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
台灣8名漢生病患家屬獲日本國賠,樂生自救會呼籲立院跟進比照辦理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漢生病病患及家屬人權的保障,無法透過1次法律判決就能夠獲得平反,最重要的還是病患和家屬在生活中面臨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能不能被解決,以及政策是否能考慮患者的需求。他也重申希望台灣8位病患家屬透過跨過訴訟獲得國賠的案例,意義能往前延伸,給台灣乃至跨國的漢生病家屬一個保障。
《隔離與回歸》:當患者看到「以院作家,大德曰生」的石碑,便恍然大悟
我21歲被送入樂生,當時看見那些容貌變形的阿公、阿嬤,暗自擔心自己會變成那樣......很想早點回家,直到有人告訴我,日子是從日、月、年,到以十年為單位計算的,我才覺醒,要「以院為家」。
「以院為家」的樂生居民,為什麼被迫待在猶如鳥籠的新大樓?
樂生居民以前在舊院區的生活,有樹有鳥、有貓有狗,偶爾還可以跟鄰居在大樹下聊天。但在新大樓,這些都不存在。如果有足夠的照護人力和房舍,樂生居民們便能夠好好地在自己的家園老去。
日本漢生病友家屬國賠勝訴,但台灣對樂生院民的歧視仍持續發生
近期,日本漢生病友家屬的「隔離政策」國賠勝訴,回過頭來看台灣的狀況,卻還有一大段差距。尤其當政府承諾要重建樂生,卻把樂生療養院大門挖空,蓋了一座懸空陸橋,讓手腳不便的院民進出更為困難。
從法國愛滋病平權電影《BPM》反思台灣的「疾病歧視」
《BPM》是由法國導演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編劇、執導的作品。主要是在講述愛滋病解放力量聯盟(簡稱ACT UP)的巴黎分部,在上世紀末期展開的愛滋病平權運動過程,以及感染者與伴侶間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更新)最高法院判決:台中市黎明幼兒園免拆、發回高等法院二審
林凱悅說,父親其實不是一個只想到自己的人,他只是在人生路上被逼急了,所以有點不顧一切。他希望市長林佳龍能夠幫助他和68歲的父親,還有幼兒園的孩子,讓黎明幼兒園原地保留。
【未來大人物】Ciwang Teyra的太魯閣族自治夢:「別人都說從家鄉出走到美國是好的,但我最後一站定會是台灣。」
原住民自治需要短中長階段;很多人說的自治是政治上的,但自治也包含文化上、教育層面,以及讓台灣內部認識太魯閣族
一個深藍689的覺醒:帶著悲壯走向毀滅,真的有比賭一把「改變」的機會來得好嗎?
民主政治中本來就處處充滿了妥協,政治學和社會學最大不同在於,政治是強調在體制內由上而下的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先拿到權力。
不放棄炒地皮發展模式 不只內湖南港,整個台灣都將黑壓壓
連勝文指南港內湖黑壓壓,代表的是其背後開發至上、炒地皮的思維模式,而這正是台灣都市發展的困境,若不放棄這種思維,城市是無法釋放多元與繽紛的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