觀眾共鳴。


針對不實醫療資訊制定政策本身就相當困難,同時也必須謹慎權衡利弊。科學知識會隨著新的研究成果出現而演變,網路言論則經常是以個人親身經歷為本。以疫苗來說更是如此,儘管衛生主管機關持續宣導疫苗確實有效,這項議題多年來仍是爭論不休。我們正在增修 YouTube 的不實醫療資訊處理政策,針對當地衛生當局和世界衛生組織所批准並確認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新的社群規範。 

我們的《社群規範》過去已禁止特定類型的不實醫療資訊。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於移除宣揚有害療法的內容,例如移除「飲用松節油可以治癒疾病」的不實訊息。COVID-19 疫情出現之初,我們就開始研擬這些政策,並與醫療專家共同制定了 10 項 COVID-19 不實醫療資訊處理政策。自去年以來,我們已移除超過 13 萬部違反 YouTube 有關 COVID-19 疫苗政策的影片。

在調控內容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要如何大規模設計及執行細緻的不實醫療資訊處理政策。我們與衛生主管機關密切合作,期望能夠兼顧打造開放平台的承諾與移除嚴重有害內容的需求。我們發現與 COVID-19 疫苗有關的不實資訊逐漸擴散到所有類型的疫苗論述上。因此,我們認為將最初只是針對 COVID-19 疫苗制定的政策延伸至其他類型的疫苗,從現今的局勢來看已是刻不容緩。 



YouTube Shorts 基金正式在台推出


我最欽佩創作者的其中一點,就是他們驚人的天賦和技能。創作者是說故事專家、導演、剪輯師、行銷人也是企業家,可說是身兼多重角色。為了協助創作者成功拓展事業,YouTube 已經不斷演進,讓平台不只是人們上傳和分享影片的園地。現在,創作者可以在 YouTube 上觸及新觀眾、透過不同的方式與粉絲交流,以及經營一個蓬勃發展的創作事業。

14 年前,我們推出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 (YPP) 奠定了現代創作者經濟的基礎,將平台上產生的大部分收益與創作者分享,開創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過去三年來,我們支付給創作者、表演者和媒體公司的款項超過 $300 億美元。在 2021 年第 2 季,我們向 YouTube 創作者與合作夥伴支付的款項金額更是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季。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為創作者投資與開發廣告以外的新營利選項,包括付費數位產品、商品專區及品牌內容等。我們與創作者的共同目標是幫助創作者建立穩健且多樣化的商業模式,而這個模式也必須能配合他們獨特的內容及粉絲社群。

我們也持續探索讓創作者透過 Shorts 賺取收益的方式,並在全球陸續推出 Shorts 基金支持創作者在平台揮灑創意。繼今年7月宣布 YouTube Shorts 在台灣推出後,今天,我很高興宣布 Shorts 基金也正式拓展至台灣,開放符合資格的創作者有機會領取獎勵。

幾小時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運動員將齊聚東京,在全世界最大的體育舞台上展開角逐。當現場每個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賽事做準備時,Google 同樣已蓄勢待發。

YouTube 超級感謝將在全球推出


對創作者來說,開創頻道事業並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有些創作者可能偏好使用頻道會員功能,有些則將心力投注在超級留言上。YouTube 持續致力於讓創作者透過新的方式開拓多樣化的收益來源。因此,我很榮幸在今天向大家介紹我們推出的第四個付費數位產品──超級感謝(Super Thanks)。這項新功能,能讓創作者在賺取收益的同時維繫與觀眾的關係。

創作者向來是 YouTube 的重要核心,我們也持續致力於探索各種方式,協助創作者站穩腳步、拓展事業以及開創多元的收益管道。我們為平台中的創作者提供了多種賺取收益的方式,從放送廣告、商品專區,到頻道會員等,並測試「觀眾掌聲鼓勵」功能,讓粉絲可以向他們喜愛的YouTube 頻道表達支持。根據創作者們的意見回饋,我們可以在今天非常開心地向大家宣布,這項功能將開放給全球更多的觀眾和創作者使用,並更名為「超級感謝」。

 

使用者現在可以在行動裝置上使用超級感謝功能 


自從超級留言超級貼圖分別在2017年和2019年推出後,世界各地的創作者一直希望我們將功能拓展至直播和首播影片以外的上傳內容。現在,觀看 YouTube 影片的粉絲可以購買超級感謝,來表達對創作者的謝意和支持。粉絲除了會看到 GIF 動畫,YouTube 系統還會以醒目、色彩鮮明的方式顯示購買留言,讓看到留言的創作者能即時回應。超級感謝目前共有四種價位,介於 2 到 50 美元之間(或等值當地幣值)。如同超級留言和超級貼圖,超級感謝具有雙重效果:讓創作者與死忠粉絲交流、維繫關係的同時,開拓全新的收益管道。

過去一年以來我們和創作者密切合作,針對超級感謝的 Beta 版進行測試並不斷收集意見回饋,藉以進一步改善使用體驗。在這項功能 Beta 版測試階段中,創作者 Nicholas Ashbaugh 善用了超級感謝來辨別最活躍的粉絲並與他們互動,成功創造新的收益來源,並占其目前頻道收益的 15% 左右。讓我們來聽聽他的說法:

「正因為有超級感謝這樣的功能,我的觀眾才能一邊觀看影片,一邊以行動展現他們對我的喜愛和支持。這項功能與超級貼圖和超級留言相輔相成,系統畫面上顯示的購買動畫,會讓觀看直播重播的觀眾覺得自己受到關注,而且覺得創作者十分感謝他們的留言。」

超級感謝功能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在今天宣布擴大測試範圍後,平台上的創作者將可透過此功能營利。全球 68 個國家和地區的創作者及觀眾將能透過電腦和行動裝置 (Android 和 iOS) 使用此功能,包含亞太地區的台灣、日本、韓國、香港、印度、新加坡、澳洲等,創作者可以在 YouTube 說明中心按照操作說明確認自己是否已經能搶先體驗這項功能。即使目前還無法使用這項功能請不要擔心,我們在今年稍晚就會陸續向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中所有符合資格的創作者開放這項功能。




本文作者:YouTube 付費數位產品產品經理 Barbara Macdonald

YouTube Shorts Beta 版於全球隆重登場 

去年,我們宣布開始打造短版影片體驗 — YouTube Shorts,任何人只要拿起手機就能製作出精采的短片。從那時起,我們已經陸續在全球 26 個國家和地區推出這項服務的 Beta 版,也在 YouTube 社群上看到許多饒富創意、精彩的 Shorts 短片。

我們很高興在今天宣布,YouTube Shorts 將於全球隆重登場。我們會在 100 多個可使用 YouTube 的國家和地區推出 Shorts Beta 版。

近期疫情升溫,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不論是生活、工作或是學習上,都造成一定的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驟變,我們持續拓展 Google 智慧台灣計劃的承諾,透過不同面向的資源,協助台灣在疫情期間因應經濟衝擊,搭配數位工具的開發與運用,幫助社會大眾共同防疫,安全且健康的度過這次的疫情。

疫情讓更多觀眾轉往線上觀看影音內容以滿足學習、娛樂等多元需求;加上台灣產業致力發展數位經濟,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品牌都更重視網路社群經營,具備影音創作技能就能為自己加值。我們認為現在是發展影音創作最好的時機,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影音創作的入門技能,我們很高興宣布 YouTube 今天在台灣推出「創作者新星計畫」,分享打造成功 YouTube 頻道的秘訣,透過實體與線上課程協助創作新手,或預計在YouTube 發展影音內容的中小企業增加影音創作技能,進而提升個人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2018 年,我們發布了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以增加保護觀眾措施的相關資訊透明度與問責機制。這份報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現我們從 YouTube 移除的違規內容,並提供已移除的影片數量、最初如何偵測到違規內容,以及移除原因等多項資訊。過去幾年我們持續新增指標,例如內容申訴數量與經申訴後恢復的影片數量。自推出這份報告以來,已經有 8 千 3 百萬部影片和 70 億則留言因違反《社群規範》而遭到移除。另一個重點是,我們在 2017 年大力投資機器學習技術後,也透過這份報告持續追蹤成效,評估系統偵測違規內容的準確度。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可利用自動檢舉功能偵測出 YouTube 上 94% 的違規內容,而當中有 75% 的影片在觀看次數不到 10 次之前便會遭到移除。今天,我們在報告中推出違規影片收視率 (Violative View Rate) 這項全新的數據指標,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向使用者呈現系統的成效。

簡單來說,違規影片收視率協助我們判斷 YouTube 上違規內容的觀看次數所佔比例。YouTube 團隊從 2017 年便開始在公司內部追蹤這項數據,這是評估我們是否盡責處理平台內容的重要指標。我們持續投資人力與技術,並發現違規影片收視率逐漸下降。最新的違規影片收視率介於 0.16% 到 0.18%,亦即在 YouTube 上每一萬觀看次數中,有 16 到 18 次觀看了違規內容。與 2017 年同一季相比,違規影片收視率下降了超過 70%,這個成果主要歸功於我們所投資的機器學習技術。今後,我們每季都會更新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中的違規影片收視率。

在研擬各種保護 YouTube 社群成員的方法時,違規影片收視率提供重要脈絡參考。雖然其他指標 (如移除違規影片的所需時間) 也同樣重要,但這些標準無法完整反映違規內容對觀眾的實際影響。舉例來說,某部違規影片累積了 100 次觀看次數,但出現在平台上的時間超過 24 小時;另一部影片在發布後數小時就已觸及數千位觀眾,然後才遭到移除。相較之下,哪一部影片的影響範圍更廣?我們相信,違規影片收視率能讓我們精準掌握不當內容對觀眾的影響,以及找出有待改進之處。


我們會對平台上的影片進行抽樣並計算違規影片收視率,再將結果傳送給內容審查專員,他們會判斷哪些影片確實違反政策,哪些則否。藉由抽樣調查,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瞭解系統無法偵測出的違規內容。不過,違規影片收視率會有上下浮動的情況。舉例來說,如果在政策更新後立即檢視這項指標,可能會發現數值暫時上升,這是因為系統正在根據新版政策找出先前遺漏的違規內容。

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在於確保 YouTube 社群成長茁壯,並同時善盡我們應負的責任。社群規範違規處置報告明確反映了 YouTube 自 2017 年迄今的進展,但我們明白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YouTube 團隊會持續檢視及更新政策、與專家攜手合作,並公開說明違規處置的工作進展。我們致力於落實前述改進措施,避免違規內容在 YouTube 上出現,如此對觀眾、對我們的業務都有幫助。我們投入大量資源移除違規影片,違規影片收視率代表我們持續負起平台責任,也讓我們更瞭解 YouTube 一路走來是如何保護使用者不受有害內容的侵擾。



本文作者:YouTube Trust & Safety 總經理 Jennifer Flannery O’Connor

你是否想過,YouTube 在開發行動裝置用的短片拍攝工具時考量了哪些要素?或者,如何支援百萬位觀眾同時觀賞 HDR 演唱會直播?這些正是這個全新的系列文章想探討的主題,我們將帶領各位一同探索 YouTube 如何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具體的先進技術,讓服務更貼近觀眾和創作者的需求。繼先前發布的 YouTube 履行責任相關系列文章後,這次要分享的是我們為了將觀影體驗提升至全新境界而採取的各種策略。

重新定義觀眾的觀影體驗

今日,隨著影片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環,觀眾需求的變化速度也越來越快。為滿足使用者日後的需求,我們正試著重新定義全球觀眾的觀影體驗。你可以將 YouTube 想像成讓影片有機會大放異彩的世界舞台,而正如其他優秀的舞台監督一樣,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創作者打造最有助益的環境,並讓觀眾獲得最棒的觀影體驗。

  • 提升影片瀏覽方便性:過去幾年,YouTube 陸續推出了全新的電腦版網站介面新的行動版功能,以及嶄新的觀賞頁面。今年我們會在不同類型的裝置上發布更多更新項目,協助觀眾與喜愛的創作者和內容交流互動。為了讓觀眾能更輕鬆瀏覽內容,我們在去年推出影片章節功能。在那之後,越來越多創作者會在影片中新增章節 (每天有超過 2 萬部這類影片)。Marques Brownlee 就在他的科技評測影片中使用這個功能,只要一點就能直接知道哪支手機在他的「2020 Smartphone Awards」中獲得最佳電池獎。很快地,我們會擴充這項功能讓系統能自動為相關影片新增章節。此外,我們也將致力打造更符合直覺的觀看體驗,例如翻新平板電腦上的 YouTube 介面。

YouTube 章節功能讓觀眾可以更輕鬆地在影片中瀏覽內容

  • 支援新的影音格式:長久以來,YouTube 一直積極將心力投注在最新的影像技術上。目前觀眾只要連上網路,就幾乎能在各種裝置 (包括電腦、手機、遊戲主機和 VR 頭戴式裝置) 上透過 YouTube 收看 SD 標準畫質、HD 高畫質、4K、VR、HDR 和直播影片。特別是過去一年,許多人都待在家,像 AirPano VR 這類的頻道讓我們能夠以沉浸式的新方法來體驗世界奇觀。我們將於今年稍晚重新設計 YouTube VR 應用程式首頁,以改善瀏覽體驗、無障礙功能和搜尋功能。

每月登入 YouTube 的全球使用者數量超過 20 億,在觀眾人數日漸增加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努力打造訂製體驗與應用程式,才能因應每位使用者的獨特需求。

  • 擴展電視適用的 YouTube 平台:雖然大多數使用者都是透過行動裝置觀看 YouTube 影片,但觀眾人數成長最快速的裝置是電視。因此,我們秉持與提升 YouTube 使用體驗相同的精神,成功讓 YouTube TV 提供的電視服務更上一層樓。短短幾年內,YouTube TV 擁有超過 300 萬的付費訂閱人數,同時網羅超過 85 個聯播網節目,還有無限 DVR 儲存空間可供使用。運動迷甚至可以直接欣賞精彩片段、隱藏比賽結果和查看即時賽況,藉此盡情享受喜愛的賽事。未來我們還會推出更多新功能(僅限美國地區),包括提供新的外掛程式,以便觀眾用 4K 畫質欣賞多個節目,或是將節目下載至 DVR 儲存空間供日後離線觀看。不僅如此,這個外掛程式也能讓家中的同時串流數不受限制,所以全家人可以同時透過不同裝置觀看 YouTube TV 內容。

  • 創造聆聽不停歇的音樂時光:YouTube Music 提供超過 7,000 萬首官方歌曲、各種播放清單、重混作品、音樂影片、現場表演、翻唱影片,以及其他地方都沒有收錄的冷門曲目。為配合不斷變化的音樂潮流,我們將收錄更多以日常活動和情境為主題的合輯,無論你是想運動、保持專注、放鬆或通勤時刻,都有合適的音樂陪伴。另一方面,我們將為喜愛建立專屬播放清單的樂迷推出更多功能,而觀眾在 YouTube 上也能更容易找到其他使用者建立的播放清單。

YouTube Music 將提供更多生活情境相關的主題合輯

  • 為兒童帶來安全的服務體驗:孩子們需要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才能放心探索興趣、滿足好奇心並激發創造力。為此,我們在 2015 年推出 YouTube Kids,除了滿足上述需求外,家長也可以透過多項工具為孩子打造個人化的觀影體驗,例如選擇他們可觀看的內容、限制裝置使用時間,以及封鎖不適合的影片。目前,YouTube Kids 每週已有超過 3,500 萬名的觀眾,服務範圍涵蓋 80 個以上的國家/地區,觀眾們透過 Art for Kids Hub 了解有趣的家庭活動或從 Omari Goes Wild 學到營養相關的實用課程。我們將於今年發布全新的家長工具箱,其中包括眾所期盼的監護選項,讓家長能從 YouTube 主平台選擇特定影片和頻道,供孩子在 YouTube Kids 中觀看。

YouTube Kids 目前每週有超過 3,500 萬名觀眾,且即將推出新的家長監護工具,方便他們為孩子自訂可觀看的內容。

為創作者開拓商機

我認識的每位創作者背後都有一個促使他們製作自己的第一部 YouTube 影片,或是把對拍攝影片的熱情轉變成事業的故事。YouTube 向來不遺餘力地協助創作者邁開第一步,並提供多種途徑讓他們有機會發光發熱。

  • 輕鬆揮灑創意:每年有越來越多人在 YouTube 上創立自己的頻道,但我們知道還是有許多人認為創作領域的門檻太高。這也是我們致力研發 Shorts 的動機;任何創作者和演出者只要拿起手機,就能透過這個新的短片製作工具拍攝活潑的影片內容。Shorts 目前已在印度地區推出 Beta 版。自去年 12 月以來,印度地區內使用 Shorts 創作工具的頻道數量增加了三倍以上,且 YouTube Shorts 播放器現在每天的全球觀看次數已超過 35 億次。我們會在未來幾週內將 Beta 版的服務範圍擴展至美國地區,開放更多創作者使用 Shorts。

YouTube Shorts 為行動裝置創作者提供了多項新工具與資源,預計於三月份在美國地區開放使用。

  • 幫助創作者開創事業:為扶持創作者和新世代的媒體公司,我們在十多年前推出了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 (YouTube Partner Program, YPP),可說是業界創舉。過去三年,我們支付給創作者、演出者和媒體公司的費用超過 300 億美元。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目前提供將近 10 種營利方式,包含放送廣告、販售商品等。,讓參與計畫的創作者可以透過自己的 YouTube 內容賺取收益。一位在米蘭的俄羅斯時尚顧問,Anna Yakimenko,透過頻道會員功能提供給他的觀眾商品折扣、獨家直播和為會員量身打造的時尚建議。自從他開啟頻道會員功能以來,他的 YouTube 收益已經成長一倍。

我們會持續改善現有的營利產品,並探索更多方法來協助創作者多方拓展收益來源。由於直播影片的超級留言和超級貼圖引起廣大迴響,我們開始測試全新的觀眾掌聲鼓勵功能,目的是讓粉絲大方表達對喜愛 YouTube 頻道的支持,創作者也能藉此拓展新的影片營利機會。我們計畫在今年將這項功能開放給更多創作者使用。

新的「掌聲鼓勵」功能為創作者發掘新的營利機會。

  • 為新世代觀眾打造新購物體驗:除了上述收益管道,我們也希望能透過商業行為提供更完善的營利機會。隨著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逐漸趨向數位化,YouTube 找到方法能滿足與日俱增的電子商務需求。我們正在測試 Beta 版本的全新整合式購物體驗,讓觀眾可以根據值得信賴的創作者自身公信力及對他們的熟悉程度,直接在 YouTube 上做出明智的購物抉擇。這項服務將於 2021 年稍晚推出,請密切留意相關資訊。

YouTube 開發的新購物體驗能滿足日益成長的電子商務需求。

這些產品將能成為進一步推動現今創意經濟與新世代媒體公司的利器。由創作者轉變成企業家的人有 Daisy Marquez,一位美妝與生活風格的 YouTube 創作者,最近將事業擴展到葡萄酒自有品牌、客製化商品、和 BH Cosmetics 聯名眼影盤。另一個傑出的公司是由一對終身好友 Rhett & Link 所帶領,他們從 2006 年開始在 YouTube 上製作喜劇影片。這些早期的努力成為這些創作者成功媒體事業的基礎。Mythical Entertainment 的頻道,包含相當受歡迎的脫口秀節目 Good Mythical Morning 和小品喜劇 Smosh,共有超過 7,500 萬的訂閱數以及 250 億的累積觀看數。他們最初在車庫裡拍攝影片,現在在洛杉磯佔地 17,000 平方公尺、擁有超過百名員工,這些員工包含協助拓展品牌內容、電子商務、Podcasts、書籍、現場活動、訂閱制粉絲俱樂部等等。

內部人士的深入報導

在這系列文章中,YouTube 工程師、產品經理和設計人員會親自分享相關資訊,提供促進線上影片領域發展的第一手消息。

我們很高興向各位分享 YouTube 如何貫徹「讓人人都有機會在世界舞台上發聲」的使命,而這同時也是我們持續改善這個平台的動力。我經常告訴團隊成員和同事「我們才正要起步」,同時也迫不及待想讓各位透過內部員工的分享,瞭解 YouTube 踏出每一步背後的故事!



本文作者:YouTube 首席產品長 Neal Mohan


不論是晚餐前安排一些時間在客廳鍛鍊身體、收聽最新一集的 Podcast 節目,或是週五晚上看場線上演唱會,隨著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越來越多人開始收看 YouTube;尤其在疫情席捲各地後,對音樂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與改變,音樂影片 (Music video)串流也越來越受歡迎,超過 20 億人每個月在 YouTube 享受音樂內容。

對廣告主而言,這項改變也創造了新的機會,讓品牌能夠透過數位音樂內容來觸及觀眾。因此,品牌也應該開始尋找觸及音樂愛好者的全新方式。

為了協助廣告主根據消費者在 YouTube 的多元使用習慣擬定合適的媒體和廣告素材策略,進而觸及目標對象,我們推出音訊廣告 (Audio Ads),第一個專為在 YouTube 上極具吸引力且不受環境限制的聆聽體驗所設計並連結品牌與聽眾的廣告形式。音訊廣告 (目前為 Beta 版) 透過以聲音為基礎的廣告素材,提供和影音廣告相同的成效評估機制、觀眾與品牌安全功能,協助品牌有效擴大觸及並提升能見度。

隨著 YouTube 的發展,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精彩的影片被上傳到 YouTube 平台。正因如此,除了影片形式的創新以外,我們時時刻刻都見證著新的明星和藝術家誕生。全球每天都有超過1,000名創作者突破1,000個訂閱的門檻,證明了新的人才不斷湧現,我們要為這些新興創作者慶祝,並幫助他們拓展更大的觀眾群。

最近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可能因此變長,為了增加待在家裡的樂趣,可能選擇追劇、閱讀、聽音樂度過漫長的時間,我們整理了幾個秘訣,分享如何善用 Google 服務,在居家生活中增添更多選擇,一起在家守護健康,養精蓄銳迎接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的擴散,民眾在生活、工作等各層面均受到影響。我們的執行長 Sundar Pichai 日前向大家分享了一些 Google 協助因應疫情的實例。在台灣,我們也希望能即時因應疫情帶來的變化,為社會大眾帶來各種資源。我們一直思考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台灣的消費者、合作夥伴、以及在地社群。在和大家分享 Google 各項行動的同時,我們特別感謝台灣政府單位、開發者社群、以及各界夥伴,和 Google 一起開發出許多實用的工具及服務,一起努力面對此次疫情。


提供實用資訊
在 Google 搜尋輸入疫情相關的關鍵字,網頁上方將顯示中文化的 SOS 警報 (SOS Alert) ,民眾更可在搜尋結果下方連結至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網站 (簡稱疾管署),獲得來自官方的防疫措施指引與最新資訊。在 YouTube 平台搜尋類似關鍵字時,首頁也會出現導向疾管署網站的指引。
提供平台資源協助開發者推出在地服務
Google 地圖持續在台灣提供實用且可靠的在地資訊,而在台灣開發者社群的熱心投入下,多項運用 Google 地圖圖資與功能的實用服務更是應運而生。由 join.g0v.tw #covid19 頻道社群夥伴、Google 開發者社群 (GDG及GDE)及設計師,透過 Google Cloud 和 Google Maps API 所開發出的「即時口罩地圖」,可幫助民眾可以即時掌握全台藥局販售口罩的相關資訊,瞭解鄰近自己的即時口罩販售地點和庫存狀態;另一個由開發者社群自願性發起製作的「歷史軌跡比對地圖」,藉由 Google 地圖時間軸功能記錄過去的路徑,協助民眾比對確診案例的軌跡,以及掌握是否曾和確診病患接觸。疫情仍在發展,開發者若欲運用 Google Maps API 平台製作更多社會公益性質的運用,可以在此網頁 (英文介面) 獲得更多資訊。
我們看到許多台灣開發者也運用 Actions on Google (AoG) 開發者平台,推出直覺又便利的應用服務到 Google 助理上,協助民眾掌握疫情相關資訊。只要跟 Google 助理說「我要跟『口罩在哪裡』說話」(或『口罩配』、『口罩君』),就能找到附近的販售藥局及剩餘的口罩數量;或是說「我要跟『防疫機器人』說話」,就能查詢口罩購買注意事項、最新台灣確診人數查詢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相關資訊。

避免用戶接收不實資訊
隨著疫情變化,網路平台上不實資訊層出不窮,我們的信任與安全團隊 (Trust & Safety team) 在全球不間斷地保護用戶免於受到網路釣魚、陰謀論、惡意程式或不實資訊的侵害,並持續搜索新的威脅。在過去六週,我們已阻擋數萬個利用疫情獲取營利的廣告,任何這類型的廣告都會被攔截; Google Play 也禁止開發者利用敏感事件開發相關應用程式,且我們的內容政策嚴禁可能誤導用戶、或對用戶有害的醫學健康相關內容或應用功能,亦禁止任何應用程式利用疫情來賺取營利,以避免用戶下載不當的應用程式,保障接收管道與下載來源的正確性。


在 YouTube 平台上,若影片中訴求不需透過正當醫療程序就能預防疫情,我們將會下架該影片; 另外,許多疫情相關的影片下方也會連結至疾管署資訊,讓民眾觀看影片時可進一步查證,避免不實資訊傳播擴散。


為傳遞實用防疫資訊、也讓民眾對疾管署的建議措施有更清楚的認識,九位 YouTube 創作者包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千千進食中白癡公主視網膜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阿滴英文欸你這週要幹嘛蔡阿嘎HowFun,共同拍攝防疫影片,希望為台灣控制疫情盡心盡力,並鼓勵大眾面對疫情不必過於焦慮。


透過雲端實現遠距辦公與教學
在協助遠距辦公及教學方面,企業、教師及學生可以使用 Gmail、Google 日曆、Google 雲端硬碟、Hangouts Meet、Hangouts Chat 及 Google for Education 等服務,維持工作和學習進度與效率。早前全台為嚴防疫情而實施延長寒假,為了讓教師們在這段期間能隨時隨地掌握教學進度,學生在家也能自主學習,我們曾邀請了擁有豐富經驗的中小學老師舉辦「GEG聚一聚,遠距學習線上教育工作坊」,以線上直播方式分享如何準備線上教材資料、以及培養遠端教學能力。


對企業與教育機構來說,落實遠距辦公或教學的方式之一,便是使用視訊進行教學及會議討論。為讓用戶能在疫情期間維持辦公效率和教學品質,我們的 Hangouts Meet 進階功能已正式開放讓所有 G Suite 和 G Suite for Education 的用戶,讓他們在今年7月1日前都可以免費使用。


本文作者:Google 台灣總經理 林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