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旅遊
解封後都只出國?數據顯示國旅熱度不減反增,以主題旅遊最受歡迎
根據統計,2023年國旅人次較2022年成長15%,尤其第4季更比前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另外觀光旅館業的用房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加。旅行社表示,國旅趨勢轉為主題式行程,尤其資源較難取得的地點更是受到旅客歡迎,旅行社也持續看好未來的國旅前景。
林昭庚《做人做事做學問》:「易經理財」逐步實現財富自由,依據〈否卦〉和〈泰卦〉逆勢操作
第一位台灣中醫針灸學博士暨教育部審定的中醫學教授。第一位台灣受邀在世界衛生組織發表針灸主題演講,暨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傳統醫學主題演講的學者。第一位台灣本土中西醫結合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想講述的是個人一生磨練自己,用以安身立命的信念和態度,期能啟發年輕學子不自我設限,胸懷大志、勇於開創人生夢想。
《日本,慢慢旅》:被「兔子島」療癒的同時,也必須要知道的沉重真相
從關東千葉地區開始,足跡踏遍北海道稚內、札幌、函館、星野TOMAMU;近畿地區的京都、奈良、神戶;中部地區的靜岡、岐阜;四國地區香川;東北青森、鹽釜;透過慢旅方式,把在地飲食樣貌、歷史文化、特色生活、旅遊景點等等,用自己的步調書寫,帶給旅人不一樣的旅行視角,讓每一位喜歡深度慢旅的人,都能在旅途中重新獲得生活的意義與能量。
台灣有座十分鐘內便能上山下海、幾乎每座山頭都有砲台的城市
不可諱言,不少基隆人是這樣子的:人在雙北上學、工作,休閒娛樂也在雙北,基隆只是個地址所在,只是住家落腳、睡覺的地方,就像許多人常在異地旅行,對異國異鄉的認識和感情,可能都比故鄉來得深。喜歡家鄉、認同故居,要從認識家鄉開始。用旅行的心認識一座城市。漫步便是最好的旅行方式。
從《風土創業學》商業思維思考深度旅遊:多數人只是為了打卡,其實並不想認識地方故事
走馬看花與純打卡的旅客,就是落在「沒意義但有功用」的第二象限,他們是為了解決「打發時間、打卡」這樣的功能需求而來到一個地方,而不是為了理解地方的故事而來的。
當舊型態「拍照景點」已無法吸引遊客,台灣需要更好的「旅遊原創IP」
旅遊原創IP,是在利用故事化鋪陳創造多元化產品,降低建置、維護成本的同時,亦保留了產品的特殊性及吸引力,同時可以對應現今市場快速迭代、追求新鮮感及差異性體驗的特性。
關注特種行業、身障族群,日本的「社會旅行」能給台灣觀光什麼啟發?
近期台灣的國旅重新熱門發展,但在此同時,嚴長壽也提出警訊「現在的國旅熱可能是另一個災難」,借鏡日本的社會旅行,台灣的「國旅」能夠有怎麼樣的不同性呢?
澳門甜品何其多!揭開「糖水控」的隱藏版名單
糖水並非糖溶於水後提味的糖水,而是傳統甜湯,因此粵語說「食糖水」而非「飲糖水」,與廣式煲湯一樣,是種可以養生清潤的食補食品。炎炎夏日,到訪澳門不可錯過的糖水舖有哪些?
澳門「上高樓」!在地人的隱藏版粵式茶樓偷偷報給你
對廣東人來說,吃飯可是件大事,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家好月圓的象徵,從週末和跟家人一起上茶樓就可略知一二。想吃的跟當地人一樣,就跟著我們到訪在地人推薦的隱藏版茶樓吧!
華麗變身的澳門地道小吃與三盞燈下的異國風味
澳門的正統豬扒包風味各有春秋,而藏在一盤盤地道美食背後的故事,有的像是小說中伙計變老闆的勵志情節,有的是近鄉情怯的移民歷史,在三盞燈下自成一方異國天地。
不只有葡式蛋撻,從「澳門土生菜」嚐出澳門的歲月香氣
澳門土生菜是澳門著名的代表菜式之一。要一嚐葡萄牙人抵達澳門航程的香料絲路味,就一定要試試土生菜,一湯一羹,吃出航道的香氣。
當觀光局升格為「署」:該屬於交通建設、文化體驗還是經濟就業?
「文化觀光」的整併最早在2008年就曾被提出,不過在這次政府組改中觀光局仍隸屬交通部,觀光和文化可以相輔相成,還是水火不容?還是應該與經濟產業做結合,具備產業發展目的?透過採訪與全球各國政府組織的整理,我們梳理出不同思考脈絡。
陸客不來、飯店喊賣、一條龍倒閉潮,觀光慘業轉型求突圍
在來台陸客大幅縮水下,飯店業者正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然而,未來5年,台灣還會新增3,000多個飯店房間數,供過於求的龐大壓力,讓觀光業者開始四處求生找出路……。
【插畫】不丹筆記:沒有捷徑,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旅遊不丹時一路上少有隧道、沒有高架橋,從首都廷布到帕羅國際機場,沒有地鐵也沒有快速道路可直通,得乖乖走完該走的山路,這讓我想著:追求快速便利真的應該是我們的唯一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