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宣判出爐哪些違憲,哪些合憲?
憲法法庭認為,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非義務,立法院無權制定總統報告內容或要求回答。反質詢若符合特定條件則合憲。超思雞蛋和鏡電視「調查小組」被宣告違憲。
翁曉玲擬修法提高大法官釋憲門檻,柯建銘:摧毀憲政體制
如果翁曉玲所提的修正草案都可順利經立法院會三讀通過的話,未來至少要有10位以上的大法官參與評議,且至少要有7位以上同意才能作成判決。柯建銘認為這是在操作對立。
曾任同婚、通姦除罪和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鑑定人,總統府提名首位女性司法院長張文貞
此次提名是總統府首次提名女性司法院長人選,另外幾位大法官提名人當中也有女性,預期若被提名人選獲得立法院同意後,全體大法官中的女性人數將接近一半,比例將達到史上新高。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8/6言詞辯論3大爭點:綠聚焦修法程序,藍質疑大法官不公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針對公開書狀的頁數、聲請大法官迴避遭駁回都提出不滿,司法院表示,考量到此案特殊性已經從寬辦理,盼各界尊重大法官獨立審判空間。明日雙方將聚焦三大爭點進行一整天的言詞辯論: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總統國情報告、立法院聽證權都有規定為何還可能違憲?學者解析幾大憲法原則
當行政機關在接受國會監督質詢時,有義務回答立委的提問,而且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被批評、會失去政治支持、會被要求下台、會因此被國會以其他杯葛手段凍結預算等,這些就是被追究政治責任。不過大法官認為,修法讓這個「政治責任」在換為「法律責任」,也就是當行政機關沒好好回應質詢時,會有法律後果。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憲法法庭暫時處分裁定出爐,國情報告、反質詢暫停適用理由一次看
針對調查委員會、調查專案小組等「國會調查權」部分,憲法法庭認為這些都是在未有憲法明文下,立委們於規範自身職權行使的法律中所創設,可能會進一步引發立法院與其他憲法機關間的權限與功能分配間的爭議。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8/6言詞辯論,藍營要大法官迴避,黃國昌質疑程序倉促
黃國昌質疑,立法院作為相對機關,卻只能找3位訴訟代理人要對上4個機關最多12位的律師團隊。對此司法院表示,已和立法院知會,屆時可請3位機關代表和3位訴訟代理人出庭。
聲明遭藍白解讀「背書國會改革」,美國眾議員史密斯重新發文釐清爭議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日前發文,稱賴總統可能要克服的首要挑戰之一,是來自民進黨「強硬派」在立法院的干擾,這樣的聲明適逢立法院審查《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受到國、眾兩黨關注。民眾黨感謝史密斯議員對台灣、太陽花運動和立法改革的堅定支持,重申他們不黑箱操作。
即使有藍白合「五漢廢言」鬧劇,我們仍該為聯合政府的可能局勢做準備
總統在與國會多數相同政黨時,要尊重黨內各派系組閣才會順遂;在國會無多數時,要組成聯合政府。台灣過往遇到類似狀況時,明顯產生施政卡關的狀況。面對明年明顯會有分裂國會情勢,連表面上多數黨組閣的假象都不可得,未來的總統,還要拒斥聯合政府嗎?
如果國會選舉結果三黨立委都不過半,台灣是否能再次挺過分立政府危機?
由最新民調顯示,未來不論是誰當選總統,都可能面臨國會不過半的問題,面對這次總統大選可能產生分立政府的可能性,各黨除了在事後去杯葛或質疑總統任命的行政院院長外,更應該去思考事前的工作,也就是該怎麼跟其他政黨合作,組成國會過半的政黨聯盟。
【中國的產權】11:民國為什麼亂?中國人幾千年來不知道沒有皇上日子要怎麼過啊
民國為什麼這麼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第一次實現自由放牧的狀態,第一次沒有人管。沒有皇上?沒有皇上日子要怎麼過啊?沒有人知道。於是想當然爾,百姓延續了過去的思維方式,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他們決定誰有槍就聽誰的。
立院今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聚焦死刑存廢,尤伯祥:贊成在民意基礎上逐步廢死
蔡彩貞回應,她認為死刑存廢牽涉法令制度,符合人民及社會對為安需求,死刑存廢需要綜合評量;賴士葆要求表態,若未來擔任大法官會不會加速審查,蔡彩貞說,「所有案件都應該妥速進行」。
總統府公布4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冤案律師尤伯祥入列,女性比例可望達歷年最高1/3
本次提名大法官人選包括最高法院法官蔡彩貞、監察院祕書長朱富美、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忠五及律師尤伯祥,假設立法院通過,15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所提。
賴清德如果以副總統身份兼任黨主席,會不會引發「總統跛腳」的憲政風暴?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正式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引發憲政上關於總統是否跛腳問題的論辯。長久以來,副總統職務的實權,經常受到忽視,除備位元首外,似乎沒有特別的工作,但又似乎可以很忙,一切端視總統決定。
換軌換軌,換個大頭鬼!看馬克宏就知道,法國雙首長制根本沒有「換軌」這回事
所謂「(憲政體制)換軌論」在台灣產生的源頭,主要來自於誤讀法國學者杜哈梅(Olivier Duhamel)在台灣的幾場英文演講而來。為何台灣學界、媒體界,甚至於高中公民課本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錯誤認知,徒然造成過去許多無謂的憲政爭議?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1911-1949》:黨外不待解嚴,即以神風隊員挑釁姿態衝破紅線,賭民主化必勝
劉仲敬認為,東亞大陸的歷史自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政」以降,歷經二千餘年的憲制歷史從未有過根本改變。然而「中華民國」的建立,從憲制的角度看,卻是東亞大陸二千餘年以來未有之變局。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1911-1949》:蔣中正刺陶成章於滬,凶犯津貼至蔣經國時代年年照發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採取傳統史書體例──紀事本末體的形式,沿著時間順序展示民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以「憲政」、「法統」與「革命」的演化作為主要切入點,梳理及解釋民國歷史為何如此演變,並犀利針砭舊國會的法統為何屢遭挫敗,不得不變成黨國。
紀念英國《大憲章》誕生的最佳方法:為自己與子孫寫下屬於台灣的《大憲章》
多年前筆者曾造訪大英博物館,迄今猶記得眼見那泛黃羊皮卷時的感動。當時同行的英國友人對我說:「《大憲章》固然是我們英語民族的榮耀,我卻更羨慕你們台灣人。因為你們還可追求一個為子孫制定《大憲章》的機會。」
防疫紅利成為濫權「遮羞布」:總統府密件洩漏的四個台灣民主危機
若總統府流出密件的「七分真」屬實,台灣作為第三波的新興民主政體,體質本就脆弱,加上又面對詭譎多變的區域環境,必須仰賴國際社會與台灣民眾不間斷的呵護與警醒,才能避免時針走到不可挽回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