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百靈果訪蔡康永挨批「冒犯」,為什麼我認為是近期三場訪談中,最值得聆聽的一場?
我認為這是三場訪談中,最值得聆聽的一場,因為相較其他兩場,蔡康永花了很多時間在澄清自己的想法,而這正是一個人展現深度的過程。就像他的展覽,展示了對得起聽眾的內容,絕不欺場,百靈果逼出了蔡康永的絕學,讓他的高情商長出具體的形狀。
面對博恩、阿滴與百靈果,蔡康永如何用嶄新的「說話之道」贏得觀眾和訪談?
這次引起廣大網友討論的百靈果,節目以其直接、大膽的風格聞名,我個人對他們曾經的某些言論反感,覺得他們總是強調「做自己」,忽略了對他人的尊重。但此次訪談反而不像許多人說的糟糕,節目開頭兩位主持人便打破了「輩分」的界限,整場訪談顯得更符合podcast節目風格的閒聊。然而,蔡康永在有些剁剁逼人的氛圍中,也展現出強大的應變能力。而這篇評論並非對蔡康永的盲目推崇,而是對他在三場採訪中誠實、謙虛與靈活應對的同理心。
《疫情教會我們什麼?》:危機可能帶來非凡機會,人類能從致命的COVID-19學會哪些事?
若要說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人類應盡早阻止下一次因認知偏誤釀成的悲劇,並下定決心處理你我正面臨的那些看似遙遠卻可怕的威脅,趁還來得及的時候。
如何做好一場訪談?我的經驗是七成「主動傾聽」,剩餘的三成才是提問
大多數的受訪者都不是受過表達訓練的專家,不擅長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的表達,甚至往往無法分辨事實與觀點,他所告訴你的故事可能是他第一次如此完整的討論,因此需要我們的提問來幫助他們更深入的探索自己的敘事方式。
訪談如何「挖深」又「求真」?來自重量級社會學研究者的10個技巧
如同Lareau所說,訪談是一種與受訪者「合作」的關係,而且這個合作充滿了「即興」的成份,訪談者必須時時觀察訪談進行的狀況,觀察受訪者的反應,一邊仔細聆聽,一邊調整自己的策略。
【書評】《敞墳之地》:美墨邊境與跨國遷徙的憤怒與悲傷,在民族誌中好好地記錄死亡
德里昂在這本書中描述的是屬於後者的故事,是研究者做了會傷心的研究,是讀者看了會難過的民族誌。但正因為如此,使得這本民族誌忠實貼近美墨邊界帶中,那些每日都在想著、試著穿越邊境的無證移工的生命經驗。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所有人物都有他們的猥瑣之處,唯一百分之百純真的美麗存在就是玉子
本書收錄影評人李東振為奉俊昊迄今為止總共7部電影長片撰寫的影評,提供讀者深入、不一樣的觀影角度,再加上李東振與奉俊昊導演的電影相關座談會內容,以便讀者更進一步了解奉俊昊自身的人格特質、作品思想、藝術追求。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末日列車》的末節車廂,就像是奧斯威辛集中營那樣的地方
不論是犯罪懸疑片、末日科幻片、奇幻冒險片,或刑偵電影、怪獸電影,他以個人風格依照類型的規則讓電影往下走,或刻意違反慣例製造驚喜,直到抵達轉折點。奉俊昊的電影都有一個反轉點,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披露故事的核心主軸、他的視線所在,將整部電影的路線徹底翻轉。
英國皇室公關戰:一字不漏地看完「世紀訪談」,哈利與梅根說錯了什麼?
從公關的角度,這場訪談來說,主要目標非「美國媳婦在英國夫家受委屈,要向全世界告狀」莫屬,次要目標則是「建立哈利和梅根的專屬個人品牌」,為他們在美國的發展鋪路,但訪談中的四點缺失,也可能成為受人批評的把柄。
趙崇基談《中英街1號》:有演員拒演因為「耶穌教我們別跟當權者對抗」
香港電影《中英街1號》獲得大阪亞洲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作者與導演趙崇基、編劇謝傲霜以不同角度回顧這部電影的製作歷程,以系列的形式與眾分別。
談《中英街1號》 趙崇基:有演員拒演因為「耶穌教我們別跟當權者對抗」
香港電影《中英街1號》獲得大阪亞洲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作者與導演趙崇基、編劇謝傲霜以不同角度回顧這部電影的製作歷程,以系列的形式與眾分別。
《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推薦序:活在日本時代的台灣人
一部台、日間的歷史該從何說起?作者由人物自身的日本經驗說起,可謂找到很好的切入點,而用深入淺出的筆法敍述,相信能吸引某些讀者對探索台灣人物的興趣,進而探索台灣的歷史。
《再見楊德昌》作者王昀燕:寫作是愛好,但不是一條易走的路
5年前,王昀燕為了寫《再見楊德昌》一書辭去工作,自此走上獨立報導的路,自由採訪她喜歡的電影題材;5年後,她再次修訂《再見楊德昌》,推出典藏增修版,卻宣告不想再以寫作維生了:「這是一個完美的句點。如果我可以為台灣電影做一點事情的話,就是留下這本書。」
【現實祕境】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恁爸」在亞洲?
當我們縱觀這些編著所記錄的作品,「亞洲人的父親」系列彷彿側生的抽芽,訪談「正式」的成為創作方法的一部份,並且分別在台灣、香港、日本與泰國實踐。
捷運隨機傷人已出現模仿效應,如何防範?台灣的本土研究在哪裡?
凡此種種,台灣社會都應該試圖尋找答案,歸納出自己的研究資料,才可能研判昨晚發生的北捷隨機傷人,嫌犯郭男的犯案動機到底為何。
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如何借鏡瑞士和德國的「柔性課綱」,打造適合小國台灣的教育
能開啟自由思想的鑰匙,是讓學習者清楚意識到,他是普世價值意義下擁有主體性的「人」。